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看到的极大便利了人类生活的技术,似乎从一开始就是那么普及,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它们往往都是多种技术相互对比与竞争后,大浪淘沙留下来的。
例如,汽车并非从一开始就都烧汽油。在汽车行业发展早期,有过环境友好的蒸汽机;随着汽油发动机成为主导技术,汽车才正式进入了燃油主导时代。而今,电动机技术日益成熟,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关注,似乎在重演一段技术竞争上位的历史。
这种技术的竞争与更迭一直以来都在各行各业发生着。如今,在许多新兴行业中更是如火如荼,行业中的基础技术处于动荡和快速发展的筛选期。投资与投身在这些行业中的企业,如果没能选对最终占据主导地位的技术,那么该如何求生止损?
为了寻找答案,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学者们对典型且热门的太阳能行业进行了研究,发现技术并非公司取得成功的唯一决定性因素,各种因果在市场、资源以及莫名的因素作用下,会讲述一个更加微妙的故事。
新兴行业技术竞争存在不确定性
太阳能行业的创新者们研发了利用太阳能的不同方法,包括20世纪50年代首次开发并用于微芯片生产的晶体硅(cSi)发电,以及薄膜太阳能发电(一种更便宜但效率较低的技术)。
这两种技术方向——晶体硅和薄膜(后者包括碲化镉和铜铟硒化镓等材料),逐渐成为了太阳能行业的技术标准。薄膜技术的应用前景较好,材料消耗很少,电耗更低,而且使用方便。而晶体硅的使用则更加复杂,需要精细地切割、打磨和组装。
然而,一个行业的主导技术并不总是基于最“好”的技术,也会受到相关技术所拥有的资源影响。在经历了一系列行业发展与大洗牌后,晶体硅占据了太阳能行业技术上风。致力于国际和国内市场的诸多大型企业降低了晶体硅的生产成本,在其他技术发展成熟前,快速确立了其在太阳能行业的技术主导地位。
培养综合能力方能不败
研究表明,综合能力——一个公司在组织边界内、外协调活动和目标的能力——使得采用多样化投资策略的企业被行业淘汰的可能性更低。这些公司不断地通过跨供应链、开发新产品或进入新行业来增加公司的覆盖面。当这类企业面临行业淘汰時,其对不同商业行为整合的理解显得极具价值。
具备综合能力的公司能够更好地做出动态的反应,以尽可能正确地做出行业激荡中的选择。这些能力使得他们能够有效地把握市场动态。当行业的技术竞争时代结束时,即便没有选择主导技术,高管们也能广泛整合公司内部的技术知识,适时调头转向,立于不败之地。亦或者,这些分散投资的公司一旦意识到这个行业不适合他们,就能立刻转向另一个行业:卖掉这部分业务,转战其他行业继续发挥自己的综合能力。
“非赢家”的求生策略
如果没能以晶体硅为主攻技术,幸存下来的公司还有几个选择,比如被收购或调整战略。特别是对具有综合能力的公司来说,都可以作为进一步发展的一种缓冲。
其一,重新定位。
部分公司对自己进行重定位,在行业价值链的非技术部分生存。待适应了新技术后,它们再次进入技术领域竞争的存活率更高。
First Solar就是一个重新定位的典型例子。尽管该公司最初打算专注于主流太阳能市场,但当主导技术出现、行业开始洗牌时,它做出了调整,转而专注于公用事业规模的安装工作;通过控制项目设计,使用自己的模块来赢得市场。
太阳能行业的公司往往倾向于将业务主要布置在制造太阳能电池板,导致市场供过于求。然而,消费者对太阳能面板并不是很感兴趣,他们主要关注的是电能。作为回应,一些公司意识到他们可以将组件捆绑在一起创建发电系统,使得公司可以通过模块获取价值。
即使是那些选择了晶体硅的公司也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商业模式来获取更高的价值。
其二,利基市场。
部分公司通过专注于某个利基市场来创造价值。在这个市场中,某些技术(可能是非主导技术)相对于其他技术更具有优势。
例如,对于一些非传统能源消费者——比如船主或那些难以接入电网的用户而言——薄膜技术显得更有吸引力。由于离网太阳能系统需要不同的硬件来存储能量,它们为企业提供了对应的利基市场。
其三,收购。
在并购中,收购者获得了被收购企业的文化和知识,即关于如何管理该行业内部供应链或价值链,以及如何引入产品等。
数家掌握薄膜CIGS技术的初创企业被收购,并入汉能公司(Hanergy)。通过将小型初创企业捆绑在一起,汉能得以在技术上脱颖而出,获得了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
创新就是适应
除了太阳能产业,很多其他新兴产业也处于各自的发酵期。例如,如果特斯拉(Tesla)的产品(汽车)和系统(例如充电站)交付模式得以发展,电动汽车的新兴与发展可能会使得汽车行业转向一个非常不同的方向。
创新者需要适应商业模式和技术的发展。如果企业最终没有选择对占主导地位的技术,依然可以采取剑走偏锋的策略。即使公司选择对了主导技术,在面对市场中的激烈竞争时,也需要适时调整、寻求其他生存之道。此外,当一家公司拥有集成能力时,它相对于其他公司的生存选项会多不少。
对选择保持开放的态度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说,一万次的反复试验才出现了一只成功的灯泡。失败是成功之母。企业必须有能力进行内部调整,增强综合能力,才能应对各种变化。
来源:欧洲工商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