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来自东欧的德语诗人保尔·策兰的“语言栅栏”一诗,是诗人中期创作的代表诗作,引来众多解释。研读该诗,可窥策兰中期诗风之一斑。本文分别从主题结构、词语结构和诗文结构三个角度对这首诗文进行文本细解,运用诠释学的基本原则,视文本为无上权威,从基本词义出发,把文字的多元意向性规整到诗文的涵义一体性中。同时,尊重文理的开放性和多维性,力图避免牵强和过度的解释。
关键词:策兰;语言栅栏;文本分析
中图分类号:I51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08)06—0001—09
中文读者十分熟悉策兰的早期诗文力作“死亡赋格”,而对他创作中期的标志性诗作“语言栅栏”则稍感陌生。策兰创作的第二阶段由三本诗集构成:《语言栅栏》(1959)、《无人玫瑰》(1963)和《呼吸转换》(1967)。主题渐从死亡、痛苦转向言说和沉默;视角从外向转为内向;文风上,语句开始破碎,词句不再华美;韵律不再流畅;语言紧缩,图像式微;隐喻、图像更为陌生难解而成为密码。诗的对象由被感知物转为感知本身;语言从表达媒介变为反思对象,由此进人语言表达的危机阶段。
诗在寻找出路,寻找生的希望。希望与出路到了诗集《语言栅栏》,尤其是在《无人玫瑰》和《呼吸转换》中,无法再走下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似乎到了极限。故有评论者怀疑诗人如何再往下写,是不是意味着结束。有人不禁发问,策兰的“诗坚称写在语言和不再是语言之间的无人之境。到底还能维持多久?”感官的损害、语言的危机在“语言栅栏”一诗中表现得极为透彻。对该诗进行分析,可窥策兰中期诗风之一斑。策兰诗文是一座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探索的人类精神宝藏,潜心研读“语言栅栏”一诗所获得的诠释性理解便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一、“语言栅栏”一诗的产生
1957年,“语言栅栏”一诗首次发表于《年轮》(Jahresring)杂志(57/58),同时刊出的有包括“黑暗”(Tenebrae)在内的其他七首诗。1959年,策兰在法兰克福的菲舍尔(S.Fischer)出版社出版同名诗集《语言栅栏》,可见诗人对它重视的程度,也表明了策兰诗文的语言转向。起草时间可能是1957年初,诗人在一个信封背面速记思绪而成,先写下数行,转了个向,在同一面写下另一个文本,这是“语言栅栏”的雏形。策兰诗文的蒂宾根版所展示的从草稿到终稿的修改演变过程,有利于我们精确理解策兰的诗绪和文理,为合理诠释策兰诗提供了可靠的研究版本。
二、主题结构
先录德文全诗如下,旁附中文译文(本文分析作品时则依据德语原文,译文仅作参考):
我们首先就遇到确定主题的困难,一般的文学作品只有一个主题,而这首诗却有交错并行的双重主题:尽管隐埋颇深,我们仍然认定这是情诗;也可以说是关于语言(诗学)的诗。策兰则解释说是诗人与读者之间关系的诗,就策兰诗学和诗文而言,他对“语言栅栏”做如此解释,于文理不通,我们似难以接受。
首先是情诗。诗文中的“我”去水中世界(冥府)寻找死去的爱人,他们之间阻隔着“语言栅栏”。我看见栅栏后,爱人的眼睛朝着光的世界(人间)流泪。我企望能和你在一起,并提醒美好的往昔。最终,我从梦幻跌落到现实,怀有失语之痛。其二,以语言为题的诗。意欲交流的人不用语言器官——口、舌、唇——而是视觉器官——眼睛。眼睛不会说话,却是最为敏感的知觉器官,能表露许多内在情感。或许,分属不同世界的人交流时无法说话,只能用眼神意会。因为那一场灾难,和谐亲善的往日一去不返,能用语言交流的人间却不能使用已有的表达方式,沉默是唯一的选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理解阿多诺“奥斯维辛后写诗是野蛮的”这句话。欧洲作家受到极为严峻的挑战,策兰对此也应有意识,他向往与语言有过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密关系。只是他太清楚:破镜难圆,创口不愈。
三、词语结构
词语结构的任务是按照词语的不同词性,即动词、名词、形容词或副词把它们从诗文中取出,确定它们词典学意义上的含义。然后考察诗中所选词语(词性)之间是否构成关系,如果有,那么是怎样的关系。通过这种分类方法,我们或许可以发现诗文的侧重和倾向,词语结构的构造是理解诗文的必要前提。因此,诗中的语词也就由私人意义的领域进入到公共意义的领域。
1、动词的选择与运用
动词的选择和运用会告诉我们,诗以何种方式运行。“语言栅栏”一诗动词用得较少,总共九个,它们主要分布于诗的前面部分。除去情态动词、助动词,剩下五个动词:“划动”(rudern),“释放”(freige—ben),“猜出”(errǒtseln),“站”(stehen),“在”/“是”(sein)。它们由行为动词(划动,释放,猜出)经过状态动词(站,在/是)一直到最后诗节无动词的状态,透露了全诗由动到静的内在走向。
三个行为动词本身,也按动态质量的强弱,渐趋平静。动态质量较轻于“划动”的是“释放”,前者着重表现主体的主动性(肢体动作),后者则是主体的放开行为。“猜出”则是一个心理活动的动词,不在形体或面部上有所表现,其动态质量显然不及前两个动词。
最后一节诗的行数最多,竟没有出现一个动词。诗完全进入静止状态。为了避免动词的出现,用了一个动词形容词“烟熏火燎”(blakend),把两个名词“沉默”(Schweigen)和“笑”(Lachen)设定成名词,透出极其微弱的动态。就动词而言,全诗展示了由运动、活力经平缓趋向静止的过程。
2、名词的选择与运用
如果说动词的选用透露诗文的运行方式,名词则表现诗文的实体部分。我们把诗中名词进行分门别类,观察它们都来自哪些门类,并对个别名词进行必要的解释。从中,我们可以把名词分为以下九个门类:(1)天文:天(Himmel)。(2)气象:信风(Passat)。(3)人际:陌生人(Fremde)。(4)视觉:眼圆(Augenrund),眼睑(Lid),一瞥(Blick),虹膜(Iris),光感(Lichtsinn)。(5)动物:荧光虫(Flimmertier)。(6)宗教/心理:灵魂(Seele)。(7)神话:伊丽丝(Iris),古希腊神话中的彩虹女神,上帝的信使。(8)体育:女游泳者(Sehwimmerin)。(9)表情:笑,沉默。(10)物事:语言栅栏(Sprachgitter),栏杆(Stǒbe),铁插口(Tǖlle),木屑(Span),砖块(Fliesen)。
一首以语言为题的诗使用最多的名词不是语言器官,而是视觉器官眼睛及其对光的知觉。名词展示三个空间:天,海(信风),地(砖块),各有不同的象征。物事形状以条状为多,加上方(砖块),与眼睛之圆形成对立关系。语言(栅栏)与沉默构成一对矛盾。
3、形容词的选择与运用
本诗的形容词一共五个:“无梦的”(traumlos),“阴郁的,浑浊的,模糊的”(trüb),“心灰色” (herzgrau,出现两次),“铁的,铁制的”(eisern)和“斜的”(schrǒg)。诗中形容词多倾向于选择中间色,质地坚硬,方向不正,确定了诗的基本色调,透露出没有希望的情绪。“心灰色”在德语中是个生造的词,在中文中碰巧有“心灰”一词,然作为颜色,却也陌生。
四、诗文结构
名词解释:“语言栅栏”本意是指,修女院里修女与尘世间人说话时,中间所隔的一道有栅栏的窗子。克勒塔特的解释似乎穷尽了“语言栅栏”的意义,我们扼要陈述他列出的四重意义:(1)修女院中小窗上的栅栏,修女只能通过这层栅栏与世俗的人说话,或称说话窗。(2)据格林的《德语词典》,该词只有让·保尔多次使用过它的引申义,如:一个老人在睡眠的语言栅栏后与死者说话;风雨欲来时,夜莺在芬放的语言栅栏后响亮拍翅;除了在地墓的语言栅栏后面,无处找到莲娜;因为她眼睛的糊裱门和语言栅栏被遮蔽。在让·保尔那里,女友的眼睛就是语言栅栏,越过栅栏男友想听到爱听的话,类似的表述有“目语”,“说话的目光”或“眼睛不会沉默”等。(3)也许语言本身就是栅栏,穿过栅栏别的东西在说话,包含可能与限制。(4)从词源学角度看,栅栏还有交叉、编织等意义。或许与诗的结构有关联。以下我们对全诗的五个诗节分别进行诠释。
眼睛之圆在栏杆之间。
诗文显微镜般观察视觉器官——眼睛的状态,准确地说是流泪的情形。第一诗行是一幅因没有动词而显得静止的图像:眼圆与栏杆组成的几何图形。“眼睛之圆”是指包括上下眼睑在内的整个眼睛,它和栏杆的关系颇为突显,诗中没有说眼睛之圆在栏杆(喻睫毛)之前,也不说在其之后,而是说在无数根垂直的栏杆之间。“之间”一词说明了眼圈和栏杆的距离极近,可以说它们几乎粘贴在一起,它提供了一幅被栏杆分割的眼睛图像。“眼睛之圆”一词既不是科学术语也不是日常用语,由诗人自造,这种陌生化的手法产生了物化效果,好像眼睛不是一个生命器官,而是一个圆形的无生命的东西。这一由垂直线(栏杆)和圆(眼睛)构成的几何图形表现了阻拦和监禁,一个意欲表达的人被阻隔在另一个世界。
荧光虫——眼睑
向上划动,
释放出一瞥。
虹膜——女游泳者,无梦又阴郁:
天,心灰色,一定很近。
静止不动的画面在第二节得到改变,这只正在慢慢睁开的眼睛使画面产生动感;简直是“秒风格”对图像的精细描述在诗中的体现。“划动”原意是划船,水面上的平行运动;在口语中也有双手划动之意,是否可以理解为从水底向上的直线运动呢,抵达水面时“释放出一瞥”呢?两重意义或许都存在,并没有排他性。“荧光虫”与“眼睑”是同位语,眼睛周围长有睫毛的眼皮(眼睑)隐喻成一只闪光的纤毛虫。荧光(Flimmer)主要意义是“不安的、颤动的光点反射”。“划动”表明眼睑在水中活动,暗示荧光是液体与光接触时闪耀出的反射。这是一只饱含泪水的眼睛。眼睑的翻动使这个静止的器官复活,释放出的一瞥,让它获得本来的视觉功能。这一切发生得如此沉重、缓慢且短暂,使人几乎难以察觉,释放出的短暂的目光表明主体感官与客体世界发生关系这一事实。
诗的显微镜头追随那目光,靠近对象,近得无法再近。对眼睛内部的细节进行描写:虹膜。虹膜转换成游泳者,图像暗示了眼泪的流量。与第三句中的“划动”联系起来看,就是泪流成河了,在诗语的显微镜下,微观对象被描写成宏观现象。“Iris”除医学术语之外,还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女神伊丽丝,神的信使,能携带暴风雨,常在冥河边,也能下冥界,人海底,冥界和水让人联想到策兰诗中常出现的奥尔弗斯母题,诗的文理又在以十分隐晦的方式指向那穿越水域,去冥界追回死去恋人的故事吗?虹膜和女神双重意义在这里合而为一,难以分解。“无梦又阴郁”又是一语双向,即是描写虹膜,又是伊丽丝。现在伊丽丝呈现出“无梦”的状态。在策兰诗中,梦经常是“我”,一个活人,进入冥府去见死者的门槛或大门。所以梦是活人才具备的能力,失去(-los)梦的人是否就是死者呢?如果我们能这么认定,那么这里暗示的或许是一个失梦者的眼睛。形容词“trüb”的德语本意指液体被搅动而浑浊,气体因灰尘飘浮而不明,固体因积淀细微物质而不净,也形容本来有光泽的事物失却了光泽,如灯光昏暗,天空阴沉;引申义才形容人的心情之忧郁、沮丧、沉闷等。现译为“阴郁”,一方面泪水使虹膜无法让光线正常进入视网膜,因而眼神变得阴暗模糊,另一方面表示情绪的抑郁。
第五行结尾以冒号表示与第六行的紧密关系,首先是在第五行中用主要修饰事物的形容词描写主体心理,然后第六行反过来,用修饰感情的形容词“心灰”来描写天之灰,把内在感受投放到外在客体,使得天与内心的颜色相吻合。修饰语的互换使用暗示了这两行诗的密切联系。第六行中没有用陈述句(如“天很近”)来断定,而是用了情态动词“一定”。一定,在这里表示“假定的必然性”,是说话人认为可能性极大的猜测,或许也表露了眼睛对光向往的迫切性。天光停留在眼球泪水层面上,看去只是一片模糊的光亮,以为那就是天空。
斜着,铁插口里,
熏烟的木屑。
靠光感
你猜出那灵魂。
对眼睛的描述到此结束。第四节呈现出一幅不接上文的陌生图像:斜插在铁插口里的熏烟的木屑。这幅图像通常被认为难以理解,解释者面对它真是束手无策了,至今没有圆通的说法。策兰诗中确实出现太多难以理解的隐喻、密码、图像、诗句或诗节,一时难以解释,完全正常。我们想给读者提供一个理解的思路,试图说通这一诗节。对插口的理解是比较统一的,用它可插蜡烛或火炬。动词形容词熏烟的(blakend)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解释者对此一般采取回避的态度。一把燃烧不起的火炬,正是一个不祥的预兆,我们又想起奥尔弗斯母题,这段古希腊神话说:奥尔弗斯与欧里迪克的婚礼在不祥之星照耀之下:雕鹗,不吉利的使者,停落在房顶;欢庆的火炬燃烧不起,只是冒烟。随后新娘欧里迪克就被毒蛇咬死,沉入冥府;新郎奥尔弗斯追去要人,想要新娘起死回生……。诗中斜插在铁插口里的冒烟而不燃的火炬预示了那场悲剧,你和我的世界因而被一割为二。这个图像是回忆,也是提醒。下一句中出现的“你”强调了这一点。
“猜”是指对一个问题或一个谜给出最有可能是正确的答案;猜出就是通过猜和设身处地的感受来找到一个正确答案。光感中的感(Sinn)在德语中有多层意义,词源上指寻找踪迹者,现代德语中指感觉,意识,反应,意向,思念的能力;此外还有内容,意义,目的,价值等意思。灵魂(Seele)在德语构词中有湖(See)的意思,原先可能是指属于湖的人,在古代日尔曼人的观念中,未出生者和死人的灵魂都居住在水里。现代德语中主要指人的感觉,感受,思想的全部;宗教信仰中,肉体中不死的那一部分。水的形态又一次出现在我们面前。回到那只在泪中张开的眼睛,它能模糊感受到光。说话人这时才把它的主人“你”提出来:你猜对了。猜出了什么呢?灵魂(指这个词的多层含义)。你明白存在着两个世 界,一个是光中世界,一个是水中世界;一层水,一道栅栏阻隔你和我,分离了我们;你也感受得到我的全部情感。这是一次灵魂与灵魂的面对,是感受,而不是对话。
(假如我像你。假如你像我。
我们不是曾站在
一个信风里吗?
我们是陌生人。)
第五节由括号框住,这里全是说话人对你说的话,加了括号似乎就没有说出口,连独白都不是,更没有对话;诗人想通过诗的形式把实际分离的两个人框在一起。第一行诗包含两个整句,在诗中独一无二。我渴望我归于你,你归于我,你我同一,消除你和我之间存在的一切障碍和阻隔。虚拟式则表明,这只是不可实现的夙愿。这里还有另一层涵义,我和你互换位置,我到你这里,你到我这里,那将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呢?虚拟式同时也说明这两个世界的不可互换性,沿着这个思路才能理解下文的“陌生人”。接着是一个过去时的反问句:“我们不是曾站在/一个信风里吗?”这个问句与其说是一个问句,不如说是对过去共同经验的追忆和提醒,也是“我”提出位置互换这个夙愿的理由。“我们”的出现不仅在语法层面上把我和你合并一处,而且在内容上证明曾经有过的共同体。信风,风力匀称,方向稳定,把帆船带回港湾,给人安全感,信任感,人称“幸福之风”。信风隐喻是“我”对我们共有的往昔进行质量上的认定,同时,反问句也说明了“我”内心稍有不安,不能完全确定,作为对方的“你”是否也持相同的看法;曾经的那一段时光是否真的那么幸福、美好,“我”似乎希望得到对方的确认和首肯。这一诗节是全诗唯一句法完整的一节,也从语言形式上肯定了“我”对往昔的完满性肯定。
本节最后一句是现在时陈述句,说明了一个当下不容置疑的事实:“我们是陌生人”。陌生人是不是指我们不认识,不了解对方了?前两句还透露了许多温情和渴望,还小心翼翼地提醒对方回忆过去,怎么现在就成了“陌生人”呢?这让许多解释者无所适从,有的放弃了解释,有的用空洞的概念来描述,有的试图具体去理解却选错了方面。从小处说,他们没有从“陌生(人)”这个词的本意出发去理解,而是按照自己既定的模式去分解。陌生人(Fremde)意即从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个国度来的人,他不住在这个地方,也不属于这个地方。由此说明,你和我分属不同的世界。也印证了上文水中世界(死)和光中世界(活)的说法。我们又能回溯地理解,我和你之间的不可置换性,我们相互熟知却又陌生的矛盾性。
砖块。上面,
紧挨着,这两个
心灰的笑:
两个
满口的沉默。
“砖块”一个单词完成一个句子。句号之后才用一个代副词表示地点,把读者从水一液体世界突兀地带到砖一固体世界。砖块通常指由石料、石头、人造材料或玻璃制成四方形板块,用来贴在墙面或地上以防水、卫生。这个词在策兰创作中也出现过,一次是在其早期的“玛丽安娜”一诗中:“现在,在世界的砖块上,梦之硬币掷地有声。”(I.14)这一所属格隐喻告诉我们人类世界的坚硬和冷漠(砖块也有冰凉之意)。1959年8月的散文“山中谈话”隐晦地谈及了诗人与犹太人和犹太教的微妙关系,其中提到了“石块”(Steinfliesen),我和他们都躺在石块上。我给你讲述着(现在时)睡与不睡,梦与不梦,爱与不爱。我与周围的他们处在一起,有着共同的现实命运。根据本诗语境,并与“山中谈话”和“玛丽安娜”的诗句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把“砖块”理解为现实世界,或者如策兰所说的(否定意义上的)人的世界。“砖块”从梦一般的境界中,陡然切换或跌落到阴冷、坚硬的现实。
这一节的“心灰”是对第六行的重复,从而与上文建立了某种关系并暗示:两个心灰的笑来自布满泪水的双眼,表现出无奈、尴尬和放弃,“紧挨着”突出两者相依为命。继冒号之后出现“两个/满口的沉默”,嘴里塞满了沉默,语言的器官被非语言所塞满。“两个”独立成为一行,显示其重要性。两张嘴是语言交往(对话)的基本单位,现在却是无言以对,无话可说。或者说,在这个世界上,面对这样的世界,语言失去了表述能力。
诗以“语言”开端,以“沉默”结束,构成悖论式的框形结构。从言说走向无言的历程由此完成。言说还是沉默,这是个问题。1960年给友人的信中策兰写道:“一个一次性的、会死的灵魂生物,用他的声音和沉默寻找一条路。……我们生活在黑暗的天空下,而且——这里人很少。所以诗也很少。希望,我还有的希望并不大;我试图抓住仅存的一点东西。”十年之后(1970年),诗人以严肃的行为艺术回答了这个问题:放弃言说,选择沉默,放弃人的世界,选择水的世界——投巴黎塞纳河而辞世。
五、结语
我们从主题、词语和诗文结构详细分析了,并对其他学者的解释提出了质疑和不同的看法。这三个角度勾画出了这首诗晦涩、多义、矛盾等基本特征。诗的总体倾向是明显,它指向一个难以言说的语言对象,无论是词汇的选择还是诗文的运行都朝着双重主题方向辐辏:渴望和失望,语言和沉默。
解释策兰的诗是语文一诠释学的冒险旅行。诱惑与困境并存。策兰的语言有独特的吸引力,阅读几遍,读者被旋入到一种情绪之中,产生进一步了解和理解的愿望。真要去具体解释时,就会遇到巨大困难,语词指向多个方向,隐喻辐射多个层面,把诠释者引向无限遥远,引向多个岔道,引到黑暗深渊。似乎策兰的诗文拒绝诠释,至少拒绝平庸单维的解释。但愿我们的努力有些成效,我们的分析和诠释能够帮助中文读者透过语言栅栏,接近和理解策兰的诗文。
(责任编辑:周淑英)
关键词:策兰;语言栅栏;文本分析
中图分类号:I51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08)06—0001—09
中文读者十分熟悉策兰的早期诗文力作“死亡赋格”,而对他创作中期的标志性诗作“语言栅栏”则稍感陌生。策兰创作的第二阶段由三本诗集构成:《语言栅栏》(1959)、《无人玫瑰》(1963)和《呼吸转换》(1967)。主题渐从死亡、痛苦转向言说和沉默;视角从外向转为内向;文风上,语句开始破碎,词句不再华美;韵律不再流畅;语言紧缩,图像式微;隐喻、图像更为陌生难解而成为密码。诗的对象由被感知物转为感知本身;语言从表达媒介变为反思对象,由此进人语言表达的危机阶段。
诗在寻找出路,寻找生的希望。希望与出路到了诗集《语言栅栏》,尤其是在《无人玫瑰》和《呼吸转换》中,无法再走下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似乎到了极限。故有评论者怀疑诗人如何再往下写,是不是意味着结束。有人不禁发问,策兰的“诗坚称写在语言和不再是语言之间的无人之境。到底还能维持多久?”感官的损害、语言的危机在“语言栅栏”一诗中表现得极为透彻。对该诗进行分析,可窥策兰中期诗风之一斑。策兰诗文是一座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探索的人类精神宝藏,潜心研读“语言栅栏”一诗所获得的诠释性理解便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一、“语言栅栏”一诗的产生
1957年,“语言栅栏”一诗首次发表于《年轮》(Jahresring)杂志(57/58),同时刊出的有包括“黑暗”(Tenebrae)在内的其他七首诗。1959年,策兰在法兰克福的菲舍尔(S.Fischer)出版社出版同名诗集《语言栅栏》,可见诗人对它重视的程度,也表明了策兰诗文的语言转向。起草时间可能是1957年初,诗人在一个信封背面速记思绪而成,先写下数行,转了个向,在同一面写下另一个文本,这是“语言栅栏”的雏形。策兰诗文的蒂宾根版所展示的从草稿到终稿的修改演变过程,有利于我们精确理解策兰的诗绪和文理,为合理诠释策兰诗提供了可靠的研究版本。
二、主题结构
先录德文全诗如下,旁附中文译文(本文分析作品时则依据德语原文,译文仅作参考):
我们首先就遇到确定主题的困难,一般的文学作品只有一个主题,而这首诗却有交错并行的双重主题:尽管隐埋颇深,我们仍然认定这是情诗;也可以说是关于语言(诗学)的诗。策兰则解释说是诗人与读者之间关系的诗,就策兰诗学和诗文而言,他对“语言栅栏”做如此解释,于文理不通,我们似难以接受。
首先是情诗。诗文中的“我”去水中世界(冥府)寻找死去的爱人,他们之间阻隔着“语言栅栏”。我看见栅栏后,爱人的眼睛朝着光的世界(人间)流泪。我企望能和你在一起,并提醒美好的往昔。最终,我从梦幻跌落到现实,怀有失语之痛。其二,以语言为题的诗。意欲交流的人不用语言器官——口、舌、唇——而是视觉器官——眼睛。眼睛不会说话,却是最为敏感的知觉器官,能表露许多内在情感。或许,分属不同世界的人交流时无法说话,只能用眼神意会。因为那一场灾难,和谐亲善的往日一去不返,能用语言交流的人间却不能使用已有的表达方式,沉默是唯一的选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理解阿多诺“奥斯维辛后写诗是野蛮的”这句话。欧洲作家受到极为严峻的挑战,策兰对此也应有意识,他向往与语言有过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密关系。只是他太清楚:破镜难圆,创口不愈。
三、词语结构
词语结构的任务是按照词语的不同词性,即动词、名词、形容词或副词把它们从诗文中取出,确定它们词典学意义上的含义。然后考察诗中所选词语(词性)之间是否构成关系,如果有,那么是怎样的关系。通过这种分类方法,我们或许可以发现诗文的侧重和倾向,词语结构的构造是理解诗文的必要前提。因此,诗中的语词也就由私人意义的领域进入到公共意义的领域。
1、动词的选择与运用
动词的选择和运用会告诉我们,诗以何种方式运行。“语言栅栏”一诗动词用得较少,总共九个,它们主要分布于诗的前面部分。除去情态动词、助动词,剩下五个动词:“划动”(rudern),“释放”(freige—ben),“猜出”(errǒtseln),“站”(stehen),“在”/“是”(sein)。它们由行为动词(划动,释放,猜出)经过状态动词(站,在/是)一直到最后诗节无动词的状态,透露了全诗由动到静的内在走向。
三个行为动词本身,也按动态质量的强弱,渐趋平静。动态质量较轻于“划动”的是“释放”,前者着重表现主体的主动性(肢体动作),后者则是主体的放开行为。“猜出”则是一个心理活动的动词,不在形体或面部上有所表现,其动态质量显然不及前两个动词。
最后一节诗的行数最多,竟没有出现一个动词。诗完全进入静止状态。为了避免动词的出现,用了一个动词形容词“烟熏火燎”(blakend),把两个名词“沉默”(Schweigen)和“笑”(Lachen)设定成名词,透出极其微弱的动态。就动词而言,全诗展示了由运动、活力经平缓趋向静止的过程。
2、名词的选择与运用
如果说动词的选用透露诗文的运行方式,名词则表现诗文的实体部分。我们把诗中名词进行分门别类,观察它们都来自哪些门类,并对个别名词进行必要的解释。从中,我们可以把名词分为以下九个门类:(1)天文:天(Himmel)。(2)气象:信风(Passat)。(3)人际:陌生人(Fremde)。(4)视觉:眼圆(Augenrund),眼睑(Lid),一瞥(Blick),虹膜(Iris),光感(Lichtsinn)。(5)动物:荧光虫(Flimmertier)。(6)宗教/心理:灵魂(Seele)。(7)神话:伊丽丝(Iris),古希腊神话中的彩虹女神,上帝的信使。(8)体育:女游泳者(Sehwimmerin)。(9)表情:笑,沉默。(10)物事:语言栅栏(Sprachgitter),栏杆(Stǒbe),铁插口(Tǖlle),木屑(Span),砖块(Fliesen)。
一首以语言为题的诗使用最多的名词不是语言器官,而是视觉器官眼睛及其对光的知觉。名词展示三个空间:天,海(信风),地(砖块),各有不同的象征。物事形状以条状为多,加上方(砖块),与眼睛之圆形成对立关系。语言(栅栏)与沉默构成一对矛盾。
3、形容词的选择与运用
本诗的形容词一共五个:“无梦的”(traumlos),“阴郁的,浑浊的,模糊的”(trüb),“心灰色” (herzgrau,出现两次),“铁的,铁制的”(eisern)和“斜的”(schrǒg)。诗中形容词多倾向于选择中间色,质地坚硬,方向不正,确定了诗的基本色调,透露出没有希望的情绪。“心灰色”在德语中是个生造的词,在中文中碰巧有“心灰”一词,然作为颜色,却也陌生。
四、诗文结构
名词解释:“语言栅栏”本意是指,修女院里修女与尘世间人说话时,中间所隔的一道有栅栏的窗子。克勒塔特的解释似乎穷尽了“语言栅栏”的意义,我们扼要陈述他列出的四重意义:(1)修女院中小窗上的栅栏,修女只能通过这层栅栏与世俗的人说话,或称说话窗。(2)据格林的《德语词典》,该词只有让·保尔多次使用过它的引申义,如:一个老人在睡眠的语言栅栏后与死者说话;风雨欲来时,夜莺在芬放的语言栅栏后响亮拍翅;除了在地墓的语言栅栏后面,无处找到莲娜;因为她眼睛的糊裱门和语言栅栏被遮蔽。在让·保尔那里,女友的眼睛就是语言栅栏,越过栅栏男友想听到爱听的话,类似的表述有“目语”,“说话的目光”或“眼睛不会沉默”等。(3)也许语言本身就是栅栏,穿过栅栏别的东西在说话,包含可能与限制。(4)从词源学角度看,栅栏还有交叉、编织等意义。或许与诗的结构有关联。以下我们对全诗的五个诗节分别进行诠释。
眼睛之圆在栏杆之间。
诗文显微镜般观察视觉器官——眼睛的状态,准确地说是流泪的情形。第一诗行是一幅因没有动词而显得静止的图像:眼圆与栏杆组成的几何图形。“眼睛之圆”是指包括上下眼睑在内的整个眼睛,它和栏杆的关系颇为突显,诗中没有说眼睛之圆在栏杆(喻睫毛)之前,也不说在其之后,而是说在无数根垂直的栏杆之间。“之间”一词说明了眼圈和栏杆的距离极近,可以说它们几乎粘贴在一起,它提供了一幅被栏杆分割的眼睛图像。“眼睛之圆”一词既不是科学术语也不是日常用语,由诗人自造,这种陌生化的手法产生了物化效果,好像眼睛不是一个生命器官,而是一个圆形的无生命的东西。这一由垂直线(栏杆)和圆(眼睛)构成的几何图形表现了阻拦和监禁,一个意欲表达的人被阻隔在另一个世界。
荧光虫——眼睑
向上划动,
释放出一瞥。
虹膜——女游泳者,无梦又阴郁:
天,心灰色,一定很近。
静止不动的画面在第二节得到改变,这只正在慢慢睁开的眼睛使画面产生动感;简直是“秒风格”对图像的精细描述在诗中的体现。“划动”原意是划船,水面上的平行运动;在口语中也有双手划动之意,是否可以理解为从水底向上的直线运动呢,抵达水面时“释放出一瞥”呢?两重意义或许都存在,并没有排他性。“荧光虫”与“眼睑”是同位语,眼睛周围长有睫毛的眼皮(眼睑)隐喻成一只闪光的纤毛虫。荧光(Flimmer)主要意义是“不安的、颤动的光点反射”。“划动”表明眼睑在水中活动,暗示荧光是液体与光接触时闪耀出的反射。这是一只饱含泪水的眼睛。眼睑的翻动使这个静止的器官复活,释放出的一瞥,让它获得本来的视觉功能。这一切发生得如此沉重、缓慢且短暂,使人几乎难以察觉,释放出的短暂的目光表明主体感官与客体世界发生关系这一事实。
诗的显微镜头追随那目光,靠近对象,近得无法再近。对眼睛内部的细节进行描写:虹膜。虹膜转换成游泳者,图像暗示了眼泪的流量。与第三句中的“划动”联系起来看,就是泪流成河了,在诗语的显微镜下,微观对象被描写成宏观现象。“Iris”除医学术语之外,还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女神伊丽丝,神的信使,能携带暴风雨,常在冥河边,也能下冥界,人海底,冥界和水让人联想到策兰诗中常出现的奥尔弗斯母题,诗的文理又在以十分隐晦的方式指向那穿越水域,去冥界追回死去恋人的故事吗?虹膜和女神双重意义在这里合而为一,难以分解。“无梦又阴郁”又是一语双向,即是描写虹膜,又是伊丽丝。现在伊丽丝呈现出“无梦”的状态。在策兰诗中,梦经常是“我”,一个活人,进入冥府去见死者的门槛或大门。所以梦是活人才具备的能力,失去(-los)梦的人是否就是死者呢?如果我们能这么认定,那么这里暗示的或许是一个失梦者的眼睛。形容词“trüb”的德语本意指液体被搅动而浑浊,气体因灰尘飘浮而不明,固体因积淀细微物质而不净,也形容本来有光泽的事物失却了光泽,如灯光昏暗,天空阴沉;引申义才形容人的心情之忧郁、沮丧、沉闷等。现译为“阴郁”,一方面泪水使虹膜无法让光线正常进入视网膜,因而眼神变得阴暗模糊,另一方面表示情绪的抑郁。
第五行结尾以冒号表示与第六行的紧密关系,首先是在第五行中用主要修饰事物的形容词描写主体心理,然后第六行反过来,用修饰感情的形容词“心灰”来描写天之灰,把内在感受投放到外在客体,使得天与内心的颜色相吻合。修饰语的互换使用暗示了这两行诗的密切联系。第六行中没有用陈述句(如“天很近”)来断定,而是用了情态动词“一定”。一定,在这里表示“假定的必然性”,是说话人认为可能性极大的猜测,或许也表露了眼睛对光向往的迫切性。天光停留在眼球泪水层面上,看去只是一片模糊的光亮,以为那就是天空。
斜着,铁插口里,
熏烟的木屑。
靠光感
你猜出那灵魂。
对眼睛的描述到此结束。第四节呈现出一幅不接上文的陌生图像:斜插在铁插口里的熏烟的木屑。这幅图像通常被认为难以理解,解释者面对它真是束手无策了,至今没有圆通的说法。策兰诗中确实出现太多难以理解的隐喻、密码、图像、诗句或诗节,一时难以解释,完全正常。我们想给读者提供一个理解的思路,试图说通这一诗节。对插口的理解是比较统一的,用它可插蜡烛或火炬。动词形容词熏烟的(blakend)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解释者对此一般采取回避的态度。一把燃烧不起的火炬,正是一个不祥的预兆,我们又想起奥尔弗斯母题,这段古希腊神话说:奥尔弗斯与欧里迪克的婚礼在不祥之星照耀之下:雕鹗,不吉利的使者,停落在房顶;欢庆的火炬燃烧不起,只是冒烟。随后新娘欧里迪克就被毒蛇咬死,沉入冥府;新郎奥尔弗斯追去要人,想要新娘起死回生……。诗中斜插在铁插口里的冒烟而不燃的火炬预示了那场悲剧,你和我的世界因而被一割为二。这个图像是回忆,也是提醒。下一句中出现的“你”强调了这一点。
“猜”是指对一个问题或一个谜给出最有可能是正确的答案;猜出就是通过猜和设身处地的感受来找到一个正确答案。光感中的感(Sinn)在德语中有多层意义,词源上指寻找踪迹者,现代德语中指感觉,意识,反应,意向,思念的能力;此外还有内容,意义,目的,价值等意思。灵魂(Seele)在德语构词中有湖(See)的意思,原先可能是指属于湖的人,在古代日尔曼人的观念中,未出生者和死人的灵魂都居住在水里。现代德语中主要指人的感觉,感受,思想的全部;宗教信仰中,肉体中不死的那一部分。水的形态又一次出现在我们面前。回到那只在泪中张开的眼睛,它能模糊感受到光。说话人这时才把它的主人“你”提出来:你猜对了。猜出了什么呢?灵魂(指这个词的多层含义)。你明白存在着两个世 界,一个是光中世界,一个是水中世界;一层水,一道栅栏阻隔你和我,分离了我们;你也感受得到我的全部情感。这是一次灵魂与灵魂的面对,是感受,而不是对话。
(假如我像你。假如你像我。
我们不是曾站在
一个信风里吗?
我们是陌生人。)
第五节由括号框住,这里全是说话人对你说的话,加了括号似乎就没有说出口,连独白都不是,更没有对话;诗人想通过诗的形式把实际分离的两个人框在一起。第一行诗包含两个整句,在诗中独一无二。我渴望我归于你,你归于我,你我同一,消除你和我之间存在的一切障碍和阻隔。虚拟式则表明,这只是不可实现的夙愿。这里还有另一层涵义,我和你互换位置,我到你这里,你到我这里,那将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呢?虚拟式同时也说明这两个世界的不可互换性,沿着这个思路才能理解下文的“陌生人”。接着是一个过去时的反问句:“我们不是曾站在/一个信风里吗?”这个问句与其说是一个问句,不如说是对过去共同经验的追忆和提醒,也是“我”提出位置互换这个夙愿的理由。“我们”的出现不仅在语法层面上把我和你合并一处,而且在内容上证明曾经有过的共同体。信风,风力匀称,方向稳定,把帆船带回港湾,给人安全感,信任感,人称“幸福之风”。信风隐喻是“我”对我们共有的往昔进行质量上的认定,同时,反问句也说明了“我”内心稍有不安,不能完全确定,作为对方的“你”是否也持相同的看法;曾经的那一段时光是否真的那么幸福、美好,“我”似乎希望得到对方的确认和首肯。这一诗节是全诗唯一句法完整的一节,也从语言形式上肯定了“我”对往昔的完满性肯定。
本节最后一句是现在时陈述句,说明了一个当下不容置疑的事实:“我们是陌生人”。陌生人是不是指我们不认识,不了解对方了?前两句还透露了许多温情和渴望,还小心翼翼地提醒对方回忆过去,怎么现在就成了“陌生人”呢?这让许多解释者无所适从,有的放弃了解释,有的用空洞的概念来描述,有的试图具体去理解却选错了方面。从小处说,他们没有从“陌生(人)”这个词的本意出发去理解,而是按照自己既定的模式去分解。陌生人(Fremde)意即从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个国度来的人,他不住在这个地方,也不属于这个地方。由此说明,你和我分属不同的世界。也印证了上文水中世界(死)和光中世界(活)的说法。我们又能回溯地理解,我和你之间的不可置换性,我们相互熟知却又陌生的矛盾性。
砖块。上面,
紧挨着,这两个
心灰的笑:
两个
满口的沉默。
“砖块”一个单词完成一个句子。句号之后才用一个代副词表示地点,把读者从水一液体世界突兀地带到砖一固体世界。砖块通常指由石料、石头、人造材料或玻璃制成四方形板块,用来贴在墙面或地上以防水、卫生。这个词在策兰创作中也出现过,一次是在其早期的“玛丽安娜”一诗中:“现在,在世界的砖块上,梦之硬币掷地有声。”(I.14)这一所属格隐喻告诉我们人类世界的坚硬和冷漠(砖块也有冰凉之意)。1959年8月的散文“山中谈话”隐晦地谈及了诗人与犹太人和犹太教的微妙关系,其中提到了“石块”(Steinfliesen),我和他们都躺在石块上。我给你讲述着(现在时)睡与不睡,梦与不梦,爱与不爱。我与周围的他们处在一起,有着共同的现实命运。根据本诗语境,并与“山中谈话”和“玛丽安娜”的诗句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把“砖块”理解为现实世界,或者如策兰所说的(否定意义上的)人的世界。“砖块”从梦一般的境界中,陡然切换或跌落到阴冷、坚硬的现实。
这一节的“心灰”是对第六行的重复,从而与上文建立了某种关系并暗示:两个心灰的笑来自布满泪水的双眼,表现出无奈、尴尬和放弃,“紧挨着”突出两者相依为命。继冒号之后出现“两个/满口的沉默”,嘴里塞满了沉默,语言的器官被非语言所塞满。“两个”独立成为一行,显示其重要性。两张嘴是语言交往(对话)的基本单位,现在却是无言以对,无话可说。或者说,在这个世界上,面对这样的世界,语言失去了表述能力。
诗以“语言”开端,以“沉默”结束,构成悖论式的框形结构。从言说走向无言的历程由此完成。言说还是沉默,这是个问题。1960年给友人的信中策兰写道:“一个一次性的、会死的灵魂生物,用他的声音和沉默寻找一条路。……我们生活在黑暗的天空下,而且——这里人很少。所以诗也很少。希望,我还有的希望并不大;我试图抓住仅存的一点东西。”十年之后(1970年),诗人以严肃的行为艺术回答了这个问题:放弃言说,选择沉默,放弃人的世界,选择水的世界——投巴黎塞纳河而辞世。
五、结语
我们从主题、词语和诗文结构详细分析了,并对其他学者的解释提出了质疑和不同的看法。这三个角度勾画出了这首诗晦涩、多义、矛盾等基本特征。诗的总体倾向是明显,它指向一个难以言说的语言对象,无论是词汇的选择还是诗文的运行都朝着双重主题方向辐辏:渴望和失望,语言和沉默。
解释策兰的诗是语文一诠释学的冒险旅行。诱惑与困境并存。策兰的语言有独特的吸引力,阅读几遍,读者被旋入到一种情绪之中,产生进一步了解和理解的愿望。真要去具体解释时,就会遇到巨大困难,语词指向多个方向,隐喻辐射多个层面,把诠释者引向无限遥远,引向多个岔道,引到黑暗深渊。似乎策兰的诗文拒绝诠释,至少拒绝平庸单维的解释。但愿我们的努力有些成效,我们的分析和诠释能够帮助中文读者透过语言栅栏,接近和理解策兰的诗文。
(责任编辑:周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