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职校班级管理精致化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班级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是一份精致化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除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外,还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力求将班级管理工作做精做细;要积极探索班级建设的规律,努力将班级塑造成为一支具有高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的队伍。本文就这一目标探讨了职校班级管理精致化的策略。
  关键词: 职校班级管理 精致化 职责 班风建设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及职校生源素质的年年滑坡,职校生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班主任工作成效也越来越不明显。
  这一现状就要求学校实行精致化管理,即学校管理应以“精致化”为重要目标和重要方式,变“有”为“优”。学校精致化管理就是通过打造精致化课程、实施精致化教学、营造精致化校园环境及和谐的人际氛围,实现至真、至善、至美的理想目标。
  
  一、选拔、培养班委班干精致化
  
  班主任、班委班干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伞柄、支架和布,一个再好的伞柄如果没有支架的支撑是无论如何也撑不起一片天空的。
  1.班主任确定选才标准,善做伯乐。
  当代中学生特别是职校生,思想活跃,见多识广,分析问题日趋深刻、全面。选拔班委班干时,班主任一定要从这一实际出发,确定相应的选才标准:一是重能力,主要包括组织能力、号召能力、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当班委班干的必要条件。二是重品德表现,具体为:要勇挑重担,为人诚实,关心集体,愿为同学服务。三是重表率,班委班干要能自觉遵守纪律,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乐于奉献,以身作则。
  班主任要善做伯乐,平时认真观察学生能力的高低、品德的优劣、态度的真伪,以慧眼识才。在充分掌握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反复权衡,通过任命、民主选举等方式确定班委班干,真正把那些德才兼备、在学生中具有一定威信的学生选出来,让他们担负起管理班级的重任。
  2.激发热情、精心培育,让班干部愿管、善管。
  要使班委班干各方面都能挑起重担并尽快成熟,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则需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把班级管理变为他们自身的需要,同时引导他们会管、善管。表扬和鼓励是笔者在激发班委班干工作热情方面最常用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也要看时间看场合,笔者建议多进行私下表扬和鼓励,班委班干做事情的积极性一定会高涨,也不会引起副作用。
  为了引导班干部正确处理与同学的关系,必须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关心同学,愿为大家服务,时时想到手中的权力是集体赋予的,不能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不能滥用手中的权力。
  此外,班主任还要充分信任班委班干,敢于放手,大胆使用,把他们推到工作第一线上去,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但放手不等于不管,若遇到难题,班主任要为他们排忧解难。
  
  二、以常规管理促班风建设精致化
  
  良好的班风有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成就动机,激发求知欲,形成合理竞争与合作的态度和方式。
  1.常规管理“严、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必须要有铁的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凡是违反纪律的学生一定要受到纪律处分。比如:学校要求学生每天上午七点十分到校,对班里学生的要求是七点零五分到班,凡是七点零五分后到班都算迟到。
  班主任在处理违纪行为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个别学生对于处理不满意,这时班主任要把工作做“细”,马上进行疏导,让学生理解违反纪律的危害性和遵守纪律的必要性是班主任的工作原则之一。
  2.班级舆论“正、强”。
  班级舆论不是班主任的单向灌输,而是建立在全班占压倒多数的正确认识与言论基础上,具有同一性、扶正性,对全班成员都有感染力和道德上的约束力。因此,在教育、教学、生活和各项活动中,班主任要根据是非标准进行褒贬,在全班形成一种能够扶持正气、伸张正义、制止错误思想、阻止不道德现象的班级舆论。
  如在处理考试作弊行为时,班主任可先在班里比喻作弊如同小偷偷东西,前者是偷别人的精神财富,后者是偷别人的物质财富,前者更加可恶。同时宣布,今后每次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后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全班无记名投票检举揭发在考试中有不规范行为的同学。
  这一方法很有效,考试作弊行为在该班已基本消失。真正触动学生的往往是班级舆论,学生最不愿意自己的形象在班集体中受损。
  3.班级文化“洁、美”。
  班级文化是班级整体风貌的一面镜子,与班集体建设紧密相连。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既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卫生知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也要培养学生美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凝聚力。“我们的教室,我们的家,美好环境靠大家”。
  要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要做两件事。首先,管理好教室的环境卫生,即做好“三定”和“三查”的工作。“三定”是指定内容、定时间次数、定方法。“定内容”就是安排值日表。“定时间次数”就是一天中在什么时候进行清扫,一天要清扫几次。“定方法”,如在擦完黑板之后,抹布要洗净、拧干、铺平晾干,扫地之后,扫除用具如何摆放整齐,等等。所谓“三查”, 一查每个学生位置周围是否有垃圾;二查谁的桌椅、学习用品摆放不整齐;三查值日生是否按要求去做。然后,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布置教室环境,既要体现专业特色,又要注重环境的绿化与美好,如:在班级一角放置几盘盆景等,使室内整洁,舒心怡神。
  
  三、开展学习活动精致化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班主任应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职校学生学习任务不重,班主任应要求学生在保质保量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基础上,多读对自己有益的书,如:中外名著、心理健康、处事哲理、人生观培养等方面的书籍。班主任还应经常与学生一起探讨这些话题,及时指正学生不正确的人生观。
  此外,班主任也要强调学习上的一致性,即:大家步伐一致,共同学习,共同考试,共同进步。
  活动方面,班主任应鼓励学生多参加班级和学校的各项活动,挖掘他们的潜力。班主任指导学生要注意:
  1.重视集体的参与。
  班集体活动重在“集体”二字,要让全班学生感到,自己是班里的一员,因此必须参与每次班集体活动。一个班集体中,能够在活动中表现特长的只是少部分学生,大部分学生常常是一无所长。即使是这样,也必须充分重视全班的参与,尤其重视那些特长不明显的学生。只有重视全班参与,集体活动才有凝聚力,班集体才有生命力。
  2.体现班主任的关心。
  在班集体活动的准备过程中,学生分工明确,班干部“承包”管理后,班主任不能不闻不问、坐等活动的开展,而应当不时到学生中去关心准备情况,鼓励学生全力以赴,提高活动质量。班主任一句关心的话语,常使学生温暖至心。反之,如果班主任对活动的准备工作不闻不问,对学生漠不关心,则会大大降低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阻碍他们精益求精地努力提高,必然会影响活动的质量。
  
  四、转化后进生精致化
  
  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每个班不同程度地存在后进生,对待他们首先应做到不厌弃他们,然后根据后进生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做好转化工作,这是每一位班主任的责任。除此之外,笔者认为班主任还要做到“三心”,即信心、爱心和恒心。
  1.转化的条件:信心。
  面对一位后进生,班主任没有转化后进生的信心,便没有促使后进生尽快转化的条件。著名化学家瓦拉赫在读中学时,几乎门门功课不及格。当时,学校教师普遍认为,这样的学生将来必定一事无成。惟独一位化学教师发现瓦拉赫做化学实验非常细心,具备研究化学的素质。在这位教师的悉心指导下,瓦拉赫的研究天赋得以显现,并最终成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因此,没有转化不了的后进生,只有无转化能力的教师。
  2.转化的关键:爱心。
  爱学生,是一个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偏爱”后进生,是优秀班主任的标志之一。爱,可以提高班主任转化后进生的能力。班主任如果对学生富有爱心,就一定会把后进生的转化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虚心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与管理经验,不懈地探索教育规律,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当然,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自己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3.转化的保证:恒心。
  转化后进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次教育活动、一项措施往往收不到显著的教育效果。有些后进生虽一时有所转变,但由于后续工作没有跟上,又会使他们重新成为后进生。因此,班主任要打“持久战”,要有“不转变不罢休”的决心和意志。比如:北京通州二中的李圣珍老师,六年中,先后收留了50多个来自各地的“坏孩子”、“笨孩子”、“傻孩子”。这些让教师头疼使家长失望的“典型”后进生,在李老师的“调教”下,个个变成了好学生,有的考入了中专,有的考入了重点大学。如果李老师在转化这些学生的过程中没有恒心,恐怕这些学生还是 “坏孩子”、“笨孩子”、“傻孩子”。
  
  参考文献:
  [1]李庾南.班主任工作艺术一百例:触及心灵的足音[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王晓春.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万玮.班主任兵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张万详.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100招[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1.技术背景花魔芋有性繁殖是解决生产上急需大量优质、纯度高、健康种子资源的有效措施。种子有性繁殖提纯复壮是增强种性,为大面积生产提供优质魔芋良种,提高魔芋种植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