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相比于一般的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具有质量要求较高、所需成本较高、施工周期较长等特点,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都会影响水利工程的建筑质量。为此,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本文简要阐述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并对政府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以及水利工程质量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工程质量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也不断扩大,这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问题普遍存在,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的稳定、健康及持续发展。质量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涉及多方主体,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要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必须要形成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统合各方的质量管理行为,才能使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顺利完成既定目标。
1 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问题
1.1管理体制不完善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的水利工程档案管理逐步正规,相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但是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建设相对于其他行业仍然严重滞后,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形成全面、系统、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导致水利工程领域的档案管理力度明显不足。水工程领域的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较晚,在管理体制上仍然存在明显的缺陷。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水利工程领域的档案管理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文件資料由不同单位各自保留。此外,水利工程作为综合性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包括为数众多的施工企业,涵盖了众多国家机关和主管部门,这些单位之间关系不清、权责不明,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不小难度。
1.2管理技术水平不高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正在逐步进入信息社会。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档案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相关部门应该注意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与普通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不同。水利工程建设涉及众多的建设单位,这些单位因为工程建设临时聚集,并随着施工结束而再次分散。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水利工程项目,其建设与管理的复杂程度往往也有所不同。因此,一般的管理软件并不适合水利工程档案管理,而开发适合的管理软件不仅难度较大而且会增加投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各单位之间文件与信息传输仍以纸质文件为主,严重制约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1.3管理机构衔接性不够
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数量的迅速增加,加强了对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指导与监督,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加大了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力度。部分单位工程档案管理仍由单位的财务、安全、人力资源等部门的行政人员兼职管理,这直接影响到建设单位的档案管理水平。各参建单位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大多数单位没有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此外,由于基层单位的档案管理机构缺乏专业性,而国家层面的档案管理机构又没有条件全程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两层管理机构之间无法衔接也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档案管理水平。
2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政府监督管理体系
政府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保障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政府质量监督管理主要体现行政执法方面,即为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水利工程行政执法质量监督机构接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建设、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采取的影响其权利义务的活动。
政府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担负着水利工程建设行政执法、行政激励的功能。政府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依法行政监督管理的主体,要从保护公众利益、维护市场秩序的立场与角度,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力度,把质量监督管理覆盖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包括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工程施工环节。水利工程政府行政监督管理应体现政府监管的权威性、公正性、独立性以及科学性。权威性即政府质量监督管理的强制性;公正性即政府行政执法要公平、公正,以公众利益、国家利益为先;独立性即要确保政府行政监督主体的司法独立,这是政府质量监督执法公正的基础;科学性即政府质量监督管理要采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不但要行政执法,还要行政激励,要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提高质量监督的有效、高效。
3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
质量信用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企业所表现出来的遵守相关质量法律法规、兑现质量承诺的行为集合,其本质是反映企业在质量契约中的守约情况,同时也反映企业兑现质量承诺的能力与程度。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主体质量信用的管理,首先应建立完善的企业质量信用管理平台,通过信息技术构建水利工程建设主体质量信用数据库,将建设主体企业的基本信息、信用信息和信用评价等级以及其他相关资信报告整理收编到信息库,然后定期发布。其次,应加快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信用征信制度,使水利工程建设原本封闭和分散的信用信息透明化,相关评价机构通过对信用记录的分析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给市场提供可信的参考依据。第三,要在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信用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市场准入和清出机制。构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信用评价体系目的是规范建设主体的质量行为,以质量信用评价体系为基础建立市场准入和清出机制,实质是对水利工程建设主体质量行为的一种奖罚措施,通过企业质量信用分级,可以使企业的质量失信行为不仅面临经济处罚,还要承担由此带来的生存危机;而对于质量守信企业,良好的信用记录可以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使企业的质量守信行为得到有效的激励。
4 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项涉及多方主体的系统工程,建设、监理、设计以及施工单位各方的质量管理活动,政府相关部门的质量监督管理活动等,都是其体系建立的重要组成,任何一方的缺位都会使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体系的运作效果受到重大影响,只有整合各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协同配合,构建高效的质量协同管理体系,才能使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武虹.如何做好水利工程档案管理[J].陕西档案,2018(06):48-49.
[2]方婧.我国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体系的问题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马晓红.贯彻ISO9001标准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档案质量[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12(03):94-95.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工程质量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也不断扩大,这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问题普遍存在,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的稳定、健康及持续发展。质量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涉及多方主体,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要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必须要形成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统合各方的质量管理行为,才能使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顺利完成既定目标。
1 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问题
1.1管理体制不完善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的水利工程档案管理逐步正规,相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但是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建设相对于其他行业仍然严重滞后,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形成全面、系统、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导致水利工程领域的档案管理力度明显不足。水工程领域的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较晚,在管理体制上仍然存在明显的缺陷。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水利工程领域的档案管理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文件資料由不同单位各自保留。此外,水利工程作为综合性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包括为数众多的施工企业,涵盖了众多国家机关和主管部门,这些单位之间关系不清、权责不明,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不小难度。
1.2管理技术水平不高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正在逐步进入信息社会。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档案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相关部门应该注意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与普通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不同。水利工程建设涉及众多的建设单位,这些单位因为工程建设临时聚集,并随着施工结束而再次分散。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水利工程项目,其建设与管理的复杂程度往往也有所不同。因此,一般的管理软件并不适合水利工程档案管理,而开发适合的管理软件不仅难度较大而且会增加投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各单位之间文件与信息传输仍以纸质文件为主,严重制约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1.3管理机构衔接性不够
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数量的迅速增加,加强了对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指导与监督,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加大了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力度。部分单位工程档案管理仍由单位的财务、安全、人力资源等部门的行政人员兼职管理,这直接影响到建设单位的档案管理水平。各参建单位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大多数单位没有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此外,由于基层单位的档案管理机构缺乏专业性,而国家层面的档案管理机构又没有条件全程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两层管理机构之间无法衔接也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档案管理水平。
2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政府监督管理体系
政府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保障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政府质量监督管理主要体现行政执法方面,即为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水利工程行政执法质量监督机构接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建设、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采取的影响其权利义务的活动。
政府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担负着水利工程建设行政执法、行政激励的功能。政府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依法行政监督管理的主体,要从保护公众利益、维护市场秩序的立场与角度,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力度,把质量监督管理覆盖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包括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工程施工环节。水利工程政府行政监督管理应体现政府监管的权威性、公正性、独立性以及科学性。权威性即政府质量监督管理的强制性;公正性即政府行政执法要公平、公正,以公众利益、国家利益为先;独立性即要确保政府行政监督主体的司法独立,这是政府质量监督执法公正的基础;科学性即政府质量监督管理要采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不但要行政执法,还要行政激励,要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提高质量监督的有效、高效。
3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
质量信用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企业所表现出来的遵守相关质量法律法规、兑现质量承诺的行为集合,其本质是反映企业在质量契约中的守约情况,同时也反映企业兑现质量承诺的能力与程度。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主体质量信用的管理,首先应建立完善的企业质量信用管理平台,通过信息技术构建水利工程建设主体质量信用数据库,将建设主体企业的基本信息、信用信息和信用评价等级以及其他相关资信报告整理收编到信息库,然后定期发布。其次,应加快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信用征信制度,使水利工程建设原本封闭和分散的信用信息透明化,相关评价机构通过对信用记录的分析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给市场提供可信的参考依据。第三,要在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信用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市场准入和清出机制。构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信用评价体系目的是规范建设主体的质量行为,以质量信用评价体系为基础建立市场准入和清出机制,实质是对水利工程建设主体质量行为的一种奖罚措施,通过企业质量信用分级,可以使企业的质量失信行为不仅面临经济处罚,还要承担由此带来的生存危机;而对于质量守信企业,良好的信用记录可以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使企业的质量守信行为得到有效的激励。
4 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项涉及多方主体的系统工程,建设、监理、设计以及施工单位各方的质量管理活动,政府相关部门的质量监督管理活动等,都是其体系建立的重要组成,任何一方的缺位都会使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体系的运作效果受到重大影响,只有整合各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协同配合,构建高效的质量协同管理体系,才能使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武虹.如何做好水利工程档案管理[J].陕西档案,2018(06):48-49.
[2]方婧.我国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体系的问题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马晓红.贯彻ISO9001标准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档案质量[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12(03):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