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函数中的相遇与追及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题型. 其难点是从图象的特殊点中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本文通过对一道中考題的剖析,让同学们“拨云见日”,掌握解题方法.
例 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有A,B两地,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骑摩托车从B地到A地,到达A地后立即按原路返回,如图1是甲、乙两人离B地的距离y(km)与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根据图象解答以下问题:
(1)写出A,B两地之间的距离;
(2)求点M的坐标,解释该点坐标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3)若两人之间保持的距离不超过3 km时,能够用无线对讲机保持联系,请直接写出甲、乙两人能够用无线对讲机保持联系时x的取值范围.
解析:(1)观察图1发现,甲图象与[y]轴的交点表示甲开始出发([t=0])时,离B地的距离,由此可知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30 [km],与[x]轴的交点表示甲到B地所用时间为2 [h].
乙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原点,表示乙开始出发([t=0])时,离B地的距离为0,转折点表示乙骑摩托车出发[1] h时,离B地的距离为30 [km],已经到达A地,下一段图象则表示乙又从A地返回B地,仍然需要用1 [h].
(2)要搞清图象表达的实际意义. 很显然,图1中点M表示: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骑摩托车从B地到A地,两人相遇的位置.
说明甲骑自行车出发[23]小时后,在离B地20 [km]处与乙相遇.
(3)要探究“两人之间保持的距离不超过3 km”,我们可以产生如下想法:
甲、乙相向而行,相遇前和相遇后都可能出现两人之间的距离不超过3 km的情形.
相遇后,乙骑摩托车速度较快,在乙从A地返回B地追甲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两人之间保持的距离不超过3 km”.
一次函数典型易错题答案:
1. D 2. D 3. A 4. B
5. (1)①当0 ≤ x ≤ 5时,y=20x;②当x>5,y=16x + 20;(2)500
等腰三角形典型易错题答案:
1. 17 2. 等腰 3. [85]或[14] 4. D 5. 8 cm,8 cm,11 cm或10 cm,10 cm,7 cm 6. 70°或20° 7. D 8. 36° 9. 提示:在DC上截取DE = DB,连接AE,证明△ADE ≌ △ADB即可.
整式的乘法典型易错题答案:
1. 1 2. a3 3. B 4. A 5. C 6. B 7. -9x + 1 8. A 9. -384 10. D
例 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有A,B两地,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骑摩托车从B地到A地,到达A地后立即按原路返回,如图1是甲、乙两人离B地的距离y(km)与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根据图象解答以下问题:
(1)写出A,B两地之间的距离;
(2)求点M的坐标,解释该点坐标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3)若两人之间保持的距离不超过3 km时,能够用无线对讲机保持联系,请直接写出甲、乙两人能够用无线对讲机保持联系时x的取值范围.
解析:(1)观察图1发现,甲图象与[y]轴的交点表示甲开始出发([t=0])时,离B地的距离,由此可知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30 [km],与[x]轴的交点表示甲到B地所用时间为2 [h].
乙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原点,表示乙开始出发([t=0])时,离B地的距离为0,转折点表示乙骑摩托车出发[1] h时,离B地的距离为30 [km],已经到达A地,下一段图象则表示乙又从A地返回B地,仍然需要用1 [h].
(2)要搞清图象表达的实际意义. 很显然,图1中点M表示: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骑摩托车从B地到A地,两人相遇的位置.
说明甲骑自行车出发[23]小时后,在离B地20 [km]处与乙相遇.
(3)要探究“两人之间保持的距离不超过3 km”,我们可以产生如下想法:
甲、乙相向而行,相遇前和相遇后都可能出现两人之间的距离不超过3 km的情形.
相遇后,乙骑摩托车速度较快,在乙从A地返回B地追甲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两人之间保持的距离不超过3 km”.
一次函数典型易错题答案:
1. D 2. D 3. A 4. B
5. (1)①当0 ≤ x ≤ 5时,y=20x;②当x>5,y=16x + 20;(2)500
等腰三角形典型易错题答案:
1. 17 2. 等腰 3. [85]或[14] 4. D 5. 8 cm,8 cm,11 cm或10 cm,10 cm,7 cm 6. 70°或20° 7. D 8. 36° 9. 提示:在DC上截取DE = DB,连接AE,证明△ADE ≌ △ADB即可.
整式的乘法典型易错题答案:
1. 1 2. a3 3. B 4. A 5. C 6. B 7. -9x + 1 8. A 9. -384 10.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