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7月4日去世,享年89岁
“离子交换树脂”,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过于专业的名词。然而,我们生活中经常饮用的纯净水,大部分就是通过这种特殊的高分子材料制取提纯的。这种材料若应用于环境工程,现代工业产生的混浊不堪的有机废水就可以被转化为无害清水。
去年是中国离子交换树脂行业诞生50周年纪念。50年前,一艘从美国出发的轮船带回了高分子化学家何炳林,也给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带来了离子交换树脂这一新兴行业。
何炳林1918年8月出生在广东番禺,高中毕业后考入西南联大化学系。1942年6月,何炳林以优异成绩在西南联大毕业,受化学系主任杨石先教授赏识,继续留在化学系读研究生,兼任助教。1947年秋天,坚信“科学救国”道路的何炳林远渡重洋,到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攻读有机化学博士。
当1952年何炳林顺利获得博士学位准备回国时,美国政府正严厉审查中国留学生,规定理、工、农、医留学生都不准回国。钱学森当时就因回国之事受到审查,准备带回国的资料也全部遭到没收。无奈下,何炳林只能先到美国纳尔哥公司工作。中国是农业大国,他选择了研究农药及水处理药物的合成;同时,继续一次次到美国移民局递交申请。1953年,他与十多名留学生一起写信给周恩来总理,希望1954年周总理能在日内瓦与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谈判时,提及美方扣留中国留学生的问题。
就在此期间,何炳林收到一封昔日同窗、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陈天池写来的信。信的内容非常简单,陈天池请他代买两磅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何炳林对这种树脂并不熟悉,去厂家购买,却被告知是国防用品,不能出口。敏感的何炳林立刻意识到,这种离子交换树脂非常重要,研究后发现,这其实是用来提取制造原子弹的重要原料铀的。
何炳林的判断没有错!1954年,中国第一次发现铀矿。铀矿标本被送进中南海,毛泽东说,这是决定命运的铀,关键是怎样从矿石中提取出来。毛泽东没有想到,大洋彼岸,一个中国留学生已经意识到中国制造原子弹的需要——何炳林向纳尔哥公司要求,把自己的研究方向从农药转向离子交换树脂。
1956年,在周总理的外交努力下,何炳林终于和其他留学生一起回到祖国。临行前,他用自己的积蓄购买了大量急需的仪器、书籍,以及用于合成离子交换树脂的10公斤苯乙烯和5公斤二乙烯苯。这些原料被装进一只旧箱子,过海关时,何炳林偷偷塞给检查人员10美元,混过了检查。回到南开大学任教的何炳林,立即在马蹄湖畔的思源堂展开离子交换树脂研究,不到两年时间就合成出当时世界上已有的全部离子交换树脂品种。1958年,二机部资助南开大学400万元,建立了专门生产离子交换树脂的南开大学化工厂,开创了中国自己的离子交换树脂工业。
中国的铀矿属于贫铀矿,利用当时的离子交换树脂从矿石中提取铀,效率较低。何炳林试验发现,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溶剂,使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合时,能得到具有许多毛细孔的大孔树脂。这种大孔树脂即使在干态下也有几十至几百埃的大孔,这就提高了离子交换树脂的强度和交换速度,以减少在提取铀过程中放射性元素对树脂的破坏。大孔树脂的发现,大大提高了中国从贫铀矿中提取铀的效率,这种被命名为“201”的树脂当时专供二机部。南开化工厂周围日夜都有部队守卫,思源堂里,何炳林实验室的瓶瓶罐罐关系着中国原子弹研究的进程。
在何炳林的书桌上,今天还有一幅1959年周总理视察实验室的照片。1988年,国防科工委授予何炳林“献身国防事业”成就奖。在一生拿到的所有奖项中,他一直最看重这个奖。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因战备需要,南开大学化工厂迁到了四川宜宾。留在天津的新南开大学化工厂转入民用,何炳林的研究也随之转向离子交换树脂的社会应用——用于水处理的弱酸性离子交换树脂,解决了中国大型锅炉的水处理问题;针对链霉素提纯而研制的弱碱树脂,使我国链霉素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脱色树脂技术,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甜菊糖生产国和出口国……
据统计,何炳林的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对国家的贡献在30亿元以上。1988年5月,英国著名高分子化学家谢灵顿访问南开大学时,称何炳林为中国的“离子交换树脂之父”。
“父亲一生相信‘科学救国’。他平时除了偶尔吹吹口琴,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何炳林的儿子何振宇回忆说。
作者为《财经》杂志记者
“离子交换树脂”,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过于专业的名词。然而,我们生活中经常饮用的纯净水,大部分就是通过这种特殊的高分子材料制取提纯的。这种材料若应用于环境工程,现代工业产生的混浊不堪的有机废水就可以被转化为无害清水。
去年是中国离子交换树脂行业诞生50周年纪念。50年前,一艘从美国出发的轮船带回了高分子化学家何炳林,也给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带来了离子交换树脂这一新兴行业。
何炳林1918年8月出生在广东番禺,高中毕业后考入西南联大化学系。1942年6月,何炳林以优异成绩在西南联大毕业,受化学系主任杨石先教授赏识,继续留在化学系读研究生,兼任助教。1947年秋天,坚信“科学救国”道路的何炳林远渡重洋,到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攻读有机化学博士。
当1952年何炳林顺利获得博士学位准备回国时,美国政府正严厉审查中国留学生,规定理、工、农、医留学生都不准回国。钱学森当时就因回国之事受到审查,准备带回国的资料也全部遭到没收。无奈下,何炳林只能先到美国纳尔哥公司工作。中国是农业大国,他选择了研究农药及水处理药物的合成;同时,继续一次次到美国移民局递交申请。1953年,他与十多名留学生一起写信给周恩来总理,希望1954年周总理能在日内瓦与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谈判时,提及美方扣留中国留学生的问题。
就在此期间,何炳林收到一封昔日同窗、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陈天池写来的信。信的内容非常简单,陈天池请他代买两磅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何炳林对这种树脂并不熟悉,去厂家购买,却被告知是国防用品,不能出口。敏感的何炳林立刻意识到,这种离子交换树脂非常重要,研究后发现,这其实是用来提取制造原子弹的重要原料铀的。
何炳林的判断没有错!1954年,中国第一次发现铀矿。铀矿标本被送进中南海,毛泽东说,这是决定命运的铀,关键是怎样从矿石中提取出来。毛泽东没有想到,大洋彼岸,一个中国留学生已经意识到中国制造原子弹的需要——何炳林向纳尔哥公司要求,把自己的研究方向从农药转向离子交换树脂。
1956年,在周总理的外交努力下,何炳林终于和其他留学生一起回到祖国。临行前,他用自己的积蓄购买了大量急需的仪器、书籍,以及用于合成离子交换树脂的10公斤苯乙烯和5公斤二乙烯苯。这些原料被装进一只旧箱子,过海关时,何炳林偷偷塞给检查人员10美元,混过了检查。回到南开大学任教的何炳林,立即在马蹄湖畔的思源堂展开离子交换树脂研究,不到两年时间就合成出当时世界上已有的全部离子交换树脂品种。1958年,二机部资助南开大学400万元,建立了专门生产离子交换树脂的南开大学化工厂,开创了中国自己的离子交换树脂工业。
中国的铀矿属于贫铀矿,利用当时的离子交换树脂从矿石中提取铀,效率较低。何炳林试验发现,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溶剂,使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合时,能得到具有许多毛细孔的大孔树脂。这种大孔树脂即使在干态下也有几十至几百埃的大孔,这就提高了离子交换树脂的强度和交换速度,以减少在提取铀过程中放射性元素对树脂的破坏。大孔树脂的发现,大大提高了中国从贫铀矿中提取铀的效率,这种被命名为“201”的树脂当时专供二机部。南开化工厂周围日夜都有部队守卫,思源堂里,何炳林实验室的瓶瓶罐罐关系着中国原子弹研究的进程。
在何炳林的书桌上,今天还有一幅1959年周总理视察实验室的照片。1988年,国防科工委授予何炳林“献身国防事业”成就奖。在一生拿到的所有奖项中,他一直最看重这个奖。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因战备需要,南开大学化工厂迁到了四川宜宾。留在天津的新南开大学化工厂转入民用,何炳林的研究也随之转向离子交换树脂的社会应用——用于水处理的弱酸性离子交换树脂,解决了中国大型锅炉的水处理问题;针对链霉素提纯而研制的弱碱树脂,使我国链霉素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脱色树脂技术,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甜菊糖生产国和出口国……
据统计,何炳林的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对国家的贡献在30亿元以上。1988年5月,英国著名高分子化学家谢灵顿访问南开大学时,称何炳林为中国的“离子交换树脂之父”。
“父亲一生相信‘科学救国’。他平时除了偶尔吹吹口琴,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何炳林的儿子何振宇回忆说。
作者为《财经》杂志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