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始终认为,我国古代“风水学”并不完全由迷信构建。人们在观察古宅、古村落的选址与布局时,常常会发现古人在处理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功能与艺术等矛盾体的对立与统一时,表现出高超娴熟的技艺,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
此时,站在和顺外这条潺潺溪水前,望着村前一马平川,清溪绕村,垂柳拂岸,夏荷映日,金桂飘香,慨叹古人对山水的尊崇与善待。
和顺乡距腾冲城西3公里,古名阳温暾村。因一条小河绕村而过,当地人称之“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
走进和顺乡,古朴典雅的祠堂、牌坊、月台、亭阁、石栏比比皆是。人们对一片民居区精雕细琢,应该有三点背景:富足的生活,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和对文化的崇尚。那么,和顺的过去,是什么样的呢?
昆明可乘飞机到保山或芒市,然后换乘长途汽车到达腾冲。也可直接从昆明坐长途汽车到腾冲。腾冲城内出租车到和顺票价10元,可以和司机砍砍价,或乘随处可见的中巴车、面包车,每人只需1.5元就可直达和顺。
自驾车从楚雄、大理、保山一线一路游览过去,从保山到腾冲,沿高黎贡山慢慢地开,沿途还有数不尽的原始森林美丽风景。
和顺实行一票通,只要在大门口花30元购一张门票,就可以在和顺乡通行无阻,滇缅抗战博物馆、弯楼子、艾思奇故居、和顺图书馆等各个景点任你游览。如果逛累了,可以在漂亮的“和顺人家”吃到正宗的腾冲菜,时间多的话去图书馆看看各类报纸,或者去“水上人家”划划船,打打牌。在幽雅的“和顺茶馆”,喝着由白龙水冲泡的普洱茶,聊聊天,也不失为一种享受。晚上也不用出村,饭后散完步就可在民居旅馆住下,体验和顺人的幸福生活。
和顺之“和”
坐在墙根石板上晒太阳的耿大爹,是到和顺后认识的第一个朋友。
似乎见惯了旅人抬着相机四处“咔嚓”,耿大爹对镜头的冒犯并不以为忤,于是与之攀谈起来。 幸而他惟一的听众是一个祖籍滇西的旅游版编辑,才能将他那浓浓腾冲口音包裹下的言语碎片拼凑成一段段历史。
揉揉坐得酸麻的腿,告别了耿大爹,觅上坡路走去。站在高地俯视,和顺全乡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深渐高,房舍密集,修缮良好,粉墙黛瓦,整洁美观。宽敞的院落比比皆是,尽显商贾之乡的奢华。村中的大路小巷,全为石条镶砌,平整光洁,甚至村前的田埂和村后芭蕉关的关坡上也铺有石条。在多雨的腾冲,这样的石条路让行人远离了泥泞。环村而过的清溪上,一座座洗衣亭跨河而建。亭子多为两间平房大小,房檐四角微翘,水上立有井字形石条,旁边放着木条凳。清溪从石下流过,触手可及。村民在这里洗衣洗菜,晴天纳凉,阴天避雨,从田里做活回来,可在这里冲洗纳凉。村旁路边,巷口街傍,常有一座座半圆形的月台,一旁是大青树与石凳,每当傍晚,老人相聚谈天,小孩戏耍其间,一片欢声笑语。如此完善的市政建设,反映出当年和顺的富庶。
村中一座楼房沿巷道的曲线修砌,和顺人形象地把它称为“弯楼子”。“弯楼子”不仅是一座民居,也是著名商号“永茂和”的旧址。当年“永茂和”商号的主人到缅甸经商谋生,逐渐发展成为跨国商号,总号设在缅甸曼德勒,国内上海、拉萨、昆明、下关、保山、腾冲等地设有分号,商号历经五代人,有100多年的辉煌历史。 用今天的话说,弯楼子即是这个跨国集团的总部。
当晚就住在和顺。看到一堵泛黄的石灰墙上写着“住宿”二字,墙头爬出一大片紫藤,垂在一扇小窗外,真希望就住在这个房间,可以逆光细看紫藤叶的脉络。迈进院子,一个小孩趴在桌上,一笔一画写作业,三四只鸡和一条黄狗友好地蹲在院角。主人家走了出来,是一位语速飞快的大妈,居然也姓耿。原来有紫藤叶的房间是厨房,客房窗外是一池荷叶,随风轻晃。
晚饭是和耿家一块儿吃的,主人特意炒了大救驾,那是明永历帝认证过的美食。鸡枞、野蕨菜、瓜尖,还有一盘炒棕包。棕包即是棕树顶端的花苞,在傣族菜谱里经常出现,但据说各地的棕包都含苦味,而这里的棕包却是甜的。吃饭时刻意喂了黄狗一些肉,与它的关系随即变得亲密起来。傍晚便借了黄狗出去散步,想模仿一下乡民的生活。一人一狗沿石板路走到河边,看晚霞燃尽,落暮如漆。
和顺之“顺”
乡里的蕉溪村,有数十户人家沿山而居,其中有我国著名哲学家艾思奇的故居。毛泽东如此评价他:“学者,战士,真诚的人”。艾思奇故居是个素雅的中式院落,建筑较为精巧,正房前厅有一石砌圆形拱口,青藤缠绕,古朴秀雅。近年,艾思奇亲属已将故居捐赠给国家,由政府修葺守护。
刚进村,就有一个小孩一路尾随,闪着漆黑的眼睛偷望,一抬相机,他就扭过头去,放下,他又回头,几次往复,双方都笑了。他重复了六次他的名字,仍无法让人听懂,只好在心里叫他“小油肚”,他短短的汗衫下面挺出小肚子,像个外出纳凉的微型乡绅。
“小油肚,你带我去图书馆吧!”,他点点头,拐个弯就跑了。拐进那个巷子,抬眼即是一幢雕梁画栋的古建筑——和顺乡图书馆,它的前身是清末和顺同盟会员寸馥清组织的“咸新社”以及1924年成立的“阅书报社”。小油肚遇上了小伙伴,就完全忘了新交的朋友,自顾蹲在墙下抠泥玩。苔痕斑驳的石壁足以证明其悠久的历史,古色古香的建筑、文人墨客的题词更显出一份凝重。轻轻走进图书馆,几位老人在静心阅读,这样的场景在农村并不常见,和顺人能世代保有浓厚的读书氛围,得益于这个苦心经营的图书馆。
走过和顺乡要穿过一个个牌坊,其中有很多是贞节牌坊。和顺男人每年要外出务工经商,短则一年回来一到两次,长则三四年才能回来一次,留给妻子的是无尽的牵挂、期盼和寂寞。当地有句老话云:“有女莫嫁和顺乡,一世守寡半世孀。”仰望高耸的牌坊,不禁会想,和顺人为之立坊的,不单是旧时推崇的守身如玉,还有对妇女们撑起一座城的赞誉。是她们敬老抚幼,持家务农,让外出经商的男人们安安心心。
在这里行走,会让人养成一种习惯:学会向每个路人报以微笑,因为遇到的每个乡民都会向你投来友善的目光或笑容。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和顺人依然沿袭了远古的礼教与宽厚。
在小巷里呆立,阳光洒下斑驳的光点,巷道两旁的门户和厚厚的墙体,如同厚重的书册徐徐打开。一页历史,一页风雨,写得凝重而漫长。和顺侨乡600年的风雨在每一条巷道的每一块石板、每一片青瓦、每一垛灰墙上,都刻下了深深的印记。时光易逝,岁月无情。曾经那些精致的生活、华丽的排场已经散去,葬入历史的尘土。如今和顺留下的,是中原儒家文化的儒雅与边陲小镇的宁静。
1.和顺街角一景,老街、老宅
2.雕梁画栋的老式房檐
3.贞节牌坊曾是对妇女们至高的赞誉
4.威严古朴的墙壁
5.青山绿水掩映下的洗衣亭
此时,站在和顺外这条潺潺溪水前,望着村前一马平川,清溪绕村,垂柳拂岸,夏荷映日,金桂飘香,慨叹古人对山水的尊崇与善待。
和顺乡距腾冲城西3公里,古名阳温暾村。因一条小河绕村而过,当地人称之“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
走进和顺乡,古朴典雅的祠堂、牌坊、月台、亭阁、石栏比比皆是。人们对一片民居区精雕细琢,应该有三点背景:富足的生活,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和对文化的崇尚。那么,和顺的过去,是什么样的呢?
昆明可乘飞机到保山或芒市,然后换乘长途汽车到达腾冲。也可直接从昆明坐长途汽车到腾冲。腾冲城内出租车到和顺票价10元,可以和司机砍砍价,或乘随处可见的中巴车、面包车,每人只需1.5元就可直达和顺。
自驾车从楚雄、大理、保山一线一路游览过去,从保山到腾冲,沿高黎贡山慢慢地开,沿途还有数不尽的原始森林美丽风景。
和顺实行一票通,只要在大门口花30元购一张门票,就可以在和顺乡通行无阻,滇缅抗战博物馆、弯楼子、艾思奇故居、和顺图书馆等各个景点任你游览。如果逛累了,可以在漂亮的“和顺人家”吃到正宗的腾冲菜,时间多的话去图书馆看看各类报纸,或者去“水上人家”划划船,打打牌。在幽雅的“和顺茶馆”,喝着由白龙水冲泡的普洱茶,聊聊天,也不失为一种享受。晚上也不用出村,饭后散完步就可在民居旅馆住下,体验和顺人的幸福生活。
和顺之“和”
坐在墙根石板上晒太阳的耿大爹,是到和顺后认识的第一个朋友。
似乎见惯了旅人抬着相机四处“咔嚓”,耿大爹对镜头的冒犯并不以为忤,于是与之攀谈起来。 幸而他惟一的听众是一个祖籍滇西的旅游版编辑,才能将他那浓浓腾冲口音包裹下的言语碎片拼凑成一段段历史。
揉揉坐得酸麻的腿,告别了耿大爹,觅上坡路走去。站在高地俯视,和顺全乡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深渐高,房舍密集,修缮良好,粉墙黛瓦,整洁美观。宽敞的院落比比皆是,尽显商贾之乡的奢华。村中的大路小巷,全为石条镶砌,平整光洁,甚至村前的田埂和村后芭蕉关的关坡上也铺有石条。在多雨的腾冲,这样的石条路让行人远离了泥泞。环村而过的清溪上,一座座洗衣亭跨河而建。亭子多为两间平房大小,房檐四角微翘,水上立有井字形石条,旁边放着木条凳。清溪从石下流过,触手可及。村民在这里洗衣洗菜,晴天纳凉,阴天避雨,从田里做活回来,可在这里冲洗纳凉。村旁路边,巷口街傍,常有一座座半圆形的月台,一旁是大青树与石凳,每当傍晚,老人相聚谈天,小孩戏耍其间,一片欢声笑语。如此完善的市政建设,反映出当年和顺的富庶。
村中一座楼房沿巷道的曲线修砌,和顺人形象地把它称为“弯楼子”。“弯楼子”不仅是一座民居,也是著名商号“永茂和”的旧址。当年“永茂和”商号的主人到缅甸经商谋生,逐渐发展成为跨国商号,总号设在缅甸曼德勒,国内上海、拉萨、昆明、下关、保山、腾冲等地设有分号,商号历经五代人,有100多年的辉煌历史。 用今天的话说,弯楼子即是这个跨国集团的总部。
当晚就住在和顺。看到一堵泛黄的石灰墙上写着“住宿”二字,墙头爬出一大片紫藤,垂在一扇小窗外,真希望就住在这个房间,可以逆光细看紫藤叶的脉络。迈进院子,一个小孩趴在桌上,一笔一画写作业,三四只鸡和一条黄狗友好地蹲在院角。主人家走了出来,是一位语速飞快的大妈,居然也姓耿。原来有紫藤叶的房间是厨房,客房窗外是一池荷叶,随风轻晃。
晚饭是和耿家一块儿吃的,主人特意炒了大救驾,那是明永历帝认证过的美食。鸡枞、野蕨菜、瓜尖,还有一盘炒棕包。棕包即是棕树顶端的花苞,在傣族菜谱里经常出现,但据说各地的棕包都含苦味,而这里的棕包却是甜的。吃饭时刻意喂了黄狗一些肉,与它的关系随即变得亲密起来。傍晚便借了黄狗出去散步,想模仿一下乡民的生活。一人一狗沿石板路走到河边,看晚霞燃尽,落暮如漆。
和顺之“顺”
乡里的蕉溪村,有数十户人家沿山而居,其中有我国著名哲学家艾思奇的故居。毛泽东如此评价他:“学者,战士,真诚的人”。艾思奇故居是个素雅的中式院落,建筑较为精巧,正房前厅有一石砌圆形拱口,青藤缠绕,古朴秀雅。近年,艾思奇亲属已将故居捐赠给国家,由政府修葺守护。
刚进村,就有一个小孩一路尾随,闪着漆黑的眼睛偷望,一抬相机,他就扭过头去,放下,他又回头,几次往复,双方都笑了。他重复了六次他的名字,仍无法让人听懂,只好在心里叫他“小油肚”,他短短的汗衫下面挺出小肚子,像个外出纳凉的微型乡绅。
“小油肚,你带我去图书馆吧!”,他点点头,拐个弯就跑了。拐进那个巷子,抬眼即是一幢雕梁画栋的古建筑——和顺乡图书馆,它的前身是清末和顺同盟会员寸馥清组织的“咸新社”以及1924年成立的“阅书报社”。小油肚遇上了小伙伴,就完全忘了新交的朋友,自顾蹲在墙下抠泥玩。苔痕斑驳的石壁足以证明其悠久的历史,古色古香的建筑、文人墨客的题词更显出一份凝重。轻轻走进图书馆,几位老人在静心阅读,这样的场景在农村并不常见,和顺人能世代保有浓厚的读书氛围,得益于这个苦心经营的图书馆。
走过和顺乡要穿过一个个牌坊,其中有很多是贞节牌坊。和顺男人每年要外出务工经商,短则一年回来一到两次,长则三四年才能回来一次,留给妻子的是无尽的牵挂、期盼和寂寞。当地有句老话云:“有女莫嫁和顺乡,一世守寡半世孀。”仰望高耸的牌坊,不禁会想,和顺人为之立坊的,不单是旧时推崇的守身如玉,还有对妇女们撑起一座城的赞誉。是她们敬老抚幼,持家务农,让外出经商的男人们安安心心。
在这里行走,会让人养成一种习惯:学会向每个路人报以微笑,因为遇到的每个乡民都会向你投来友善的目光或笑容。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和顺人依然沿袭了远古的礼教与宽厚。
在小巷里呆立,阳光洒下斑驳的光点,巷道两旁的门户和厚厚的墙体,如同厚重的书册徐徐打开。一页历史,一页风雨,写得凝重而漫长。和顺侨乡600年的风雨在每一条巷道的每一块石板、每一片青瓦、每一垛灰墙上,都刻下了深深的印记。时光易逝,岁月无情。曾经那些精致的生活、华丽的排场已经散去,葬入历史的尘土。如今和顺留下的,是中原儒家文化的儒雅与边陲小镇的宁静。
1.和顺街角一景,老街、老宅
2.雕梁画栋的老式房檐
3.贞节牌坊曾是对妇女们至高的赞誉
4.威严古朴的墙壁
5.青山绿水掩映下的洗衣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