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内大环境发生变化,“90后”大学生表现出了一系列新的特点,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在分析当代大学生特点及其成因的基础上,从充分利用网络以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深入细致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90后”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2005年1月17日,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整体上文化素质高,但是,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不仅仅是需要他们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更需要他们具有过硬的思想道德品质,所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一直都是各高校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然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现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弱化的趋势,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现在“90后”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他们与“70后”、“80后”相比,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政治思想稳定,但觉悟不高,缺乏理性思考。当代大学生有一定的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能够坚持原则,特别是在涉及到国家荣誉和尊严的重大事件上,能够表现出极大地爱国热情和正义感,但是有时想法和表现的手段过于简单、不够成熟,容易偏激或被他人利用。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但是有时不进行深入思考,容易人云亦云,而且对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和经济体制逐步健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十分关注,如社会腐败、贫富差距、社会安全、民生保障等等。
在校期间,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追求上进,希望通过成为一名中共党员来证明自己,但是也有部分学生想法过于功利和现实,把入党以及评优、评奖作为个人利益的实现手段或者将来就业、深造的重要砝码,特别是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利于自己入党、评优的事情就积极主动,充分表现自己,对入党和评优没有促进作用的事情就避而远之,如此的动机也表现出当代“90后”大学生的思想觉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自信、张扬,容易接受新事物。现在的大学生成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他们的成长环境比之前的几代人优越很多,在这个大背景下,父母在其成长过程中投入的精力和财力都不断增加,使他们除了有很好的文化知识背景外,很多人在音乐、美术等方面都有一技之长,再加上接触新事物较多,获得各方面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所以在很多场合他们都表现出自信、个性张扬、善于表现自己的一面。他们又是伴随着信息的高度发达成长起来的一代,尤其是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他们的生活,他们对新媒体、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熟悉程度远远超过前几代人。
善于运用新科技手段,但缺少现实交流。当代大学生能够熟练利用网络,他们在网上查资料、交朋友、打游戏、了解国内外大事,网络的快捷和信息丰富正适应了他们求新求全的特点。然后,过多地沉浸在网络里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在现实中很少与其他人交流,他们虽然渴望集体生活,希望能在集体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中得到快乐和温暖,但又不愿意主动和身边的人做深入的交流,希望能够“被交往”,这使自己处在一个十分矛盾又尴尬的境地。
他们即使愿意交往,也大多局限在宿舍同学或者熟悉的人之间,甚至在这些人面前表现得十分健谈、开放、能言善辩,但一旦遇到陌生人则表现出冷漠的一面,害怕在陌生人面前说话,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之间的关系淡薄,没有任何沟通能力。特别是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遇到不顺利的时候,他们更加容易回到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寻找安慰和平衡。甚至有的学生与父母的沟通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大多数“90后”父母注重对孩子的物质投入,但忽略了情感交流,家庭教育和交流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导致孩子性格孤僻,更难以融入社会环境。
人生价值积极向上,但缺少实际行动,承受能力差。总体上当代大学生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有崇高的理想,他们追求学业有成,事业成功,不愿虚度人生,希望通过不懈努力和积极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然而他们现实中的表现与目标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他们往往不想办法去克服,反而容易后退,寻求家人、朋友的帮助或者直接放弃这一目标,选择更加实际的道路,追求更加现实的利益。
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到大受到整个家庭的完全照顾和爱护,除了学习以外什么事情都不用做,甚至为了学习家人对他们所有的事情可以都可以迁就,久而久之也养成了他们事事以自己为中心、按照自己意愿做事的习惯,一旦远离父母,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没有了家庭的庇护和亲人的照顾,他们常因一点小事就不知所措,在突发情况下更是显得无所是从,甚至遇到一些小事也会有一些很大的情绪反应,采取过激的行为。
此外,他们一出生就面临着社会给予的极大的竞争,巨大的学习压力、课业负担、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使得家长和老师对他们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这些要求时常超出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他们每天生活在竞争、受敦促、受批评的环境中,久而久之,轻者出现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等现象以及逆反心理,重者产生焦虑、焦躁甚至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有较高的道德认知水平,但道德行为相对落后。大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认知,他们明确当今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知道什么是社会所摒弃的,什么是社会所提倡的。①他们认同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对国家和社会存在很强的责任感,关键的时候,我们能看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比如“5·12”大地震之后,很多大学生争先恐后的捐钱、献血、到灾区志愿服务等等。在个人品质方面他们也表现出较好的品性,积极承担起社会赋予他们的责任,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 但是他们理论上的认知标准与实际中的践行标准并不一致。他们对别人学习雷锋、见义勇为等行为十分认同,但却不积极将认同转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遇到需要他们自己挺身而出的情形的时候,他们往往退避三舍,不敢上前;他们希望所有人都能够践行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但涉及到切身利益时自己却采取利己主义的价值标准;他们唾弃社会上一切影响社会风气的人和事,觉得他们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特别是让其它国家对中国低看一等,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对外形象,但一旦他们是事件的当事人,他们会将社会道德和国家形象抛之脑后,也按照他们原先鄙夷的方法去做;他们追求社会平等,注重公平竞争,批判社会中的“暗箱操作”和不公平行为,但一旦他们是此类事件的受益者时,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这样去做。
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成因分析
社会方面的原因。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十分复杂,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极大开拓了他们的视野,然而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所出现的分配不公等问题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道德行为,特别是实用主义、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等社会思潮充斥着他们的生活,面对各种信息和现象,如果辨别力、原则性不够强,则很容易让负面影响占据上风。另外,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化,大学生也不再是以前的“天之骄子”,也不能像以前的大学生那样毕业之后由国家分配工作,他们现在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他们很多人就产生了现实、功利的想法和行为。②
家庭方面的原因。现在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给了他们相对富足的物质生活条件,家长对学生的最高要求就是好好学习,其他事情都可以不用操心,甚至会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学生以学习为名义的所有要求,但是往往忽略了其品行方面的教育。从家长方面来看,人们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行为往往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并且十分重要的影响,好的方面自然不言而喻,但是父母赌博、造假、家庭关系紧张、言行不一等行为更是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甚至有的家长教育学生正直、诚实,然而自己却做着不正直、不诚实的事情,使得学生对道德标准产生了很大的质疑和困惑。此外,家长对孩子情感方面付出的不足以及有些家庭拆散重组现象的存在,都给“90后”的情感和心理带来了一定的创伤,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教育体制方面的原因。由于竞争压力加大,现代教育往往过于追求实际利益,特别是初等教育阶段,往往只要求学生出成绩、考名校,对其他方面根本不屑一顾,这也导致了学生只注重学习,只要学习好就可以“一白遮百丑”,致使很多学生成了“学习上的强者,道德上的弱者”③。这些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唯“成绩论”的想法已经根深蒂固,而且学生已经成人,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此时再对其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就显得为时已晚,很难扭转之前十几年的应试教育对其造成的影响。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做好新生摸底工作和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认真抓好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离校教育这两个重要环节。在新生入学期间,充分利用与家长座谈、发放调查问卷、查阅档案等方式对学生的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进行深入了解,特别是对家庭环境特殊或出现重大变故的学生要给予特殊关注,一方面要尽力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其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要做好信息上报渠道建设,关注其心理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在毕业生离校期间,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毕业生文明离校和爱岗敬业观念的教育,强化毕业生为社会做贡献的意识。
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在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如何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以及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如何引导学生认清方向,分清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一个命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活化和常态化,应在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加以创新,增强其实效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感染力,应多与学生家长沟通,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体制,及时向学生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达到学校、家长共同教育的效果。尝试建立辅导员家访制度,对个别需要关注的学生进行家访,全方面了解学生以及家庭的实际情况,以达到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的目的。
用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感染学生。很多学生宁可沉溺在网络里也不愿出去与他人接触,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现在的校园活动大多内容陈旧,形式没有新意,无法把学生吸引到活动中来。④高校应重视第二课堂建设,从学生需要出发,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培育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组织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强的活动,以此来吸引学生走出宿舍,到现实活动中锻炼自己。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和社团的主动性,利用他们学生覆盖面大的特点,对他们的活动给予场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让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充分利用网络,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当代大学生能够熟练利用网络,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分层分类、有重点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空间、校内网、微博等已经成为最常用的交际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地占领这些新阵地,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了解第一手信息,以便有针对性、有科学性、有高效率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利用网络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
深入细致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现在高校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一般都是等待学生主动来咨询,但是很多学生对心理咨询存在误解或者这样那样的因素影响阻止了他们接受咨询,因而显得被动。教育工作者应依托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在新生入学时利用专业手段及时进行心理普查,建立“预警与援助体系”,对大学生的普遍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把握,同时对普查表现异常的学生、心理亚健康学生及时进行深入了解,如有必要应建立档案并进行长期的跟踪回访,安排心理老师经常与其沟通,取得其信任,对其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每学期期初,对各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排查工作,防微杜渐。充分发挥党员班干部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关注和干预。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辅导员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而且辅导员的优良品行和道德人格使学生产生敬爱感,辅导员的多才多艺、渊博学识和精通专长会使学生产生敬佩感和信赖感,辅导员与学生的融洽交流会使学生产生亲切感,由此而产生归属感,增强学生的凝聚力,所以应在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比例配备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辅导员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大力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在引导他们自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要给予其应有的进修和提升机会,以有助于其增长本领,更好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教育工作需求。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的思想政治意识如何,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我们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本文系2013年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基于90后特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02A283)
【注释】
①何鹏,王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探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5期。
②韩栋:“90后大学生特点与教育管理方法探析”,《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③卢庆媛:“拓宽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10期。
④苏婕:“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的主要因素及其应对办法”,《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7期。
责编/韩露(实习)
【关键词】“90后”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2005年1月17日,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整体上文化素质高,但是,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不仅仅是需要他们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更需要他们具有过硬的思想道德品质,所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一直都是各高校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然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现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弱化的趋势,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现在“90后”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他们与“70后”、“80后”相比,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政治思想稳定,但觉悟不高,缺乏理性思考。当代大学生有一定的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能够坚持原则,特别是在涉及到国家荣誉和尊严的重大事件上,能够表现出极大地爱国热情和正义感,但是有时想法和表现的手段过于简单、不够成熟,容易偏激或被他人利用。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但是有时不进行深入思考,容易人云亦云,而且对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和经济体制逐步健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十分关注,如社会腐败、贫富差距、社会安全、民生保障等等。
在校期间,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追求上进,希望通过成为一名中共党员来证明自己,但是也有部分学生想法过于功利和现实,把入党以及评优、评奖作为个人利益的实现手段或者将来就业、深造的重要砝码,特别是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利于自己入党、评优的事情就积极主动,充分表现自己,对入党和评优没有促进作用的事情就避而远之,如此的动机也表现出当代“90后”大学生的思想觉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自信、张扬,容易接受新事物。现在的大学生成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他们的成长环境比之前的几代人优越很多,在这个大背景下,父母在其成长过程中投入的精力和财力都不断增加,使他们除了有很好的文化知识背景外,很多人在音乐、美术等方面都有一技之长,再加上接触新事物较多,获得各方面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所以在很多场合他们都表现出自信、个性张扬、善于表现自己的一面。他们又是伴随着信息的高度发达成长起来的一代,尤其是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他们的生活,他们对新媒体、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熟悉程度远远超过前几代人。
善于运用新科技手段,但缺少现实交流。当代大学生能够熟练利用网络,他们在网上查资料、交朋友、打游戏、了解国内外大事,网络的快捷和信息丰富正适应了他们求新求全的特点。然后,过多地沉浸在网络里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在现实中很少与其他人交流,他们虽然渴望集体生活,希望能在集体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中得到快乐和温暖,但又不愿意主动和身边的人做深入的交流,希望能够“被交往”,这使自己处在一个十分矛盾又尴尬的境地。
他们即使愿意交往,也大多局限在宿舍同学或者熟悉的人之间,甚至在这些人面前表现得十分健谈、开放、能言善辩,但一旦遇到陌生人则表现出冷漠的一面,害怕在陌生人面前说话,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之间的关系淡薄,没有任何沟通能力。特别是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遇到不顺利的时候,他们更加容易回到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寻找安慰和平衡。甚至有的学生与父母的沟通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大多数“90后”父母注重对孩子的物质投入,但忽略了情感交流,家庭教育和交流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导致孩子性格孤僻,更难以融入社会环境。
人生价值积极向上,但缺少实际行动,承受能力差。总体上当代大学生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有崇高的理想,他们追求学业有成,事业成功,不愿虚度人生,希望通过不懈努力和积极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然而他们现实中的表现与目标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他们往往不想办法去克服,反而容易后退,寻求家人、朋友的帮助或者直接放弃这一目标,选择更加实际的道路,追求更加现实的利益。
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到大受到整个家庭的完全照顾和爱护,除了学习以外什么事情都不用做,甚至为了学习家人对他们所有的事情可以都可以迁就,久而久之也养成了他们事事以自己为中心、按照自己意愿做事的习惯,一旦远离父母,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没有了家庭的庇护和亲人的照顾,他们常因一点小事就不知所措,在突发情况下更是显得无所是从,甚至遇到一些小事也会有一些很大的情绪反应,采取过激的行为。
此外,他们一出生就面临着社会给予的极大的竞争,巨大的学习压力、课业负担、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使得家长和老师对他们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这些要求时常超出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他们每天生活在竞争、受敦促、受批评的环境中,久而久之,轻者出现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等现象以及逆反心理,重者产生焦虑、焦躁甚至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有较高的道德认知水平,但道德行为相对落后。大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认知,他们明确当今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知道什么是社会所摒弃的,什么是社会所提倡的。①他们认同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对国家和社会存在很强的责任感,关键的时候,我们能看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比如“5·12”大地震之后,很多大学生争先恐后的捐钱、献血、到灾区志愿服务等等。在个人品质方面他们也表现出较好的品性,积极承担起社会赋予他们的责任,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 但是他们理论上的认知标准与实际中的践行标准并不一致。他们对别人学习雷锋、见义勇为等行为十分认同,但却不积极将认同转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遇到需要他们自己挺身而出的情形的时候,他们往往退避三舍,不敢上前;他们希望所有人都能够践行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但涉及到切身利益时自己却采取利己主义的价值标准;他们唾弃社会上一切影响社会风气的人和事,觉得他们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特别是让其它国家对中国低看一等,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对外形象,但一旦他们是事件的当事人,他们会将社会道德和国家形象抛之脑后,也按照他们原先鄙夷的方法去做;他们追求社会平等,注重公平竞争,批判社会中的“暗箱操作”和不公平行为,但一旦他们是此类事件的受益者时,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这样去做。
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成因分析
社会方面的原因。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十分复杂,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极大开拓了他们的视野,然而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所出现的分配不公等问题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道德行为,特别是实用主义、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等社会思潮充斥着他们的生活,面对各种信息和现象,如果辨别力、原则性不够强,则很容易让负面影响占据上风。另外,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化,大学生也不再是以前的“天之骄子”,也不能像以前的大学生那样毕业之后由国家分配工作,他们现在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他们很多人就产生了现实、功利的想法和行为。②
家庭方面的原因。现在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给了他们相对富足的物质生活条件,家长对学生的最高要求就是好好学习,其他事情都可以不用操心,甚至会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学生以学习为名义的所有要求,但是往往忽略了其品行方面的教育。从家长方面来看,人们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行为往往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并且十分重要的影响,好的方面自然不言而喻,但是父母赌博、造假、家庭关系紧张、言行不一等行为更是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甚至有的家长教育学生正直、诚实,然而自己却做着不正直、不诚实的事情,使得学生对道德标准产生了很大的质疑和困惑。此外,家长对孩子情感方面付出的不足以及有些家庭拆散重组现象的存在,都给“90后”的情感和心理带来了一定的创伤,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教育体制方面的原因。由于竞争压力加大,现代教育往往过于追求实际利益,特别是初等教育阶段,往往只要求学生出成绩、考名校,对其他方面根本不屑一顾,这也导致了学生只注重学习,只要学习好就可以“一白遮百丑”,致使很多学生成了“学习上的强者,道德上的弱者”③。这些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唯“成绩论”的想法已经根深蒂固,而且学生已经成人,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此时再对其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就显得为时已晚,很难扭转之前十几年的应试教育对其造成的影响。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做好新生摸底工作和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认真抓好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离校教育这两个重要环节。在新生入学期间,充分利用与家长座谈、发放调查问卷、查阅档案等方式对学生的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进行深入了解,特别是对家庭环境特殊或出现重大变故的学生要给予特殊关注,一方面要尽力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其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要做好信息上报渠道建设,关注其心理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在毕业生离校期间,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毕业生文明离校和爱岗敬业观念的教育,强化毕业生为社会做贡献的意识。
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在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如何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以及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如何引导学生认清方向,分清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一个命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活化和常态化,应在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加以创新,增强其实效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感染力,应多与学生家长沟通,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体制,及时向学生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达到学校、家长共同教育的效果。尝试建立辅导员家访制度,对个别需要关注的学生进行家访,全方面了解学生以及家庭的实际情况,以达到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的目的。
用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感染学生。很多学生宁可沉溺在网络里也不愿出去与他人接触,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现在的校园活动大多内容陈旧,形式没有新意,无法把学生吸引到活动中来。④高校应重视第二课堂建设,从学生需要出发,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培育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组织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强的活动,以此来吸引学生走出宿舍,到现实活动中锻炼自己。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和社团的主动性,利用他们学生覆盖面大的特点,对他们的活动给予场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让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充分利用网络,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当代大学生能够熟练利用网络,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分层分类、有重点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空间、校内网、微博等已经成为最常用的交际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地占领这些新阵地,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了解第一手信息,以便有针对性、有科学性、有高效率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利用网络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
深入细致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现在高校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一般都是等待学生主动来咨询,但是很多学生对心理咨询存在误解或者这样那样的因素影响阻止了他们接受咨询,因而显得被动。教育工作者应依托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在新生入学时利用专业手段及时进行心理普查,建立“预警与援助体系”,对大学生的普遍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把握,同时对普查表现异常的学生、心理亚健康学生及时进行深入了解,如有必要应建立档案并进行长期的跟踪回访,安排心理老师经常与其沟通,取得其信任,对其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每学期期初,对各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排查工作,防微杜渐。充分发挥党员班干部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关注和干预。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辅导员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而且辅导员的优良品行和道德人格使学生产生敬爱感,辅导员的多才多艺、渊博学识和精通专长会使学生产生敬佩感和信赖感,辅导员与学生的融洽交流会使学生产生亲切感,由此而产生归属感,增强学生的凝聚力,所以应在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比例配备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辅导员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大力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在引导他们自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要给予其应有的进修和提升机会,以有助于其增长本领,更好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教育工作需求。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的思想政治意识如何,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我们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本文系2013年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基于90后特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02A283)
【注释】
①何鹏,王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探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5期。
②韩栋:“90后大学生特点与教育管理方法探析”,《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③卢庆媛:“拓宽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10期。
④苏婕:“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的主要因素及其应对办法”,《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7期。
责编/韩露(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