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产品中重金属Cu、Zn、Pb、Cr 、Cd 含量超标,将直接影响消费者食用的安全性,并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本文总结了如何快速而准确测定土壤及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包括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溶液的配置、标准物质的添加、实验能力验证、方法与设备选择、原始记录等内容。
关键词:提高;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
引 言
土壤环境条件是保障农产品安全质量的重要源头,农产品中重金属Cu、Zn、Pb、Cr 、Cd 含量超标,将直接影响消费者食用的安全性,并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以各种途径进入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沉淀、络合或被土壤胶体吸附而固定。难以降解和消除,从而造成土壤重金属的大量积累。然后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给人类健康带来潜在威胁,因此为了快速而准确的测定土壤及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而制定重金属元素的土壤污染标准,以便控制土壤污染,改善人类环境,必须应用现代分析化学中的各项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最新成就来定性、定量的研究环境土壤问题[1—3]。
准确而快速测定土壤中各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不仅为测土配方施肥提供参考依据,还为建立土壤养分数据库及明确不同种植方式、耕作水平、土壤类型的土壤养分状况提供数据的支持。本项目根据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点,总结了如何快速而准确测定土壤及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为我国农产品安全监管及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一、樣品的采集与处理
样品采集是土壤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使测定结果如实反映客观情况的先决条件[2]。因此,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和土壤进行采样。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路线,要按照随机、等量、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一是样品采集要标准。由于样品采集会影响土壤各成分含量的真实性,每个采样点至少要有10—15个取样点,采样点太少,则代表性差;采样点的分布要均匀,不要过于集中;不要在田埂、沟渠边、林带内、肥堆旁及特殊部位取土;采样的深度要一致,上下层比例要相同。二是土样处理要规范。由于测土配方施肥测试的项目大都要求用风干样品,所以采集的样品不可日晒或烘干,一定要自然风干。风干过程中要防止酸、碱及灰尘的污染。要经常翻动以加速风干速度并同时剔除土壤以外的侵入体。风干后的样品要全部磨碎过筛,不要将不易磨碎的大颗粒扔掉。应按照不同的分析要求过相应目数的孔径筛,全部过筛后要充分混匀[3—5]。
二、溶液的配制
一是称量时会引起误差。特别称取准确重量的供试品,常采用增量法称量。使用电子分析天平,打开天平后显0.0000时,在称盘上放入称量瓶,称重为W1;如需除去称量瓶重,可按一下控制板“TAR”回零。将需称量得供试品直接置入称量瓶中,记录供试品与称量瓶重量W2,则W2—W1为称取供试品重量;如消除称量瓶重量后再称重,则显示得数值即为称取供试品重量。二是分析实验所用的溶液应用纯水配制,容器应用纯水洗3次以上,若未将烧杯洗净,会使溶液的物质量减少,导致溶液浓度偏低[6]。
三、标准物质的添加
标准参考物也称为质控样,是一种经确定了高稳定度的物理、化学和计量学特性,并经正式批准可作为标准使用,以便用来校准测量器具、评价分析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物质或材料,用于评价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的准确度。采用标准参考物或质控样和样品同步进行测量,将测试结果与标准样品保证值相比较,以评价其准确度和检查实验室内或个人是否存在系统误差成为标准参考物对比分析。做质控样来进行对比是检验测试结果是否准确的最好办法。
四、实验能力验证
实验能力验证是对实验室检测能力与检测水平的真实考核,通过比对考核可以提高检测水平、确保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比对验证主要有仪器比对试验、人员比对试验、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不同验证方法之间的验证试验、对保留样品的重复测试、样品不同特性间相互关系验证试验等6类。为了提高自身的检测水平和数据的准确性,应多参加实验室间的能力验证和比对,以检测本实验室的数据是否准确[7]。
五、方法、设备的选择及记录
一是及时更新标准。标准是检验的依据,检测机构虽然采取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但如不是现行的有效版本则会影响检测结果,还会使判定依据错误,导致纠纷。二是及时检定检验设备、仪器和器具。对计量设备不及时检定,将引起实验数据误差,因此应予以足够重视。检验原始记录是整个检验过程和检验结果信息的真实记录,是出具检验报告书的依据,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总结的原始资料,必须做到记录原始、真实,内容完整、齐全,书写清晰、整洁。
参考文献 :
[1] 韦素妮.兴安县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农技推广,2009,25(9):39—40.
[2] 王仁如.如何使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真实、准确[J].科学种养,2009(11):61.
[3] 陶永香.测土施肥土样采集与制备技术[J].吉林蔬菜,2009(2):35—36.
[4]王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民营科技,2009(10):117.
[5] 王夔.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266—572.
[6] 冯福建.我国铅污染的时空走势[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版,2008(6):33—35.
[7]陈维新.沈阳东郊沈抚公路两侧土壤铅含量分布规律的初步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2009,9(2):10—13.
基金项目:2012年甘肃省天水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第一批建设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介绍:孙国禄(1953—),男,贵州贵阳人,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督导室副教授。
研究方向:药物分析化学。
联系人:廖天录(13919636608)。
关键词:提高;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
引 言
土壤环境条件是保障农产品安全质量的重要源头,农产品中重金属Cu、Zn、Pb、Cr 、Cd 含量超标,将直接影响消费者食用的安全性,并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以各种途径进入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沉淀、络合或被土壤胶体吸附而固定。难以降解和消除,从而造成土壤重金属的大量积累。然后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给人类健康带来潜在威胁,因此为了快速而准确的测定土壤及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而制定重金属元素的土壤污染标准,以便控制土壤污染,改善人类环境,必须应用现代分析化学中的各项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最新成就来定性、定量的研究环境土壤问题[1—3]。
准确而快速测定土壤中各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不仅为测土配方施肥提供参考依据,还为建立土壤养分数据库及明确不同种植方式、耕作水平、土壤类型的土壤养分状况提供数据的支持。本项目根据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点,总结了如何快速而准确测定土壤及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为我国农产品安全监管及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一、樣品的采集与处理
样品采集是土壤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使测定结果如实反映客观情况的先决条件[2]。因此,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和土壤进行采样。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路线,要按照随机、等量、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一是样品采集要标准。由于样品采集会影响土壤各成分含量的真实性,每个采样点至少要有10—15个取样点,采样点太少,则代表性差;采样点的分布要均匀,不要过于集中;不要在田埂、沟渠边、林带内、肥堆旁及特殊部位取土;采样的深度要一致,上下层比例要相同。二是土样处理要规范。由于测土配方施肥测试的项目大都要求用风干样品,所以采集的样品不可日晒或烘干,一定要自然风干。风干过程中要防止酸、碱及灰尘的污染。要经常翻动以加速风干速度并同时剔除土壤以外的侵入体。风干后的样品要全部磨碎过筛,不要将不易磨碎的大颗粒扔掉。应按照不同的分析要求过相应目数的孔径筛,全部过筛后要充分混匀[3—5]。
二、溶液的配制
一是称量时会引起误差。特别称取准确重量的供试品,常采用增量法称量。使用电子分析天平,打开天平后显0.0000时,在称盘上放入称量瓶,称重为W1;如需除去称量瓶重,可按一下控制板“TAR”回零。将需称量得供试品直接置入称量瓶中,记录供试品与称量瓶重量W2,则W2—W1为称取供试品重量;如消除称量瓶重量后再称重,则显示得数值即为称取供试品重量。二是分析实验所用的溶液应用纯水配制,容器应用纯水洗3次以上,若未将烧杯洗净,会使溶液的物质量减少,导致溶液浓度偏低[6]。
三、标准物质的添加
标准参考物也称为质控样,是一种经确定了高稳定度的物理、化学和计量学特性,并经正式批准可作为标准使用,以便用来校准测量器具、评价分析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物质或材料,用于评价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的准确度。采用标准参考物或质控样和样品同步进行测量,将测试结果与标准样品保证值相比较,以评价其准确度和检查实验室内或个人是否存在系统误差成为标准参考物对比分析。做质控样来进行对比是检验测试结果是否准确的最好办法。
四、实验能力验证
实验能力验证是对实验室检测能力与检测水平的真实考核,通过比对考核可以提高检测水平、确保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比对验证主要有仪器比对试验、人员比对试验、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不同验证方法之间的验证试验、对保留样品的重复测试、样品不同特性间相互关系验证试验等6类。为了提高自身的检测水平和数据的准确性,应多参加实验室间的能力验证和比对,以检测本实验室的数据是否准确[7]。
五、方法、设备的选择及记录
一是及时更新标准。标准是检验的依据,检测机构虽然采取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但如不是现行的有效版本则会影响检测结果,还会使判定依据错误,导致纠纷。二是及时检定检验设备、仪器和器具。对计量设备不及时检定,将引起实验数据误差,因此应予以足够重视。检验原始记录是整个检验过程和检验结果信息的真实记录,是出具检验报告书的依据,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总结的原始资料,必须做到记录原始、真实,内容完整、齐全,书写清晰、整洁。
参考文献 :
[1] 韦素妮.兴安县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农技推广,2009,25(9):39—40.
[2] 王仁如.如何使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真实、准确[J].科学种养,2009(11):61.
[3] 陶永香.测土施肥土样采集与制备技术[J].吉林蔬菜,2009(2):35—36.
[4]王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民营科技,2009(10):117.
[5] 王夔.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266—572.
[6] 冯福建.我国铅污染的时空走势[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版,2008(6):33—35.
[7]陈维新.沈阳东郊沈抚公路两侧土壤铅含量分布规律的初步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2009,9(2):10—13.
基金项目:2012年甘肃省天水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第一批建设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介绍:孙国禄(1953—),男,贵州贵阳人,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督导室副教授。
研究方向:药物分析化学。
联系人:廖天录(13919636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