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捕诉一体改革成为当前司法改革中的热点话题.从表面上看,捕诉一体模式仅涉及检察机关内部职能的调整,与审前辩护关联不大;但实质上,它却与审前阶段诉讼格局的重整、逮捕权与起诉权的运行息息相关,这必将会对审前辩护产生影响.捕诉一体模式存在控辩失衡的潜在风险,它不仅没有改善现有控辩关系情况,反而强化了公权力的行使,使得本就保障不足的辩方权利更是雪上加霜.其具体表现为审前阶段辩护权保障的缺失、逮捕中立性弱化、起诉辩护流于形式等问题.为实现审前阶段权力与权利的相对平衡,应保障审前阶段辩护律师权利,强化逮捕的中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捕诉一体改革成为当前司法改革中的热点话题.从表面上看,捕诉一体模式仅涉及检察机关内部职能的调整,与审前辩护关联不大;但实质上,它却与审前阶段诉讼格局的重整、逮捕权与起诉权的运行息息相关,这必将会对审前辩护产生影响.捕诉一体模式存在控辩失衡的潜在风险,它不仅没有改善现有控辩关系情况,反而强化了公权力的行使,使得本就保障不足的辩方权利更是雪上加霜.其具体表现为审前阶段辩护权保障的缺失、逮捕中立性弱化、起诉辩护流于形式等问题.为实现审前阶段权力与权利的相对平衡,应保障审前阶段辩护律师权利,强化逮捕的中立性,缓解批捕追诉化现象.
其他文献
“民族互嵌”是当前民族工作的顶层设计之一,但是不少学者简单地认为“民族互嵌”就是少数民族进城或者是城镇化的过程.这种认识已偏离中央提出的“民族互嵌”的要义.从中国移民史的经验看,中国历史上人口流动方向是“中心”与“边缘”的双向流动,而当前人口快速向“胡焕庸线”东南聚集,是明显的“嵌”而不“互”,长此以往必将造成边疆的虚化.本文从历史教训中指出,“民族互嵌”应该是多中心化与多方向化,旨在区域发展与民族融合的双赢,这是符合中央提出的“民族互嵌”的基本内涵的.
嫦娥神话自产生以来,人物形象及主题、情节处于不断变化中.其变化过程与历史叙事、地理景观、民俗、传播媒介等因素紧密相关.文章通过对嫦娥神话的溯源及其文本流变的梳理,阐述了中国古代历法、占卜、道教、儒家伦理等文化思想与女性解放、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等对嫦娥神话主题、嫦娥形象、故事情节的建构,同时关注技术发展引发的传播媒介变革在神话资源转化中的特殊意义.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风险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对其内在生成机理、属性特征、演变逻辑开展系统性、学理性研究是规避生态经济系统耦合风险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其中,生态经济系统基本矛盾和社会子系统能动性是系统耦合风险生成的根本动因,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组成和系统开放性、交互性使得系统耦合风险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由此形成了生态经济系统耦合风险不同周期的演进过程.
本文对青海省互助县五十镇巴洪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包括人口的一般特征、文化与教育的基本情况、人口的从业分布和劳动力流动等人口发展变迁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从构建村庄共同体角度进行了研究.
牧区新型城镇化是维护民族地区和谐发展、实现牧区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对内蒙古牧区城镇化发展历程的分析,进而得出内蒙古牧区城镇化具有的“五大特征”:城镇化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特征;非农产业动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承载力弱,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牧区传统文化向城市文化变迁复杂而艰巨;牧区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本文结合内蒙古牧区的现实需要,就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健全资源生态补偿,厚植草原文化基因,优化城镇发展空间格局以及完善牧民综合保障等措施提出了政策建议.
史诗以特定的形式演述着特定民族的历史,并在漫长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渐演进升格为人们的认同符号,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如果要根据与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远近关系,将世界各地的史诗构建一个谱系,那么处于距离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较近的谱系一端以《熙德之歌》为代表,而是处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较远的谱系的另一端可以《江格尔》为代表.不管如何,史诗的诗性历史叙事呈现的是特定民族的存在、起源与形成、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理想与情感等诸多内容,并对它们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进行神圣化的解释,而特定民族
随着跨部门协同实践不断在更深的治理层次展开,协同规则不完善、利益协调规则缺位、法律关系不明晰等一系列法治困境愈发成为导致协同失灵、影响协同效率与效果的关键因素,需要我们从法学的规范视角出发,在明确其制度定位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探索跨部门协同的法治路径.应紧扣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语境,从完善跨部门协同的组织法律依据、程序法律依据、利益协调规则以及构建信任规则等方面入手,创新、优化协同治理机制,推进跨部门协同法治化进程.
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的重要举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实践,也是基于历代学人对“文化生态学”相关理论的学术讨论和建构形成的中国文化生态理论体系的实践.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理论研究走向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有必要通过梳理中国文化生态理论体系形成脉络及总结当前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相关研究,对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研究态势以及其对文化生态保护区研究及实践的指向性意义等问题进行回应.
民间文学是一门集文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等相互交织的学科,具有鲜明的交叉性与复合性.在现今学科体系中,民间文学下设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往往被以单纯的文学视角进行审视与讲授,这既模糊了民间文学的特性,也限制了其活力与发展.在互通互联的信息时代,顺应新文科的理念和趋势,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森严的界限,凸显自身复合性和生活性,调整原有的课程设置,完善教学内容与方式,民间文学才能展现自身的特性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最终担负起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等时代使命.
格萨尔马背藏戏是以演述格萨尔史诗故事为题材的少数民族戏剧.格萨尔史诗在传承过程中,演述类型及其文本形态呈现出多样性,马背藏戏演述形态便是一种特殊的戏剧类型.以民族志表演理论为依据,从人类学层面阐述格萨尔史诗从生成到转向藏戏演述模式,不仅关注格萨尔史诗口头艺术文本在特定语境中的动态形成过程和其形式的研究,更关注在特定语境中考察格萨尔史诗与戏剧叙事的演述及其意义,包括格萨尔原型、神话传说、信仰、说唱到戏剧表演等,藏族将其与当地民俗交融,使戏剧演述成为民族情感的纽带,乃至于在遗产化语境中,呈现了藏戏演述在地方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