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学校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意识,实际上就是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创新,创造就无从谈起。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担负为人才培养奠基的艰巨任务。然而,幼儿的思维又以它独特方式存在,犹如一弯泉水,纯洁而透明。不像成人思维那样循规蹈矩。因此,要求幼教工作者站在幼儿的角度,维护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鼓励孩子去标新立异,努力培养孩子的思维意识,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
从人自身发展角度来看,幼儿的思维潜质是于生具来的,成长的经历中产生差异的原因源于对幼儿思维方式的保护和培养。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孩子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好奇,什么都想试一试,总爱问个为什么,这是孩子的思维特性,尽管他们的思维在成人眼里是微不足道甚至是幼稚可笑的,但这种不断思维精神是难能可贵的。然而,大人经常因孩子无休止的提问而厌烦、置之不理,甚至辱骂孩子。殊不知这样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严重阻碍了孩子身心发展,思维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培养,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不爱提问、不爱思考的习惯, “笨孩子”就因此产生了。幼儿的思维方式虽然单纯,但他们思维的活力却十分巨大,我们有责任加以保护和挖掘。幼儿园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笔者结合一些实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营造宽松愉悦,安全和谐的启迪氛围,保护幼儿的思维意识。
故事会课堂上,我给孩子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讲完后,我启迪孩子:“司马光聪不聪明呀?”一个孩子马上举起了小手说:“聪是聪明,但是他要赔钱,”我不解,“为什么要赔钱?”“他把人家的缸砸破了” “那你说说怎样才能救出掉在缸里的小朋友?”“我找一根竹竿插在缸里,让他抓住竹竿爬上来就行了”……试想一下,孩子的思维是何等有趣呀!如果教师总是牵着学生的思维走,他们的想法就可能被埋没了。教师要善于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启发孩子思维,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打开孩子的心扉,才有利于孩子思维能力的训练。如果孩子整天生活在一个充满紧张、压抑的氛围中,面对不信任的目光,耳听粗暴的训斥,孩子会变得胆战心惊、心慌意乱、忧心忡忡、惊慌失措,他们的大脑感受力会降低。因此,有利于孩子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必须是宽松愉悦、安全和谐的。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孩子们会自发地陶醉于充满乐趣的想象思维活动之中。那么,怎样有效地营造宽松愉悦,安全和谐的启迪氛围呢?
1、教师要尊重孩子,树立孩子的自尊心,保护孩子的求知欲望,遵循孩子的天性,探索孩子的心理需求。教师处处约束孩子的言行,要孩子“怎样想”、“不能这样想”不利于孩子思维能力的开启。学生是有个性的,尊重个性发展,教育的效果才多姿多彩。因此,要鼓励孩子全面地参与讨论,发表意见,要给他们充分自主活动的时间和欢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对孩子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孩子将来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奠定基础。
2、教师要真心关爱孩子,多一点赞美,多一点指导,少一点批评,少一点冷漠。夸奖是每个孩子的芳草地。当孩子在思索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他们非常需要得到教师的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此时,教师切忌不闻不问、麻木冷落、甚至恶语当头,这样做不仅会伤害孩子思索之源,而且会丧失对积极思维的兴趣,产生消极心理,使清澈的心灵之“泉”变得浑浊了。教师应该体贴之心,留心组织孩子积极探究,寻找原因,设法解决。当孩子的思维有错、讲错或做错事情时,教师不能加以训斥,粗暴对待,要持有积极地心态对待,耐心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二、创设良好的激励平台,捕捉孩子心灵火花,把课堂还给学生。
一位教师在给大班的孩子讲《狼和小羊》的故事时,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那只小羊,在面临十分危险的时候该怎么办呀?”教师用富有焦急的口语提问,眼神和小朋友们撞击,顿时,教师里热闹起来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谈论着,一个孩子突然举手:“‘爸爸不要我了,我也不想活了,我刚刚喝了毒药,求求你把我吃了吧,我死了还能得到一口肉棺材,你呢?也将陪我去见阎罗王啰!’狼听了,‘好了,我不吃你了,离我远点吧!’就这样,小羊救了自己。”……课堂上,小朋友们一个接着一个地发表自己独特想法,在教师的称赞声中,教室里想起了阵阵掌声。这位教师善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把课堂还给了孩子,激起心灵的火花,使课堂“活”了起来。如果老师讲,孩子听;老师安排,孩子执行;老师制定规则,孩子服从约束;老师判断对错,孩子服从判决……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在无形中扼杀了孩子们最可贵的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强调幼儿自身的发展,强调个体的发展价值。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要注重过程,即幼儿的好奇、好问、好强、自信,幼儿态度和热情,幼儿的思索方式等,而不是追求结果。还要善于运用评价语言,选择有意义、积极、正面的语言,如可以这样说:你的想法真不错!你真棒!真聪明!可以试一试,继续努力,你一定会成功的等简明扼要的对幼儿发出语言暗示,教师的鼓励和赞扬会大大激发孩子创新的欲望和激情,鼓励和赞扬是孩子展开想象翅膀的精神动力,能帮助幼儿树立“我也行”的信念。面对幼儿的好奇、探索和冒险行为,教师要善于发现,积极保护,千万要既大胆又精心的情况下才能得以激发。正确对待孩子的各种提问,甚至是荒唐的提问,因为提问本身就说明孩子在思考和钻研,教师要正确引导;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想象;让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因为知识是一切思维能力的基础。
三、探求游戏方法,把握思维契机,体验成功的快乐感。
游戏是吸引幼儿活动的最好形式,幼儿在一个个有情节的游戏活动中,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活动,做起动作形象逼真,使动作练习能取得好的效果。我们根据器材特性精心设计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内容。现在,我们提供了有利于幼儿探索和参与的材料,引导幼儿自己动脑筋。例如,玩“小布袋”的游戏中,我们先不告诉幼儿布袋可以怎样来玩,而是请幼儿自己想想布袋有些什么样的玩法?孩子们有的钻进布袋子里像只毛毛虫一样一扭一扭地前进;有的两人一组,一人坐在布袋上,另一人两手拉着布袋往前拖;有的几人合作把布袋拼在一起当成小水沟练习跨跳……孩子们的玩法各式各样,不同的玩法丰富了游戏的内容,同时促进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也使幼儿不断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幼儿思维活跃,真正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游戏的花样很多,只要用心,就有收获。
总之,每个幼儿生来具有巨大的思维潜质,就看你如何去发现、挖掘、保护,这也是当前素质教育所关注的问题。在实施“素质教育”工程,努力培养本世纪创新人才的今天,作为幼教工作者,在教学中应加强思维训练,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改革的积极倡导者和行动者,用创新教育思想观念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让我们共同努力,探索出更新、更好的路子,为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而努力。
从人自身发展角度来看,幼儿的思维潜质是于生具来的,成长的经历中产生差异的原因源于对幼儿思维方式的保护和培养。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孩子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好奇,什么都想试一试,总爱问个为什么,这是孩子的思维特性,尽管他们的思维在成人眼里是微不足道甚至是幼稚可笑的,但这种不断思维精神是难能可贵的。然而,大人经常因孩子无休止的提问而厌烦、置之不理,甚至辱骂孩子。殊不知这样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严重阻碍了孩子身心发展,思维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培养,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不爱提问、不爱思考的习惯, “笨孩子”就因此产生了。幼儿的思维方式虽然单纯,但他们思维的活力却十分巨大,我们有责任加以保护和挖掘。幼儿园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笔者结合一些实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营造宽松愉悦,安全和谐的启迪氛围,保护幼儿的思维意识。
故事会课堂上,我给孩子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讲完后,我启迪孩子:“司马光聪不聪明呀?”一个孩子马上举起了小手说:“聪是聪明,但是他要赔钱,”我不解,“为什么要赔钱?”“他把人家的缸砸破了” “那你说说怎样才能救出掉在缸里的小朋友?”“我找一根竹竿插在缸里,让他抓住竹竿爬上来就行了”……试想一下,孩子的思维是何等有趣呀!如果教师总是牵着学生的思维走,他们的想法就可能被埋没了。教师要善于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启发孩子思维,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打开孩子的心扉,才有利于孩子思维能力的训练。如果孩子整天生活在一个充满紧张、压抑的氛围中,面对不信任的目光,耳听粗暴的训斥,孩子会变得胆战心惊、心慌意乱、忧心忡忡、惊慌失措,他们的大脑感受力会降低。因此,有利于孩子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必须是宽松愉悦、安全和谐的。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孩子们会自发地陶醉于充满乐趣的想象思维活动之中。那么,怎样有效地营造宽松愉悦,安全和谐的启迪氛围呢?
1、教师要尊重孩子,树立孩子的自尊心,保护孩子的求知欲望,遵循孩子的天性,探索孩子的心理需求。教师处处约束孩子的言行,要孩子“怎样想”、“不能这样想”不利于孩子思维能力的开启。学生是有个性的,尊重个性发展,教育的效果才多姿多彩。因此,要鼓励孩子全面地参与讨论,发表意见,要给他们充分自主活动的时间和欢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对孩子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孩子将来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奠定基础。
2、教师要真心关爱孩子,多一点赞美,多一点指导,少一点批评,少一点冷漠。夸奖是每个孩子的芳草地。当孩子在思索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他们非常需要得到教师的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此时,教师切忌不闻不问、麻木冷落、甚至恶语当头,这样做不仅会伤害孩子思索之源,而且会丧失对积极思维的兴趣,产生消极心理,使清澈的心灵之“泉”变得浑浊了。教师应该体贴之心,留心组织孩子积极探究,寻找原因,设法解决。当孩子的思维有错、讲错或做错事情时,教师不能加以训斥,粗暴对待,要持有积极地心态对待,耐心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二、创设良好的激励平台,捕捉孩子心灵火花,把课堂还给学生。
一位教师在给大班的孩子讲《狼和小羊》的故事时,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那只小羊,在面临十分危险的时候该怎么办呀?”教师用富有焦急的口语提问,眼神和小朋友们撞击,顿时,教师里热闹起来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谈论着,一个孩子突然举手:“‘爸爸不要我了,我也不想活了,我刚刚喝了毒药,求求你把我吃了吧,我死了还能得到一口肉棺材,你呢?也将陪我去见阎罗王啰!’狼听了,‘好了,我不吃你了,离我远点吧!’就这样,小羊救了自己。”……课堂上,小朋友们一个接着一个地发表自己独特想法,在教师的称赞声中,教室里想起了阵阵掌声。这位教师善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把课堂还给了孩子,激起心灵的火花,使课堂“活”了起来。如果老师讲,孩子听;老师安排,孩子执行;老师制定规则,孩子服从约束;老师判断对错,孩子服从判决……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在无形中扼杀了孩子们最可贵的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强调幼儿自身的发展,强调个体的发展价值。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要注重过程,即幼儿的好奇、好问、好强、自信,幼儿态度和热情,幼儿的思索方式等,而不是追求结果。还要善于运用评价语言,选择有意义、积极、正面的语言,如可以这样说:你的想法真不错!你真棒!真聪明!可以试一试,继续努力,你一定会成功的等简明扼要的对幼儿发出语言暗示,教师的鼓励和赞扬会大大激发孩子创新的欲望和激情,鼓励和赞扬是孩子展开想象翅膀的精神动力,能帮助幼儿树立“我也行”的信念。面对幼儿的好奇、探索和冒险行为,教师要善于发现,积极保护,千万要既大胆又精心的情况下才能得以激发。正确对待孩子的各种提问,甚至是荒唐的提问,因为提问本身就说明孩子在思考和钻研,教师要正确引导;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想象;让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因为知识是一切思维能力的基础。
三、探求游戏方法,把握思维契机,体验成功的快乐感。
游戏是吸引幼儿活动的最好形式,幼儿在一个个有情节的游戏活动中,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活动,做起动作形象逼真,使动作练习能取得好的效果。我们根据器材特性精心设计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内容。现在,我们提供了有利于幼儿探索和参与的材料,引导幼儿自己动脑筋。例如,玩“小布袋”的游戏中,我们先不告诉幼儿布袋可以怎样来玩,而是请幼儿自己想想布袋有些什么样的玩法?孩子们有的钻进布袋子里像只毛毛虫一样一扭一扭地前进;有的两人一组,一人坐在布袋上,另一人两手拉着布袋往前拖;有的几人合作把布袋拼在一起当成小水沟练习跨跳……孩子们的玩法各式各样,不同的玩法丰富了游戏的内容,同时促进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也使幼儿不断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幼儿思维活跃,真正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游戏的花样很多,只要用心,就有收获。
总之,每个幼儿生来具有巨大的思维潜质,就看你如何去发现、挖掘、保护,这也是当前素质教育所关注的问题。在实施“素质教育”工程,努力培养本世纪创新人才的今天,作为幼教工作者,在教学中应加强思维训练,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改革的积极倡导者和行动者,用创新教育思想观念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让我们共同努力,探索出更新、更好的路子,为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