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皖江段岸崩特征、形成机理及治理对策

来源 :第四纪研究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EricQ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根据遥感影像和野外调查,对长江皖江段的崩岸特征、崩岸形成条件和治理对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崩岸基本特征是左岸(北岸)强于右岸(南岸)。右岸崩岸带总长为66.1km,占该江岸总长的16.30%,左岸崩岸总长130.0km,占该江岸总长的29.36%。左岸强崩岸段有15处,共长80.5km,占该岸崩岸长度的61.92%,右岸强崩岸段仅4处,共长32.9km,占该岸段崩岸长度的49.77%;强崩岸段主要发生在长江主河道强弯曲段的凹岸处,特别是顶冲部位,弱崩岸主要发生在河道微弯曲河道的凹岸;区内崩岸大
其他文献
过去10年间频率/传送速度的提高非常快.速度从0.1GbPs增长到目前已超过10Gbps的速度,并正向更高速发展.ERNI(恩尼)新加坡公司的市场经理许永丰3月在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期间表示
由于现代木本、草本植物正构烷烃主峰分布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黄土沉积中利用正构烷烃主峰分布进行古植被恢复时存在较大争议,尤其是松科植物主峰分布的不同。因
运用个性特征做出鉴定结论,必须把握住个性特征的三个基本特性,同时,要注意确认个性特征的基本方法.个性特征的发展往往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它是笔迹鉴定的关键性特征,
对出露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南迦巴瓦地区那木拉峰的片麻岩进行了系统垂向上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取样分析,在3393~4537m取样高程内的10个样品获得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结果显示:中值
无规范化物业管理的社区大多为上个世纪70至80年代建设的小区,许多是散居民区,治安防范工作明显薄弱,是各类案件的多发区域,特别是夜间发案率较高.由政府拨款、居民集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