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和反思,进一步强调高等教育与时代发展的适应性,说明教育的先导性作用及高等教育的特殊作用,从而对高等教育进行定位,为社会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智慧和智力支持,为高等教育新的腾飞提供加力平台。
关键词:高等教育;适应
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轫于先贤们开放的胸襟和崇高的民族精神的完美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经风雨洗礼而弦歌不辍,是中国进步的一幅缩图,起到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贡献。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战线,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宝贵资源和财富,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回眸
高校不仅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还是国家重要的科研基地和优秀拔尖人才的集聚之地,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传播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方面肩负着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
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与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相伴随的。从世界范围看,影响高等教育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影响和相互推进是全方位的,高等教育领域不断改革的目的在于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以此强化高等教育在科技发展中的地位。第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进了信息社会的形成,信息社会给高等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世界高等教育带来了无法想象的加速度的观念更新和知识老化。第三,世界各国已将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其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第四,终身教育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思想,而且成为一个人类塑造自身、完善自身的社会潮流。
中国大学的百年历程与祖国的盛衰荣辱息息相关,她始终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不断地为祖国的昌盛和人类的进步作出新的贡献。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历史之维,可以以史为鉴,知利弊得失、兴衰存亡之道;从现实之维,通过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的对话,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宗教的互动,可获协调、平衡、公平、公正的和谐实施。高等学校不仅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还是国家重要的科研基地和优秀拔尖人才的集聚之地,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等学校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传播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方面肩负着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和谐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宝贵资源和财富,已经被全社会所认同。始终处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潮流的中心地位的高等教育,也势必要与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文化的振荡交相辉映,相互推波助澜。
二、教育本质的遮蔽和实践中的偏狭
从总体上看,教育首先应当是一个道德教育的概念,教育首先应该是一项杰出的道德养成事业。21世纪的优秀人才必须德才兼备,必须注重知识的学习,素质的提升,品格的塑造,精神的超越,心灵的净化,思维的创新。德育的出发点,不是去禁锢人、约束人、束缚人,而是以人为本,创造条件发展人。德育的根本目的是构筑精神支柱,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特别是在以创新为标志的21世纪,在继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德育应当在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德育也应当着力于培养青年学生的创造力、意志力、判断力、亲和力及独立人格。德育要从基本品德、基本价值观抓起,为人才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基础。
我们必须反思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为何需要学者,为何需要大学?人要有精神,大学更需要精神。大学的生存法则,永远不能偏离高、精、博、新的特色和独善其身的气质。只有这样,才能让政府依依不舍,让大众仰慕追随。如果高等教育自身就是一条漏船,它还能拯救谁?
我们的教育应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这是我们的教育首先要关注的问题。当代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的成长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而最关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开拓性的创新型人才,既要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而且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即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也是我们当今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是需要我们师范教育的改革,只有不断地培养出合格的新型教师,教育改革才有希望。
新世纪,认识世界的重大发现和改造世界的重大成果,都将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西方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现代社会要求创新人才必须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科学知识是客观世界规律的知识,人文知识是精神世界的知识,古今中外大家皆两者兼备。人文文化背景愈宽厚,人的融会贯通能力愈强,创新能力愈强。人才成长更要有一个人文环境和科学精神氛围的软环境来造就和提升。
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感悟能力和形象思维。科学教育任务是继承前人知识体系,科学创新要求对原有知识结构提出挑战。接受知识需要理性,科学创新的灵感则依赖于悟性。必须熟悉经济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公共政策、人际关系、道德规范,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人文教育有助于形象思维,培养和发展想象力,提高人文修养,开拓创新思路。在高雅的人文教育中,形成高品位的文化素养品格和创造基因,进而达到培根所说的境界:历史使人聪慧,诗歌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自然科学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和修辞学使人善辩。人文教育的目的归结为实现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力量的肯定,对人格完美的追求。
三、寻找探求高等教育真谛的“阿基米德支点”
历史的启迪和催动,使关于现代性的探索成为当代中国教育的一种潮流和趋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过程中,改革开放、科教兴国、共建两个文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及新型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理念、思想和实践,强烈地透显出高等教育对新型现代性的倾情投入。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中国加人WTO关于教育做出了服务贸易的承诺,已经将中国教育置于全球范围内“无边界”的教育抗衡之中。伴随着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提高,高等教育参与全球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世界范围的教育交流,本质上要求各个领域的教育和培养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世界问题以及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中共同生存的必要性。
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在强调高等院校优先行动中重申了高等学校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任何国家和任何地区要使可持续和不破坏环境的经济、社会发展及通过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文化遗产激发的文化创作达到必要的水平,要提高生活水平及人权、民主、宽容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实现国内外的融洽与安宁,高等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人类历史上多民族和谐共生的楷模。在这个因文化的发现而不同于过去并深刻起来的世界,民族文化更应建立一种开放的观念,在宽容、自由的原则指导下,不仅认同本民族,更要认同全世界,既努力将民族文化融入世界潮流,互相采撷殊方异域文化的菁英,又在世界的背景中彰显民族性格。一种文化只有与时代相适应、与时俱进,既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又不失却自身传统的特色,才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根深叶茂的文化。
高等教育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其使命与责任一是传承、创造和弘扬民族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培养社会高尚的人文关怀情操和健康的价值追求;二是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人文引导,使现代科学技术朝着更加有利于人类而不是祸及人类的方向健康发展;三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等问题作出科学的理论回答,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今天,我们既要重视大学正从社会的边缘走进社会的中心,也不要使大学完全失却其传统的超然于社会现实的地位。处于社会中心的逐渐大众化的大学,既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挥其引导经济发展、提升经济品味的功能,也要成为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应当站在社会思想道德和精神文化的制高点上引导社会健康和谐运行,引导社会文明向前发展,发挥其提升社会文化品味的功能。
无疑,这种思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理想主义,这种新的理想主义不是旧的乌托邦理想的简单重复,它本身就将变成一种现实的历史运动,“对于这种运用知识,发动一个更有益于实现人类理想,更能与科学各种要求协调一致的运动所进行的努力,任何人也不能斥之为不现实而弃之不顾。”①“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在异质文化同本土文化激烈冲突的今天,建立民族文化中对信任的崇尚,对共同理想的追求,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在新世纪中保持独立的关键,也是我们对和谐社会进行人文审视的真正意义所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对全球化的积极回应,就是要使“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民族文化努力去理解、适应、转化,尽可能在趋利避害中重建新时代的文化,在全球化时空中挥洒我们民族的个性、彰显我们民族的性格、建立起民族文化的温馨家园。
注释:①西纳索为F·佩鲁《新发展观》一书所作的序。
关键词:高等教育;适应
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轫于先贤们开放的胸襟和崇高的民族精神的完美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经风雨洗礼而弦歌不辍,是中国进步的一幅缩图,起到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贡献。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战线,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宝贵资源和财富,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回眸
高校不仅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还是国家重要的科研基地和优秀拔尖人才的集聚之地,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传播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方面肩负着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
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与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相伴随的。从世界范围看,影响高等教育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影响和相互推进是全方位的,高等教育领域不断改革的目的在于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以此强化高等教育在科技发展中的地位。第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进了信息社会的形成,信息社会给高等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世界高等教育带来了无法想象的加速度的观念更新和知识老化。第三,世界各国已将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其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第四,终身教育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思想,而且成为一个人类塑造自身、完善自身的社会潮流。
中国大学的百年历程与祖国的盛衰荣辱息息相关,她始终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不断地为祖国的昌盛和人类的进步作出新的贡献。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历史之维,可以以史为鉴,知利弊得失、兴衰存亡之道;从现实之维,通过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的对话,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宗教的互动,可获协调、平衡、公平、公正的和谐实施。高等学校不仅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还是国家重要的科研基地和优秀拔尖人才的集聚之地,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等学校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传播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方面肩负着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和谐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宝贵资源和财富,已经被全社会所认同。始终处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潮流的中心地位的高等教育,也势必要与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文化的振荡交相辉映,相互推波助澜。
二、教育本质的遮蔽和实践中的偏狭
从总体上看,教育首先应当是一个道德教育的概念,教育首先应该是一项杰出的道德养成事业。21世纪的优秀人才必须德才兼备,必须注重知识的学习,素质的提升,品格的塑造,精神的超越,心灵的净化,思维的创新。德育的出发点,不是去禁锢人、约束人、束缚人,而是以人为本,创造条件发展人。德育的根本目的是构筑精神支柱,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特别是在以创新为标志的21世纪,在继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德育应当在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德育也应当着力于培养青年学生的创造力、意志力、判断力、亲和力及独立人格。德育要从基本品德、基本价值观抓起,为人才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基础。
我们必须反思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为何需要学者,为何需要大学?人要有精神,大学更需要精神。大学的生存法则,永远不能偏离高、精、博、新的特色和独善其身的气质。只有这样,才能让政府依依不舍,让大众仰慕追随。如果高等教育自身就是一条漏船,它还能拯救谁?
我们的教育应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这是我们的教育首先要关注的问题。当代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的成长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而最关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开拓性的创新型人才,既要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而且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即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也是我们当今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是需要我们师范教育的改革,只有不断地培养出合格的新型教师,教育改革才有希望。
新世纪,认识世界的重大发现和改造世界的重大成果,都将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西方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现代社会要求创新人才必须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科学知识是客观世界规律的知识,人文知识是精神世界的知识,古今中外大家皆两者兼备。人文文化背景愈宽厚,人的融会贯通能力愈强,创新能力愈强。人才成长更要有一个人文环境和科学精神氛围的软环境来造就和提升。
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感悟能力和形象思维。科学教育任务是继承前人知识体系,科学创新要求对原有知识结构提出挑战。接受知识需要理性,科学创新的灵感则依赖于悟性。必须熟悉经济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公共政策、人际关系、道德规范,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人文教育有助于形象思维,培养和发展想象力,提高人文修养,开拓创新思路。在高雅的人文教育中,形成高品位的文化素养品格和创造基因,进而达到培根所说的境界:历史使人聪慧,诗歌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自然科学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和修辞学使人善辩。人文教育的目的归结为实现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力量的肯定,对人格完美的追求。
三、寻找探求高等教育真谛的“阿基米德支点”
历史的启迪和催动,使关于现代性的探索成为当代中国教育的一种潮流和趋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过程中,改革开放、科教兴国、共建两个文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及新型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理念、思想和实践,强烈地透显出高等教育对新型现代性的倾情投入。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中国加人WTO关于教育做出了服务贸易的承诺,已经将中国教育置于全球范围内“无边界”的教育抗衡之中。伴随着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提高,高等教育参与全球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世界范围的教育交流,本质上要求各个领域的教育和培养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世界问题以及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中共同生存的必要性。
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在强调高等院校优先行动中重申了高等学校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任何国家和任何地区要使可持续和不破坏环境的经济、社会发展及通过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文化遗产激发的文化创作达到必要的水平,要提高生活水平及人权、民主、宽容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实现国内外的融洽与安宁,高等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人类历史上多民族和谐共生的楷模。在这个因文化的发现而不同于过去并深刻起来的世界,民族文化更应建立一种开放的观念,在宽容、自由的原则指导下,不仅认同本民族,更要认同全世界,既努力将民族文化融入世界潮流,互相采撷殊方异域文化的菁英,又在世界的背景中彰显民族性格。一种文化只有与时代相适应、与时俱进,既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又不失却自身传统的特色,才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根深叶茂的文化。
高等教育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其使命与责任一是传承、创造和弘扬民族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培养社会高尚的人文关怀情操和健康的价值追求;二是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人文引导,使现代科学技术朝着更加有利于人类而不是祸及人类的方向健康发展;三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等问题作出科学的理论回答,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今天,我们既要重视大学正从社会的边缘走进社会的中心,也不要使大学完全失却其传统的超然于社会现实的地位。处于社会中心的逐渐大众化的大学,既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挥其引导经济发展、提升经济品味的功能,也要成为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应当站在社会思想道德和精神文化的制高点上引导社会健康和谐运行,引导社会文明向前发展,发挥其提升社会文化品味的功能。
无疑,这种思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理想主义,这种新的理想主义不是旧的乌托邦理想的简单重复,它本身就将变成一种现实的历史运动,“对于这种运用知识,发动一个更有益于实现人类理想,更能与科学各种要求协调一致的运动所进行的努力,任何人也不能斥之为不现实而弃之不顾。”①“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在异质文化同本土文化激烈冲突的今天,建立民族文化中对信任的崇尚,对共同理想的追求,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在新世纪中保持独立的关键,也是我们对和谐社会进行人文审视的真正意义所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对全球化的积极回应,就是要使“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民族文化努力去理解、适应、转化,尽可能在趋利避害中重建新时代的文化,在全球化时空中挥洒我们民族的个性、彰显我们民族的性格、建立起民族文化的温馨家园。
注释:①西纳索为F·佩鲁《新发展观》一书所作的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