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有着“亚洲第一所”、“亚洲唯一”、公路交通“黄埔军校”称誉的名校;她是一所沿袭了古老长安的厚重文化气息,秉承“弘毅明德,笃学创新”的校训,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经管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她的怀抱里,孕育过将军、院士、文学家、艺术家……她是我的母校——长安大学(以下简称“长大”),是我生命里的一首歌。
(一)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当大巴车从商洛市一直向南驶进秦岭深处,山峦便重重复重重,车子在山路十八弯中盘旋,才行驶了20分钟,就已经数不清从多少个黑洞进去又出来了,透过车窗,心里阵阵惊悚:公路的左侧是高耸的岩壁,右侧便是深渊……那时,我读大一,寒假跟随校支农志愿者组织下乡支教调研。我们脚下的路是“中国第一长隧”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隧道的设计建设者中,长大校友是主力军。这条路是唯一一条通向山外的路,是国家“两纵两横”井字格局的重要一段,给山村带来了关注世界的机会,让更多的人不再受困于远山险路。这次下乡的经历令我发现,在中国,交通依然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隘,祖国的建设还急需一大批卓越的公路交通人才,大山深处的人们渴望脚下的路越来越宽广……
我的学姐学长们经常在本就不多的休息时间里带着简易的工具往山上跑,对山体岩石土壤资料进行实地勘测和分析,对他们来说,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更是一种乐趣。他们说:当你有资本和大自然亲密接触时,大自然会还你一份惊喜,多少有成就的精英们都是从躬行开始的。于是,当我翻看他们的实习日志时,字里行间荡漾的浓浓的诗意,那种独特的美令我心驰神往:
“《水经注》记载:太白山南连武功山,于诸山最为秀杰,冬夏积雪,望之皑然。五月伊始,我们的课堂便搬到了太白山实习基地。我们和老师登上太白山,于平地而起的3000米高地歇斯底里的呐喊,然后看云卷云舒,看落霞孤鹜。酷暑即将到来之时,向北望真正的黄土高原,苦难民族的苦难如同河里的流水背负大量的泥沙,缓缓东去,发展与生态撞击着我的心扉……”
“江北淮南巢湖边,凤鸣麒啸平顶山,地质男儿洒热血,西望不见有潼关。”
……
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是不容易的,当一个人把自己的成长与国家与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那么他就拥有无限的力量,就变得崇高起来。长大就是这样的,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激流勇进,奋起勃发。长大学子那种特有的
自信乐观与坦然是对知识对专业对自我的一种信任和肯定,那是在长大日日夜夜努力奋进中积淀起来的。
(二)渭水:那是一个适合学习的地方
每隔一段时间便想去渭河走走,看沙洲中的河鸟觅食,看金乌一点点坠地,直到天边泛起云霞,便踏着月光往回走……渭水很美。
渭水的校园更美:每个清晨,嘹亮的军号叫醒沉睡中的渭水,晨辉洒满寂静的鳄鱼嘴操场,在东方微微泛起的金光里,橄榄绿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训练。有国防生的校园里,就有一种庄严肃穆之感,其肩上的责任更加明晰。当明远湖披上了一层金沙,美妙绝伦的彩虹桥上,便站着晨读的同学,像一幅风景画。
然后,你可以听到关于长大的种种传说。在长大,如果一个男孩真爱一个女孩,不用钞票,不用鲜花,只要每天到逸夫图书馆帮她占个座位;在长大,流行着这样的问法:你参加“挑战杯”了吗?你参加“飞思卡尔了”吗?你……如果都没有,那肯定out了;在长大还流行“四三二一”即“四个节日”——大学生科技节、艺术节、文化节、体育节,“三项活动”——高雅艺术进校园、名家讲座进校园、优秀电影进校园,“二项计划”——广场文化行动计划、大学生读书计划,“一批品牌”——全力打造一批深受学生欢迎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在长大久了,你会发现宁静的渭水让这群娃娃在活泼中多了一丝沉静,淡褪了浮躁。记得我在长大校报做校园记者时,一起工作的同学喜欢用“闷骚”形容长大的学生。“闷骚者”韬光养晦之人也,并戏谑:由此种学生前仆后继,长大必崛起,中国必崛起。虽然是开玩笑,但长大学子的学习精神的确可嘉。他们总是执著地坚守着自己的梦,克服种种阻碍,走自己的路,这种“闷骚”是终将被实践证明的卓越。冰心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实的明艳,然而,谁又知道,当初他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三)师者——为往圣继绝学
在长大,上完一天的课后,走出修远、明远楼,看我们可爱的老师集结在站牌下等校车,便有同学感慨,在长大这所“奇葩”大学里,有一群“奇葩”学生也有一群“奇葩”老师。
很多年后,当同学们回忆起赵义老师,还总会想起那最具代表性的“三个一”。“一场审问”:先生批改作业绝不一个“阅”字了事,批改完后还要约学生一个一个“升堂审问”,学生没来,就“送货上门”到宿舍找他们。我曾看过先生保留的厚厚一摞学生成绩考核登记册,上面工工整整地标记着优良中差、ABCD,十分严谨细致。“一场论辩”:先生体质清瘦,工作量大,又一心扑在学生身上,对自己的孩子却不闻不问,师母心里着实担心,先生便像上理论力学一样认真地给师母分析。他说,问题明摆着:五十好几的人,精力有限;自家娃小,还是“原料阶段”;人家孩子是大学生,已经到“成品阶段”;“原料”塑造时间方长,“成品”出厂时间已迫。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原料”缓一缓,可以;“成品”推一推,不行。先生逻辑缜密,环环相连,说得师母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一本点名册”:在同学聚会上,先生送给他们的礼物是一本泛黄的点名册。拿出当年的课堂点名册,像当年一样再一次点名的时候,于是我们都知道,自己从未走出先生的牵挂。
北宋大儒张载赋有《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长大师者,为往圣继绝学。他们平凡但伟大,他们是长大的魂!
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常常会忘记时间。当长安大学的毕业生在各个招聘会上被“疯抢”时,一轮轮别离也在上演。毕业,散伙饭,散伙K。在西街的“学子天地八号”里我们一手持烤肉,一手举着啤酒为学姐学长送行,王学长年薪40万签到了国外,5年后回国直接提干;乐乐保研了;小C学的隧道工程,不仅学校管分配连女朋友工作都一块打包了……那一晚,一位学姐拍着我的肩膀说:据网上发布的信息,长安大学被排在中国最失意的十所大学里,那都是浮云,长大学子可都是很得意的。那一夜,嘹亮的校歌响彻渭水的夜,那一夜,我终于明白,我的长安大学就是我生命里最美的那首歌。
真正属于长大后,内心的自豪一直伴着我,我踏着学长们的歌声向前,我知道,无论我以后身处何方,那里的公路、那里的矿藏、那里的建筑都凝结了长大人的智慧。
(一)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当大巴车从商洛市一直向南驶进秦岭深处,山峦便重重复重重,车子在山路十八弯中盘旋,才行驶了20分钟,就已经数不清从多少个黑洞进去又出来了,透过车窗,心里阵阵惊悚:公路的左侧是高耸的岩壁,右侧便是深渊……那时,我读大一,寒假跟随校支农志愿者组织下乡支教调研。我们脚下的路是“中国第一长隧”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隧道的设计建设者中,长大校友是主力军。这条路是唯一一条通向山外的路,是国家“两纵两横”井字格局的重要一段,给山村带来了关注世界的机会,让更多的人不再受困于远山险路。这次下乡的经历令我发现,在中国,交通依然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隘,祖国的建设还急需一大批卓越的公路交通人才,大山深处的人们渴望脚下的路越来越宽广……
我的学姐学长们经常在本就不多的休息时间里带着简易的工具往山上跑,对山体岩石土壤资料进行实地勘测和分析,对他们来说,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更是一种乐趣。他们说:当你有资本和大自然亲密接触时,大自然会还你一份惊喜,多少有成就的精英们都是从躬行开始的。于是,当我翻看他们的实习日志时,字里行间荡漾的浓浓的诗意,那种独特的美令我心驰神往:
“《水经注》记载:太白山南连武功山,于诸山最为秀杰,冬夏积雪,望之皑然。五月伊始,我们的课堂便搬到了太白山实习基地。我们和老师登上太白山,于平地而起的3000米高地歇斯底里的呐喊,然后看云卷云舒,看落霞孤鹜。酷暑即将到来之时,向北望真正的黄土高原,苦难民族的苦难如同河里的流水背负大量的泥沙,缓缓东去,发展与生态撞击着我的心扉……”
“江北淮南巢湖边,凤鸣麒啸平顶山,地质男儿洒热血,西望不见有潼关。”
……
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是不容易的,当一个人把自己的成长与国家与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那么他就拥有无限的力量,就变得崇高起来。长大就是这样的,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激流勇进,奋起勃发。长大学子那种特有的
自信乐观与坦然是对知识对专业对自我的一种信任和肯定,那是在长大日日夜夜努力奋进中积淀起来的。
(二)渭水:那是一个适合学习的地方
每隔一段时间便想去渭河走走,看沙洲中的河鸟觅食,看金乌一点点坠地,直到天边泛起云霞,便踏着月光往回走……渭水很美。
渭水的校园更美:每个清晨,嘹亮的军号叫醒沉睡中的渭水,晨辉洒满寂静的鳄鱼嘴操场,在东方微微泛起的金光里,橄榄绿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训练。有国防生的校园里,就有一种庄严肃穆之感,其肩上的责任更加明晰。当明远湖披上了一层金沙,美妙绝伦的彩虹桥上,便站着晨读的同学,像一幅风景画。
然后,你可以听到关于长大的种种传说。在长大,如果一个男孩真爱一个女孩,不用钞票,不用鲜花,只要每天到逸夫图书馆帮她占个座位;在长大,流行着这样的问法:你参加“挑战杯”了吗?你参加“飞思卡尔了”吗?你……如果都没有,那肯定out了;在长大还流行“四三二一”即“四个节日”——大学生科技节、艺术节、文化节、体育节,“三项活动”——高雅艺术进校园、名家讲座进校园、优秀电影进校园,“二项计划”——广场文化行动计划、大学生读书计划,“一批品牌”——全力打造一批深受学生欢迎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在长大久了,你会发现宁静的渭水让这群娃娃在活泼中多了一丝沉静,淡褪了浮躁。记得我在长大校报做校园记者时,一起工作的同学喜欢用“闷骚”形容长大的学生。“闷骚者”韬光养晦之人也,并戏谑:由此种学生前仆后继,长大必崛起,中国必崛起。虽然是开玩笑,但长大学子的学习精神的确可嘉。他们总是执著地坚守着自己的梦,克服种种阻碍,走自己的路,这种“闷骚”是终将被实践证明的卓越。冰心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实的明艳,然而,谁又知道,当初他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三)师者——为往圣继绝学
在长大,上完一天的课后,走出修远、明远楼,看我们可爱的老师集结在站牌下等校车,便有同学感慨,在长大这所“奇葩”大学里,有一群“奇葩”学生也有一群“奇葩”老师。
很多年后,当同学们回忆起赵义老师,还总会想起那最具代表性的“三个一”。“一场审问”:先生批改作业绝不一个“阅”字了事,批改完后还要约学生一个一个“升堂审问”,学生没来,就“送货上门”到宿舍找他们。我曾看过先生保留的厚厚一摞学生成绩考核登记册,上面工工整整地标记着优良中差、ABCD,十分严谨细致。“一场论辩”:先生体质清瘦,工作量大,又一心扑在学生身上,对自己的孩子却不闻不问,师母心里着实担心,先生便像上理论力学一样认真地给师母分析。他说,问题明摆着:五十好几的人,精力有限;自家娃小,还是“原料阶段”;人家孩子是大学生,已经到“成品阶段”;“原料”塑造时间方长,“成品”出厂时间已迫。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原料”缓一缓,可以;“成品”推一推,不行。先生逻辑缜密,环环相连,说得师母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一本点名册”:在同学聚会上,先生送给他们的礼物是一本泛黄的点名册。拿出当年的课堂点名册,像当年一样再一次点名的时候,于是我们都知道,自己从未走出先生的牵挂。
北宋大儒张载赋有《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长大师者,为往圣继绝学。他们平凡但伟大,他们是长大的魂!
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常常会忘记时间。当长安大学的毕业生在各个招聘会上被“疯抢”时,一轮轮别离也在上演。毕业,散伙饭,散伙K。在西街的“学子天地八号”里我们一手持烤肉,一手举着啤酒为学姐学长送行,王学长年薪40万签到了国外,5年后回国直接提干;乐乐保研了;小C学的隧道工程,不仅学校管分配连女朋友工作都一块打包了……那一晚,一位学姐拍着我的肩膀说:据网上发布的信息,长安大学被排在中国最失意的十所大学里,那都是浮云,长大学子可都是很得意的。那一夜,嘹亮的校歌响彻渭水的夜,那一夜,我终于明白,我的长安大学就是我生命里最美的那首歌。
真正属于长大后,内心的自豪一直伴着我,我踏着学长们的歌声向前,我知道,无论我以后身处何方,那里的公路、那里的矿藏、那里的建筑都凝结了长大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