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10年掌舵中国招商局集团,集团主席傅育宁告别十年间“减法”收缩多元发展为交通运输、金融、房地产“三驾马车”,以“加法策略”增设另类投资平台,重新定调中国最大央企之一的招商局集团。
12月3日,招商局正式上演了这台整合大戏,全资设立另类投资的统一平台招商局资本,成功整合200亿元规模的另类投资平台。启动仪式上,傅育宁也宣布了新身份:招商局资本董事长兼CEO傅育宁。“支持产业创新,支持实业发展,形成金融和实业的良性互动。”是招商局资本创立初衷,但傅育宁的雄心不止如此。
仪式间隙,记者采访了傅育宁。他很少回避采访过程中的大多数问题,但就整合过程的难度和未来挑战上,傅育宁浓缩为“长期价值资本的积累”。如果把打破原有资产管理,统一整合看做漫长过程,在海内外资金自由流动的想象下,傅育宁跃跃欲试的“加法”究竟是什么?“参与到外管局的资金管理等,用全球最佳实践的基础实现全球的资产布局。”傅育宁如是说。回溯大金融板块从招商银行、招商基金、招商证券,再到整合平台招商局资本,招商局“金融产业再造”蓄谋已久。
金融产业再造计划
《证券市场周刊》:集团已形成了金融板块,并已成功运作多年,为什么新平台不属于其中的一部分?
傅育宁:大家熟悉的招商局金融是负责银行、证券、基金的专门业务平台,与招商局资本的新平台都是招商局一级子公司。无论是创新业务和市场整合,都需要集团拥有更大的资本实力,这不仅是招商局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给予投资人商业资本的回报。传统的金融业务日益不能满足资金及投资回报的需求。
以招商银行的私人银行为例,必须不断创造新的金融产品,这是最终私人银行形成新的竞争力,招商资本不仅是其销售渠道,更能够提供良好的产品,获得高于市场的回报;招商证券这几年做出了突出贡献,把社会的资本积聚起来,新平台将有利于推动投行业务,及给资产管理带来新业务及新资本,都充分发挥募集资金和投资的相互促进作用。
《证券市场周刊》:新平台综合配置的思路如何设计?近期的投资回报要求是什么?
傅育宁:招商局要想获得资本的支持,必须高于市场的平均回报。迄今为止,作为招商局今天管理4000亿的资产,连续10年保持年业绩增长达到20%,这并不容易做到,根据资本逐利特点,招商局虽然很多在领域都取得了高于市场的回报,更主要的是其中体现了组合策略,但并不局限于此。实现实业和金融的互动,因为既要结合好,又能兼顾发展,以新的机制取得资产业务的增长能力,尽管招商局旗下的很多实业没有较高的回报,但在长期发展实业过程中,我们首要的要求是可以有效规避风险。
《证券市场周刊》:追溯百年前,招商局已经涉足股权投资领域,百年的基金市场化发展为什么到了今天需要整合?
傅育宁:在全球不确定及中国转型面临挑战的今天,市场上都在寻找灵活的回报方式,寻找全球优良回报的投资人来支持结构调整。在产业过剩的环境下,市场的整合者需要资金支持,良好的资产管理也为民间资本创立渠道,这是招商局资本创立的初衷。
在整合过程中,这也是招商局自身重塑并强化品牌的过程,形成长期价值资本的积累。今年是招商局成立140年,从一定意义上说,招商局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投资机构。目前在整合的基金包括1993年成立,并在香港上市的招商局中国基金,1999年成立,致力于高新技术领域风险投资的招商局科技集团;近几年与中国台湾、美国、法国的投资人共同合作继续扩大股权投资业务,2011年,招商局又与新疆建设兵团合作了中新建基金,扩大了产业投资规模,也锻炼了队伍,直到招商局资本目前这一平台约为200亿元,整合了产业投资、风险投资等。
《证券市场周刊》:PE的浪潮下,募资投资业绩也都陷入历史低谷,招商局还在大规模发展基金,是否明智?
傅育宁:我们成立这个平台就是为了在整合的基础上,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不会在一般的募资市场,去抢不具备风险承受能力的中小投资人,在整合基础上,我们会面向市场少数的机构投资人,其相应的募资对象也是未来更高层次、更高需求的机构,使得大平台为旗下各类专项基金发挥募集和管理作用,包括已接洽的保险资金都是重要的出资人,未来还有外管局对中国外汇增长到一定程度后,进行资产配置中的一部分。
《证券市场周刊》:作为整合大平台,招商局资本旗下已经覆盖了各类投资人,如果在此基础上仍开展募资,是否会出现重复出资?它的募资对象和投资安排是什么?
傅育宁:在投资类型的安排上,大平台继采取FOF(基金中的基金),还有直接投资,实现对投资的募集和管理。在目前的市场上,只有FOF和直接投资共同组合,才是最有效的投资组合。我们计划发起一只以固定收益为形式的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招商局是中国公路建设的最大投资人,我们在这方面长年的经验可以降低另类投资组合上的风险,也不排除通过招商地产持优质商业地产项目的夹层基金。
《证券市场周刊》:那我们是否能理解,新平台也是未来招商局解决集团资金用途的出路?
傅育宁:如果新平台投委会认可集团内部的项目,也是可以投资的;从集团层面,也是从商业利益考虑,双方的决策都是独立,且符合投资人利益的。在资金的需求上,招商局借过去改革开放30年获得了大量的教育及人才积累,在人才和业务创新上的爆发,光靠银行的间接融资是远远不够的,也需要我们在更大的范围内找到雄厚的资本实力支持。
《证券市场周刊》:新平台引入了以黑石大中华区主席梁锦松作为副董事长、非执行董事的投委会成员,这不免会让人担心招商局资本和如黑石等其他竞争对手在市场竞争中的关系。在招商局的庞大体系下,为什么还需要通过外部聘任?
傅育宁:新平台上的所有成员都是通过市场公开招募,以个人身份加入的,不仅是通过成员的职业道德遵守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我们设有独立的投委会决策机制,包括项目跟投及投后的管理,形成市场化的个人及机构一体的激励机制,确保投资人利益,包括我本人都不会介入投委会。引入梁锦松后,他在平台组建过程中贡献了很多投资经验和发展理念,截至目前,并不排除未来黑石及招商局资本的互动。
12月3日,招商局正式上演了这台整合大戏,全资设立另类投资的统一平台招商局资本,成功整合200亿元规模的另类投资平台。启动仪式上,傅育宁也宣布了新身份:招商局资本董事长兼CEO傅育宁。“支持产业创新,支持实业发展,形成金融和实业的良性互动。”是招商局资本创立初衷,但傅育宁的雄心不止如此。
仪式间隙,记者采访了傅育宁。他很少回避采访过程中的大多数问题,但就整合过程的难度和未来挑战上,傅育宁浓缩为“长期价值资本的积累”。如果把打破原有资产管理,统一整合看做漫长过程,在海内外资金自由流动的想象下,傅育宁跃跃欲试的“加法”究竟是什么?“参与到外管局的资金管理等,用全球最佳实践的基础实现全球的资产布局。”傅育宁如是说。回溯大金融板块从招商银行、招商基金、招商证券,再到整合平台招商局资本,招商局“金融产业再造”蓄谋已久。
金融产业再造计划
《证券市场周刊》:集团已形成了金融板块,并已成功运作多年,为什么新平台不属于其中的一部分?
傅育宁:大家熟悉的招商局金融是负责银行、证券、基金的专门业务平台,与招商局资本的新平台都是招商局一级子公司。无论是创新业务和市场整合,都需要集团拥有更大的资本实力,这不仅是招商局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给予投资人商业资本的回报。传统的金融业务日益不能满足资金及投资回报的需求。
以招商银行的私人银行为例,必须不断创造新的金融产品,这是最终私人银行形成新的竞争力,招商资本不仅是其销售渠道,更能够提供良好的产品,获得高于市场的回报;招商证券这几年做出了突出贡献,把社会的资本积聚起来,新平台将有利于推动投行业务,及给资产管理带来新业务及新资本,都充分发挥募集资金和投资的相互促进作用。
《证券市场周刊》:新平台综合配置的思路如何设计?近期的投资回报要求是什么?
傅育宁:招商局要想获得资本的支持,必须高于市场的平均回报。迄今为止,作为招商局今天管理4000亿的资产,连续10年保持年业绩增长达到20%,这并不容易做到,根据资本逐利特点,招商局虽然很多在领域都取得了高于市场的回报,更主要的是其中体现了组合策略,但并不局限于此。实现实业和金融的互动,因为既要结合好,又能兼顾发展,以新的机制取得资产业务的增长能力,尽管招商局旗下的很多实业没有较高的回报,但在长期发展实业过程中,我们首要的要求是可以有效规避风险。
《证券市场周刊》:追溯百年前,招商局已经涉足股权投资领域,百年的基金市场化发展为什么到了今天需要整合?
傅育宁:在全球不确定及中国转型面临挑战的今天,市场上都在寻找灵活的回报方式,寻找全球优良回报的投资人来支持结构调整。在产业过剩的环境下,市场的整合者需要资金支持,良好的资产管理也为民间资本创立渠道,这是招商局资本创立的初衷。
在整合过程中,这也是招商局自身重塑并强化品牌的过程,形成长期价值资本的积累。今年是招商局成立140年,从一定意义上说,招商局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投资机构。目前在整合的基金包括1993年成立,并在香港上市的招商局中国基金,1999年成立,致力于高新技术领域风险投资的招商局科技集团;近几年与中国台湾、美国、法国的投资人共同合作继续扩大股权投资业务,2011年,招商局又与新疆建设兵团合作了中新建基金,扩大了产业投资规模,也锻炼了队伍,直到招商局资本目前这一平台约为200亿元,整合了产业投资、风险投资等。
《证券市场周刊》:PE的浪潮下,募资投资业绩也都陷入历史低谷,招商局还在大规模发展基金,是否明智?
傅育宁:我们成立这个平台就是为了在整合的基础上,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不会在一般的募资市场,去抢不具备风险承受能力的中小投资人,在整合基础上,我们会面向市场少数的机构投资人,其相应的募资对象也是未来更高层次、更高需求的机构,使得大平台为旗下各类专项基金发挥募集和管理作用,包括已接洽的保险资金都是重要的出资人,未来还有外管局对中国外汇增长到一定程度后,进行资产配置中的一部分。
《证券市场周刊》:作为整合大平台,招商局资本旗下已经覆盖了各类投资人,如果在此基础上仍开展募资,是否会出现重复出资?它的募资对象和投资安排是什么?
傅育宁:在投资类型的安排上,大平台继采取FOF(基金中的基金),还有直接投资,实现对投资的募集和管理。在目前的市场上,只有FOF和直接投资共同组合,才是最有效的投资组合。我们计划发起一只以固定收益为形式的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招商局是中国公路建设的最大投资人,我们在这方面长年的经验可以降低另类投资组合上的风险,也不排除通过招商地产持优质商业地产项目的夹层基金。
《证券市场周刊》:那我们是否能理解,新平台也是未来招商局解决集团资金用途的出路?
傅育宁:如果新平台投委会认可集团内部的项目,也是可以投资的;从集团层面,也是从商业利益考虑,双方的决策都是独立,且符合投资人利益的。在资金的需求上,招商局借过去改革开放30年获得了大量的教育及人才积累,在人才和业务创新上的爆发,光靠银行的间接融资是远远不够的,也需要我们在更大的范围内找到雄厚的资本实力支持。
《证券市场周刊》:新平台引入了以黑石大中华区主席梁锦松作为副董事长、非执行董事的投委会成员,这不免会让人担心招商局资本和如黑石等其他竞争对手在市场竞争中的关系。在招商局的庞大体系下,为什么还需要通过外部聘任?
傅育宁:新平台上的所有成员都是通过市场公开招募,以个人身份加入的,不仅是通过成员的职业道德遵守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我们设有独立的投委会决策机制,包括项目跟投及投后的管理,形成市场化的个人及机构一体的激励机制,确保投资人利益,包括我本人都不会介入投委会。引入梁锦松后,他在平台组建过程中贡献了很多投资经验和发展理念,截至目前,并不排除未来黑石及招商局资本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