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许多人在年轻时怀有理想和抱负,但后来真正能够实践的却不多,作为20世纪重要人物之一的史怀哲是其中的一个典范。他天生聪颖,有父亲和良师指点,当年他求学的斯特拉斯堡大学又具有自由的学术风气,他可以说是得天独厚。但是他能够成为影响世人的人道实践者,主要还是来自他后天的努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史怀哲在24岁就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且在神学、哲学和音乐方面崭露头角,在当时可说是前途无量,但是他选择追寻他在21岁的一个明亮的早晨,从睡梦中醒来时所立下的抱负,那就是“30岁之前致力于学问和艺术的追求,30岁之后献身于直接服务人群”。在他决定远赴非洲行医时,师长、友人嘲笑以对,批评他愚蠢、自以为是,是一个“头脑不清楚的年轻人”,还有人竟然说他是因为爱情不遂才想远走他乡。当时支持史怀哲坚持下去的,除了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就是他悲天悯人的胸怀,他在本书中自述:“我一直无法接受自己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却眼见周遭许多人在悲伤与痛苦中挣扎。”就是这种人道精神的支持让他能够排除万难,开启他在非洲兰巴雷行医的慈善志业,并且持续到90岁告别世间,这当中他遭遇了许多挫折,包括染上痢疾多年,还曾被当作战俘看待。
史怀哲一生治学严谨、好学不倦,不论做什么都全力以赴,他全神贯注,按部就班,一天工作16小时,丝毫没有懈怠。习医期间,他在应付医学课程、神学授课、布道活动及巡回演奏之余,还能够同时从事宗教和音乐书籍(他是巴赫音乐和管风琴的专家)的写作。
史怀哲是个谦逊、从不自满的人,他在本书中说:“即使到今天,我在大庭广众之中依然会感到羞怯与不自在。”
然而在非洲行医的岁月里,目睹疾病、贫穷、饥荒、殖民剥削和战争苦难,他没有停止思考和阅读。他在1921年出版的《原始森林的边缘》一书中,沉痛地谴责“白人为了获取物质利益在非洲犯下的不义、暴力及残酷罪行……保持沉默与掩盖事实,使得我们对非洲原住民的伤害持续至今,即便现在,准予殖民地的原住民独立,也只是将剥削者转换成他们自己的同胞,如此并不能弥补我们的错误”。他也指出原始民族的生存正遭受严重的威胁,主要肇因于“贸易行为所提供的酒精、白人传入的疾病”等等,因此他坚决反对把造福殖民地人的行为视为一种恩惠或善行,“它其实应该是一种赎罪”。
当我们想起直到21世纪的今天,仍然在非洲和其他开发中地区不时发生的军事政变、种族屠杀和强权国家为了物质利益所表现的默许态度,以及许多原住民族的酗酒和健康问题时,不禁要怀疑人类的文明究竟是在进步还是衰败。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史怀哲想起人类文明的问题,他认为人类文明衰败崩解,才导致战争,而文明的没落来自精神和伦理的低落。
1915年9月里的一天,他沿着奥果韦河搭船去诊疗病人,船在日落时分正要穿越一群河马时,他心中毫无预期地突然闪现“尊重生命”这几个字,之后他进一步提出尊重生命的伦理和世界观,而他构思许久的《文明的哲学》一书之中心主题也因应而生。他认为即使科学和技术的成就带来物质的进步,如果人类不能朝着伦理的目标不断奋斗迈进,就无法真正受惠,也不能克服贪婪、妥协、迷信、现实政治,以及随之而来的文明衰败的危机。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之后,他大声呼吁禁止核武试爆和加大对环境的保护。他这些言行在迈入21世纪的今天依旧是世人的暮鼓晨钟。
记得当年接触史怀哲著作,缘于我的忘年故交陈五福医师,陈医师受到史怀哲的感召,毕生在故乡罗东悬壶济世,他生前总是惦记着史怀哲的名言:每个人都有他心中的“兰巴雷”。当年像五福医师这般受到史怀哲影响而行医行善的人不少。今天,何处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的“兰巴雷”?
责任编辑 华南
[德]史怀哲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3年9月出版
定价:42.80元
史怀哲在24岁就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且在神学、哲学和音乐方面崭露头角,在当时可说是前途无量,但是他选择追寻他在21岁的一个明亮的早晨,从睡梦中醒来时所立下的抱负,那就是“30岁之前致力于学问和艺术的追求,30岁之后献身于直接服务人群”。在他决定远赴非洲行医时,师长、友人嘲笑以对,批评他愚蠢、自以为是,是一个“头脑不清楚的年轻人”,还有人竟然说他是因为爱情不遂才想远走他乡。当时支持史怀哲坚持下去的,除了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就是他悲天悯人的胸怀,他在本书中自述:“我一直无法接受自己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却眼见周遭许多人在悲伤与痛苦中挣扎。”就是这种人道精神的支持让他能够排除万难,开启他在非洲兰巴雷行医的慈善志业,并且持续到90岁告别世间,这当中他遭遇了许多挫折,包括染上痢疾多年,还曾被当作战俘看待。
史怀哲一生治学严谨、好学不倦,不论做什么都全力以赴,他全神贯注,按部就班,一天工作16小时,丝毫没有懈怠。习医期间,他在应付医学课程、神学授课、布道活动及巡回演奏之余,还能够同时从事宗教和音乐书籍(他是巴赫音乐和管风琴的专家)的写作。
史怀哲是个谦逊、从不自满的人,他在本书中说:“即使到今天,我在大庭广众之中依然会感到羞怯与不自在。”
然而在非洲行医的岁月里,目睹疾病、贫穷、饥荒、殖民剥削和战争苦难,他没有停止思考和阅读。他在1921年出版的《原始森林的边缘》一书中,沉痛地谴责“白人为了获取物质利益在非洲犯下的不义、暴力及残酷罪行……保持沉默与掩盖事实,使得我们对非洲原住民的伤害持续至今,即便现在,准予殖民地的原住民独立,也只是将剥削者转换成他们自己的同胞,如此并不能弥补我们的错误”。他也指出原始民族的生存正遭受严重的威胁,主要肇因于“贸易行为所提供的酒精、白人传入的疾病”等等,因此他坚决反对把造福殖民地人的行为视为一种恩惠或善行,“它其实应该是一种赎罪”。
当我们想起直到21世纪的今天,仍然在非洲和其他开发中地区不时发生的军事政变、种族屠杀和强权国家为了物质利益所表现的默许态度,以及许多原住民族的酗酒和健康问题时,不禁要怀疑人类的文明究竟是在进步还是衰败。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史怀哲想起人类文明的问题,他认为人类文明衰败崩解,才导致战争,而文明的没落来自精神和伦理的低落。
1915年9月里的一天,他沿着奥果韦河搭船去诊疗病人,船在日落时分正要穿越一群河马时,他心中毫无预期地突然闪现“尊重生命”这几个字,之后他进一步提出尊重生命的伦理和世界观,而他构思许久的《文明的哲学》一书之中心主题也因应而生。他认为即使科学和技术的成就带来物质的进步,如果人类不能朝着伦理的目标不断奋斗迈进,就无法真正受惠,也不能克服贪婪、妥协、迷信、现实政治,以及随之而来的文明衰败的危机。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之后,他大声呼吁禁止核武试爆和加大对环境的保护。他这些言行在迈入21世纪的今天依旧是世人的暮鼓晨钟。
记得当年接触史怀哲著作,缘于我的忘年故交陈五福医师,陈医师受到史怀哲的感召,毕生在故乡罗东悬壶济世,他生前总是惦记着史怀哲的名言:每个人都有他心中的“兰巴雷”。当年像五福医师这般受到史怀哲影响而行医行善的人不少。今天,何处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的“兰巴雷”?
责任编辑 华南
[德]史怀哲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3年9月出版
定价:42.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