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故乡海城
我儿时的记忆依然是我的故乡---辽宁海城,那里有我太多的回忆。我的童年,我的古老的家都属于她---我的家乡海城,那是生我养我的故乡。
海城是个古城,方圆不大,南门到北门只有二里半路,城墙高耸,有5个城门:大南门,小南门,东门,西门和北门。到了夜间城门紧闭,你会觉得非常安全。城内有四条主要街道,东关,西关,北关,南关,还有中街,火神庙街等,街道不宽,只能并排走两辆马车,没有路灯,夜里靠店家轮流点煤油灯。如果发生火灾,就靠商家出人挑水灭火,当时的警笛就是敲锣,成串地敲,人们叫串锣。
城里有许多庙宇,西关有老爷庙即关公庙,南关有蚂蚱庙,东关有城隍庙,还有三学寺,北关有火神庙、天齐庙,我记忆中的就这些。每年都有庙会,五月十三是老爷庙,四月初八是观音庙,五月初十是城隍庙。庙会时人很多,每到那时我家大人就带我去逛庙会,逛庙会的生意人很多。除了庙会以外,还有元宵节。元宵节很热闹,闹元宵要扎彩灯,里面点蜡烛,街上有扭秧歌的、跑旱船的。每到这时正是商家赚钱的好机会,也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
海城商店不发达,南关有一家点心铺,两、三家商店,出售布匹;西关没有大的商家;西关外一带过去是杀人的刑场,每到这个日子就叫"出大差";东关最穷,是卖唱的地方,也就是妓院,我们年轻女子是不能去那里的;南关有烧锅,也就是制酒的厂家;北关的有钱人多,有一家还住小楼,那时的海城是没有楼房的,我家住的是在中街上的标准中式房,青砖青瓦。
海城的商业除了店铺,还有货郎担,货郎挑着挑子,手里摇着拨浪鼓,串街走巷,妇女在家就能买到想要的针线和化妆品之类的东西。
海城是个古老的城市,有许多传说。据老人说,海城还在东关挖出了许多朝鲜大碗,据说明朝时朝鲜人在这儿住过,这里也是薛平贵征东住过的地方,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我小时候上学的路上看到城门上悬挂的牌匾"临冥",可能就是它最早的名字,老人们说它又叫"三疆越虎城"。城里的房子都是古香古色的,我想如果不是人们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如果后来不发生地震,海城完全可以与山西的平遥古城相媲美。可惜的是,现在这样一座古城已被现代文明淹没了。
1925年,古城海城有了电灯,当电灯出现时我们都出去看电灯,那架势就好像看魔术一样,奇怪它怎么就会这么亮?这时我家还没有电灯,但很快我们家也装上了电灯。在没有电灯前,我们中街的店铺点煤油灯,黑天也点灯笼,我家的灯笼上写有"隆泰源",是红字,现在每当我看到电视屏幕上出现点着的灯笼,我就想起了隆泰源的灯,但那已是历史了。
1933年我离开故乡海城,随着丈夫去了山海关。虽然离开了故乡,但我始终没有忘记那里,因为我的根在那里,我的亲人在那里。我常常回家,每次回故乡都没有多少变化。1961年我再次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故乡依旧,小时的住房、中街的店铺、大南门、小南门、三学寺依旧,雨后街道依然是一条泥淌的河流,我那时想,何时故乡会和外面的世界一样变化呢?
1975年的一场大地震,把旧日的海城摧毁了,但仍然没有大的起色,那时经济条件不允许。改革开放后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2年6月,耄耋之年的我又踏上了故乡的土地。变了,一切都变了,街道宽阔了,过去的火神庙街、三学寺已经影迹无踪,到处是崭新的楼房。公园里人们在歌唱跳舞,老年人在晨练、扭秧歌。望着这一切,我思绪万千……儿时的故乡,你在那里?你在我的心里,你永远留在我深深的记忆里。
童年的记忆
小时候的货币,在我的记忆中是铜板,一角钱是54个小子儿(即小钱)或是27个大子儿,一角钱可以买54样的东西,直到成年,我还用这种钱。我记得我奶奶说她小时候用的就是铜钱,可能是同治年或其他年号,总之是清朝的货币,形状是外圆中方。我家曾有许多古钱,家道没落时都卖了,奶奶说光古钱就有70多斤,是用秤称重卖的。
小时候很多记忆模糊不清了,但总有一些零散的在脑海里,虽说零散,但我还是想对历史有个交代。我上学经过县衙门,门口挂着笼子,里面装着人头,听奶奶说杀的是革命党。奶奶和大奶都说过,民国三年即公历1914年,当时的统治者抓住革命党就杀,海城的西门外的西下洼是当时杀革命党的地方,一天,又抓住了几个年轻人,说是革命党,这些都是爱国青年当时就砍头,血流成河,西门外血迹斑斑,这一天,全家都没有吃饭。
年幼时,我奶奶常讲张大帅(张作霖)。皇姑屯事件时,当天恰巧有地震,奶奶说天鼓响了,又有大人物归天了,果然张大帅死了。
我的童年
我出生在一个商户人家,家中有爷爷、奶奶、叔叔和父母。我祖籍山西徐沟,祖父9岁时随他的祖母到了东北的海城做生意。听说祖上是读书人,到了祖父一辈才经商,开毡帽铺,字号"隆泰源",生意兴隆。我们生活富裕,到我出生时,已有六辈无女孩,因此我出生时家里特别高兴,我成了家中的宝贝。我满月时,祖父请客30多桌,可见兴奋极了。我的祖母家中也有产业,出身富贵,结婚时带来很多钱。我家开帽子铺,做毛毡、毡鞋、毡帽,祖母也加入了股份,所以有什么事多敢做主。
祖父祖母对我宠爱有加。生活方面我是主要的,无论吃什么,都可着我。我记得在家吃梨,我吃剩的梨核,二妹检起来就吃了。不但如此,其他方面也惯着我,外面有什么热闹也要带我去看。有一年一家办丧事,我奶奶叫我大奶背着我去看热闹,起灵时,一吹号,我被吓着了,回家就有病了。于是我每天抽风,而且每次都是午夜时抽,我的奶奶恨不得让钟停摆。白天奶奶抱着我,我大奶打伞,到处寻医,奶奶为我磨破了鞋(木底鞋),七月十五,柜上送来了饺子都没有空儿吃,每个人都是用手抓着吃的。在我患病期间,接了不少的礼品,有人说,老刘家一个孩子得病惊动了这么多的人,将来他家老人有病也不会有这种排场。这话真被说中了,等我爷爷他们那时,我家就处于没落时期了。
我有病时不会走路了,奶奶、大奶累坏了。我妈妈那时才23岁,她不太在意,她也承受不了我的折磨。到后来,我家只好请大神来治病,我爷爷不信神,但没办法,为了我只能出此下策。我的病仍然很重,后来看没有希望了,为我准备了小裹匣子,头发也散开了,窗也打开了,我奶奶还到城隍庙为我送替身。后来我的病终于好了,有一天我对奶奶说,"奶奶我要回家",奶奶紧紧搂着我说,"孩子,快回来吧"。从此以后,我更成了奶奶的心尖,上街奶奶都要人背着我,而领着我的二妹。病好之后,我爷爷给我准备了一些供幼儿识字的字块,有三从四德、妇女家训。我爷爷很严格,学不会就用巴掌扇,所以我总躲着爷爷。
我6岁时,家已迁到隆泰源商铺,共有17间房。我家的房子原来是庙,前屋7间,中间5间,后院5间。前面的7间是商铺,中间的是住房,我们住东面三间,西面两间放东西。后面5间是厨房,其中也有制毡帽的地方。我的祖母和母亲都不会做家务,做饭有厨师,吃饭时有人叫,就这样母亲也不能按时,有时头还没梳好。
我还有一位大奶。她是我父亲的乳母,她对我特别娇惯,甚至超过我的亲奶奶,她给我梳头,从不用梳子,而用刷子,怕我的头皮疼,我一时也离不开她。她有两个女儿,每次去她女儿家,都带着我去。她在我家一直呆了35年,直到我父亲去世。
我8岁入读小学,当时祖父的封建思想严重,认为女孩子不必读书,他倡导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不供我读书,而奶奶则极力主张我读书,她知道不读书的害处,因此学费当然由祖母来承担。
在我的记忆里,我们的文化生活就是看戏。海城有个戏园子,在火神庙街,每天都有送戏报的,好像现在的电视报一样。我祖母是个戏迷,看戏不止一个人,有打灯笼的,有夹垫子的,有抱孩子的,小伙计都愿意去,这些人都不用花钱买戏票,打的大红灯笼上面有隆泰源的商号,很气派。我也随祖母看戏去,但是我不看戏,我在戏台边的台耳上坐着,专看化装的,跟班的给演员化装,如果戏子不高兴,要发脾气的。
过年时供奉祖宗,我们就要擦蜡台,灯具都是锡的。然后还要把大钱穿成串,围在蜡台的周围,那时我家的古钱非常多。我记得我家的店铺晚上结帐,小伙计唱读帐目,写帐人唱写,放帐的小柜至今还在我家,里面用来装衣服,上面放电视机。过年之后,正月初六开市,全体人员举起算盘狂摇,表示开市大吉。现在想起来,这种景象真是壮观。
当时父亲在沈阳奉天的一个盐站当会计,收入微薄。叔叔长我十岁,在他18岁时由于误诊死去了,我的祖父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终于病倒了,祖母也无心照顾生意,因此生意开始走下坡路,仆人开始偷卖家里的东西,并糟蹋东西,有时连面条也被倒掉了,再加上又遭遇了火灾,生意终于破产了。我们的生活一落千丈,靠着老底勉强度日。后来祖父去世了。
之后,我父亲在哈尔滨工作,做公安局的书记官,经济有所好转,当时我正入小学读书。父亲在外工作了三年才回来,我们很高兴。但没想到,父亲回家三天后就去世了,又一次因为误诊,这是一个本家大夫看的,我们也没办法。我家的天塌了,只剩下祖母、母亲和我们姊妹5人。我们只好靠母亲给人家做针线维持生计,过去生意场上的朋友也时常接济我们,他们做饭的锅巴就送给我们,我们再重新做饭,这样勉强度过了难关。
童年的过年的记忆
现在过年叫春节,我童年叫过年,当时的小孩子都盼着过年。因为平时我们没有什么娱乐,只有过年才有。平时没有什么好热闹,只有等过年才有热闹。而且过年我的长辈可以放松对我们的要求。
在我记忆中过年前要忙上一阵子。我的童年的年还是很有年味的。那时要装备屋子,准备吃的摆供品。现在孩子们是不会看到这些情景的。我家作生意的供财神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要供佛,供奉家谱、灶王爷。我家用的是香炉烛台都是很不错的锡器,平时不动它,只有到了过年前,我就要把锡器擦拭干净,供桌的围子要都是红缎子绣花的。供品很多,有鱼肉和菜。每份供品15个馒头。在这期间特别的忙,一进了腊月就开始做供品包饺子冻起来,年味真是浓浓的。我们觉得十分有趣,进了腊月就开始准备了,我家要整整一头猪才够用的。等到过了十五,撤下来的供品还足足够吃一个月的。
前面曾经提到了过年挂年画的事,其中还有苏东坡等古代名人的珍贵字画。我记得我爷爷奶奶的房间挂的一副字画是个虎字,画长的很,从顶棚一直到地面。这个字的长度足有5尺长。虎字的每一笔都是完万字信总之每一划都是字组成的。我家布置的十分的高雅。
年初一我们姐妹都有新衣服,压岁钱,买新衣服的钱是爷爷给的。我们过年和柜上的伙计一起过年摆席,吃饭前要放鞭炮。正月初一,亲朋好友来拜年,带着礼品,还留下压岁钱。
我家的小伙计当时最小的才15岁,这期间让他们休息玩,还发给他们几个过年的钱。当时生意停业,过了十五才开市。正月初六开市要放鞭炮,十几个小伙计拿算盘狂摇,表示生意兴隆,贴了生意兴隆通四海的字符,还挂了红绿彩纸表示庆贺。
回忆起来童年过年是太有趣了。但这些只有我和我的二妹能够享受到,三妹在姥姥家。当时四妹五妹还没有出生。到了他们过年的时候我家已经衰落了。
读书
我8岁上小学,海城女师附小。学校进门处挂着孔子孟子的画像,校门里有校训,我们进校门要向孔子像敬礼,后来我们学校还挂了孙中山的像,我们小,当时什么也不懂,让向谁敬礼就向谁敬礼。
小学开设国文、算术、体育、唱歌、图画、英文、女红等课程。女红就是手工课,也有编织、绣花、钩花等,现在孩子们做的十字绣,我也作过。我们学习英文,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教我们"学校"这个单词,我们当时都戏称"撕裤子"。女红课,我绣的"子孙万代"给了李毓英(后来成为我丈夫)家,我绣的桌蒙,老师很喜欢,买了去,当她的嫁妆,绣这个桌蒙,我母亲帮了我的忙,我还织过手套。当时我们班上有30多人,都是有钱人家的女子,我家只是一般的家庭。我们刚上学用的是铅笔,但我们也学大楷、小楷,先描红。由于那时的基础,因此我的毛笔字写得好。我的体育不好,我只会跳绳,不会踢毽子。
我们初小念四年,高小二年,之后再读半年预科,然后升中学。当时海城只有师范,我是第一届的中学生,我在中一级,还有中二级,我念书时成绩一般,我常常在后面"打狼",所谓"打狼",就是考试名次在后面。我表姐说我,你看李毓英总在榜首。但我也有一次考得较好,那是考中学,我考了第5名,但这里有虚假的成分,我事先打了小抄。
刚上学时,是柜上的小伙计背我去的,下学再接我回来。
我的父亲对我们管教很严格,说话、走路都要有女孩子的样子。我性格孤僻,不联系人,身体也不壮实,上体育课赛跑,谁都不肯让我参加。我学习不够努力。我祖母对我学习很严格,她不让我无故旷课,如下雨或有小病时,我就不想去,她都不让,我妈则不然,她不重视学习,祖母自己没读书,所以她知道苦处。我们姐妹5人都受过教育,三妹四妹只读小学,家境贫寒无力升学。
到了我12岁,家道败落,16岁时父亲去世,我的少年时代也结束了。小时候我就总听我祖父动不动就说我"七、八岁的大丫头",所以我一直认为我很大。没有童年、青年,只有老年。没有像现在的孩子那样,多么幸福!
我儿时的记忆依然是我的故乡---辽宁海城,那里有我太多的回忆。我的童年,我的古老的家都属于她---我的家乡海城,那是生我养我的故乡。
海城是个古城,方圆不大,南门到北门只有二里半路,城墙高耸,有5个城门:大南门,小南门,东门,西门和北门。到了夜间城门紧闭,你会觉得非常安全。城内有四条主要街道,东关,西关,北关,南关,还有中街,火神庙街等,街道不宽,只能并排走两辆马车,没有路灯,夜里靠店家轮流点煤油灯。如果发生火灾,就靠商家出人挑水灭火,当时的警笛就是敲锣,成串地敲,人们叫串锣。
城里有许多庙宇,西关有老爷庙即关公庙,南关有蚂蚱庙,东关有城隍庙,还有三学寺,北关有火神庙、天齐庙,我记忆中的就这些。每年都有庙会,五月十三是老爷庙,四月初八是观音庙,五月初十是城隍庙。庙会时人很多,每到那时我家大人就带我去逛庙会,逛庙会的生意人很多。除了庙会以外,还有元宵节。元宵节很热闹,闹元宵要扎彩灯,里面点蜡烛,街上有扭秧歌的、跑旱船的。每到这时正是商家赚钱的好机会,也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
海城商店不发达,南关有一家点心铺,两、三家商店,出售布匹;西关没有大的商家;西关外一带过去是杀人的刑场,每到这个日子就叫"出大差";东关最穷,是卖唱的地方,也就是妓院,我们年轻女子是不能去那里的;南关有烧锅,也就是制酒的厂家;北关的有钱人多,有一家还住小楼,那时的海城是没有楼房的,我家住的是在中街上的标准中式房,青砖青瓦。
海城的商业除了店铺,还有货郎担,货郎挑着挑子,手里摇着拨浪鼓,串街走巷,妇女在家就能买到想要的针线和化妆品之类的东西。
海城是个古老的城市,有许多传说。据老人说,海城还在东关挖出了许多朝鲜大碗,据说明朝时朝鲜人在这儿住过,这里也是薛平贵征东住过的地方,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我小时候上学的路上看到城门上悬挂的牌匾"临冥",可能就是它最早的名字,老人们说它又叫"三疆越虎城"。城里的房子都是古香古色的,我想如果不是人们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如果后来不发生地震,海城完全可以与山西的平遥古城相媲美。可惜的是,现在这样一座古城已被现代文明淹没了。
1925年,古城海城有了电灯,当电灯出现时我们都出去看电灯,那架势就好像看魔术一样,奇怪它怎么就会这么亮?这时我家还没有电灯,但很快我们家也装上了电灯。在没有电灯前,我们中街的店铺点煤油灯,黑天也点灯笼,我家的灯笼上写有"隆泰源",是红字,现在每当我看到电视屏幕上出现点着的灯笼,我就想起了隆泰源的灯,但那已是历史了。
1933年我离开故乡海城,随着丈夫去了山海关。虽然离开了故乡,但我始终没有忘记那里,因为我的根在那里,我的亲人在那里。我常常回家,每次回故乡都没有多少变化。1961年我再次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故乡依旧,小时的住房、中街的店铺、大南门、小南门、三学寺依旧,雨后街道依然是一条泥淌的河流,我那时想,何时故乡会和外面的世界一样变化呢?
1975年的一场大地震,把旧日的海城摧毁了,但仍然没有大的起色,那时经济条件不允许。改革开放后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2年6月,耄耋之年的我又踏上了故乡的土地。变了,一切都变了,街道宽阔了,过去的火神庙街、三学寺已经影迹无踪,到处是崭新的楼房。公园里人们在歌唱跳舞,老年人在晨练、扭秧歌。望着这一切,我思绪万千……儿时的故乡,你在那里?你在我的心里,你永远留在我深深的记忆里。
童年的记忆
小时候的货币,在我的记忆中是铜板,一角钱是54个小子儿(即小钱)或是27个大子儿,一角钱可以买54样的东西,直到成年,我还用这种钱。我记得我奶奶说她小时候用的就是铜钱,可能是同治年或其他年号,总之是清朝的货币,形状是外圆中方。我家曾有许多古钱,家道没落时都卖了,奶奶说光古钱就有70多斤,是用秤称重卖的。
小时候很多记忆模糊不清了,但总有一些零散的在脑海里,虽说零散,但我还是想对历史有个交代。我上学经过县衙门,门口挂着笼子,里面装着人头,听奶奶说杀的是革命党。奶奶和大奶都说过,民国三年即公历1914年,当时的统治者抓住革命党就杀,海城的西门外的西下洼是当时杀革命党的地方,一天,又抓住了几个年轻人,说是革命党,这些都是爱国青年当时就砍头,血流成河,西门外血迹斑斑,这一天,全家都没有吃饭。
年幼时,我奶奶常讲张大帅(张作霖)。皇姑屯事件时,当天恰巧有地震,奶奶说天鼓响了,又有大人物归天了,果然张大帅死了。
我的童年
我出生在一个商户人家,家中有爷爷、奶奶、叔叔和父母。我祖籍山西徐沟,祖父9岁时随他的祖母到了东北的海城做生意。听说祖上是读书人,到了祖父一辈才经商,开毡帽铺,字号"隆泰源",生意兴隆。我们生活富裕,到我出生时,已有六辈无女孩,因此我出生时家里特别高兴,我成了家中的宝贝。我满月时,祖父请客30多桌,可见兴奋极了。我的祖母家中也有产业,出身富贵,结婚时带来很多钱。我家开帽子铺,做毛毡、毡鞋、毡帽,祖母也加入了股份,所以有什么事多敢做主。
祖父祖母对我宠爱有加。生活方面我是主要的,无论吃什么,都可着我。我记得在家吃梨,我吃剩的梨核,二妹检起来就吃了。不但如此,其他方面也惯着我,外面有什么热闹也要带我去看。有一年一家办丧事,我奶奶叫我大奶背着我去看热闹,起灵时,一吹号,我被吓着了,回家就有病了。于是我每天抽风,而且每次都是午夜时抽,我的奶奶恨不得让钟停摆。白天奶奶抱着我,我大奶打伞,到处寻医,奶奶为我磨破了鞋(木底鞋),七月十五,柜上送来了饺子都没有空儿吃,每个人都是用手抓着吃的。在我患病期间,接了不少的礼品,有人说,老刘家一个孩子得病惊动了这么多的人,将来他家老人有病也不会有这种排场。这话真被说中了,等我爷爷他们那时,我家就处于没落时期了。
我有病时不会走路了,奶奶、大奶累坏了。我妈妈那时才23岁,她不太在意,她也承受不了我的折磨。到后来,我家只好请大神来治病,我爷爷不信神,但没办法,为了我只能出此下策。我的病仍然很重,后来看没有希望了,为我准备了小裹匣子,头发也散开了,窗也打开了,我奶奶还到城隍庙为我送替身。后来我的病终于好了,有一天我对奶奶说,"奶奶我要回家",奶奶紧紧搂着我说,"孩子,快回来吧"。从此以后,我更成了奶奶的心尖,上街奶奶都要人背着我,而领着我的二妹。病好之后,我爷爷给我准备了一些供幼儿识字的字块,有三从四德、妇女家训。我爷爷很严格,学不会就用巴掌扇,所以我总躲着爷爷。
我6岁时,家已迁到隆泰源商铺,共有17间房。我家的房子原来是庙,前屋7间,中间5间,后院5间。前面的7间是商铺,中间的是住房,我们住东面三间,西面两间放东西。后面5间是厨房,其中也有制毡帽的地方。我的祖母和母亲都不会做家务,做饭有厨师,吃饭时有人叫,就这样母亲也不能按时,有时头还没梳好。
我还有一位大奶。她是我父亲的乳母,她对我特别娇惯,甚至超过我的亲奶奶,她给我梳头,从不用梳子,而用刷子,怕我的头皮疼,我一时也离不开她。她有两个女儿,每次去她女儿家,都带着我去。她在我家一直呆了35年,直到我父亲去世。
我8岁入读小学,当时祖父的封建思想严重,认为女孩子不必读书,他倡导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不供我读书,而奶奶则极力主张我读书,她知道不读书的害处,因此学费当然由祖母来承担。
在我的记忆里,我们的文化生活就是看戏。海城有个戏园子,在火神庙街,每天都有送戏报的,好像现在的电视报一样。我祖母是个戏迷,看戏不止一个人,有打灯笼的,有夹垫子的,有抱孩子的,小伙计都愿意去,这些人都不用花钱买戏票,打的大红灯笼上面有隆泰源的商号,很气派。我也随祖母看戏去,但是我不看戏,我在戏台边的台耳上坐着,专看化装的,跟班的给演员化装,如果戏子不高兴,要发脾气的。
过年时供奉祖宗,我们就要擦蜡台,灯具都是锡的。然后还要把大钱穿成串,围在蜡台的周围,那时我家的古钱非常多。我记得我家的店铺晚上结帐,小伙计唱读帐目,写帐人唱写,放帐的小柜至今还在我家,里面用来装衣服,上面放电视机。过年之后,正月初六开市,全体人员举起算盘狂摇,表示开市大吉。现在想起来,这种景象真是壮观。
当时父亲在沈阳奉天的一个盐站当会计,收入微薄。叔叔长我十岁,在他18岁时由于误诊死去了,我的祖父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终于病倒了,祖母也无心照顾生意,因此生意开始走下坡路,仆人开始偷卖家里的东西,并糟蹋东西,有时连面条也被倒掉了,再加上又遭遇了火灾,生意终于破产了。我们的生活一落千丈,靠着老底勉强度日。后来祖父去世了。
之后,我父亲在哈尔滨工作,做公安局的书记官,经济有所好转,当时我正入小学读书。父亲在外工作了三年才回来,我们很高兴。但没想到,父亲回家三天后就去世了,又一次因为误诊,这是一个本家大夫看的,我们也没办法。我家的天塌了,只剩下祖母、母亲和我们姊妹5人。我们只好靠母亲给人家做针线维持生计,过去生意场上的朋友也时常接济我们,他们做饭的锅巴就送给我们,我们再重新做饭,这样勉强度过了难关。
童年的过年的记忆
现在过年叫春节,我童年叫过年,当时的小孩子都盼着过年。因为平时我们没有什么娱乐,只有过年才有。平时没有什么好热闹,只有等过年才有热闹。而且过年我的长辈可以放松对我们的要求。
在我记忆中过年前要忙上一阵子。我的童年的年还是很有年味的。那时要装备屋子,准备吃的摆供品。现在孩子们是不会看到这些情景的。我家作生意的供财神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要供佛,供奉家谱、灶王爷。我家用的是香炉烛台都是很不错的锡器,平时不动它,只有到了过年前,我就要把锡器擦拭干净,供桌的围子要都是红缎子绣花的。供品很多,有鱼肉和菜。每份供品15个馒头。在这期间特别的忙,一进了腊月就开始做供品包饺子冻起来,年味真是浓浓的。我们觉得十分有趣,进了腊月就开始准备了,我家要整整一头猪才够用的。等到过了十五,撤下来的供品还足足够吃一个月的。
前面曾经提到了过年挂年画的事,其中还有苏东坡等古代名人的珍贵字画。我记得我爷爷奶奶的房间挂的一副字画是个虎字,画长的很,从顶棚一直到地面。这个字的长度足有5尺长。虎字的每一笔都是完万字信总之每一划都是字组成的。我家布置的十分的高雅。
年初一我们姐妹都有新衣服,压岁钱,买新衣服的钱是爷爷给的。我们过年和柜上的伙计一起过年摆席,吃饭前要放鞭炮。正月初一,亲朋好友来拜年,带着礼品,还留下压岁钱。
我家的小伙计当时最小的才15岁,这期间让他们休息玩,还发给他们几个过年的钱。当时生意停业,过了十五才开市。正月初六开市要放鞭炮,十几个小伙计拿算盘狂摇,表示生意兴隆,贴了生意兴隆通四海的字符,还挂了红绿彩纸表示庆贺。
回忆起来童年过年是太有趣了。但这些只有我和我的二妹能够享受到,三妹在姥姥家。当时四妹五妹还没有出生。到了他们过年的时候我家已经衰落了。
读书
我8岁上小学,海城女师附小。学校进门处挂着孔子孟子的画像,校门里有校训,我们进校门要向孔子像敬礼,后来我们学校还挂了孙中山的像,我们小,当时什么也不懂,让向谁敬礼就向谁敬礼。
小学开设国文、算术、体育、唱歌、图画、英文、女红等课程。女红就是手工课,也有编织、绣花、钩花等,现在孩子们做的十字绣,我也作过。我们学习英文,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教我们"学校"这个单词,我们当时都戏称"撕裤子"。女红课,我绣的"子孙万代"给了李毓英(后来成为我丈夫)家,我绣的桌蒙,老师很喜欢,买了去,当她的嫁妆,绣这个桌蒙,我母亲帮了我的忙,我还织过手套。当时我们班上有30多人,都是有钱人家的女子,我家只是一般的家庭。我们刚上学用的是铅笔,但我们也学大楷、小楷,先描红。由于那时的基础,因此我的毛笔字写得好。我的体育不好,我只会跳绳,不会踢毽子。
我们初小念四年,高小二年,之后再读半年预科,然后升中学。当时海城只有师范,我是第一届的中学生,我在中一级,还有中二级,我念书时成绩一般,我常常在后面"打狼",所谓"打狼",就是考试名次在后面。我表姐说我,你看李毓英总在榜首。但我也有一次考得较好,那是考中学,我考了第5名,但这里有虚假的成分,我事先打了小抄。
刚上学时,是柜上的小伙计背我去的,下学再接我回来。
我的父亲对我们管教很严格,说话、走路都要有女孩子的样子。我性格孤僻,不联系人,身体也不壮实,上体育课赛跑,谁都不肯让我参加。我学习不够努力。我祖母对我学习很严格,她不让我无故旷课,如下雨或有小病时,我就不想去,她都不让,我妈则不然,她不重视学习,祖母自己没读书,所以她知道苦处。我们姐妹5人都受过教育,三妹四妹只读小学,家境贫寒无力升学。
到了我12岁,家道败落,16岁时父亲去世,我的少年时代也结束了。小时候我就总听我祖父动不动就说我"七、八岁的大丫头",所以我一直认为我很大。没有童年、青年,只有老年。没有像现在的孩子那样,多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