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的增大,这也使得建筑工程中上方建筑物所产生的载荷不断的增加,而这也对基础所产生的压力不断的扩大,这种情况就对建筑工程的基础强度及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筏板基础在实际的应用中具备了较高的强度,并且其在实际中的适用范围较广,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要对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此来保证筏板基础施工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关键词: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其基础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了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抗震性、受力性,因此为了保证建筑物可以达到预期的质量水平就必须要对基础工程中的各项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控制。而在阀板基础中其对各项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尤其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其技术的应用必须要按照规定的标准要求来进行使用,本文通过结合工程实例来分析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以此来探究如何更好的提升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水平。
一、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案例分析
某高层建筑占地面积约15206m2,地下2层、地上25层,基础采用筏板基础,地下筏板基础长86.5m、宽38.5m,筏板版面标高为6.5m,局部筏板基础厚度为1_75m,其余均为1_55m厚。地下室共设有5条后浇带,带长880mm,在相邻两塔楼之间又设有一条宽为2m的加强带。地下室筏板基础采用强度等级为c30的防水混凝土,地下室外墙及边柱采用强度等级为c50的防水混凝土。
本工程是在冬季进行施工,因此在实际中也可以较好的缓解大体积混凝土因材料而产生的水热化情况,使得其温度过高的情况被良好的控制。同时也是由于在冬季进行施工使大体积混凝土内外部存有较大的温差情况,因此在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对相关的施工技术有更高的要求,例如冬季周围温度较低,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存在较大差异;筏板基础混凝土较厚,如果实施一次性浇筑,不利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发散。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筏板基础施工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混凝土的输送、浇筑与振捣等。根据该工程自身特点以及综合各方面因素,施工单位采用泵送方式来输送混凝土,并掺入适量的减水剂来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另外,在混凝土泵送现场施工人员对混凝土的塌落进行实时检测,并将其控制在160mm到185之间。对于混凝土的浇筑该工程采用斜面分层法进行连续浇筑作业,浇筑闻歇时间不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为500mm,斜面坡度为混凝土振捣时自然流淌形成的坡度。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将混凝土自然流淌形成的坡度划分为前、中、后三段分别布置振动棒,在泵管出料口前方布置1台,中间布置1台,坡脚处布置2台。振动棒在作业时,要使其自然沉入到混凝土中,并插入到下层尚未初凝的混凝土500mm处,以使上、下层混凝土相互结合。
二、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具体措施
1、对施工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
为了保证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其可以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就必须要对混凝土配制中所应用的各类原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及控制,保证原材料配比可以达到规定的要求。目前在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中其所产生的裂缝问题主要是由于其材料水热化而导致的,若视未对其及时的进行处理将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温差裂缝,为此在选用选择混凝土配制材料时需要考虑选择水热化较低的水泥材料,如粉煤灰水泥、火山灰水泥等,并要确保这些水泥特性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外加剂的使用不仅对改善混凝土的可泵性、和易性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够节省一定量的水泥。将微膨胀剂以水泥用量10%的比侥黪加到混凝土当中,可以起到补偿收缩的作用,同时掺入适量的二级粉煤灰和缓凝减水剂,以减少水泥用量,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对于粗、细骨料的选择,细骨料应符合筛分曲线、且含泥量低于2%的中砂。而粗骨料在满足最大粒径要求和符合筛分盥线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用较大的骨料,且含泥量要保证在1%以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片状、针状等类型的粗骨料颗粒含泥量低于15%即可。
2、对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严格的控制
在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由于结构的特点影响使得其对技术的要求较高,并且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作业可以顺利的进行施工必须要考虑其结构的特点,目前在筏板基础施工中多数是采取分层浇筑来进行施工。在进修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要考虑筏板基础其结构整体的特点及大小等要求,还需根据基础设计情况来确定钢筋的布置,对整个基坑内实施全平面分段、分层方式混凝土浇筑作业。分段、分层浇筑时,每段长度应控制在5m范围内,每层厚度应为500mm,且应从一边向另一边逐渐推进,实现薄层浇筑、多層浇筑。第一次分段浇筑完成之后,再进行第二层第一段的混凝土浇筑,此时覆盖位置的第一层混凝土还没有初凝,按照这种方式逐层浇筑,直至所有分段分层全部浇筑完毕。在实际混凝土浇筑作业时,应从短边开始进行,而后沿着长边,如此及循序渐进。
3、严格控制混凝土温度
在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使用温度较低的水来拌合混凝土,在对骨料采用喷冷水雾进行预冷的同时,对其安装遮阳装置,以避免阳光直射。同时,对运输工具也要设置一定的遮阳设施,以使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能够快速降至入模温度,并保证入模温度被严格控制在25摄氏度以下。为了及时、准确掌握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度变化情况,需要在筏板基础平面中心和边缘处分别设置3个测温地点,每个测温地点埋设2根测温管,且所有测温管均露出混凝土表面100mm。其中一根测温管埋设在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中心位置。用于测量混凝土中心的最高温升值。另一根埋设在距筏板基础表面100m处,用于测量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值。温度测量工具采用红色水银温度计,以便于测量人员读数,从而提高温度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根据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实际施工情况,合理划分混凝土浇筑路段。
结语: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施工体积大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筏板基础应用中的最显著特点。因此,要想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进而提高筏板基础的施工质量,就需要对混凝土的各方面进行改善。
关键词: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其基础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了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抗震性、受力性,因此为了保证建筑物可以达到预期的质量水平就必须要对基础工程中的各项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控制。而在阀板基础中其对各项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尤其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其技术的应用必须要按照规定的标准要求来进行使用,本文通过结合工程实例来分析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以此来探究如何更好的提升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水平。
一、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案例分析
某高层建筑占地面积约15206m2,地下2层、地上25层,基础采用筏板基础,地下筏板基础长86.5m、宽38.5m,筏板版面标高为6.5m,局部筏板基础厚度为1_75m,其余均为1_55m厚。地下室共设有5条后浇带,带长880mm,在相邻两塔楼之间又设有一条宽为2m的加强带。地下室筏板基础采用强度等级为c30的防水混凝土,地下室外墙及边柱采用强度等级为c50的防水混凝土。
本工程是在冬季进行施工,因此在实际中也可以较好的缓解大体积混凝土因材料而产生的水热化情况,使得其温度过高的情况被良好的控制。同时也是由于在冬季进行施工使大体积混凝土内外部存有较大的温差情况,因此在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对相关的施工技术有更高的要求,例如冬季周围温度较低,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存在较大差异;筏板基础混凝土较厚,如果实施一次性浇筑,不利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发散。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筏板基础施工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混凝土的输送、浇筑与振捣等。根据该工程自身特点以及综合各方面因素,施工单位采用泵送方式来输送混凝土,并掺入适量的减水剂来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另外,在混凝土泵送现场施工人员对混凝土的塌落进行实时检测,并将其控制在160mm到185之间。对于混凝土的浇筑该工程采用斜面分层法进行连续浇筑作业,浇筑闻歇时间不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为500mm,斜面坡度为混凝土振捣时自然流淌形成的坡度。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将混凝土自然流淌形成的坡度划分为前、中、后三段分别布置振动棒,在泵管出料口前方布置1台,中间布置1台,坡脚处布置2台。振动棒在作业时,要使其自然沉入到混凝土中,并插入到下层尚未初凝的混凝土500mm处,以使上、下层混凝土相互结合。
二、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具体措施
1、对施工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
为了保证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其可以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就必须要对混凝土配制中所应用的各类原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及控制,保证原材料配比可以达到规定的要求。目前在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中其所产生的裂缝问题主要是由于其材料水热化而导致的,若视未对其及时的进行处理将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温差裂缝,为此在选用选择混凝土配制材料时需要考虑选择水热化较低的水泥材料,如粉煤灰水泥、火山灰水泥等,并要确保这些水泥特性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外加剂的使用不仅对改善混凝土的可泵性、和易性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够节省一定量的水泥。将微膨胀剂以水泥用量10%的比侥黪加到混凝土当中,可以起到补偿收缩的作用,同时掺入适量的二级粉煤灰和缓凝减水剂,以减少水泥用量,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对于粗、细骨料的选择,细骨料应符合筛分曲线、且含泥量低于2%的中砂。而粗骨料在满足最大粒径要求和符合筛分盥线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用较大的骨料,且含泥量要保证在1%以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片状、针状等类型的粗骨料颗粒含泥量低于15%即可。
2、对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严格的控制
在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由于结构的特点影响使得其对技术的要求较高,并且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作业可以顺利的进行施工必须要考虑其结构的特点,目前在筏板基础施工中多数是采取分层浇筑来进行施工。在进修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要考虑筏板基础其结构整体的特点及大小等要求,还需根据基础设计情况来确定钢筋的布置,对整个基坑内实施全平面分段、分层方式混凝土浇筑作业。分段、分层浇筑时,每段长度应控制在5m范围内,每层厚度应为500mm,且应从一边向另一边逐渐推进,实现薄层浇筑、多層浇筑。第一次分段浇筑完成之后,再进行第二层第一段的混凝土浇筑,此时覆盖位置的第一层混凝土还没有初凝,按照这种方式逐层浇筑,直至所有分段分层全部浇筑完毕。在实际混凝土浇筑作业时,应从短边开始进行,而后沿着长边,如此及循序渐进。
3、严格控制混凝土温度
在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使用温度较低的水来拌合混凝土,在对骨料采用喷冷水雾进行预冷的同时,对其安装遮阳装置,以避免阳光直射。同时,对运输工具也要设置一定的遮阳设施,以使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能够快速降至入模温度,并保证入模温度被严格控制在25摄氏度以下。为了及时、准确掌握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度变化情况,需要在筏板基础平面中心和边缘处分别设置3个测温地点,每个测温地点埋设2根测温管,且所有测温管均露出混凝土表面100mm。其中一根测温管埋设在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中心位置。用于测量混凝土中心的最高温升值。另一根埋设在距筏板基础表面100m处,用于测量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值。温度测量工具采用红色水银温度计,以便于测量人员读数,从而提高温度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根据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实际施工情况,合理划分混凝土浇筑路段。
结语: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施工体积大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筏板基础应用中的最显著特点。因此,要想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进而提高筏板基础的施工质量,就需要对混凝土的各方面进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