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富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做生意当然要精打细算,但如果太“扣门儿”,有时往往会因小失大,而失去了做大的机会和条件,怎么可能做出“世界名牌”呢?
春节前逛街购物,看到有的商场堆积了许多“年货”,把原本挺宽的通道,挤得很满,顾客走路费劲,而每层电梯却又不是直接相连,上楼或者下楼,必须绕着购物架走到另一边才能接着下—层电梯。
有朋友解释说,这种设计是为了让顾客体验到更多商品,多拐个弯儿走点儿路,看到的商品多,购买的机会就增多。
但笔者认为,这“疑似”有点小心眼儿:为了多卖东西,并没有从消费者的人性化需求考虑,因为许多人买东西目的性很强,没时间瞎逛。
这种看似“细腻”的经营理念和方法,在各类企业中普遍存在。企业为了挣得更多的“一点点”利润,在产品设计的很多细节上耍小聪明,虽然多提高了利润,但要让消费者从心底里有好印象,真的很难。
盼望中国产品成为世界品牌
近日,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播放的“中国国家形象广告”,让美国人看到了好多中国名人。人们期待着也能从这一组广告中看到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产品。但是,会是些什么产品呢?
在此之前,笔者曾看到一条信息,全球品牌集团Interbrand发布了2010年度的“全球最佳100品牌排行榜”。美国依然以上榜品牌过半的优势稳坐首把交椅,中国也依然以上榜品牌数为零而徘徊在榜单之外。
对一个GDP世界第二、经济增速让-全球瞠目甚至不安的大国来说,这多少有些尴尬。
其实“经济大国、品牌弱国”的叹息多年前就已开始。国内许多有识之士,上书进言,国家也—直十分重视;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曾呼吁创建新型的、能够拿出“出口品牌”的公司,并通过减税和补贴推进“走出去”战略,期待我们能够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由“消费大国”向“品牌大国”转型,但是道路依然艰难。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中心,而我们的产品在许多西方人甚至非洲人眼人,都被贴上“廉价”“质量低下”的标签;中国成千上万的廉价工人,为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辛苦万分地打工劳作,为人家的世界品牌创造高额的利润,我们的企业和工人却只能从中赚取可怜的加工费;我们是全球第二大的奢侈品消费大国,却没有能挤身世界百佳品牌榜的奢侈品品牌
理解品牌的真正含义
虽然有关品牌的概念宣传了多年,但在现实中,仍有许多人并没有理解品牌的真实含义。很多人把品牌简单地等同于知名度,所以,一说起要建立品牌,或者维护品牌,就只是千方百计地要出名,殊不知,按这种逻辑行事,出名容易,但“臭名”绝不会成为品牌。
所谓的品牌,简单地说,就是人或事物要在社会中建立“连续不断的好印象和好名声”。这其中有两个要素,一是可持续性,一是正面性。只有这样,人或事物才能在社会建立稳定的正面形象,即品牌。
有了品牌才会逐渐有实力;那种认为先有实力再树品牌的想法和做法,是本末倒置。
当然,要创造真正的世界级品牌,并不是简单地树立“好名声”就可以的,它需要综合资源优势。
为什么好莱坞总能制作出好看的大片?因为相对来说,他们的导演、演员、剧本、摄影、灯光、音乐、科技等等所有环节,都必须是优秀的,这也是为什么优秀影片总是在一次评选中,同时获得数项提名的原因。
有人说,那是人家有钱请优秀的人才,没错,但人家也是从小成本做出来的。而我们,现在也相对有了一定的实力,那么从现在起,让我们强化我们的品牌意识,以世界的眼光和全球化的胸怀,从点滴做起,一步步创造中国的品牌吧。
春节前逛街购物,看到有的商场堆积了许多“年货”,把原本挺宽的通道,挤得很满,顾客走路费劲,而每层电梯却又不是直接相连,上楼或者下楼,必须绕着购物架走到另一边才能接着下—层电梯。
有朋友解释说,这种设计是为了让顾客体验到更多商品,多拐个弯儿走点儿路,看到的商品多,购买的机会就增多。
但笔者认为,这“疑似”有点小心眼儿:为了多卖东西,并没有从消费者的人性化需求考虑,因为许多人买东西目的性很强,没时间瞎逛。
这种看似“细腻”的经营理念和方法,在各类企业中普遍存在。企业为了挣得更多的“一点点”利润,在产品设计的很多细节上耍小聪明,虽然多提高了利润,但要让消费者从心底里有好印象,真的很难。
盼望中国产品成为世界品牌
近日,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播放的“中国国家形象广告”,让美国人看到了好多中国名人。人们期待着也能从这一组广告中看到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产品。但是,会是些什么产品呢?
在此之前,笔者曾看到一条信息,全球品牌集团Interbrand发布了2010年度的“全球最佳100品牌排行榜”。美国依然以上榜品牌过半的优势稳坐首把交椅,中国也依然以上榜品牌数为零而徘徊在榜单之外。
对一个GDP世界第二、经济增速让-全球瞠目甚至不安的大国来说,这多少有些尴尬。
其实“经济大国、品牌弱国”的叹息多年前就已开始。国内许多有识之士,上书进言,国家也—直十分重视;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曾呼吁创建新型的、能够拿出“出口品牌”的公司,并通过减税和补贴推进“走出去”战略,期待我们能够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由“消费大国”向“品牌大国”转型,但是道路依然艰难。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中心,而我们的产品在许多西方人甚至非洲人眼人,都被贴上“廉价”“质量低下”的标签;中国成千上万的廉价工人,为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辛苦万分地打工劳作,为人家的世界品牌创造高额的利润,我们的企业和工人却只能从中赚取可怜的加工费;我们是全球第二大的奢侈品消费大国,却没有能挤身世界百佳品牌榜的奢侈品品牌
理解品牌的真正含义
虽然有关品牌的概念宣传了多年,但在现实中,仍有许多人并没有理解品牌的真实含义。很多人把品牌简单地等同于知名度,所以,一说起要建立品牌,或者维护品牌,就只是千方百计地要出名,殊不知,按这种逻辑行事,出名容易,但“臭名”绝不会成为品牌。
所谓的品牌,简单地说,就是人或事物要在社会中建立“连续不断的好印象和好名声”。这其中有两个要素,一是可持续性,一是正面性。只有这样,人或事物才能在社会建立稳定的正面形象,即品牌。
有了品牌才会逐渐有实力;那种认为先有实力再树品牌的想法和做法,是本末倒置。
当然,要创造真正的世界级品牌,并不是简单地树立“好名声”就可以的,它需要综合资源优势。
为什么好莱坞总能制作出好看的大片?因为相对来说,他们的导演、演员、剧本、摄影、灯光、音乐、科技等等所有环节,都必须是优秀的,这也是为什么优秀影片总是在一次评选中,同时获得数项提名的原因。
有人说,那是人家有钱请优秀的人才,没错,但人家也是从小成本做出来的。而我们,现在也相对有了一定的实力,那么从现在起,让我们强化我们的品牌意识,以世界的眼光和全球化的胸怀,从点滴做起,一步步创造中国的品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