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85新潮在艺术界是一个被咀嚼烂了的话题,然而正是这一点足以证明它在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在时代更替的今天,笔者想要再次讨论一下这场美术运动究竟给当今的艺术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关键词:85新潮;艺术家;市场
85新潮是当代中国无法忽视的一个时期,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85新潮在艺术圈内的影响甚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艺术语境也随之变化。在新的环境中,从新的角度出发回味85新潮,可以得到一些不同以往的启示。
查阅关于85的资料,繁多的图片、文字蜂拥而来。然而,历史就是那个形状,不管换多少个花样,重要的仍是那几个事件:黄山会议,珠海会议,中国现代艺术大展;有影响力的艺术团体也不外乎就是北方艺术群体,池社,厦门达达等;被人记住还是那一批艺术家:王广义、舒群、黄永砯、耿建翌、张培力……当然不是说反复提及这些东西不好,历史摆在那里,重要的东西经过筛选和沉淀逐渐显现出来,我们不能凭空生出个事件或人物来安放进去。谈到此,不得不提到2007年的时候,一批85新潮没有被认为是很重要的艺术家,他们既没有像走红艺术家那样一张画拍到几千万,也没有被陆续出版的当代艺术史书籍列为重要艺术家,有些甚至连名字都蒸发了。这些艺术家也都纷纷组织展览,表明自己实际上也是参加过长征的“老战士”。在85新潮艺术家成为艺术市场天之骄子的今天,凡是与运动沾边的人都掸干净作品上的灰尘,争着抢着挤进艺术圈想要分一杯羹。然而,这样的工作显然是徒劳无用的。
85新潮是由当时美研所的一些批评家命名的,这些批评家以美研所主办的《中国美术报》为阵地,在1985年到1989年的四年间,不断介绍欧美现代艺术,并在头版头条上介绍年轻一代的前卫艺术。严格地说,85新潮并不仅仅是一场美术运动,它还涉及文学界、音乐界、电影界。整体来看,美术界与其他领域的文化理想是一致的,年轻人们都在试图追求个性的解放,精神的独立。
有一种声讨85新潮的声音是这样说的:85新潮仅仅是对西方艺术的模仿。在此,笔者不否认这种说法,但是,这并不是一种评价,它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不管是艺术语言还是哲学思想,85新潮时期的艺术家都完全借助于西方。在社会学叙事压倒审美叙事的时期,艺术家选择了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波普,其背后的哲學思想初期是“萨特热”,中期表现为“弗洛伊德热”,末期有短暂的“尼采热”。在艺术语言上没有新的突破成为批评家指责85新潮的一个重要缺口,1986~1987年间,有批评家和艺术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纯化语言”。然而,当实现思想启蒙和文化反叛与艺术语言问题摆在一起比较的时候,孰重孰轻就一下子便显现出来了。西方现代主义为实现艺术追求提供了好的武器,为什么不能“拿来”用?这一点放在当时的语境是极其合理的。
无论怎样评判85新潮时期的作品和艺术家,不可否认的是它给我们构建了一个艺术的乌托邦。笔者曾经奢望过这样一种可能——中国再次经历80年代这样一个时期。在精神追求和文化氛围方面,它是一个青春活力,欣欣向荣,你追我赶的时代。面对着如今浮躁、虚假与急功近利的环境,60年代出生的作家张立宪的一本书——《闪开,让我歌唱80年代》道出了大多数在80年代抛洒热血的人的心声。放眼当下的情景是,绝大部分年轻人还没有驯养过心中的猛虎,还不曾品味诗酒尽兴后夜归途中的荷塘清香,还没有在星空下弹起心爱的吉他,在烟雾迷蒙中打望心仪的对象,就早已迷失在社会的汪洋大海里。回顾85新潮时期的艺术界,展现的是如此一番景象:那是诗酒趁年华的洒脱,是躁动不安的反叛,是义无反顾的追逐。那是一个美好得一塌糊涂的时代,艺术家为了纯粹的精神追求结盟在一起,不去想明天和将来怎样,当下就是全部。
凭借85新潮而走红的艺术家不仅是对同时参与其中却未成名的艺术家有深刻影响,他们所取得的不管是经济上还是名誉上的成就,也是现今许多青年艺术家所眼红的。他们在艺术市场上收获的利益可以说是带着无心插柳的意味的,与其说是他们选择是市场,不如说是他们撞上了市场。面对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成交价,艺术家再也不能对市场无动于衷了,青年艺术家在85新潮艺术家的阴影下,内心是躁动不安的。85新潮的精神追求,在强大的市场面前,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画上句号了。成名艺术家和青年艺术家完全保持创作的独立性几乎已为泡影。但是市场的崛起带来的并不仅仅是弊端,经济的支持让艺术圈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政治领域的控制,这为探索新的艺术语言提供了养分。然而,想要依靠市场完全脱离政治的控制仍是幻想,85新潮,或者说当代以来,甚至是观望整个中国美术史,政治对于艺术的发展都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85新潮就是在不断抗争的一个时期。站在今天回望85新潮,它的起伏脉络与政治环境仍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但这并不表明85新潮时艺术界与政治权利的抗衡是无效的,与1978年以前以及“伤痕”“乡土”时期比较就可以看到85新潮取得的成就。
80年代,中国艺术界用短短的十年将西方花了上百年才走完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走了一遍,脚步太匆忙了。可是中国艺术界没有选择,它完全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在改革开放之初,国门打开,新的东西蜂拥而来,令人应接不暇。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思考与选择,凡是能够用的,利于表达思想的东西直接“拿来”。这样一段走得过于急迫的路程导致了85新潮虽然表面上十分现代,但是它的思想内涵与理论内容实际是并不足以支撑现代艺术的全面发展的。在1989年的现代艺术大展匆匆画上句号以后,艺术家对于现代主义的态度就变得十分暧昧了。批评家易英在他发表于《美术研究》1990年第4期上的《新学院派:传统与新潮的交接点》一文中写道:
如果我们再回过头来认真回顾总结这个展览(中国现代艺术展,笔者注),确实可以看到它标志着新潮美术的分水岭,像有的批评家所指出的那样,它为中国的前卫艺术划了一个句号。这个意思不是说中国的新潮美术在一片混乱中完结了,而是说盲动的、模仿的、粗浅的活动告一段落,新潮美术应该指向一个新的方向。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到,批评家将85新朝时期对西方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借鉴看作是一种盲动的、模仿的、粗浅的活动。这样一种活动在外在环境变化的时候,它作为艺术家表达和实现追求的功用失效了。85时期艺术家面对着一个很清晰的敌人,但现在这个敌人消失了,正如拳击选手一拳打出去,对手不见了,只剩下一团空气,人们再也无法感觉到这个拳头所具有的力量。
85时期的宏大叙事风格催生了90年代初期的“新生代”和“玩世现实主义”。新一代的艺术家没有文化大革命的现场体验,也没有经受过政治运动所导致的精神压力。过去的艺术家关心“人类”以及终极目标这类问题,新一代艺术家对这类思想没有兴趣,他们的关注点从人类到个人,从形而上的天国到形而下的日常生活,从抽象到具体,从热情到冷漠,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从焦虑到无奈……正是因为这些变化,中国的当代艺术才开始从85新潮时期对西方的模仿开始转而思考自身的出路,探索属于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
总的来看,中国今天的艺术界仍在享受85新潮时期的成果。这场美术运动在艺术语言上是模仿的,粗糙的,但这并不妨碍它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所激起的思想的觉悟。
关键词:85新潮;艺术家;市场
85新潮是当代中国无法忽视的一个时期,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85新潮在艺术圈内的影响甚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艺术语境也随之变化。在新的环境中,从新的角度出发回味85新潮,可以得到一些不同以往的启示。
查阅关于85的资料,繁多的图片、文字蜂拥而来。然而,历史就是那个形状,不管换多少个花样,重要的仍是那几个事件:黄山会议,珠海会议,中国现代艺术大展;有影响力的艺术团体也不外乎就是北方艺术群体,池社,厦门达达等;被人记住还是那一批艺术家:王广义、舒群、黄永砯、耿建翌、张培力……当然不是说反复提及这些东西不好,历史摆在那里,重要的东西经过筛选和沉淀逐渐显现出来,我们不能凭空生出个事件或人物来安放进去。谈到此,不得不提到2007年的时候,一批85新潮没有被认为是很重要的艺术家,他们既没有像走红艺术家那样一张画拍到几千万,也没有被陆续出版的当代艺术史书籍列为重要艺术家,有些甚至连名字都蒸发了。这些艺术家也都纷纷组织展览,表明自己实际上也是参加过长征的“老战士”。在85新潮艺术家成为艺术市场天之骄子的今天,凡是与运动沾边的人都掸干净作品上的灰尘,争着抢着挤进艺术圈想要分一杯羹。然而,这样的工作显然是徒劳无用的。
85新潮是由当时美研所的一些批评家命名的,这些批评家以美研所主办的《中国美术报》为阵地,在1985年到1989年的四年间,不断介绍欧美现代艺术,并在头版头条上介绍年轻一代的前卫艺术。严格地说,85新潮并不仅仅是一场美术运动,它还涉及文学界、音乐界、电影界。整体来看,美术界与其他领域的文化理想是一致的,年轻人们都在试图追求个性的解放,精神的独立。
有一种声讨85新潮的声音是这样说的:85新潮仅仅是对西方艺术的模仿。在此,笔者不否认这种说法,但是,这并不是一种评价,它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不管是艺术语言还是哲学思想,85新潮时期的艺术家都完全借助于西方。在社会学叙事压倒审美叙事的时期,艺术家选择了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波普,其背后的哲學思想初期是“萨特热”,中期表现为“弗洛伊德热”,末期有短暂的“尼采热”。在艺术语言上没有新的突破成为批评家指责85新潮的一个重要缺口,1986~1987年间,有批评家和艺术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纯化语言”。然而,当实现思想启蒙和文化反叛与艺术语言问题摆在一起比较的时候,孰重孰轻就一下子便显现出来了。西方现代主义为实现艺术追求提供了好的武器,为什么不能“拿来”用?这一点放在当时的语境是极其合理的。
无论怎样评判85新潮时期的作品和艺术家,不可否认的是它给我们构建了一个艺术的乌托邦。笔者曾经奢望过这样一种可能——中国再次经历80年代这样一个时期。在精神追求和文化氛围方面,它是一个青春活力,欣欣向荣,你追我赶的时代。面对着如今浮躁、虚假与急功近利的环境,60年代出生的作家张立宪的一本书——《闪开,让我歌唱80年代》道出了大多数在80年代抛洒热血的人的心声。放眼当下的情景是,绝大部分年轻人还没有驯养过心中的猛虎,还不曾品味诗酒尽兴后夜归途中的荷塘清香,还没有在星空下弹起心爱的吉他,在烟雾迷蒙中打望心仪的对象,就早已迷失在社会的汪洋大海里。回顾85新潮时期的艺术界,展现的是如此一番景象:那是诗酒趁年华的洒脱,是躁动不安的反叛,是义无反顾的追逐。那是一个美好得一塌糊涂的时代,艺术家为了纯粹的精神追求结盟在一起,不去想明天和将来怎样,当下就是全部。
凭借85新潮而走红的艺术家不仅是对同时参与其中却未成名的艺术家有深刻影响,他们所取得的不管是经济上还是名誉上的成就,也是现今许多青年艺术家所眼红的。他们在艺术市场上收获的利益可以说是带着无心插柳的意味的,与其说是他们选择是市场,不如说是他们撞上了市场。面对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成交价,艺术家再也不能对市场无动于衷了,青年艺术家在85新潮艺术家的阴影下,内心是躁动不安的。85新潮的精神追求,在强大的市场面前,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画上句号了。成名艺术家和青年艺术家完全保持创作的独立性几乎已为泡影。但是市场的崛起带来的并不仅仅是弊端,经济的支持让艺术圈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政治领域的控制,这为探索新的艺术语言提供了养分。然而,想要依靠市场完全脱离政治的控制仍是幻想,85新潮,或者说当代以来,甚至是观望整个中国美术史,政治对于艺术的发展都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85新潮就是在不断抗争的一个时期。站在今天回望85新潮,它的起伏脉络与政治环境仍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但这并不表明85新潮时艺术界与政治权利的抗衡是无效的,与1978年以前以及“伤痕”“乡土”时期比较就可以看到85新潮取得的成就。
80年代,中国艺术界用短短的十年将西方花了上百年才走完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走了一遍,脚步太匆忙了。可是中国艺术界没有选择,它完全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在改革开放之初,国门打开,新的东西蜂拥而来,令人应接不暇。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思考与选择,凡是能够用的,利于表达思想的东西直接“拿来”。这样一段走得过于急迫的路程导致了85新潮虽然表面上十分现代,但是它的思想内涵与理论内容实际是并不足以支撑现代艺术的全面发展的。在1989年的现代艺术大展匆匆画上句号以后,艺术家对于现代主义的态度就变得十分暧昧了。批评家易英在他发表于《美术研究》1990年第4期上的《新学院派:传统与新潮的交接点》一文中写道:
如果我们再回过头来认真回顾总结这个展览(中国现代艺术展,笔者注),确实可以看到它标志着新潮美术的分水岭,像有的批评家所指出的那样,它为中国的前卫艺术划了一个句号。这个意思不是说中国的新潮美术在一片混乱中完结了,而是说盲动的、模仿的、粗浅的活动告一段落,新潮美术应该指向一个新的方向。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到,批评家将85新朝时期对西方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借鉴看作是一种盲动的、模仿的、粗浅的活动。这样一种活动在外在环境变化的时候,它作为艺术家表达和实现追求的功用失效了。85时期艺术家面对着一个很清晰的敌人,但现在这个敌人消失了,正如拳击选手一拳打出去,对手不见了,只剩下一团空气,人们再也无法感觉到这个拳头所具有的力量。
85时期的宏大叙事风格催生了90年代初期的“新生代”和“玩世现实主义”。新一代的艺术家没有文化大革命的现场体验,也没有经受过政治运动所导致的精神压力。过去的艺术家关心“人类”以及终极目标这类问题,新一代艺术家对这类思想没有兴趣,他们的关注点从人类到个人,从形而上的天国到形而下的日常生活,从抽象到具体,从热情到冷漠,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从焦虑到无奈……正是因为这些变化,中国的当代艺术才开始从85新潮时期对西方的模仿开始转而思考自身的出路,探索属于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
总的来看,中国今天的艺术界仍在享受85新潮时期的成果。这场美术运动在艺术语言上是模仿的,粗糙的,但这并不妨碍它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所激起的思想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