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课程改革对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課程理念指导下,对演示实验、实验教法、学生实验、实验教学资源等进行优化,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拓宽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实验教学;优化策略;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0006901
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用实验的手段去探索、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使学生从中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笔者对如何优化实验教学,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化学学科素养进行了积极研究,希望能对化学实验教学起到一些推动作用。
一、优化演示实验设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演示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最常用的直观教学手段之一。演示实验要根据实验内容和学生知识基础的不同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打破传统的演示方法,引入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比如“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如果按照一般教法,教师先讲制备原理、实验装置,然后演示。这种“教师演,学生看”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意识不强,思维也没有得到激发。反之,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反应原理及反应条件,再联系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和性质,启发学生思考:应选用哪些仪器?怎样连接?如何操作?注意事项有哪些?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展示一个有多处错误的装置图,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装置的错误,并提出改进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思维方式得到了强化。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有层次地设置探究性问题,避免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合理的改进和创新,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趋于稳定和理性,学会在探究中思考。
二、积极优化实验教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为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化学教师思想上不能墨守成规,应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实用性、科学性进行教法改革,如将部分易操作且安全的演示实验,改由学生演示,如硫酸根离子的检验,醋酸钠、氯化铵等溶液pH的测定,卤素单质的置换等。这些演示实验由学生操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又如,学生的疑难问题,能通过实验解决的,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解决。如镁粉能否使溴水褪色?若能褪色,原理是什么?碳酸氢钠溶液能否与偏铝酸钠反应?为什么?通过实验,学生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增强了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合理优化学生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目前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大部分是学生对研究对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形成了一定的认识,为验证这种认识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实验。教师在组织学生实验时,一定要克服仅仅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再次感知、加深记忆的错误认识。因为学生在进行同样的实验课题时由于理解程度的差异,操作时试剂用量及反应条件的不同,都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这时,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让学生生硬地迎合已知的结论。比如,在“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实验中,学生所组装的锌铜原电池就可能在锌片上也有气泡产生,这时候应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讨论分析产生原因的可能性,并通过反复更换不同电极组进行验证。又如,电化学腐蚀实验中粗锌、纯锌和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差别可能不太明显,可以引导学生设计相应实验量化有关速度的测定。对学生实验的正确引导,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探究的主动性,从而达到有效培养和锻炼学生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的目的。
四、优化实验教学资源,拓宽学生思维
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条件,不断开发新的有效实验资源,
可
丰富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达到拓宽学生思维的目的。比如,在教学中,可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改进,自制微型化、环保型、实用型教具,寻找替代型实验仪器和用品,如饮料瓶、注射器、易拉罐、废旧电池、废弃塑料制品等,既丰富了实验器材,又对学生进行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又能让学生产生化学就在身边的感受,从而拓宽思维。又如,积极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对实验过程进行控制,或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或对有毒有害的实验进行模拟展示,从而使学生开阔眼界,不断拓宽思维。另外,积极开放实验室、增设实验选修课、建立化学兴趣小组、建立化学课题研究小组等方法,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优化实验教学资源,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教师有意识地优化以上几个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化学探究能力一定会得到有效加强,从而达到
提升学习效果
,增强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教学目的。
(责任编辑罗艳)
[关键词]实验教学;优化策略;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0006901
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用实验的手段去探索、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使学生从中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笔者对如何优化实验教学,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化学学科素养进行了积极研究,希望能对化学实验教学起到一些推动作用。
一、优化演示实验设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演示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最常用的直观教学手段之一。演示实验要根据实验内容和学生知识基础的不同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打破传统的演示方法,引入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比如“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如果按照一般教法,教师先讲制备原理、实验装置,然后演示。这种“教师演,学生看”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意识不强,思维也没有得到激发。反之,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反应原理及反应条件,再联系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和性质,启发学生思考:应选用哪些仪器?怎样连接?如何操作?注意事项有哪些?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展示一个有多处错误的装置图,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装置的错误,并提出改进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思维方式得到了强化。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有层次地设置探究性问题,避免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合理的改进和创新,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趋于稳定和理性,学会在探究中思考。
二、积极优化实验教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为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化学教师思想上不能墨守成规,应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实用性、科学性进行教法改革,如将部分易操作且安全的演示实验,改由学生演示,如硫酸根离子的检验,醋酸钠、氯化铵等溶液pH的测定,卤素单质的置换等。这些演示实验由学生操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又如,学生的疑难问题,能通过实验解决的,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解决。如镁粉能否使溴水褪色?若能褪色,原理是什么?碳酸氢钠溶液能否与偏铝酸钠反应?为什么?通过实验,学生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增强了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合理优化学生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目前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大部分是学生对研究对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形成了一定的认识,为验证这种认识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实验。教师在组织学生实验时,一定要克服仅仅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再次感知、加深记忆的错误认识。因为学生在进行同样的实验课题时由于理解程度的差异,操作时试剂用量及反应条件的不同,都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这时,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让学生生硬地迎合已知的结论。比如,在“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实验中,学生所组装的锌铜原电池就可能在锌片上也有气泡产生,这时候应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讨论分析产生原因的可能性,并通过反复更换不同电极组进行验证。又如,电化学腐蚀实验中粗锌、纯锌和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差别可能不太明显,可以引导学生设计相应实验量化有关速度的测定。对学生实验的正确引导,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探究的主动性,从而达到有效培养和锻炼学生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的目的。
四、优化实验教学资源,拓宽学生思维
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条件,不断开发新的有效实验资源,
可
丰富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达到拓宽学生思维的目的。比如,在教学中,可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改进,自制微型化、环保型、实用型教具,寻找替代型实验仪器和用品,如饮料瓶、注射器、易拉罐、废旧电池、废弃塑料制品等,既丰富了实验器材,又对学生进行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又能让学生产生化学就在身边的感受,从而拓宽思维。又如,积极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对实验过程进行控制,或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或对有毒有害的实验进行模拟展示,从而使学生开阔眼界,不断拓宽思维。另外,积极开放实验室、增设实验选修课、建立化学兴趣小组、建立化学课题研究小组等方法,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优化实验教学资源,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教师有意识地优化以上几个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化学探究能力一定会得到有效加强,从而达到
提升学习效果
,增强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教学目的。
(责任编辑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