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发展的背景、方式和特点以及相关政策的提出,对边区私营商业的兴盛至关重要,推动了边区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进程。本研究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相关的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旨在为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私营商业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的发展具有时代性和区域性,边区的私营商业是商品流通的主要形式,也是商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繁荣离不开私营商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学术界对于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研究较多,但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方面的专门研究则相对较少,缺乏专业性和整体性,且以论文居多。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私营商业发展的背景分析:
总体来看,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边区政府实施的合理的经济政策是私营商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此外,学者还分析了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社会发展方面。高峰(《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开发研究》,兰州大学2007年4月)和王晋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发展的政策因素及原因》,《社科纵横》2010年1月总第 25 卷第1期)等学者认为工农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商业环境的改善是边区私营商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政策的历史背景方面。王军(《论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私营工商业政策》,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5月)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抗日战争时期特殊的环境决定了这一时期党的私营工商业政策的制定。法规建设方面。张佺仁(《陕甘宁边区促进私营工商业发展的法规建设》,《法制与社会》2015年8月(上))认为,制定和实行推动私营商业发展、保障私营工商业生产的政策法规是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工商业成功的关键。此外,肖寒(《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经济政策”——以陕甘宁边区为代表的研究》,湘潭大学2007年5月)认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推动私营工商业发展,联合各阶级,确保经济的稳定和繁荣是抗战胜利的需要。
二、政策因素
毛泽东强调:应积极发展商品贸易流通,政府对边区的私营商业及其他企业予以保护和扶助。多数学者认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对私营商业采取的扶助政策是私营商业兴盛最重要的因素。王晋林(《略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工商业政策》,《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1 年第4期)杨青(《抗战时期党的私营工商业政策与抗日根据地的私营工商业》,《中共党史研究》2004 年第 1 期)等学者均认为,边区政府对私营工商业采取以保护和扶持为主的政策,鼓励私人商业自由营业,是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商业繁荣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学者还提出了其他方面的政策因素。唐天旭(《抗战时期促进陕甘宁边区私营工商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传承》2014年11月)认为陕甘宁边区政府还制定了税收、移民、植棉等相关政策来发展私营经济。陈志杰(《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发展的政策因素》,《社会科学家》2003年第6期)认为,除边区政府实施的经济政策措施外,改善贸易环境,发展工农业,也是边区私营经济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此外,另有一些学者从其他的角度来研究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的发展的政策因素。郭凌(《试论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从“公私兼顾”的原则出发,探讨了该原则对公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发展的影响。王致中、魏丽英(《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商业政策》,《北京商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徐秀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商业政策》,《北京商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等学者从取消私营商业者经营限制、减税、提供资金支持、吸引外资和加强管理等角度阐述了扶助私营商业发展的具体政策。
这些具体经济政策的制定及实践,使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私营商业得以发展和兴盛,对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经营方式及特点
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的经营方式及特点这一问题的研究,学者们从私营商业的布局、市场发展状况等不同角度分别进行了阐述。私营商业的布局特点。严艳(《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研究(1937——195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提出边区私营商业的布局特点为:发展速度快但不均衡,“内部中心市场向上发展,口岸市场南盛北衰”。市场发展状况。许建平(《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王洪敏(《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特点》,《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增刊)从私营商业在数量和资本上的优势、发展状况以及与土地之间的联系等角度总结了边区发展私营商业的特点。马军涛,陈志杰(《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的发展及其原因》,《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则从产品市场、店铺类型和商户的变化等方面来阐述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发展的特点。张秀芬(《简析抗日根据地商业的构成、特点和作用》,《北京商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总结了各抗日根据地商业的共同特点为:内外贸易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商业发展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
四、发展阶段问题
关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发展阶段的划分问题,当前国内学者持不同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应该划分为两个阶段,也有学者认为应划分为三个阶段。“三阶段论”:魏建克,高尚斌(《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兴存考析》,《抗日战争研究》2010年第4期)认为,抗战時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1937年至1940年:兴起与恢复时期;(2)1941年至1942年:中小私营商户崛起;(3)1943年至1945年:大商户减少和中小商户继续发展。赵晓燕(《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概况》,《传承》2015年9月)也是“三段论”的支持者,但划分的时间不同:(1)1937年至1940年,恢复和繁荣时期;(2)1941年至1943 年,遭到封锁时期;(3)1943年至1945年,发展和繁荣时期。王晋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发展的特点及意义》,《兰州学刊》2010年第11期)则认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大概以1941年“皖南事变”为标志分为两个阶段,但细分又为三个阶段:(1)1937年至1939年,恢复时期;(2)1939年至1942年,受影响时期;(3)1941年至1945年,繁荣时期。“二阶段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中谈到,以延安市为例,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1)1937年至1940年,兴盛时期;(2)1941年至1945年,遭受封锁时期。
五、成就及评价
一方面,抗战时期,有关私营商业具体政策的制定存在一定的缺陷,没有考虑到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党内存在的官僚主义倾向和“左”倾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私营经济政策的实施。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问题同样阻碍了党的私营商业政策的实践。另一方面,抗战时期,私营商业在商品流通中虽处于辅助地位但有拾遗补缺的作用。甘宁边区私营商业的发展是活跃市场、刺激生产,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尤其对打破封锁、克服财政经济困难、促进贸易交流和保证抗战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商业贸易的兴盛是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成就的体现。工农业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基础,商业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工农业建设。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的发展经验,引发了我们对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建设的思考。私营商业行政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当前,学术界对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涉及到私营商业发展的原因、政策、特点和阶段等方面。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些单一的方面,其中以政策研究居多,而系统性的研究成果不足。因此,对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这一问题的探讨还有待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C].人民出版社,1991,763.
[2]严艳.《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研究(1937——1950)》[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
[3]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4编[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年.
关键词: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私营商业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的发展具有时代性和区域性,边区的私营商业是商品流通的主要形式,也是商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繁荣离不开私营商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学术界对于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研究较多,但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方面的专门研究则相对较少,缺乏专业性和整体性,且以论文居多。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私营商业发展的背景分析:
总体来看,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边区政府实施的合理的经济政策是私营商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此外,学者还分析了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社会发展方面。高峰(《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开发研究》,兰州大学2007年4月)和王晋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发展的政策因素及原因》,《社科纵横》2010年1月总第 25 卷第1期)等学者认为工农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商业环境的改善是边区私营商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政策的历史背景方面。王军(《论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私营工商业政策》,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5月)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抗日战争时期特殊的环境决定了这一时期党的私营工商业政策的制定。法规建设方面。张佺仁(《陕甘宁边区促进私营工商业发展的法规建设》,《法制与社会》2015年8月(上))认为,制定和实行推动私营商业发展、保障私营工商业生产的政策法规是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工商业成功的关键。此外,肖寒(《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经济政策”——以陕甘宁边区为代表的研究》,湘潭大学2007年5月)认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推动私营工商业发展,联合各阶级,确保经济的稳定和繁荣是抗战胜利的需要。
二、政策因素
毛泽东强调:应积极发展商品贸易流通,政府对边区的私营商业及其他企业予以保护和扶助。多数学者认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对私营商业采取的扶助政策是私营商业兴盛最重要的因素。王晋林(《略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工商业政策》,《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1 年第4期)杨青(《抗战时期党的私营工商业政策与抗日根据地的私营工商业》,《中共党史研究》2004 年第 1 期)等学者均认为,边区政府对私营工商业采取以保护和扶持为主的政策,鼓励私人商业自由营业,是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商业繁荣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学者还提出了其他方面的政策因素。唐天旭(《抗战时期促进陕甘宁边区私营工商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传承》2014年11月)认为陕甘宁边区政府还制定了税收、移民、植棉等相关政策来发展私营经济。陈志杰(《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发展的政策因素》,《社会科学家》2003年第6期)认为,除边区政府实施的经济政策措施外,改善贸易环境,发展工农业,也是边区私营经济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此外,另有一些学者从其他的角度来研究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的发展的政策因素。郭凌(《试论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从“公私兼顾”的原则出发,探讨了该原则对公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发展的影响。王致中、魏丽英(《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商业政策》,《北京商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徐秀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商业政策》,《北京商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等学者从取消私营商业者经营限制、减税、提供资金支持、吸引外资和加强管理等角度阐述了扶助私营商业发展的具体政策。
这些具体经济政策的制定及实践,使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私营商业得以发展和兴盛,对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经营方式及特点
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的经营方式及特点这一问题的研究,学者们从私营商业的布局、市场发展状况等不同角度分别进行了阐述。私营商业的布局特点。严艳(《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研究(1937——195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提出边区私营商业的布局特点为:发展速度快但不均衡,“内部中心市场向上发展,口岸市场南盛北衰”。市场发展状况。许建平(《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王洪敏(《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特点》,《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增刊)从私营商业在数量和资本上的优势、发展状况以及与土地之间的联系等角度总结了边区发展私营商业的特点。马军涛,陈志杰(《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的发展及其原因》,《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则从产品市场、店铺类型和商户的变化等方面来阐述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发展的特点。张秀芬(《简析抗日根据地商业的构成、特点和作用》,《北京商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总结了各抗日根据地商业的共同特点为:内外贸易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商业发展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
四、发展阶段问题
关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发展阶段的划分问题,当前国内学者持不同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应该划分为两个阶段,也有学者认为应划分为三个阶段。“三阶段论”:魏建克,高尚斌(《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兴存考析》,《抗日战争研究》2010年第4期)认为,抗战時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1937年至1940年:兴起与恢复时期;(2)1941年至1942年:中小私营商户崛起;(3)1943年至1945年:大商户减少和中小商户继续发展。赵晓燕(《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概况》,《传承》2015年9月)也是“三段论”的支持者,但划分的时间不同:(1)1937年至1940年,恢复和繁荣时期;(2)1941年至1943 年,遭到封锁时期;(3)1943年至1945年,发展和繁荣时期。王晋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发展的特点及意义》,《兰州学刊》2010年第11期)则认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大概以1941年“皖南事变”为标志分为两个阶段,但细分又为三个阶段:(1)1937年至1939年,恢复时期;(2)1939年至1942年,受影响时期;(3)1941年至1945年,繁荣时期。“二阶段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中谈到,以延安市为例,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1)1937年至1940年,兴盛时期;(2)1941年至1945年,遭受封锁时期。
五、成就及评价
一方面,抗战时期,有关私营商业具体政策的制定存在一定的缺陷,没有考虑到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党内存在的官僚主义倾向和“左”倾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私营经济政策的实施。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问题同样阻碍了党的私营商业政策的实践。另一方面,抗战时期,私营商业在商品流通中虽处于辅助地位但有拾遗补缺的作用。甘宁边区私营商业的发展是活跃市场、刺激生产,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尤其对打破封锁、克服财政经济困难、促进贸易交流和保证抗战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商业贸易的兴盛是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成就的体现。工农业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基础,商业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工农业建设。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的发展经验,引发了我们对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建设的思考。私营商业行政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当前,学术界对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涉及到私营商业发展的原因、政策、特点和阶段等方面。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些单一的方面,其中以政策研究居多,而系统性的研究成果不足。因此,对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这一问题的探讨还有待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C].人民出版社,1991,763.
[2]严艳.《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研究(1937——1950)》[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
[3]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4编[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