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塘镇位于仁化县城西部,距县城19公里。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石塘曾因盛产煤矿而“辉煌”一时。据了解,在70年代,石塘镇一年的煤矿产量达数万吨,年产值1000多万元,但90年代末以来,随着煤矿产业被全面叫停,石塘的发展发生了180°转弯。弃煤炭而搞生态,石塘走上了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子。
石塘镇党委书记梁炜说,2005年镇里的小煤矿全部关闭后,石塘历届镇委、镇政府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充分依托石塘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制定了全新的发展规划,围绕做好“三篇文章”的工作思路,真抓实干,促进了石塘经济新的绿色崛起。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石塘村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是仁化县重要的粮食作物区。近年来,石塘镇充分依托传统产业优势,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布局,大力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多措并举,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该镇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总投资904万元的京群片田间工程全面竣工,修建了机耕道24公里,陂头7个,3条长8公里干渠,36公里水沟。总投资720万元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对全镇中低产田0.81万亩进行了改造。总投资800万元的水利示范镇建设项目对小灌区、小泵站、小水陂、小山塘、小堤防进行了改造、扩建,改善了全镇的水利设施。
随着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该镇农业产业化得到了全面提升。一方面,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成立了柑桔、花生、蔬菜、农机、灵芝、农副产品等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成立农副产品(石塘堆花米酒)合作社后,镇里共有21户家庭式酿酒作坊,年产量大大提高,每年的堆花米酒产量达1000多吨,提升了堆花米酒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农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自全镇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以来,石塘全年农业产品规模化种植实现了大提升,优质水稻18932亩,花生9100亩,柑桔1400亩,马蹄835亩,甜竹笋14000多亩;水产养殖400多亩;肉牛存栏300多头,肉猪存栏9897多头;冬种绿肥紫云英共5500余亩,大大提高了老百姓的收入。
据了解,2013年,石塘全镇农业生产总值17696万元;农村人均收入达10471.9元。煤炭产业的关闭,曾经给石塘发展带来了“困难”,但随着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石塘镇的经济又迎来了新的“春天”。
发挥资源优势,促进旅游快速发展
参观红色革命遗址“双峰寨”、观看“月姐歌”表演、喝石塘“堆花米酒”、游览石塘古村落是游客到仁化旅游必然选择。石塘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这些都是发展旅游得天独厚的资源。
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为发展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推动石塘的转型发展,石塘镇委、镇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科学谋划,积极开展了许多切实有效的工作。
近年来,石塘镇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不断加大旅游资金投入,大力完善了石塘古村、双峰寨等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积极整合资源,合理使用省、市有关部门下拨资金,规划设计旅游项目,完成旅游咨询展示中心和特色农产品交易展示中心建设。同时,把发展革命老区红色生态文化旅游纳入县、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大资金投入,挖掘红色资源,创出红色品牌,打造红色生态经;大力扶持了农家乐,发展特色旅游项目,培育旅游经济新亮点;着力做大做强石塘堆花米酒品牌;加强了对“月姐歌”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同时,该镇实行“文”“旅”结合,以“文”促“旅”,以发展文化事业为切入点,通过招商引资实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加快乡村旅游发展进程。
随着各项工作的陆续深入推进,石塘镇旅游新看点已初具规模。2013年,该镇成功承办了首届“中国好风光”摄影大擂台仁化石塘采风活动、石塘古村旅游文化节暨全球百名华人摄影家走进石塘采风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此外,石塘古村成功申报了“广东摄影创作基地”,为石塘古村新添一张省级名片。
如今,石塘红色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生态文化旅游、水上运动和休闲度假产业的发展,每年能为石塘带来数万人次游客,旅游产业已逐步成为镇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新石塘
“石塘真的变了,没有了大烟囱,没有了黑乌乌的煤矿,真的山好水好啊。”刚到石塘的时候,我们的一名记者这样感叹道。记者日前走访石塘发现,这里山峦青黛,绿水悠悠,气候温和,环境确实优美。
“按照县里的发展规划,我们镇是生态功能区,我们的工作就是保护生态,发展生态产业。”梁炜表示,近年来,石塘镇坚持以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开发为载体,以实施农村环境和景观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全面完善了双峰寨护城河护栏建设工程;建设了蝴蝶园广场,完成广场绿道、仿传统建筑、古井等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了石塘古村历史水系改造,改善了古村落的环境卫生状况;争取上级资金770万元,全面推进了古村落生态旅游景区道路改造、旅游线路规划、路灯、公共厕所、消防设施和旅游标识等配套设施建设,实施了历史街巷复原和古建筑抢救维修;实施了历史文化名村风貌统一改造工程,同时协调上级有关部门解决了古村农户宅基地等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乡村环境面貌实现大改善,镇村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改善林业生态环境,石塘镇还积极采取措施,逐步以落叶阔叶林取代丰产林;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实施生活、农业污水排放处理等措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由于生态环境好,石塘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玩。梁炜说,2014年年初,还有不少港澳的投资商前来考察,打算在石塘发展农业和生态旅游业。
据了解,随着碳汇交易越来越受到重视,石塘还将发展和保护好生态环境,为未来的碳汇交易“储备能量”作为工作的重要目标。“目前,我们已经邀请中山大学和有关研究机构对全镇的碳指标和潜在价值进行评估,并制作了规划。”梁炜告诉记者,碳汇交易是未来国际发展的方向,由于石塘是生态功能区,全镇没有任何工业,因此,将来,石塘将可依靠出卖碳指标获取丰厚的生态效益。
石塘镇党委书记梁炜说,2005年镇里的小煤矿全部关闭后,石塘历届镇委、镇政府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充分依托石塘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制定了全新的发展规划,围绕做好“三篇文章”的工作思路,真抓实干,促进了石塘经济新的绿色崛起。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石塘村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是仁化县重要的粮食作物区。近年来,石塘镇充分依托传统产业优势,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布局,大力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多措并举,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该镇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总投资904万元的京群片田间工程全面竣工,修建了机耕道24公里,陂头7个,3条长8公里干渠,36公里水沟。总投资720万元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对全镇中低产田0.81万亩进行了改造。总投资800万元的水利示范镇建设项目对小灌区、小泵站、小水陂、小山塘、小堤防进行了改造、扩建,改善了全镇的水利设施。
随着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该镇农业产业化得到了全面提升。一方面,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成立了柑桔、花生、蔬菜、农机、灵芝、农副产品等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成立农副产品(石塘堆花米酒)合作社后,镇里共有21户家庭式酿酒作坊,年产量大大提高,每年的堆花米酒产量达1000多吨,提升了堆花米酒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农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自全镇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以来,石塘全年农业产品规模化种植实现了大提升,优质水稻18932亩,花生9100亩,柑桔1400亩,马蹄835亩,甜竹笋14000多亩;水产养殖400多亩;肉牛存栏300多头,肉猪存栏9897多头;冬种绿肥紫云英共5500余亩,大大提高了老百姓的收入。
据了解,2013年,石塘全镇农业生产总值17696万元;农村人均收入达10471.9元。煤炭产业的关闭,曾经给石塘发展带来了“困难”,但随着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石塘镇的经济又迎来了新的“春天”。
发挥资源优势,促进旅游快速发展
参观红色革命遗址“双峰寨”、观看“月姐歌”表演、喝石塘“堆花米酒”、游览石塘古村落是游客到仁化旅游必然选择。石塘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这些都是发展旅游得天独厚的资源。
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为发展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推动石塘的转型发展,石塘镇委、镇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科学谋划,积极开展了许多切实有效的工作。
近年来,石塘镇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不断加大旅游资金投入,大力完善了石塘古村、双峰寨等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积极整合资源,合理使用省、市有关部门下拨资金,规划设计旅游项目,完成旅游咨询展示中心和特色农产品交易展示中心建设。同时,把发展革命老区红色生态文化旅游纳入县、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大资金投入,挖掘红色资源,创出红色品牌,打造红色生态经;大力扶持了农家乐,发展特色旅游项目,培育旅游经济新亮点;着力做大做强石塘堆花米酒品牌;加强了对“月姐歌”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同时,该镇实行“文”“旅”结合,以“文”促“旅”,以发展文化事业为切入点,通过招商引资实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加快乡村旅游发展进程。
随着各项工作的陆续深入推进,石塘镇旅游新看点已初具规模。2013年,该镇成功承办了首届“中国好风光”摄影大擂台仁化石塘采风活动、石塘古村旅游文化节暨全球百名华人摄影家走进石塘采风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此外,石塘古村成功申报了“广东摄影创作基地”,为石塘古村新添一张省级名片。
如今,石塘红色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生态文化旅游、水上运动和休闲度假产业的发展,每年能为石塘带来数万人次游客,旅游产业已逐步成为镇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新石塘
“石塘真的变了,没有了大烟囱,没有了黑乌乌的煤矿,真的山好水好啊。”刚到石塘的时候,我们的一名记者这样感叹道。记者日前走访石塘发现,这里山峦青黛,绿水悠悠,气候温和,环境确实优美。
“按照县里的发展规划,我们镇是生态功能区,我们的工作就是保护生态,发展生态产业。”梁炜表示,近年来,石塘镇坚持以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开发为载体,以实施农村环境和景观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全面完善了双峰寨护城河护栏建设工程;建设了蝴蝶园广场,完成广场绿道、仿传统建筑、古井等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了石塘古村历史水系改造,改善了古村落的环境卫生状况;争取上级资金770万元,全面推进了古村落生态旅游景区道路改造、旅游线路规划、路灯、公共厕所、消防设施和旅游标识等配套设施建设,实施了历史街巷复原和古建筑抢救维修;实施了历史文化名村风貌统一改造工程,同时协调上级有关部门解决了古村农户宅基地等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乡村环境面貌实现大改善,镇村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改善林业生态环境,石塘镇还积极采取措施,逐步以落叶阔叶林取代丰产林;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实施生活、农业污水排放处理等措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由于生态环境好,石塘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玩。梁炜说,2014年年初,还有不少港澳的投资商前来考察,打算在石塘发展农业和生态旅游业。
据了解,随着碳汇交易越来越受到重视,石塘还将发展和保护好生态环境,为未来的碳汇交易“储备能量”作为工作的重要目标。“目前,我们已经邀请中山大学和有关研究机构对全镇的碳指标和潜在价值进行评估,并制作了规划。”梁炜告诉记者,碳汇交易是未来国际发展的方向,由于石塘是生态功能区,全镇没有任何工业,因此,将来,石塘将可依靠出卖碳指标获取丰厚的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