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模式探讨科技型企业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的体制建立、存在问题和完善措施,以完善科技型企业会计核算与管理体制,达到加强会计监督和财务管理的目的,确保企业国有资产不流失。
关键词:科技企业; 集中核算; 研究
一、科技型企业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概述
科技型企业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源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它是由企业总部设立独立的会计机构,对企业本部及所属内部核算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与管理;其目的是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科技型企业是由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而设立的国有企业,在转制过程中其单位性质是由原来财政拨款的科研事业单位转变而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国有企业;其财务管理体制由原来执行“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转换而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其在会计制度转换过程中,从某些意义上仍然保留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色彩,所以,其会计机构仍然沿用着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心的管理模式。
通过近年来的实践,科技型企业推行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成效显著:一是精简了企业会计机构、减少了会计人员配备,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二是成功解决了企业内部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监督不到位等问题,有效遏制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发生,降低了企业财务风险;三是实现了企业资源互补和相互融资,减少了重复投资,降低了投资成本和财务费用,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科技型企业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体系
1.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体制的建立
随着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工作的完成,并纳入国资委系统管理,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有科技型企业。由于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和经营机制的创新,企业内部独立核算单位不断增多,自主权不断扩大。企业逐步建立和完善自身的会计核算与管理体制已成为必然。按照“集中管理、分账核算”的原则,科技型企业在成立之初就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对所出资兴办的企业实行集中管理,分账核算,以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2.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设置
科技型企业根据其组织机构设置和企业生产经营特点,规定只在企业总部设置独立的会计机构和配备相应的会计人员,并代理所属单位行使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企业所属内部核算单位不再设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其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全部委托企业总部财务部门办理。企业总部财务部门根据各内部核算单位会计业务的需要指定会计主管人员和出纳人员,具体办理内部核算单位的会计事务。通过单独设置会计机构和配备相应的会计人员,为集中式会计核算和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
3.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的职责范围
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就是将内部核算单位的会计核算与管理权限高度集中于企业总部,由企业总部的会计机构行使管理和核算的职能,其主要职责是:
(1)集中统一制定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从制度上保障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有效行使职权。
(2)集中统一管理和调配企业固定资产和企业流动资金,在核算单位之间有效协调企业资产和资金运行,降本增效,保障企业对营运资金的需求。
(3)集中统一办理银行开户和企业信贷、担保业务,统一管理银行预留印鉴和各种有价证券,规范企业投、融资行为。
(4)集中统一制定企业折旧、职工薪酬和利润分配办法,兼顾股东、企业、职工三方利益不受侵害。
(5)集中统一设置会计账簿,实行分账核算,统一合并会计报表和编写会计报表附注,开展经济运行分析,对外提供会计信息。
4.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的主要内容
科技型企业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取消了所属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将所属单位的会计业务集中到上级会计机构统一办理,实行一站式的会计核算与管理服务,其主要内容是:
(1)集中统一办理各单位报账业务,按规定程序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避免了分散核算时,原始凭证内容填写不全、发票使用不规范,记账凭证编制不统一、会计科目使用不当等现象发生,积极推进了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开展。
(2)集中统一办理各单位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业务,及时准确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日记账,掌握各单位现金、银行存款余额变动情况,加强对各单位流动资金的监控,杜绝企业资金体外循环,防止企业私设小金库,以预防和消除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
(3)集中统一办理企业财产、物资的增减、收发、转移、出租、出借等业务,核算各单位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化,定期进行盘点,确保账、卡、物三相符。掌握各单位财产、物资的采购、领用、库存和价值变动等情况,及时反馈给企业领导决策参考,避免了过去信息报告不及时、虚报、瞒报现象的发生。
(4)集中统一企业的成本计算方法、折旧政策、坏账准备金的计提标准等,避免过去由于执行会计政策不统一、成本计算方法不一致,而造成会计核算资料的可比性差,影响对所属单位的考核。
(5)集中统一科技专项资金的核算。科技专项资金是科技型企业取得的财政预算安排的科技项目资金,根据国家有关规章制度规定,科技专项资金拨付纳入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实行合同管理。实行集中核算与管理,杜绝了科技专项经费层层转拨现象发生。
三、科技型企业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
1.企业管理层对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的认识
(1)企业高管的认识:由于部份高管兼任所属核算单位的法人代表,他们认为会计集中核算与管理都在同一管理层的领导之下,只要是通过财务部门报账、记账、算账就达到了集中核算与管理的目的,对核算单位之间业务办理模糊不清,概念不明,致使财务部门进行会计核算时张冠李戴,甚至把该属下属单位承担的成本费用,全部计入企业总部承担,违背了“集中管理、分账核算”的原则。 (2)核算单位负责人的认识:会计集中核算与管理,核算单位不设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单位所有的会计业务均到上级会计机构办理;单位负责人认为没有了财权,失去了信任感。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责任心不强,调动不了积极性。
2.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局限性
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的主体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由于会计人员的精简,核算单位的不断增加,一个会计兼任几个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普遍存在,其日常工作仅局限于报账、算账、记账、申报纳税和编制会计报表等,对于预算、监督、预测和分析等财务管理工作却无法开展。再加上会计人员置于核算单位之外,不了解核算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与核算单位的产、供、销等职能部门协调不好,对账工作不正常开展,账实不符、账表不符、账账不符现象时有发生,不同程度上弱化了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职能,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3.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对企业资源共享的影响
科技型企业拥有的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水电设施等,在内部核算单位未分离之前,这些资源已存在于企业总部,归企业总部所有和使用,而在内部核算单位分离之后,企业总部为减少投入,而将这些公共资源统一调配给内部核算单位使用,形成了所有权保留于企业总部,使用权由总部及所属单位共享的局面,而这些资源是行政调配的,没有按市场规律进行计量、计价和分配,给会计核算带来新的难题,造成企业总部固定资产折旧、维修、维护等成本费用负担过重,而所属单位的却没有核算固定成本,只核算变动成本,造成生产成本虚减,影响了利润的计算。
4.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对关联交易的影响
科技型企业的关联交易主要包括科研项目转化的支出,技术咨询服务、内部租赁,内部融资,内部产品加工等业务。这些业务是在企业内部集中运行和统一办理的,在集中核算与管理的模式下,企业往往忽视了交易合同的签订、发票的开据、收入和支出的确认等,给企业带来了税收和法律上的风险。
5.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对全面预算的影响
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在目标上是一致的,但由于会计核算和管理是集中的,所属单位认为预算也是由财务部门集中编制的,是财务部门的事,放松了对全面预算的精细化管理,预算的分解、考核和监控等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全面预算流于形式。
6.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对企业债权债务管理的影响
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财务部门重核算轻管理现象时有发生,在债权债务核算方面只简单记录发生的时间、金额和单位,而对账龄管理和分析等工作均流于形式,清收措施没有落实到位,造成坏账、呆账损失的可能性加大。
四、完善科技型企业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措施
1.提高认识、强化管理、做到集权与分权的真正的分离
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因此企业管理层应提高认识,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总部高管不再兼职子公司法人代表,应还政于子公司,做到集中与分权的真正分离;子公司负责人要在总部授予的职权范围内履行职责,做到既不损害企业整体利益,又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
2.强化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实行全面分账核算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会计法》赋予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两大职能,企业财务部门应强化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职能作用,不能只重视会计核算,而放松了会计监督。再次,会计人员应加强与核算单位的协调与联系,定期与有关部门对账,做到账、卡、物三相符。要严格按照企业独立核算原则,实行全面分账核算与管理,不能只重视分账,而放松管理。
3.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正确计算资源成本,
财务部门要与资产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建立资产使用台账,要摸拟市场规律,建立资产使用的计量、计价制度,按照“谁使用,谁承担费用”的原则,核算资源使用成本,确保成本计算的真实和完整。
4.强化合同管理,规范关联方交易行为
企业应当按照“独立交易原则”,规范关联方交易行为。建立建全企业内部合同管理制度和台账,强化内部交易合同签订,履行内部交易手续;财务部门要根据内部交易合同和业务流程办理收入支出核算,依法确认收入和支出,降低企业财税风险。
5.强化子(分公司)的预算管理作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必须强调预算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消除核算单位认识上的偏差,改变预算单独由财务部门编制方式,采取“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预算编制方式,调动核算单位编制和实行预算的积极性,推动全面预算工作的展开。
6.建立信息管理体系,强化债权债务管理
建立债权债务信息体系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债权债务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反馈,把内部各单位的债权债务的信息传递到有关部门和单位,以便建立客户信息挡案,加强监管,同时,企业要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落实债权债务的管理责任,及时清收,保证企业资产不受损失。
参考文献:
[1]徐慧勋: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几个问题及策略[J].广东科技,2009(8).
[2]刘 伟:对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利弊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 2011(02).
[3]卞 颖:浅谈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如何强化核算单位财务管理[J].金融经济,2009(01).
[4]何建华 王建强:浅析天水市民营科技企业的会计核算问题[J].会计之友,2011(3)中.
关键词:科技企业; 集中核算; 研究
一、科技型企业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概述
科技型企业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源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它是由企业总部设立独立的会计机构,对企业本部及所属内部核算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与管理;其目的是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科技型企业是由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而设立的国有企业,在转制过程中其单位性质是由原来财政拨款的科研事业单位转变而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国有企业;其财务管理体制由原来执行“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转换而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其在会计制度转换过程中,从某些意义上仍然保留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色彩,所以,其会计机构仍然沿用着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心的管理模式。
通过近年来的实践,科技型企业推行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成效显著:一是精简了企业会计机构、减少了会计人员配备,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二是成功解决了企业内部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监督不到位等问题,有效遏制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发生,降低了企业财务风险;三是实现了企业资源互补和相互融资,减少了重复投资,降低了投资成本和财务费用,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科技型企业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体系
1.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体制的建立
随着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工作的完成,并纳入国资委系统管理,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有科技型企业。由于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和经营机制的创新,企业内部独立核算单位不断增多,自主权不断扩大。企业逐步建立和完善自身的会计核算与管理体制已成为必然。按照“集中管理、分账核算”的原则,科技型企业在成立之初就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对所出资兴办的企业实行集中管理,分账核算,以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2.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设置
科技型企业根据其组织机构设置和企业生产经营特点,规定只在企业总部设置独立的会计机构和配备相应的会计人员,并代理所属单位行使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企业所属内部核算单位不再设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其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全部委托企业总部财务部门办理。企业总部财务部门根据各内部核算单位会计业务的需要指定会计主管人员和出纳人员,具体办理内部核算单位的会计事务。通过单独设置会计机构和配备相应的会计人员,为集中式会计核算和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
3.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的职责范围
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就是将内部核算单位的会计核算与管理权限高度集中于企业总部,由企业总部的会计机构行使管理和核算的职能,其主要职责是:
(1)集中统一制定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从制度上保障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有效行使职权。
(2)集中统一管理和调配企业固定资产和企业流动资金,在核算单位之间有效协调企业资产和资金运行,降本增效,保障企业对营运资金的需求。
(3)集中统一办理银行开户和企业信贷、担保业务,统一管理银行预留印鉴和各种有价证券,规范企业投、融资行为。
(4)集中统一制定企业折旧、职工薪酬和利润分配办法,兼顾股东、企业、职工三方利益不受侵害。
(5)集中统一设置会计账簿,实行分账核算,统一合并会计报表和编写会计报表附注,开展经济运行分析,对外提供会计信息。
4.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的主要内容
科技型企业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取消了所属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将所属单位的会计业务集中到上级会计机构统一办理,实行一站式的会计核算与管理服务,其主要内容是:
(1)集中统一办理各单位报账业务,按规定程序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避免了分散核算时,原始凭证内容填写不全、发票使用不规范,记账凭证编制不统一、会计科目使用不当等现象发生,积极推进了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开展。
(2)集中统一办理各单位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业务,及时准确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日记账,掌握各单位现金、银行存款余额变动情况,加强对各单位流动资金的监控,杜绝企业资金体外循环,防止企业私设小金库,以预防和消除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
(3)集中统一办理企业财产、物资的增减、收发、转移、出租、出借等业务,核算各单位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化,定期进行盘点,确保账、卡、物三相符。掌握各单位财产、物资的采购、领用、库存和价值变动等情况,及时反馈给企业领导决策参考,避免了过去信息报告不及时、虚报、瞒报现象的发生。
(4)集中统一企业的成本计算方法、折旧政策、坏账准备金的计提标准等,避免过去由于执行会计政策不统一、成本计算方法不一致,而造成会计核算资料的可比性差,影响对所属单位的考核。
(5)集中统一科技专项资金的核算。科技专项资金是科技型企业取得的财政预算安排的科技项目资金,根据国家有关规章制度规定,科技专项资金拨付纳入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实行合同管理。实行集中核算与管理,杜绝了科技专项经费层层转拨现象发生。
三、科技型企业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
1.企业管理层对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的认识
(1)企业高管的认识:由于部份高管兼任所属核算单位的法人代表,他们认为会计集中核算与管理都在同一管理层的领导之下,只要是通过财务部门报账、记账、算账就达到了集中核算与管理的目的,对核算单位之间业务办理模糊不清,概念不明,致使财务部门进行会计核算时张冠李戴,甚至把该属下属单位承担的成本费用,全部计入企业总部承担,违背了“集中管理、分账核算”的原则。 (2)核算单位负责人的认识:会计集中核算与管理,核算单位不设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单位所有的会计业务均到上级会计机构办理;单位负责人认为没有了财权,失去了信任感。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责任心不强,调动不了积极性。
2.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局限性
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的主体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由于会计人员的精简,核算单位的不断增加,一个会计兼任几个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普遍存在,其日常工作仅局限于报账、算账、记账、申报纳税和编制会计报表等,对于预算、监督、预测和分析等财务管理工作却无法开展。再加上会计人员置于核算单位之外,不了解核算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与核算单位的产、供、销等职能部门协调不好,对账工作不正常开展,账实不符、账表不符、账账不符现象时有发生,不同程度上弱化了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职能,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3.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对企业资源共享的影响
科技型企业拥有的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水电设施等,在内部核算单位未分离之前,这些资源已存在于企业总部,归企业总部所有和使用,而在内部核算单位分离之后,企业总部为减少投入,而将这些公共资源统一调配给内部核算单位使用,形成了所有权保留于企业总部,使用权由总部及所属单位共享的局面,而这些资源是行政调配的,没有按市场规律进行计量、计价和分配,给会计核算带来新的难题,造成企业总部固定资产折旧、维修、维护等成本费用负担过重,而所属单位的却没有核算固定成本,只核算变动成本,造成生产成本虚减,影响了利润的计算。
4.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对关联交易的影响
科技型企业的关联交易主要包括科研项目转化的支出,技术咨询服务、内部租赁,内部融资,内部产品加工等业务。这些业务是在企业内部集中运行和统一办理的,在集中核算与管理的模式下,企业往往忽视了交易合同的签订、发票的开据、收入和支出的确认等,给企业带来了税收和法律上的风险。
5.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对全面预算的影响
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在目标上是一致的,但由于会计核算和管理是集中的,所属单位认为预算也是由财务部门集中编制的,是财务部门的事,放松了对全面预算的精细化管理,预算的分解、考核和监控等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全面预算流于形式。
6.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对企业债权债务管理的影响
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财务部门重核算轻管理现象时有发生,在债权债务核算方面只简单记录发生的时间、金额和单位,而对账龄管理和分析等工作均流于形式,清收措施没有落实到位,造成坏账、呆账损失的可能性加大。
四、完善科技型企业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措施
1.提高认识、强化管理、做到集权与分权的真正的分离
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因此企业管理层应提高认识,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总部高管不再兼职子公司法人代表,应还政于子公司,做到集中与分权的真正分离;子公司负责人要在总部授予的职权范围内履行职责,做到既不损害企业整体利益,又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
2.强化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实行全面分账核算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会计法》赋予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两大职能,企业财务部门应强化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职能作用,不能只重视会计核算,而放松了会计监督。再次,会计人员应加强与核算单位的协调与联系,定期与有关部门对账,做到账、卡、物三相符。要严格按照企业独立核算原则,实行全面分账核算与管理,不能只重视分账,而放松管理。
3.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正确计算资源成本,
财务部门要与资产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建立资产使用台账,要摸拟市场规律,建立资产使用的计量、计价制度,按照“谁使用,谁承担费用”的原则,核算资源使用成本,确保成本计算的真实和完整。
4.强化合同管理,规范关联方交易行为
企业应当按照“独立交易原则”,规范关联方交易行为。建立建全企业内部合同管理制度和台账,强化内部交易合同签订,履行内部交易手续;财务部门要根据内部交易合同和业务流程办理收入支出核算,依法确认收入和支出,降低企业财税风险。
5.强化子(分公司)的预算管理作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必须强调预算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消除核算单位认识上的偏差,改变预算单独由财务部门编制方式,采取“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预算编制方式,调动核算单位编制和实行预算的积极性,推动全面预算工作的展开。
6.建立信息管理体系,强化债权债务管理
建立债权债务信息体系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债权债务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反馈,把内部各单位的债权债务的信息传递到有关部门和单位,以便建立客户信息挡案,加强监管,同时,企业要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落实债权债务的管理责任,及时清收,保证企业资产不受损失。
参考文献:
[1]徐慧勋: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几个问题及策略[J].广东科技,2009(8).
[2]刘 伟:对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利弊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 2011(02).
[3]卞 颖:浅谈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如何强化核算单位财务管理[J].金融经济,2009(01).
[4]何建华 王建强:浅析天水市民营科技企业的会计核算问题[J].会计之友,2011(3)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