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糖尿病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nanr0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昨天——单纯胰岛素治疗阶段
  
  从1921年发现胰岛素,到1956年第一个磺脲药甲磺丁脲用于临床之间的30多年,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惟一药物。1922年,班廷医生为14岁的汤姆森打了第一针胰岛素,他是应用胰岛素后活下来的第一位1型糖尿病患者。
  第一个用胰岛素的女病人是20年代美国国务卿查尔斯的女儿艾兰斯。她1907年出生,12岁患1型糖尿病,15岁时身高152厘米,体重20公斤,骨瘦如柴,不能行走。她于1922年8月15日使用胰岛素,5周后体重增加5公斤。22岁结婚,生了3个孩子,1980年(73岁)仍耳聪目明,1981年4月25日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终年74岁,她注射胰岛素的时间达59年。
  最早的胰岛素制剂不纯,一次注射要几毫升。当时糖尿病的治疗只有胰岛素和饮食疗法,没有明确的运动疗法和血糖监测等内容。
  
  今天——综合治疗阶段
  
  自1956年发现甲磺丁脲至今,经过50年对糖尿病理论和临床的不断研究与创新,在世界卫生组织的领导下,医学界制定了统一的分型诊断标准和血糖控制标准,在发病机制上有了一致的见解,即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缺陷是基本病因。在治疗指导思想上,也逐渐有了统一的认识,从单纯降血糖,转移到以控制血糖为主的综合治疗,治疗的同时要注意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等,并提出了早用胰岛素,早用胰岛素增敏剂,早期发现和治疗糖耐量异常,早期同步治疗并发症的“四早”措施。在治疗方法上,我国糖尿病专家提出了“五驾马车”为内容的综合治疗方案,重视餐后高血糖控制,提倡口服药联用,或口服药与胰岛素联用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广泛开展的糖尿病教育和病情监测,使糖尿病治疗进入了比较规范的正确轨道,特别是糖尿病教育的开展和病情检测的推行,对糖尿病知识的普及,调动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坚持全面综合治疗,提高糖尿病血糖的控制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防止并发症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糖尿病治疗在药物上有了长足的进展。从1956年发现甲磺脲到1966年优降糖问世,药物治疗进入了口服降糖药、饮食、运动、胰岛寨的综合治疗阶段。口服降糖药的研制是卓有成效的,改变了以往单用胰岛素的局面。上个世纪80年代双胍类、阿卡波糖类和胰岛素增敏剂的相继应用,从不同环节发挥了降糖作用,对各种类型的高血糖能够有效控制。在病情监测方面,从单纯检测血糖、尿糖,拓宽到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脂、血压、体重、视力等综合监测体系,对控制糖尿病的病情达标,早期发现并发症起到了关键作用。
  
  明天——糖尿病的终结期
  
  纵观现有的糖尿病治疗药物和方法,基本只能控制病情的发展,要想根治糖尿病,必须另辟蹊径,用创新的思维去探索新的方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专家预言:30年后人类将能彻底征服糖尿病和困扰人类已久的一些老年病。其实,现在已有一些可喜的能够根治糖尿病的方法,如胰腺或胰肾联合移植、胰岛细胞移植、胚胎干細胞移植或自身干细胞移植等,但这些新的技术方法还存在种种弊端。有迹象表明,明天将是基因治疗的时代,也就是在基因层面上去研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这将是征服糖尿病的希望所在。
  (编辑/李景仁)
其他文献
采访王君(化名)的时候,这位妈妈不止一次地感动了我。在得知儿子患有糖尿病时,她并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笑对人生,并用自己的爱为儿子撑起另一片天空。正是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让她的儿子能和健康的孩子一样成长。  这位坚强的妈妈不止一次地对记者表明,他们不奢求社会对糖尿病孩子特殊的照顾,只希望社会各界能正确认识糖尿病,不要歧视这些孩子。本刊也在此呼吁全社会给这些糖尿病孩子更多的
期刊
病例1:王女士,62岁,糖尿病史10年,患者在一次自行修剪脚趾甲时不慎剪到左脚大拇趾的皮肉,当时未感疼痛,只是用手摸到了黏糊糊的渗血,未予重视,用胶布随意包扎了一下。此后,伤口处红肿越来越重,因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住院时足溃烂已从大拇趾蔓延到足心、足后跟。经过4个月的治疗,她保住了脚,但为此她花费近5万元。真是一剪刀剪去了5万元!此病例提示我们: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视力欠佳者居多,加之末梢神经感觉
期刊
消除肿块、硬结有窍门    相信使用胰岛素的病友都有这样的经历:肚子上布满了针眼,又红又肿,严重的还出现硬结,没有一块好皮肤。想解决这个问题,我有一个好办法,爱美的女孩一定用过美容喷雾机(建议询问一下周围用过美容喷雾机的年轻女孩),在用它美容面部的同时,顺便给腹部也“美容”一下,这个方法比用热水敷好多了,用持续的蒸汽喷射腹部以消肿,感觉很好,大家不妨一试。    运动    自从戴上胰岛素泵以后,
期刊
2006年,本刊第6期以《为了体操梦想,9岁女孩挑战自我》为题,报道了湖南省长沙市少年体操冠军王琳勇敢抗击1型糖尿病的事迹。这篇报道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用爱心抚慰小王琳的伤痛。然而,“糖魔”非常顽固,一年多的时间里,小王琳的血糖一直很不平稳,她饱受着低血糖和高血糖交替反应的煎熬。原本矫健美丽、天使一般可爱的小女孩变得面色灰暗、精神萎靡,连上学都非常困难。  为了给孩子
期刊
我是一个“少、边、穷”地区的糖尿病患者,家住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2005年8月单位组织职工体检,我被查出了糖尿病,后到遵义医学院住院治疗时,确定为1型糖尿病。2006年11月,我申请加入《糖尿病之友》俱乐部,次月被批准。收到证书时,我非常高兴,感觉在黑暗中找到了指路明灯。在困境中,有单位、医院和《糖尿病之友》俱乐部对我的关心和关注,一方面我深受感动,另_方面也激发了我与病魔作斗争的决心和关
期刊
我今年78岁,患糖尿病18年。在“糖协”科普教育讲座、媒体和专家、医生的全方位教育下,我一直坚持自我监测和管理。多年来,我的血糖控制稳定(空腹血糖在7.0mmol/L以下,餐后血糖在10.0mmol/L以下),精神饱满,身心健康,许多病友都向我“取经”,我的体会是:    1.在思想上要牢记:“平衡是根本,适度是核心,坚持是基础,细节是关键”。做到四点:“多懂点、少吃点、多动点、放松点”。    
期刊
创刊2002    2002年1月出版的《糖尿病之友》杂志,我们称之为创刊号,这也成为我们的一个标志性日期。原历史,这并不是我们出版的第一期杂志。在正式创刊前的大约半年时间,我们就进入了出刊的准备期,并先后于2001年8月和11月推出了试刊(1)和试刊(2),免费发放了10万册,以获得读者的反馈,事实上,当时读者的态度极大地鼓舞了我们的士气。  在总结两期试刊的经验与分析反馈的基础上,2002年1
期刊
时光荏苒,《糖尿病之友》已经创刊五年了。  为了感谢几年来读者的殷殷诚意,杂志社策划出版了五周年纪念刊,也就是您现在拿在手上的这本。  纪念刊总共有160个页码,其中有领导的鼓励,社长、主编的叮嘱,也有专家的支持,读者的厚望,厂家的祝福,更多的,则是我们对糖尿病知识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出版时间紧,工作量却是日常的一倍。为了出版这本纪念刊,杂志社上上下下都付出了很多心血。從组织选题、邀约专家到策划
期刊
继2004年首次进行读者调查活动后,2006年岁末,本刊再次推出了大型读者调查活动。调查活动得到本刊读者及广大患者的大力支持。通过患者的反馈,我们不仅看到了患者对本刊的热诚关爱。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两年来患者健康意识的大幅度提高。  本刊将从2007年第1期起。分期刊出报告中关于教育、血糖检测、口服药、胰岛素、并发症等方面的分析性文章,相信会对您的日常生活和治疗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背景资料  
期刊
1.美国    美国国家糖尿病教育计划  美国国家糖尿病教育计划(NDEP)由美国慢性病预防及健康促进中心(CDC)和美国卫生研究院(NIH)自1997年起制定并实施,是美国影响范围最广泛的群众性糖尿病防治活动。截至2003年,已有10亿读者通过印刷品和广播传递的信息而受益。该计划向糖尿病患者及其亲属、卫生保健专家、教育者、社区组织等广泛分发的出版物已达200万份,电视和广播的公共广告价值超过3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