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通过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当前会计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深化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三种方法,认为会计实践教学应与时俱进,符合时代需求。
关键词:会计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应用技术型人才
会计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那么,如何提高会计实践教学,才能与时俱进,满足时代需求,有待我们进一步思考。
一、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
1.实训环境仿真性不强。目前,大部分院校都有专门的会计实训室,比如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室,财会综合实验室,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真实的专业环境,实训效率低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实训任务,或者在模拟过程中,学生快速完成任务,对相关制度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几乎不思考,而这又恰恰是不断变化的实践活动所必须掌握的,由此产生了会计模拟与实践的脱节。所以,实践教学无论怎么改进,学生始终存在“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感觉。另外,大部分院校都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大部分资料都是根据理想业务编绘而来,与真实业务有一定差距,而且仅涉及到制造业,其他行业几乎无涉及。这无法保证实验实训需求,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实践教学方法和内容不够科学。在实训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以“教师为中心”,遵循“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模式,先理论,后实践,重视专业知识、忽视能力拓展,强调会计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往往出现实验岗位单一,行业单一的现象,忽视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学生实习环节,由于实习基地在时间和业务上没有相应政策的支持和保证,几乎得不到系统的培训,也无法形成系统的会计业务能力。
3.缺乏“双师型”教师。会计实践教学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却缺乏企业实习阅历,没有真正接触过企业业务,导致在会计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或对实践的讲解只基于理论,缺乏真实性。同时,好多学校并未真正做到“请进来,走出去”,校企联合形式效果不好,财会交流受限,使同学们的会计学习脱离于实际生活,案例也流于理想模式,对同学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帮助不大。
二、深化会计实践教学改革,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方法
1.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增强实训环境的仿真性。会计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对会计理论知识检验的场所,当前比较流行的是“校企联合”,学校通过建立实训基地,有助于学生和教师深入企业内部。对教师而言,不仅可以培养“双师型”教师,而且有助于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对学生而言,不仅增强了趣味性,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计实训环境的仿真性是指按照各行业(商业、制造业、金融业等)特性来编制会计实训资料,根据会计岗位特点和分工设置岗位,融出纳、会计、财务、税务、审计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内容,整合校内外资源,深入企业内部,结合会计理论前沿,了解会计最新动态,用实际案例解说实训内容。根据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编制教学材料时,为了提高实践材料的仿真性,可采取“正误结合”和“纠错”的方法设计原始凭证,增强学生对凭证审核的理解,培养会计审核的敏感性。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完善实践教学内容。
2.1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采取学科课程模式,实践活动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完成,教师起到了主要的领头作用。基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探究式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等,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善于思考能力,真正做到素质教育。学生能动性的提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可以转变传统封闭式的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实现网络实验教学资源的开放,让学生随时进行会计实践,在课堂外可以在计算机环境下完成实践作业,教师可以在后台了解学生的动态,包括登陆时间,进行的实践项目,考核时,可根据计算机的随机功能,进行试卷命题、阅卷、试卷分析,充分实现“人机互动”。
2.2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应用技术性人才。基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需改变传统实践教学内容的单一性,突出实践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故可将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基础实践、单项实践、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层层衔接、层层递进。具体来说:基础实践一般在理论学习完成后的第一个阶段或者随着理论学习一同进行,主要目的是增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侧重熟悉、验证理论,收集数据或社会调研。单项实践又称项目实践,侧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比如进行出纳、财务会计、经理、税务等的业务处理,培养学生具体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比较来说,综合实践的专业实践性较强,以网中网软件的虚拟实习来说,分行业、分岗位进行现金业务、票据业务等的处理,难度大,但实践效果也强,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应用知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時,也需要教师具有企业实习经历。创新实践模块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包括ERP沙盘模拟竞赛、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创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实际参与其中,是实践教学活动的具体运用和升华。通过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实践教学与人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2.3优化师资队伍,保证教学质量。前面提到,目前高校存在很多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因此很多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作用。一方面,学院可以鼓励、要求教师下企业。深入企业不仅可以解决企业的现实问题,还可以增强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学院可以积极聘请校外业务能力强的会计主管、CPA等进行专题讲座,担任兼职教师,除此之外,邀请他们共同参与实践教学资料的编写,案例开发,共同建立会计模拟数据系统,丰富实践教学资源。这种“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法,增强了会计实践的互动性,可以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尽快、有效的转化为适应社会工作的一种能力。同时,校企合作还可以让学生在假期进行会计实习,有益于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 三、深化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思考
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是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随着会计专业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内容、层次的深化,我们应意识到传统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在会计实践教学中不断改进,改进“教”和“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加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使会计实践教学与时俱进。
1.以“产教融合”作为会计实践教学目标。传统的教学是以学校为主体,为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是否可以考虑采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教育模式,形成“产学研”一体化?
2.实行人才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在大部分企业企业要求毕业生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情况下,有的企业则对毕业生提出了个性化的要求,比如对经济法、税法的熟练掌握,能熟悉当地的产业群,提出合理的建议并进行延伸等,那么,是否可以考虑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订单式”培养?
3.校企双方调和供需认知。学生的就业难和企业的用人难实际上是高校的供方教育与企业需求的脱节所致,这需要学校和企业方面思想观念的转换和政策上大力支持,这也是会计实践成功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否可以考虑校企双方调和供需认知,进行理念改变?
参考文献:
[1]孙喜平.本科会计实践教学方案之优化[J]. 财会月刊. 2013(6).
[2]江兰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设计[J].会计之友,2009 (7).
[3]陈琳,唐毅谦,黄进.新建本科院校基于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研究——以会计学专业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9).
[4]董普,滕宇.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实践培养模式创新研究:3+1模式探索[J].商业会计,2014(03).
作者简介:簡冠群,(1987—),女,河南南阳,硕士,助教,甘肃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岳世忠(1963—),男,甘肃,本科,教授,甘肃政法学院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
※基金项目:课题项目:2014年度甘肃政法学院教改项目成果之一《工商管理类本科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教改研究》(重点项目).
关键词:会计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应用技术型人才
会计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那么,如何提高会计实践教学,才能与时俱进,满足时代需求,有待我们进一步思考。
一、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
1.实训环境仿真性不强。目前,大部分院校都有专门的会计实训室,比如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室,财会综合实验室,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真实的专业环境,实训效率低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实训任务,或者在模拟过程中,学生快速完成任务,对相关制度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几乎不思考,而这又恰恰是不断变化的实践活动所必须掌握的,由此产生了会计模拟与实践的脱节。所以,实践教学无论怎么改进,学生始终存在“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感觉。另外,大部分院校都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大部分资料都是根据理想业务编绘而来,与真实业务有一定差距,而且仅涉及到制造业,其他行业几乎无涉及。这无法保证实验实训需求,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实践教学方法和内容不够科学。在实训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以“教师为中心”,遵循“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模式,先理论,后实践,重视专业知识、忽视能力拓展,强调会计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往往出现实验岗位单一,行业单一的现象,忽视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学生实习环节,由于实习基地在时间和业务上没有相应政策的支持和保证,几乎得不到系统的培训,也无法形成系统的会计业务能力。
3.缺乏“双师型”教师。会计实践教学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却缺乏企业实习阅历,没有真正接触过企业业务,导致在会计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或对实践的讲解只基于理论,缺乏真实性。同时,好多学校并未真正做到“请进来,走出去”,校企联合形式效果不好,财会交流受限,使同学们的会计学习脱离于实际生活,案例也流于理想模式,对同学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帮助不大。
二、深化会计实践教学改革,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方法
1.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增强实训环境的仿真性。会计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对会计理论知识检验的场所,当前比较流行的是“校企联合”,学校通过建立实训基地,有助于学生和教师深入企业内部。对教师而言,不仅可以培养“双师型”教师,而且有助于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对学生而言,不仅增强了趣味性,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计实训环境的仿真性是指按照各行业(商业、制造业、金融业等)特性来编制会计实训资料,根据会计岗位特点和分工设置岗位,融出纳、会计、财务、税务、审计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内容,整合校内外资源,深入企业内部,结合会计理论前沿,了解会计最新动态,用实际案例解说实训内容。根据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编制教学材料时,为了提高实践材料的仿真性,可采取“正误结合”和“纠错”的方法设计原始凭证,增强学生对凭证审核的理解,培养会计审核的敏感性。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完善实践教学内容。
2.1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采取学科课程模式,实践活动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完成,教师起到了主要的领头作用。基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探究式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等,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善于思考能力,真正做到素质教育。学生能动性的提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可以转变传统封闭式的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实现网络实验教学资源的开放,让学生随时进行会计实践,在课堂外可以在计算机环境下完成实践作业,教师可以在后台了解学生的动态,包括登陆时间,进行的实践项目,考核时,可根据计算机的随机功能,进行试卷命题、阅卷、试卷分析,充分实现“人机互动”。
2.2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应用技术性人才。基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需改变传统实践教学内容的单一性,突出实践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故可将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基础实践、单项实践、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层层衔接、层层递进。具体来说:基础实践一般在理论学习完成后的第一个阶段或者随着理论学习一同进行,主要目的是增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侧重熟悉、验证理论,收集数据或社会调研。单项实践又称项目实践,侧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比如进行出纳、财务会计、经理、税务等的业务处理,培养学生具体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比较来说,综合实践的专业实践性较强,以网中网软件的虚拟实习来说,分行业、分岗位进行现金业务、票据业务等的处理,难度大,但实践效果也强,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应用知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時,也需要教师具有企业实习经历。创新实践模块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包括ERP沙盘模拟竞赛、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创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实际参与其中,是实践教学活动的具体运用和升华。通过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实践教学与人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2.3优化师资队伍,保证教学质量。前面提到,目前高校存在很多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因此很多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作用。一方面,学院可以鼓励、要求教师下企业。深入企业不仅可以解决企业的现实问题,还可以增强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学院可以积极聘请校外业务能力强的会计主管、CPA等进行专题讲座,担任兼职教师,除此之外,邀请他们共同参与实践教学资料的编写,案例开发,共同建立会计模拟数据系统,丰富实践教学资源。这种“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法,增强了会计实践的互动性,可以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尽快、有效的转化为适应社会工作的一种能力。同时,校企合作还可以让学生在假期进行会计实习,有益于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 三、深化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思考
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是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随着会计专业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内容、层次的深化,我们应意识到传统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在会计实践教学中不断改进,改进“教”和“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加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使会计实践教学与时俱进。
1.以“产教融合”作为会计实践教学目标。传统的教学是以学校为主体,为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是否可以考虑采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教育模式,形成“产学研”一体化?
2.实行人才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在大部分企业企业要求毕业生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情况下,有的企业则对毕业生提出了个性化的要求,比如对经济法、税法的熟练掌握,能熟悉当地的产业群,提出合理的建议并进行延伸等,那么,是否可以考虑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订单式”培养?
3.校企双方调和供需认知。学生的就业难和企业的用人难实际上是高校的供方教育与企业需求的脱节所致,这需要学校和企业方面思想观念的转换和政策上大力支持,这也是会计实践成功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否可以考虑校企双方调和供需认知,进行理念改变?
参考文献:
[1]孙喜平.本科会计实践教学方案之优化[J]. 财会月刊. 2013(6).
[2]江兰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设计[J].会计之友,2009 (7).
[3]陈琳,唐毅谦,黄进.新建本科院校基于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研究——以会计学专业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9).
[4]董普,滕宇.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实践培养模式创新研究:3+1模式探索[J].商业会计,2014(03).
作者简介:簡冠群,(1987—),女,河南南阳,硕士,助教,甘肃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岳世忠(1963—),男,甘肃,本科,教授,甘肃政法学院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
※基金项目:课题项目:2014年度甘肃政法学院教改项目成果之一《工商管理类本科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教改研究》(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