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关闭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模式探讨——以沂源县为例

来源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4g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至2017年9月,沂源县内有已关闭露天矿山总数93处,占地面积约1.76km2,需工程治理矿山数量82处,治理总面积175.6公顷。为彻底消除露天矿山开采残留的高陡边坡、土地破坏、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的视觉污染等问题,沂源县自然资源局近两年间对37处已关闭露天矿山进行生态修复治理。通过工程措施、自然恢复和植被再造等措施,最终达到了消除高陡边坡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严重视觉污染,恢复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使之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治理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并通过了专家验收。总结沂源县已关闭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模式
其他文献
以浙江某低品位石英型萤石矿作为试验研究对象,针对萤石精矿中石英含量较高,萤石石英分选困难的特点,采用油酸为捕收剂,精选时用酸化水玻璃作为石英抑制剂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试
吉林省靖宇县夹信子一带有较好的伟晶岩型长石矿成矿条件。通过对夹信子钾长石矿开展地质找矿工作,结合区域找矿及区域地质资料,分析总结了该地区钾长石矿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
通过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总结了安徽省岳西县回龙山一带矽线石矿床的一般地质特征。矿体赋存于水竹河岩组第二、四、六岩性段内,矿带总长4800m,共圈出矿体47个,工业矿体12个。
碳和氮是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其循环过程及相互作用对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以及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不同区域乃至全球森林土壤的碳、氮储量和循环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有关碳、氮储量估算方面的研究较多~[1-3]。人工林正逐步成为森林总量的关键组成部分,并在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人工林碳库和氮库的储量及调控机制是了解和预测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工作。为了恢复与重
曹家湾硅灰石矿是新发现的一处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硅灰石矿,其矿物资源量已达中型规模。本文通过野外资料的综合分析,总结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以期对在周边地区寻找类
果实中有机酸和V C含量是评价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目前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测定[1-2],但随着色谱技术的快速迭代升级[3],与HPLC法相比,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具
绿色勘查是地质勘查领域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举措,是绿色发展理念在地质勘查领域的具体实践。安徽省池州市三峰尖水泥配料用砂页矿普查是安徽省2020年实施的5个地勘基金绿
在综合分析铝土尾矿物相组成基础上,基于多相平衡反应热力学原理,分析评价直接高温烧结莫来石的反应过程。结果显示,在1100℃下,硬水铝石、高岭石等物相之间即可反应;1600℃
地质填图工作数据采集与制图数字化已经成为国内地勘行业地质调查工作的趋势。2010年,由数字填图系统发展而来的数字地质调查系统(Digital Geological Survey System)应运而
囊瓣芹属(Pternopetalum Franch.)是伞形科(Apiaceae)芹亚科(Apioideae)的大属之一,全世界有20~30种[1]39,[2]85。中国有23种,其中19种为特有种,集中分布于四川西部、云南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