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自己方式崛起的强国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are2b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中国统治世界》
  [英]马丁·雅克著
  中信出版社2010.1
  定价:39.00元
  
  中国现代性的八大特性是什么?各国实现现代性的模式绝不是一种模式,中国的崛起标志着西方主导的世界已经是过眼云烟!但没落的西方也不会就此罢止,世界将会出现新的竞争。未来的世界谁才是最终赢家?国际知名学者马丁·雅克历时数年精心创作此书,预言未来世界的发展大趋势。本文选编自该书。
  
  这部书包含了两个恢宏的主题。其一,一个现代的中国将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本书认为,中国绝对不会简单地遵从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而是相反,中国将会展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更多地反映出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其二,中国的崛起将会如何改变世界。
  这部书于2009年6月在英国首次出版,在美国是2009年11月出版的。此书出版后,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并激起了空前的讨论和争辩。在我看来,这种热潮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直到现今,西方研究中国的主流思潮都倾向于认为,中国将不可避免地紧跟西方的脚步,发展成为一个西方式的国家。我完全不赞成这种说法,我认为以这种思路理解中国是完全行不通的。这也是西方世界对中国的预言为什么总是错误的原因。
  实际上,西方的历史时刻正在悄悄退去。在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两个多世纪之后,历史的“接力棒”正传向东方——尤其是中国。即使是美国,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也开始承认这种趋势的变化。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新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的西方评论人士都认为,世界或多或少地都会延续当前的发展趋势,因为中国和其他现代国家都会转变成西方式的国家。而我认为,这完全是一种幻觉。
  作为一个现代国家,中国的确将会拥有某些西方国家的特征——城市化、消费至上、不断增长的环保意识,但她也会保留一些重要的独特性,这源于一种高度与众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在我们想象未来的中国将会什么样时,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难解的认知结构问题。
  首先,这个答案必须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去探寻。而西方的认知结构多是不相关的,或者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它们的认知结构主要是为了理解西方国家历史和发展特征。事实上,非西方世界的崛起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深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转变,还重塑了人们的认知结构。我认为,了解现代中国的根本主要在于真正地认识中国,而不在于遵从西方的认知结构。
  中国有两个关键性的特征,即文明国家的观念和朝贡体系的经历。绝不能把中国看成是一个普通的民族国家;相反,她首先是一个文化国家,其次才是一个民族国家。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国家有两个根本性的要素:首先,是中国悠久的历史,至少有2000年,甚至从某些方面来看持续的时间更长;其次,她的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也因此表现出了复杂的多样性。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很多特征都是文明国家的特征。比如,以传统的西方观念,是无法理解中国政体的,因为其正统合法性缘于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家。
  作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大国,中国的崛起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将是深远的。两个多世纪以来,占据统治地位的制度、思想、价值、规范等都是和西方世界联系在一起的——开始是欧洲,后来是美国。西方的衰落意味着它越来越没有能力,也无法以它以前的方式去塑造这个世界。出于同样原因,中国的崛起将意味着她的历史、文化、公司、语言、价值和机制将会逐渐影响到全世界。如果说自从1978年世界带给中国的改变要大大多于中国带给世界的改变,那么这种进程将很快发生逆转——中国带给世界的改变将远远多于世界带给中国的改变。
  在中国讨论我这本书的英文版时,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很多中国年轻人对我那种认为一个现代化的中国究竟是什么样的预测性判断比较敏感,他们认为中国还面临着很多问题。他们是对的。中国现在仍然是一个面临着众多挑战的发展中国家,她的未来也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中国的问题还是很严重的:一半的人口仍旧生活在农村;腐败问题严重,有时甚至还变得非常糟糕;收入不平等也已经达到了让人难以接受的程度;国内矛盾有时也比较突出等等。
  谁也无法确定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一定会成功的,虽然我个人的观点认为中国一定会取得成功。我非常赞赏这些年轻人话语中表现出来的坦率和谦逊。坦率和谦逊的态度也可以看作是衡量中国政府能否恰当地应对现代化进程出现的问题的标尺。作为一个全球大国,这种谦逊的态度对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将来也会是这样,事实上,它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他文献
[栏头语]  五年以来,在中央和各地的推动下,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越来越深入,成效越来越显著,从中央各部委到各省(区、市)都开展了大量的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建设书香社会已经成为全国各地的共识。  自本期起,[全民阅读]栏目将作为常设栏目逐期刊发,以动态跟踪的形式报导全民阅读活动的进展、介绍相关规划及推荐书目。  我们将以全民阅读活动宣传推介为核心整合内容和版面,精心编
2009年1月28日,冰雪覆盖中的瑞士小镇达沃斯寒气逼人,在金融危机的侵袭下,参加今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商界领袖们更多感受到的也是和这里天气一样的阵阵寒意,但是1月29日,温家宝总理的演讲给达沃斯带来了一股暖意。  2009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于1月28日到2月1日在达沃斯举行,在全球金融危机前途未卜,世界经济的未来走向难以捉摸的时刻,本届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又出现了一个焦点——CCTV中国之夜
在“156工程”中,被安排在首都北京的项目有4个,1个民用,3个军工,其中之一就是798工厂。半个世纪后,798成为北京城里最出名的艺术家群落。  在京的4个项目中,有两个是电子企业,它们都在东郊的酒仙桥地区,一是北京有线电总厂,编号738,另外一个就是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它由718、798、706、707、797、751六个工厂联合组成,其中798的名气最大,当地人就把这一片厂区统称为798大
《谁在误读中国》收录了杨锐五十余篇洞悉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政论与随笔。对于渴望成功的年轻人,他的生活和思想轨迹是一部精彩的教材。对于中年人,他的智慧和知识结构将成为有力的参考。对于年长的读者,他的思索轨迹和探索实践代表了新生代的精神面貌和竞争力。    《谁在误读中国》  杨锐著  科学出版社2010.5  定价:32.00元    话说伊朗。伊朗核问题非常复杂。我对德国大使说,我不相信法国人,因为萨
社会科学    哲学引论CN-A19-05-0120-0/V.BVCD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  公司财务CN-A19-05-0128-0/V.FVCD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  品绩管理与品绩考评CN-A19-05-0129-0/V.G4VCD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  政府经济学CN-A19-05-0130-0/V.FVCD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    幼儿教育  完美无缺F19-0
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之《侦探小组在行动》  黄菊的爸爸出车祸了,马小跳是在周末从安琪儿那里得知这个消息的,他马上打电话给唐飞、张达、毛超,让他们到他家集合。4个铁哥们一拍即合,马上成立了一个“侦探小组”,并且立即展开调查,寻找目击证人,他们发誓要找到车祸肇事者,要让车祸肇事者承担法律责任。在“侦查”的过程中,好心人老杜加盟到他们的侦探小组,还帮助黄菊的爸爸住院治疗,这让马小跳他们非常感动……侦探小组终
这名为“三尺书架”的译丛套用了查尔斯·艾略特的“五尺书架”,即“哈佛古典丛书”别名。但面对它的抱负,自裁了两尺,以表示不如人家。但“五尺”是汉子,“三寸”才是“钉”。   译丛的选题标准不求经典,但都得是“好铁”。也不求读者奉为思考、行动的指南,只在于让人知道:有过这样的人,想过这样的事,有过这样的体验。这些知识、想法、体验,都是我们曾有而不清晰的,或想有却没有的。总之不谈奇,不言怪,不故作玄虚与
有真智慧的人,他的一生消极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积极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俗话说:“我们希望别人如何待自己,我们便如何去待别人。”这便是“智慧人生”。  读叶曼《智慧人生》就像品茗,越品越有味。“因为人之一生,从出生、成长、长大、衰颓,到死亡,对于每个人来说很漫长,而对于整个宇宙来说如沧海一粟;而‘智慧’二字的组成,是日知而心慧。有真正智慧的人,深知人性,了知人生,所以方能
我曾去过座落在西安城郊的大明宫遗址,那宏大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大明宫掩埋在地底下有一千多年,它的气势,它的恢宏,过去只能凭借史册和瑰丽的唐诗去想象。是考古学家小心地拂去千年的积土,让历史的面貌重现在我们眼前。当我们站在青砖白玉的殿堂上,去怀想大唐帝国的景象,这时候我们也许特别要感谢考古学家们。也正是在这座大明宫上,演绎过多少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故事,我仿佛还能从这里看到一代代帝王将相的身影。但如今
荷兰的许多老房子有宽大的窗户,路人尽可窥探房子的内部  我在阿姆斯特丹刚住满一年的时候,和丈夫去了市里著名的冯德尔公园,那里有许多咖啡馆和酒吧,我们在其中一家遇见了我丈夫的朋友。  我们选好座位等着,却找不到服务员。当他终于从不知什么地方冒出来的时候,没有问“请问你们想点些什么”或者“你们要吃点什么?”。他说的是“你们要什么?”他这样说可能因为他用的是英语,也可能只是他那天不开心,但我仍然感到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