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指导学生课前有效预习很重要。我从疏通学生思想,树立预习意识,培养预习兴趣做起;教其有效预习,掌握预习方法,提高预习能力;设计预习卡(导学案),及时收集与评比;有效利用预习成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等,保证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预习;有效性;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223-01
多年来,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一直困扰着我们老师。我们常在上课时如一头老牛拉着一辆老旧的破车,缓慢地前行。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学生课前预习不充分,在课堂教学中颠倒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跟着教师转。新课标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从而创造高效课堂。学生课前的自主预习,是培养学生自觉主动进行学习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于是,我们必须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地位失重、学生主体地位失落的局面,还主体地位给学生。
该如何指导学生课前有效预习呢?我先对任教的班级学生的预习现状做了一次小调查,发现学生预习存在五大问题,分别是:学生不太重视课前预习,未养成预习习惯,不讲究预习方法,不善于合作学习,不注重预习质量。针对这些问题,我以指导学生有效预习为抓手,步步为营,创设高效课堂。
一、疏通学生思想,树立预习意识,培养预习兴趣。
在班中,我花了一個星期的时间,摸清了学生的预习情况,表扬鼓励优秀者、积极者。搜集论述预习重要的名言介绍给学生,开展预习好处多大的讨论会。给学生提供预习作业的展示平台,开展进行预习经验的交流总结会,评选预习小明星。总之通过各种方法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树立强烈的预习意识,体验到预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产生预习的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预习的兴趣,我还设计了形式丰富多样的预习,诵读型、讨论型、表演型、练习型、收集资料型、观察实验型等形式。我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动口、动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外,我还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指导、督促,使他们也能产生预习的成功喜悦。
二、教其有效预习,掌握预习方法,提高预习能力
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先行尝试的活动。学生虽有预习卡指引,但是有些同学使用时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为了让学生的预习落到实处,行之有效,我们采取大声思维方式,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来指导学生。
一是给学生上预习指导课,二是在平时的课堂上渗透学法指导。我教给学生“五步预习法”——一“熟读”,二“标写”,三“查阅”,四“质疑”,五“解疑”。我首先与学生明确具体的预习步骤和基本要求,然后开展具体操练,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预习的方法,如:朗读法、讨论法、查找资料法、批注法……针对班中学生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我跟学生约定——在预习中做到了前三步,就可以得A了;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向四五步迈进。在这样具体明确、兼具思考性和启发性的提示下,学生知道了预习具体做什么,按照什么步骤去做。把好了预习关,学生在课堂上就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有备而战,战无不胜。
三、设计预习卡(导学案),及时收集与评比
鉴于学生仍未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不清楚预习步骤等情况,我在布置学生预习前,查阅参考书、语文课本等,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情况、自身教学风格等设计专门的预习卡,每课一份,以此引导学生具体开展扎实的预习活动。起初,我设计预习卡给学生;后来,我慢慢放手给学生自主设计预习卡,自主呈现预习成果。这样,学生的预习成果形式就显得更加多样,有的是在书上作批注,写下预习所得及疑问,有的往语文书上贴知识便笺条,有的用手抄报或剪报来展示,有的做成了PPT文件。
为了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我们制定了预习评价机制,科学地推进预习,完成预习一至三步的可得三颗星,完成四五步的可再得两颗星,预习的质量在小组内排在前3名者可加一颗星,预习的质量被评为有进步的可加一颗星。星级评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预习的兴趣,提高了预习的质量。
每个单元學习结束,我们都进行一次小结评价;在学期中,我们进行一次中期评价,适当进行奖励;在学期末,我引导学生收集预习成果,装订成册,开小型的展览会,评出优秀奖、进步奖,邀请学生给孩子们颁奖。这样的长效机制,有利于我们从发展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方面的转变,更有利于鼓励学生学生养成主动预习的好习惯。
四、利用预习成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预习后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学生根据预习卡认真地预习,把预习成果以文字或图画等形式呈现出来。我就要好好思考:我应如何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我应该怎样设计课堂教学?我想,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不是陪读者,我们要好好利用预习成果,突出陈旧模式的重围。我们让孩子们在课堂舞台上心无旁骛地施展才华,酣畅淋漓地分享预习成果,解决心中疑惑,探讨更多知识。一来二去,我们探索出了“七步教学法”:一是明确学习目标,二是根据预习卡开展预习,三是小组内交流预习成果,初步解决疑惑,四是全班成果展示,五是适当精讲,解决质疑,六是总结归纳,适当练笔,七是练习巩固,检查学习情况。
“七步教学法”并非在教学的每一课时步步做到,可以作出适当的调整。教师对学生预习的评价可以在课前抽查部分学生的预习卡或语文书,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汇报时开展评价,可以在课堂提问时评价,也可以在课后查阅全体学生的预习作业等,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循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预习的有效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始终以引导者、帮助者地身份立足于课堂,真正让学生做一回学习的主人,重视预习,学会预习,在活动中分享预习所得,在交流中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难题。这样,学生带着“好东西”来愉快分享,带着“疑问”来探讨交流,喜滋滋地来,乐呵呵地返,保证了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巴班斯基著,吴文侃译,《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2013年12月,教育科学出版社.
[2]傅道春编著,《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2002年12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预习;有效性;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223-01
多年来,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一直困扰着我们老师。我们常在上课时如一头老牛拉着一辆老旧的破车,缓慢地前行。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学生课前预习不充分,在课堂教学中颠倒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跟着教师转。新课标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从而创造高效课堂。学生课前的自主预习,是培养学生自觉主动进行学习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于是,我们必须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地位失重、学生主体地位失落的局面,还主体地位给学生。
该如何指导学生课前有效预习呢?我先对任教的班级学生的预习现状做了一次小调查,发现学生预习存在五大问题,分别是:学生不太重视课前预习,未养成预习习惯,不讲究预习方法,不善于合作学习,不注重预习质量。针对这些问题,我以指导学生有效预习为抓手,步步为营,创设高效课堂。
一、疏通学生思想,树立预习意识,培养预习兴趣。
在班中,我花了一個星期的时间,摸清了学生的预习情况,表扬鼓励优秀者、积极者。搜集论述预习重要的名言介绍给学生,开展预习好处多大的讨论会。给学生提供预习作业的展示平台,开展进行预习经验的交流总结会,评选预习小明星。总之通过各种方法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树立强烈的预习意识,体验到预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产生预习的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预习的兴趣,我还设计了形式丰富多样的预习,诵读型、讨论型、表演型、练习型、收集资料型、观察实验型等形式。我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动口、动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外,我还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指导、督促,使他们也能产生预习的成功喜悦。
二、教其有效预习,掌握预习方法,提高预习能力
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先行尝试的活动。学生虽有预习卡指引,但是有些同学使用时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为了让学生的预习落到实处,行之有效,我们采取大声思维方式,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来指导学生。
一是给学生上预习指导课,二是在平时的课堂上渗透学法指导。我教给学生“五步预习法”——一“熟读”,二“标写”,三“查阅”,四“质疑”,五“解疑”。我首先与学生明确具体的预习步骤和基本要求,然后开展具体操练,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预习的方法,如:朗读法、讨论法、查找资料法、批注法……针对班中学生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我跟学生约定——在预习中做到了前三步,就可以得A了;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向四五步迈进。在这样具体明确、兼具思考性和启发性的提示下,学生知道了预习具体做什么,按照什么步骤去做。把好了预习关,学生在课堂上就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有备而战,战无不胜。
三、设计预习卡(导学案),及时收集与评比
鉴于学生仍未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不清楚预习步骤等情况,我在布置学生预习前,查阅参考书、语文课本等,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情况、自身教学风格等设计专门的预习卡,每课一份,以此引导学生具体开展扎实的预习活动。起初,我设计预习卡给学生;后来,我慢慢放手给学生自主设计预习卡,自主呈现预习成果。这样,学生的预习成果形式就显得更加多样,有的是在书上作批注,写下预习所得及疑问,有的往语文书上贴知识便笺条,有的用手抄报或剪报来展示,有的做成了PPT文件。
为了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我们制定了预习评价机制,科学地推进预习,完成预习一至三步的可得三颗星,完成四五步的可再得两颗星,预习的质量在小组内排在前3名者可加一颗星,预习的质量被评为有进步的可加一颗星。星级评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预习的兴趣,提高了预习的质量。
每个单元學习结束,我们都进行一次小结评价;在学期中,我们进行一次中期评价,适当进行奖励;在学期末,我引导学生收集预习成果,装订成册,开小型的展览会,评出优秀奖、进步奖,邀请学生给孩子们颁奖。这样的长效机制,有利于我们从发展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方面的转变,更有利于鼓励学生学生养成主动预习的好习惯。
四、利用预习成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预习后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学生根据预习卡认真地预习,把预习成果以文字或图画等形式呈现出来。我就要好好思考:我应如何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我应该怎样设计课堂教学?我想,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不是陪读者,我们要好好利用预习成果,突出陈旧模式的重围。我们让孩子们在课堂舞台上心无旁骛地施展才华,酣畅淋漓地分享预习成果,解决心中疑惑,探讨更多知识。一来二去,我们探索出了“七步教学法”:一是明确学习目标,二是根据预习卡开展预习,三是小组内交流预习成果,初步解决疑惑,四是全班成果展示,五是适当精讲,解决质疑,六是总结归纳,适当练笔,七是练习巩固,检查学习情况。
“七步教学法”并非在教学的每一课时步步做到,可以作出适当的调整。教师对学生预习的评价可以在课前抽查部分学生的预习卡或语文书,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汇报时开展评价,可以在课堂提问时评价,也可以在课后查阅全体学生的预习作业等,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循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预习的有效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始终以引导者、帮助者地身份立足于课堂,真正让学生做一回学习的主人,重视预习,学会预习,在活动中分享预习所得,在交流中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难题。这样,学生带着“好东西”来愉快分享,带着“疑问”来探讨交流,喜滋滋地来,乐呵呵地返,保证了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巴班斯基著,吴文侃译,《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2013年12月,教育科学出版社.
[2]傅道春编著,《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2002年12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