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内涵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3597957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师生之间有一个定律,一位老师专门教导一名学生的时候,可以清楚地知道那个学生的优缺点。而当他同时教导两名、三名,更多学生时却无法确定每个学生的优缺点了。因为有了学生之间的对比和参差不齐,老师反而失去了公平对待的尺度。这条定理在现在的教育中显得更为实用,每天你要知道的不仅仅是那些学生的名字,还有将在他们身上发生的每一种变化,以及公平地赋予每个学生良好的引导,这才是教育中“以人为本”真正的内涵吧。
  那么现在就做一件正确的事情,站在学生的角度,倾听另一种对老师向往的真诚的声音,掰开每一片师生间最晶莹剔透的交流,寻找到学生在老师表达的精神质地中所渴求的那些元素。
  理解、呵护学生的天性。每一个学生,被分数、条条框框的观念分解成有前途,一般、难教育、没有希望等等类型。不管是多么调皮,被认为难教育的学生,他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广阔的天地,这个天地里同样善与恶并存,阳光和风雨同在,精彩和茫然依存着。学生的天性向往自由没有束缚,因而板着脸的批评说教只能抹煞学生天性中的那抹色彩,引来叛逆、甚至是自卑的心理。不妨站在学生的那边,以“同仇敌忾”的朋友身份引导、共同走出困惑迎接成长。
  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把师生关系和尊重联系起来,最大的障碍是“观念”。毕竟,中国千百年来,一直遵循着“以师为父”的严谨理念,想要平等的尊重关系犹不容易,更遑论老师珍视学生的个性了。但是试想,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尊重别人才得到别人的尊重,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也正是如此。赢取学生发自内心而非畏惧的尊重,打破隔阂,尊重和珍视算得上是师生反应中的催化剂,能够催生出新的气象,新的理念,也能催生出新的师生和谐模式,更是一种不容拒绝的心灵平等碰撞。
  平等地对每一个学生怀有期待。跨梅纽斯曾经说过,应该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这种尊重更多地体现在期待的表意上。我们因为尊重上帝而对上帝有所期待,不论是精神的还是生活的;同样,我们也该因为尊重孩子而对孩子怀有期待。这是一种爱的平等表现。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期待中拥有梦想,具备追求理想的勇气和动力。良好的期待可以换来学生的激情绽放,可以点燃学生梦想的信念火炬;而与此相反的,生活在冷漠、不被期待环境中的学生犹如永远生活在没有白天的黑夜里一样苦闷。爱学生,就给每一个孩子一份真诚的期待和赏识,点燃每一盏未来的理想之灯。
  营造自由而和谐的环境。试着抛开一切对学生的观点看法,为学生守住那片自由的青草地,没有分数高低的污染,没有荣誉赞美的嫉妒,没有偏见的冰冷,也没有世故的虚伪……每一位学生都有权力生活,成长在自由而和谐的环境中。
  对学生多一些热爱,多一些欣赏,多一些对天性和个性的包容,也更多一些善良和真诚的关怀,这是我们为自己寻找到的“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更是我们能够为我们的学生创造的飞翔的蓝天。
其他文献
1952年,一个叫查克,贝瑞的美国青年,向全世界宣告自己的梦想是:超越贝多芬,不去管旁人那些嘲笑甚至是不屑一顾的观点与讨论声。从那天开始,他给自己的人生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并且进行了阶段规划,伴随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奋斗同样也是常人难以付出的持之以恒毅力,他获得了成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把自己付出汗水追逐成功的整个过程称之为:规划生活,规划梦想。  他成功地成为了摇滚音乐的奠基人之一。当然,这其中成
腐败问题一直是党、国家和社会大众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国家对于腐败问题一直秉持严厉打压态度。随着农村经济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和社会资源财富的大量集聚,近年来,农村干部腐败现
期刊
植物会因为吸收太多的水而溺死;灯芯会因为包裹太多的油而窒息;同样的,人的头脑也会因为装满纷繁复杂的目标,以致理不出头绪,压得腰弯背驼,枯萎干瘪。  静静地坐在时间的肩头,俯瞰一串串离去的背影涌动着,匆匆地将代表成功的霞光追随。有人微笑着,有人苦恼着,更有人悄然地停下来。静静地聆听鼓楼上空的钟声滴答响着,渐渐地将过去敲碎。恍然间有了一丝领悟,在时问老人的面前,每一个赶路的人都是一个幼小的孩子,追逐成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画家,都想让生命如成功而荡气回肠的大作一般,然,并非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并非所有的落笔都能够开启一次优越的新鲜尝试,也并非仅仅通过夜以继日的用功、勤奋便能够获取。“笨鸟先飞”的成功事例仅仅适用于懒惰者与非懒惰者之间,而,往往,我们面临的都是同样勤奋努力的竞争者,要想从中脱颖而出,单纯地依靠用功而去死板地追求成功,很难有所收获。  成功仅有激情和勇气是不够的,还需要一种广博
各种力量聚集在一起,走上同样的一条追逐的路。不必每一个人都担当探路者的角色,也不必每一个人都承担守候的角色……合力的分工能够让事情事半功倍。于是,在一次合作中,我们让矫健的人为我们开拓前行;我们让灵活的人为我们搜集信息;我们让强壮的人为我们搭建屋舍;我们让聪慧的人为我们出谋划策;我们让勇敢的人走在前方;我们让柔弱敏捷的人为我们预测。在每一次的进程中,我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合作着在一起就是一个群体,我
美好的信念总是通过坚持才发出光芒的,如果将这种坚持重复几次,那么美好的信念也就成为了一种习惯。  何谓信念?我们的人生失去了信念,会是怎样一幅景象?  信念是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以及对那些与之相关的责任和义务的承担。更有岁月沉淀下来的智慧积累告诉我们:谁可以称得上是生活的成功者?只有树立信念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经营生活的人。如何评判一个人树立了信念?当他的内心意愿合乎道德、富有智慧的时候,我们
现代社会最累的是谁?我要说是学生,肯定立刻就有人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学生们不需要为生计奔波,他们吃好的,住好的,用好的,玩好的,是捧在众人手中的金饽饽,你说他们最累,岂不是耸人听闻?然而,事实却恰是如此。  成人有闲暇,有八小时之外,而学生放学之后都在做些么幺呢?做功课、复习、备战考试、或者依照家长们自己的意愿被迫奔波于各类“特长班”、“培训班”之间,为了提高升学率而无奈地进行周末补课等各种类型的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