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华社电 记者吕梦琦 两个月前,54岁的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馬跑泉村村民边和尚住在快倒塌的土房子里,吃水还要到十几里外去挑。如今,没花一分钱,他就搬进了宋家沟移民新村,生活方便多了。
与边和尚一起搬到宋家沟的,共有20个自然村的145户村民。他们搬进的是崭新的农家庭院,200多座仿古院落整齐排列,犹如一个特色小镇。这就是岢岚县试点的“庭院式”易地扶贫搬迁。
岢岚县宋家沟乡政府驻地中心村一共有245户548人。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增多,村里很多房屋闲置废弃,人口数量不断减少。为此,岢岚县将易地扶贫搬迁和打造中心集镇相结合,“先做减法,再做加法”,打造特色风貌,探索新的搬迁模式。
岢岚县委书记王志东说,他们通过和村民签订协议,回购了宋家沟村闲置废弃的81处旧宅,拆除后按每人20平方米的标准,新建了265间移民安置房,每平方米的建设费用为1200元。
目前,山西省一个3口人的贫困家庭搬迁补助费达11.68万元。而岢岚县通过拆旧建新,一栋60平方米的民房,加上独立院落,再进行简易装修,购置简易家具,花费仅为11.4万元。
“这就做到了困难群众什么钱都不用花,直接拎包入住,增强了村民的搬迁积极性。”王志东说。
据介绍,这种搬迁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为后续扶贫打下了良好基础。过去,这些贫困户都是分散在一个个“山庄窝铺”,扶贫资金容易分散,影响了扶贫效果。现在,村民们集中搬迁出来,就可以集中帮扶,发挥资金和产业的规模优势。
目前,宋家沟移民新村已经形成了集居住、大棚种植、庭院养殖为一体的精准扶贫方式。全村已建成温室大棚120座,推广种植了二十多个蔬菜新品种,还引进了两家农业企业。
据测算,每个大棚种蔬菜每年可收入2万元,种蘑菇每年可收入4万元以上;每户再圈养30只优质绒山羊可收入1万元,养两三头猪可收入2000元。
“十三五”期间,岢岚县计划打造8个这样的中心集镇,总共搬迁安置1162人,让“庭院式”易地扶贫搬迁成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方式。
与边和尚一起搬到宋家沟的,共有20个自然村的145户村民。他们搬进的是崭新的农家庭院,200多座仿古院落整齐排列,犹如一个特色小镇。这就是岢岚县试点的“庭院式”易地扶贫搬迁。
岢岚县宋家沟乡政府驻地中心村一共有245户548人。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增多,村里很多房屋闲置废弃,人口数量不断减少。为此,岢岚县将易地扶贫搬迁和打造中心集镇相结合,“先做减法,再做加法”,打造特色风貌,探索新的搬迁模式。
岢岚县委书记王志东说,他们通过和村民签订协议,回购了宋家沟村闲置废弃的81处旧宅,拆除后按每人20平方米的标准,新建了265间移民安置房,每平方米的建设费用为1200元。
目前,山西省一个3口人的贫困家庭搬迁补助费达11.68万元。而岢岚县通过拆旧建新,一栋60平方米的民房,加上独立院落,再进行简易装修,购置简易家具,花费仅为11.4万元。
“这就做到了困难群众什么钱都不用花,直接拎包入住,增强了村民的搬迁积极性。”王志东说。
据介绍,这种搬迁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为后续扶贫打下了良好基础。过去,这些贫困户都是分散在一个个“山庄窝铺”,扶贫资金容易分散,影响了扶贫效果。现在,村民们集中搬迁出来,就可以集中帮扶,发挥资金和产业的规模优势。
目前,宋家沟移民新村已经形成了集居住、大棚种植、庭院养殖为一体的精准扶贫方式。全村已建成温室大棚120座,推广种植了二十多个蔬菜新品种,还引进了两家农业企业。
据测算,每个大棚种蔬菜每年可收入2万元,种蘑菇每年可收入4万元以上;每户再圈养30只优质绒山羊可收入1万元,养两三头猪可收入2000元。
“十三五”期间,岢岚县计划打造8个这样的中心集镇,总共搬迁安置1162人,让“庭院式”易地扶贫搬迁成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