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叙事:切近的历史表述——民国前期历史教科书中的辛亥革命与民国建立

来源 :民国档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uhan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前期的历史教科书对于辛亥革命与民国建立之史实的叙述,是切近于事件发生之时同代人最初的历史表述,是后来所有叙述的基础.这一叙述主要围绕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而展开,强调民国建立、清朝结束的历史,是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的过程,可谓“共和”叙事.其特点非常鲜明,突出民主共和制度之建立对于中国历史变迁的划时代意义的同时,在共和制取代君主制的关键环节的表述上,突显袁世凯的地位,把袁氏当政视为共和制最终建立的标志,相对弱化孙中山的作用.尽管这样的表述具有历史局限性,但在辛亥革命史的学术研究尚未开展的情况下,用“共和”话语进行历史书写,实际体现了一种卓识,也为后来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一rn从文化史学的角度来看,图像(包括静止图片和活动影像)作为一个时代的视觉印迹,不可避免地言说有关过去那个年代的故事,图像本身的在场感与逼真性又可以让我们更加生动地想象过去.作为“80后”油画家刘悦来说,他用笔下诗意的图像带领我们感受和体验这种在场感和逼真性,继而引发出人文思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