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对发状念珠藻生理活性的影响

来源 :武汉植物学研究 | 被引量 : 38次 | 上传用户:heji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水分对发状念珠藻(NostocflagelliformeBorn.etFlah.)生理活性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干藻体在湿润的过程中,呼吸、光合和固氮活性依次恢复;且随水分含量的增加,光合活性和固氮活性逐渐增强,呼吸作用缓慢减弱并在一定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自由水是束缚水8倍左右时发菜生理活性全面恢复。吸水饱和的藻体在干燥过程中,光合、呼吸、固氮作用依次停止;呼吸作用随水分的丧失逐渐下降;固氮活性、光合活性在水分丧失20%~40%时有一定程度的增强,出现活性高峰;此后,生理活性下降,水分完全丧失
其他文献
以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sne.)幼嫩叶片为材料,诱导和筛选愈伤组织,进行细胞悬浮培养.初步研究了液体培养条件下光照对喜树细胞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
采于长江三峡库区的2个植物新变种,一个属于报春花科,与显苞过路黄(Lysimachia rubiginosa Hemsl.var.rubiginosa)相比较,其特点为四叶轮生,命名为秭归过路黄(Lysimachia rub
研究了夜间低温(5℃±1℃,12h,连续3个晚上)对生长于3种光照条件下(100%、25%和8%光照)的热带雨林冠层树种绒毛番龙眼(Pometiatomentosa)和中层树种滇南风吹楠(Horsfieldiatetratepala)幼苗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使生长于全光下的绒毛番龙眼幼苗的Fv/Fm(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急剧降低,中午发生了强烈的光抑制,但随着低温胁迫的解除
三峡库区消涨带是指三峡库区范围内长江进一步充及其支流由于江(河)水水位季节性涨落。导致其沿江(河)两岸土地出现周期性淹没而自然形成的带状区域。该带维管植物区系具有以下特
通过改进实验方法,建立起柑橘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分析技术,并成功地应用于属间有性杂种鉴定,为进一步分析柑橘体细胞杂种核基因组组成奠定
对福建省永定县笔架山桫椤群落的不同样地、不同层次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均匀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群落垂直结构的5个层次中,桫椤的物种多样性除物种丰富
对灯台树茎次生木质部离折材料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其导管分子穿孔板有梯状穿孔和单穿孔板2种类型,并且其单穿孔板的穿孔外展。具不同类型穿孔板的导管分子有4种类型,即两端均为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