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陷入“名校父母”制造的育儿焦虑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3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华大学毕业的父母能否将下一代培养为清华学子?北京大学毕业的妈妈如何育儿?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的妈妈推荐了什么读本?刚成为“新手妈妈”一年多的李晓已经在短视频平台关注了好几个贴着名校父母标签的账号。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不少有着名校背景的父母靠“晒”育儿观、育儿方法和育儿物品走红,积累了百万“粉丝”,有的甚至辞去稳定工作成为专职短视频育儿博主。(6月21日 《北京晚报》)
  清华妈妈、北大爸爸、哈佛宝妈、斯坦福妈妈……打开短视频平台搜索,各类贴着名校父母标签的育儿账号数不胜数,几乎每一个账号都积累了几十万、上百万的“粉丝”。这些“粉丝”中,以幼儿园或小学阶段的孩子父母居多。各種各样的育儿公众号、视频号,每天都在输出五花八门的育儿观、教育方式,令人眼花缭乱。许多“粉丝”对其中传授的“育儿秘籍”“教育宝典”深信不疑。
  然而,即便这些清华妈妈、北大爸爸、哈佛宝妈是真的,就一定代表他们的育儿观念和教育方式是科学、正确、适用的吗?就一定代表他们能够把自己的孩子或别人的孩子也培养成未来的名校大学生吗?我看未必。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倡导因材施教,怎么到了今天还使用“生搬硬套”的教育方式,把别人的教育方式照搬到自己孩子身上呢?很多父母关注了多个育儿公众号或短视频账号后,就跟着他们的节奏走,很容易陷入这些“名校父母”有意无意制造出来的教育焦虑中,最终不利于自己孩子的成长。
  其实,很多育儿公众号的运营者或短视频育儿博主,不惜辞掉现实中的稳定工作专职运营公众号或短视频,无非是把其当成一门生意,他们所输出的育儿观、教育理念和方式,未必适合每一个孩子,有些甚至还会害了孩子。大家不要忘了前些年很火的“虎妈教育”“狼爸教育”,如今不是几乎销声匿迹了?
  一些孩子的父母经常发出这样的困惑:“北大妈妈”说教育孩子就是要“鸡娃”,哪怕投入一个家庭所有的财力物力,也不能让他输在同龄人的起跑线上;而“清华爸爸”又倡导“佛系教育”,要给孩子营造宽松的成长和学习环境,才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那么到底应该听谁的呢?笔者给出的建议是,谁都可以听,但不能全听。
  这些育儿公众号或短视频博主,可能有些确实毕业于国内外的名校,他们的某些育儿经验或许有一定借鉴作用,但我们要警惕的是,更多育儿博主打着“名校爸爸”“名校妈妈”的旗号招揽粉丝,不过是为了从中获取利益,至于自己提供的育儿观念是否正确、方法是否有效,可能需要十几年的时间去验证,这个“时间成本”足以让他们不负责任地“胡说八道”。
  学校有责任引导家长不要盲目“鸡娃”,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世间没有任何一套现成的教育模式可以套用在每一个孩子身上。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但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切莫在“名校父母”们的鼓噪中陷入教育焦虑而无法自拔。
  (责编 欧金昌)
其他文献
为了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需要,着力破解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乡村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等难点问题,自治区教育厅从2015年起,在14个设区市74个县(市、区)148所农村中小学校启动实施了“双师教学”模式改革试点项目(以下简称“双师”项目)。  五年来,我区推进“双师”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形成了具有广西特色的“互联网+乡村教师”支持服务体系,实现了义务教育课程资源
本刊讯 “七一”前夕,南宁市教育系统举行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现场交流会暨“党建引领品质教育”推进会(以下简称会议),旨在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阶段性总结全市中小学党史学习教育情况和“党建引领品质教育”工作经验,持续、深入地推进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和“品质教育·学在南宁”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工程。  会议在南宁沛鸿民族中学江南校区举行,南宁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领导,各县(市、区)、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