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腊八拉开了春节序幕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煮白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首童谣内流露出到了腊月孩童们对过年的无限期盼。
“腊八”一过,年味就越来越浓了,所以就有“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一说法。
腊八这天正式拉开了春节的序幕:从这天起,人们开始置办年货,迎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在这个前奏曲里有着丰富的内容,从喝腊八粥开始,然后祭灶、扫房、炸年糕、宰猪羊、写春联等,直到腊月的最后一夜除夕。这些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腊八是冬至之后的第一个节气,天气寒冷,阳气上升。年文化习俗也在这一天更加被放大,吉祥的气氛将弥漫在神州大地。人们忙年概念也就从此开始了。”民俗专家如是说。
在“腊八”这一天,民间主要有喝腊八粥腌制腊八蒜的习俗。
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品种繁多。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蒜在中国人眼中,是福气的象征,蒜有长得快,瓣又多的特点,寓意着留住子孙,多子多福,吉祥幸福。除了精神层面之外,腊八蒜对人的养生也大有益处。腊八蒜的腌制也与养生有关,天气寒冷,多吃蒜对身体有益。另外,用醋腌制蒜,辣、酸、咸合成鲜味,在过年期间吃腊八蒜既美味又养生。腊八蒜寄托了人们的希望,提前来抢新年的福气,让全家幸福和吉祥。
“年味淡了”之惑
每当临近春节,“禁燃烟花爆竹”的话题总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尤其是近两年来pm2.5导致城市人深受雾霾影响,春节期间不放鞭炮的呼声越来越高。可每当这时,都会有一种声音:“不放鞭炮还像过年么?”
城市“年味儿”越来越淡,当人们不再需要“年”的时候,民俗传统该如何传承和保护,值得深思。
做杂货生意十多年,赵国新对“年”的感慨很深,他认为“年味儿”一年不如一年。“早些年,进了腊月就开始卖春联,好的时候一天卖好几百副,现在过小年了也卖不上这些,没办法,都去住楼了,哪还有贴春联的。”赵国新说,春联、福字不好卖,他最近几年主要是卖一些挂饰,中国结、十字绣、吉祥物,东西越来越精美,可就是不像个“年”。
不像年,不只是春联一种民俗消沉的表现。走访市区几家烟花爆竹销售摊点,“不好卖”已是商家共同的心声。“跟头两年是比不上了,都是让雾霾闹的。”经营一家烟花爆竹店的于支友说,这两年上的烟花爆竹以环保型为主,但并不如传统烟花好卖,总体销量比以前能少三分之一。“现在媒体都在宣传环保,加上空气确实不太好,放鞭炮的人确实少了不少。”
毋庸置疑,传统年俗的部分仪式活动确实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推糜黍,二十六去吊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场景在广大城镇乃至部分农村地区已渐行渐远。
其中,有些是因为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引起的自然变化,属于年俗的正常演变。如祭灶习俗,现在城镇居民家中甚至部分农村都用上了煤气、天然气,柴灶逐渐消失了,灶王爷没有了立身之所,祭灶也就逐渐消失了。又如春节食品,原来都是家家户户自己做的,做好之后隔壁邻居、亲戚朋友互相赠送品尝,其乐融融,现在一方面人们无暇制作,另一方面商店都有销售,于是自家制作春节食品的习俗也就淡化了,其制作技艺也逐渐消亡。
有的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如以往一度禁止在春节期间祭祀天地、祖先,把春节期间表达慎终追远、感恩情怀的信仰内容都禁绝了;这种情况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已大为改观。再如禁放鞭炮,鞭炮在春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外在形式可以增添热闹气氛,内在心理方面则表达了民众在新旧交替之际驱邪除祟、祈福求吉祥的愿望。诚然,燃放鞭炮对环境会造成污染,甚至有时造成意外伤害或者引发火灾。但我们应该花大力气改进鞭炮的制作工艺,使其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现有的技术能力完全能够做到。“一禁了之”则弱化了春节的氛围。
春联里的年味
记忆中的年味,除了烟花爆竹外,春联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如今,有的春联依然是传统的红纸黑字,有的则贴上了烫金字,但不管是印刷制品还是手写春联,都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贴春联的习俗究竟起于何时,至今无准确的材料可资查证。不过,大约可能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可以在史籍中证实的。此外,根据《王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相传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山海经》里,有一个鬼域的世界,中间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汉族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則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良好心愿。
“年俗”与时俱进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煮白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首童谣内流露出到了腊月孩童们对过年的无限期盼。
“腊八”一过,年味就越来越浓了,所以就有“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一说法。
腊八这天正式拉开了春节的序幕:从这天起,人们开始置办年货,迎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在这个前奏曲里有着丰富的内容,从喝腊八粥开始,然后祭灶、扫房、炸年糕、宰猪羊、写春联等,直到腊月的最后一夜除夕。这些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腊八是冬至之后的第一个节气,天气寒冷,阳气上升。年文化习俗也在这一天更加被放大,吉祥的气氛将弥漫在神州大地。人们忙年概念也就从此开始了。”民俗专家如是说。
在“腊八”这一天,民间主要有喝腊八粥腌制腊八蒜的习俗。
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品种繁多。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蒜在中国人眼中,是福气的象征,蒜有长得快,瓣又多的特点,寓意着留住子孙,多子多福,吉祥幸福。除了精神层面之外,腊八蒜对人的养生也大有益处。腊八蒜的腌制也与养生有关,天气寒冷,多吃蒜对身体有益。另外,用醋腌制蒜,辣、酸、咸合成鲜味,在过年期间吃腊八蒜既美味又养生。腊八蒜寄托了人们的希望,提前来抢新年的福气,让全家幸福和吉祥。
“年味淡了”之惑
每当临近春节,“禁燃烟花爆竹”的话题总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尤其是近两年来pm2.5导致城市人深受雾霾影响,春节期间不放鞭炮的呼声越来越高。可每当这时,都会有一种声音:“不放鞭炮还像过年么?”
城市“年味儿”越来越淡,当人们不再需要“年”的时候,民俗传统该如何传承和保护,值得深思。
做杂货生意十多年,赵国新对“年”的感慨很深,他认为“年味儿”一年不如一年。“早些年,进了腊月就开始卖春联,好的时候一天卖好几百副,现在过小年了也卖不上这些,没办法,都去住楼了,哪还有贴春联的。”赵国新说,春联、福字不好卖,他最近几年主要是卖一些挂饰,中国结、十字绣、吉祥物,东西越来越精美,可就是不像个“年”。
不像年,不只是春联一种民俗消沉的表现。走访市区几家烟花爆竹销售摊点,“不好卖”已是商家共同的心声。“跟头两年是比不上了,都是让雾霾闹的。”经营一家烟花爆竹店的于支友说,这两年上的烟花爆竹以环保型为主,但并不如传统烟花好卖,总体销量比以前能少三分之一。“现在媒体都在宣传环保,加上空气确实不太好,放鞭炮的人确实少了不少。”
毋庸置疑,传统年俗的部分仪式活动确实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推糜黍,二十六去吊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场景在广大城镇乃至部分农村地区已渐行渐远。
其中,有些是因为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引起的自然变化,属于年俗的正常演变。如祭灶习俗,现在城镇居民家中甚至部分农村都用上了煤气、天然气,柴灶逐渐消失了,灶王爷没有了立身之所,祭灶也就逐渐消失了。又如春节食品,原来都是家家户户自己做的,做好之后隔壁邻居、亲戚朋友互相赠送品尝,其乐融融,现在一方面人们无暇制作,另一方面商店都有销售,于是自家制作春节食品的习俗也就淡化了,其制作技艺也逐渐消亡。
有的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如以往一度禁止在春节期间祭祀天地、祖先,把春节期间表达慎终追远、感恩情怀的信仰内容都禁绝了;这种情况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已大为改观。再如禁放鞭炮,鞭炮在春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外在形式可以增添热闹气氛,内在心理方面则表达了民众在新旧交替之际驱邪除祟、祈福求吉祥的愿望。诚然,燃放鞭炮对环境会造成污染,甚至有时造成意外伤害或者引发火灾。但我们应该花大力气改进鞭炮的制作工艺,使其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现有的技术能力完全能够做到。“一禁了之”则弱化了春节的氛围。
春联里的年味
记忆中的年味,除了烟花爆竹外,春联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如今,有的春联依然是传统的红纸黑字,有的则贴上了烫金字,但不管是印刷制品还是手写春联,都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贴春联的习俗究竟起于何时,至今无准确的材料可资查证。不过,大约可能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可以在史籍中证实的。此外,根据《王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相传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山海经》里,有一个鬼域的世界,中间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汉族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則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良好心愿。
“年俗”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