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教师都渴望将教育变成一种相遇——心灵抑或生命的相遇。这种带有诗意的、感性的表达如何转化为现实的教育教学行为,可能难以客观地加以描述,因为这实在是高度隐性的“心理感应”,具有错综复杂的触发条件。
戈夫曼将相遇定义为人们之间持续的相互注意。相遇不是一方看见另一方,而是一种双方的遇见。具体到教育相遇,既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关注学生的心理、生理、个性特长、学习需求等;也表现为学生对教师的关注,关注教师的言行举止、所思所想等。教育相遇是一种相互发现。如果教师看到的是一个个个性鲜明、朝气蓬勃、潜力无限的英才,学生看到的是一位位学识渊博、举止儒雅、可亲可敬的先生,开展高品质的教育就有了坚实的基础。这要求教师和学生一方面要练就一双善于发现、欣赏的眼睛;另一方面要有独特的魅力和气质,好让对方“在人群中多看你一眼”。在现实中,相遇并不总是美好的。教师和学生的相遇情境是复杂多样的,让每一次相遇都变得美好无疑是极具挑战性的。对此,教师负有更多的责任。在相遇中,教师如何准确地把握每个学生的心理和需求,如何使自已所提供的教育服务适合每个学生,是使相遇变得美好的先决条件。
当然,教育不止是相遇,还是相遇之后的交往。“在人群中多看你一眼”固然可能成就“传奇”,但只是“多看一眼”显然是不够的,教育一定要基于持久的心灵交往。美好的相遇是交往的基础,没有相遇就不可能有交往,没有美好的相遇就不可能有深度的交往,没有深度的交往就难有真正的教育。雅斯贝尔斯说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双方的对话与敞亮,教育就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这种交往就是双方的对话、心灵的交流,真正的教育必然发生在主体间的交往实践活动中。交往的过程,就是教师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和发现学生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破译学生成长密码的过程,就是教师呵护学生成长各种可能性的过程,也是师生心灵相互契合的过程。这种交往自然离不开深度教学协商后的精心设计,离不开一系列的中介和载体,更离不开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
教育始于相遇,成于交往,终于迷恋。我们都在追寻理想的教育,并在各自心中描绘着理想教育的“樣子”。笔者认为,理想教育有一种不应该被忽视的“样子”,那就是学生对学习的迷恋。这种迷恋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喜爱一学习不再是一项任务,而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游戏,是一种真正的生命渴求。让学生迷恋学习,就应该让教学“若只如初见”,就应该将每次交往都变成相遇,让每次相遇都变得美好,这就需要持续地改造我们的教学:将教学改编成连续的剧集,使教学具有对学生的巨大吸引力;将学习改造成游戏进阶,让学生在不断“过关”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幸福;将资源配置改进为“超市购物”,在课堂上呈现多样的课程资源供学生学习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力等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资源。教学的改造是无止境的,只有持续地改造教学,才能让学生逐渐迷恋于学习,无止境地追求学习的幸福。
教育不止是一种相遇,但教育始于相遇;教育不止是一种交往,但教育是在持续的交往中不断发现学生、发展学生和成就学生的。把交往变成相遇,在持续的相遇中,学生逐渐体察到幸福学习的意义,教师逐渐明晰教育的本源意义。正是这种意义的相遇与交汇,使学生迷恋于学习、教师痴情于教学,共同创造教育的美好。
(崔志钰,海门市新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226100)
责任编辑:杨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