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笔札墨迹两题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z880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钱钟书先生的一件诗札
  
  名人书札,素受文物收藏界的青睐。在《收藏界》2002年第4期的“名家翰墨”中,刊有钱钟书致“勤庐夫子大人”的一件诗札(图1)。因素知有关钱钟书先生的“只字片言”,均为“钱学”研究者视作瑰宝。而所见钱先生的这件诗札,从它的字迹、内容来看,应该是他早年的作品。由于诗札刊出时,除了附刊作者钱钟书先生的简介外,对诗札的出处(来源)等均未作任何介绍和说明,才引起我对探索这件诗札的写作年代、受札人等情况的兴趣。
  说到名人书札,首先要辨别其真伪,即对书迹的鉴别,同时要对它的内容,包括对受札人、书札写作时间等的综合考察,而后者往往尤其值得重视。为此,对于钱钟书先生的这件诗札,便可从查考受札人“勤庐”其人着手。曾读历史学家顾颉刚《苏州史志笔记》,其中多有提到“勤庐”其人。例如:“勤庐来书论吴中古迹(一九五三年三月)”、“沈勤庐寻得干将墓及羊山化石(一九五三年十月)”等。由此可知“沈勤庐”应该是位从事古代文物考古和研究古文化的学者。那么钱钟书与他有着何种因缘,又因何会在诗札中尊称沈为“勤庐夫子大人”,又自称“门人锺书”呢?
  以上答案我从近年编纂的《苏州市志·人物》中获得,据记载:“沈维钧(1902-1971年),号勤庐,苏州人。1921年肄业于上海震旦大学,任上海书局通俗刊物编辑;1923-1929年历任苏州桃坞中学、苏州中学教师,东吴大学教员,兼任北京国学院助理研究员;1931-1933年任上海光华大学教员;1933-1937年任南京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干事;1946年起在苏州任社会教育学院图博系教授;1951年在苏州图书馆工作,后调任苏州市文管会专职委员。对青铜器、金石均有研究,著有《寰宇贞石图目录》等。”通过以上对沈维钧简历的了解,尤其是“1923年起任教苏州桃坞中学;1931-1933年任上海光华大学教员。”再结合钱钟书当年的相关情况,诗札中“勤庐夫子大人”,又自称“门人锺书”的出处也就可以明白了。
  1985年,钱钟书在《徐燕谋诗草序》中起首写道:“余十三岁入苏州一美国教会中学。燕谋以卓异生都讲一校,彼此班级悬绝若云泥,余仰之弥高而已。越一年,君卒业,去入大学,在先公门下,为先公所剧赏。君亦竺(笃)于师弟子之谊,余遂与君相识。后来两次共事教英语,交契渐厚”(图2)。因在这段序言中就涉及到钱钟书与沈维钧的相关情况,故有必要把它的背景简要地说一下。
  钱《序》中的“美国教会中学”,即1902年由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创办的苏州桃坞中学(今苏州市第四中学)。徐燕谋(1906-1986年),名承谟,江苏昆山人。8岁随父母迁居苏州富仁坊巷,12岁毕业于苏州第二高小,继入草桥中学,在校时因受诗人吴江金松岑、昆山胡石予两位老师的熏陶和影响,已尝试作诗。1924年,他以各门功课均名列全校一、二名的成绩在桃坞中学毕业,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28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期间随钱基博、徐志摩受业中英文学。历任光华大学、湖南国立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英语教授。由此可知,钱钟书初入桃坞中学时,徐燕谋已在高二年级,因此“彼此班级悬绝若云泥”。由于徐的学业成绩优异而闻名全校,才使他“仰之弥高”。而两人的结交直到1933年钱钟书从清华大学毕业,同年9月任光华大学外文系讲师,兼任国文系教员。由是与先已在光华大学任教英语的徐燕谋共事而结交。时至1939年,因钱钟书父亲钱基博先期在国立湖南蓝田师范学院任教,便发信与电报要他入湘任教,同时召学生徐燕谋也一同前往。由是同年秋,钱钟书、徐燕谋等结伴由上海出发,历经艰难同赴湖南,在蓝田师院两人再次共事执教英语。了解了这些,再从上文中已知沈维钧1923年起在苏州桃坞中学任教,正是钱钟书初入该校之时。因旧时称呼学者或老师为“夫子”,沈、钱的师生之谊,即缘自苏州桃坞中学。又沈“1931-1933年任上海光华大学教员”,而凑巧钱钟书1933年9月始在光华大学任教,才使得沈、钱由师生而成为同事。再从诗札的内容和字体风格来看,诗札的写作时间应在两人同在光华大学任教(1931-1933年)期间。
  再说有关对名人书札书迹的鉴别。从上文所附刊钱钟书先生的书札两种,图1诗札是他二十多岁时的手笔,而图2题序笔札则是他年逾古稀的手迹,两者时间跨越半个世纪,因此两者字迹的体貌、风格确实如出两手。再说由于现在通常所见到的钱钟书与人的信札、题词等书迹大都是后者,所以当钱先生的诗札刊出后,有爱好收藏名家书札的朋友对它的真伪产生了疑议。而产生疑议的根本原因便是由于这位朋友在认识诗札的过程中,没有采用与诗札同一时期、同一类型(因旧时写给尊长的书信要求字迹相对工整)的其他书札来比较,所以缺乏可比性所致。
  其实鉴别就是比较,从比较中来认识。书法家在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作品,如谢稚柳《论书画鉴别》:“当一种书体在它自己的历史行程中,它的性格,或者变或者不变。”其他学者当亦然如此。所以对钱先生诗札字迹的鉴别,必须要寻找与诗札同时期、同类型的手迹作为“标本”,否则便将失去比较的意义和价值,甚至获得的结论与事实会适得其反。这也便是我在上文中强调的必须对诗札内容,包括对受札人、写作时间等做综合考察的缘故。为了能具体和深入地认识“钱钟书致勤庐”诗札,在此我选采了与诗札同时期(上世纪30年代初)的钱钟书1934年致罗家伦(字志希。1929年秋,钱钟书投考清华大学时数学成绩不及格,照理不能录取。即因校长罗家伦的慧眼识英才,才将他破格录取)的一件书信(图3)来比较。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两者书写时用笔力主轻重、疾缓的特征一致,字体结构、体貌(如行楷中夹带草体,作撇画,时有厚重笔画等)也完全相同。由此证明图1诗札应为真迹无疑,并且还可认识到钱钟书先生的这件诗札,不独是一件十分难得的名人手札,也是一件“钱钟书研究”的珍贵文献。
  
  二、“钱钟书《徐燕谋诗草序》手稿”辨伪
  
  近年来在书画拍卖市场,书画拍品多有标着“海外回流”来吸引买家。其实,在“海外回流”的书画作品中,同样是真伪揉杂、优劣互见,有的甚至将早些年我国出口的工艺品书画中的仿制品,凭着“海外回流”的幌子来自抬身价。更有甚者为了推销伪作赝品,居然也想方设法与“海外回流”沾上边,以此来惑人牟利。笔者所见拍品“钱钟书《徐燕谋诗草序》手稿”便是一例。在此把对这件拍品的辨伪依据略说如下,以供收藏爱好者参考。
  在某拍卖会,有拍品“钱钟书《徐燕谋诗草序》手稿(图4,简称“拍品”),并有“说明:徐燕谋先生(1906-1986年),江苏昆山人,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曾任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是钱基博(钱钟书父亲)的高足,一度与钱氏父子共同执教于光华大学与抗战时期的蓝田国立师专,钱钟书先生以兄事之,是过从甚密的诗友⋯⋯本件手稿原为海外收藏,钱钟书先生曾寄本文发表于1987年2月23日香港文汇报,手稿或因此流传海外。”
  然而,我细察拍品,即图4上的字迹,较诸《徐燕谋诗草》中影印的钱钟书《徐燕谋诗草序》手迹(图5,简称“印本”局部)的字迹确很相似,全篇序文的行格,同为47竖行,每行的字数除45、46行相差一“更”字外,其余完全相同。但有不同的是,“拍品”上仅钤“钱钟书”一印(图4),而“印本”则钤有“钱钟书印”、“默存”两印(图5);“拍品”的“规格:19×71厘米 ”,而“印本”则是书写在5页有水印图案的笺纸上。粗举以上两者的异同,便可知“拍品”与“印本”应系两件写本无疑。
  再通过对两本所书文字的对照,发现在两本全篇序文中有如:第7行中“诗笔超妙”的“超”字有圈改(点校订正、补脱),第37行中的“曾”圈改为“僭”,全篇中此类圈改共有六处,两本竟然也完全一样。对此就不能不令人对“拍品”的真实性更添疑窦。因为一篇文章写有数本,属正常事;一位书法家写有多件文字内容完全相同的作品,俗称“多胞胎”,也可以理解。但鉴于图示钱钟书题序手迹的字体系行书中夹带草体,在两次书写中要将两本均写成47行已属不易,又两者字体的结构体貌肖似尤为难能,可以说即便是擅长行草书的书法家也难以做到,再加上两件写本中的六处圈改竟然完全一样,那么此种情形也就实非“克隆”才能产生了。
  再者,众所周知钱钟书先生是位大学者、作家,但他并不是书法家,他的题序手迹不会作为书法艺术品,那么因何会写作两件连圈改都相同的题序手迹呢?对于这一疑问,答案只能是由于“拍品”的造假者,在造假中为了力求“以假乱真”,所以连圈改之处也完全照样仿造,也正是这种“聪明反被聪明误”拙劣的伎俩,才露出了“克隆”马脚。
  尤为拙劣的是“拍品”在第44行末,把钱《序》原文中的“重展君诗”中的“君”字,写作“乃”字(图4),若要究其谬误的原因,即是由于“印本”中该“君”字中的有些“牵丝”未能清晰地印出来(图5),才看似“乃”字。据此便能证明,“拍品”造假的手法便是“依样画葫芦”,而其采用的“样”(底本)即是“印本”,又由于造假者根本不理解钱《序》的内容,才使得“拷贝大走样”,恰好又为辨伪留下了有力的依据。
  至于“拍品”在拍卖“说明”中有称“本件手稿原为海外收藏,钱钟书先生曾寄本文发表于1987年2月23日香港文汇报,手稿或因此流传海外”云云,更属欺人之谈。钱钟书题序曾在香港《文汇报》刊载确是事实,但凡稍有这方面知识者都能明白,即使是一般作者也绝无必要(也不可能)把题序手迹原件提供给报社,更何况是钱钟书。为了进一步辨明真相,在此把有关香港《文汇报》刊载钱钟书《徐燕谋诗草序》的事实经过披露如下:
  据《徐燕谋诗草》诗文的裒辑、印行者徐熙载先生(1909-2003年,名承烈。徐燕谋胞弟)1990年5月27日在与笔者信中写道:“1987年初,默存(钱钟书)兄和先兄于抗战前在光华大学授课时有一位学生曾向我要了一本《徐燕谋诗草》。他为尊重两位老师,从《诗草》中选了近十首诗和诗草序寄给香港的文汇报,在该报二月二十三日文艺版上刊出。不幸诗草序原由默存兄以行书手写,且无标点,香港文汇报刊出时误字破句多达数十处。默存兄见报,极不愉快。”由此可见那纯属自欺欺人的“说明”,究其实质只是想乘近年来“海外回流文物”深受市场青睐之机,以采用杜撰“故事”的伎俩,以便能达到说假为真的目的罢了。(责编:李禹默)
  说明:
  《徐燕谋诗草》(写印线装本,1986年由徐燕谋胞弟徐熙载先生主持印行,系非卖品),笔者所藏《徐燕谋诗草》一册,系“印本”诗文的裒辑、印行者徐熙载(1909-2003年,名承烈)先生赠予。徐先生1990年5月27日与笔者的书信尚保存。
其他文献
编者按:  红珊瑚色泽艳丽,质地莹润,与珍珠、琥珀并列为三大有机宝石,自古即被视为富贵吉祥之物,受到人们的喜爱。红珊瑚产地有限,颇为珍贵。近年来,精品红珊瑚增值迅猛,日益受到收藏者的青睐。作为收藏者如何选购和收藏红珊瑚及其制品呢?记者日前采访了国家文化部艺术品鉴定评估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名家收藏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亚谏先生。    记者:如何选购红珊瑚?  刘亚谏:选购红珊瑚,首先要识别红珊瑚的优劣
期刊
2011年5月29日上午,由我国著名山水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王梦湖与景德镇著名山水瓷画大家杨曙华跨界联袂,为传世国宝《富春山居图》两岸合璧特别创作的《富春山居图》珍藏瓷在北京荣会艺术中心盛大揭幕。此次“山水合璧共团圆——陶瓷合璧《富春山居图》”活动由景德镇市文广(文物)局主办,北京荣会艺术中心承办,景德镇国际陶瓷文化交流中心、二十二院街艺术区协办,活动得到了主流媒体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新华社、
期刊
在中国陶瓷史上,紫砂壶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品类,它不仅仅是一种具有使用价值的理想茶具,而且是一种实用与审美高度和谐的妙不可言的特种手工艺品。我们有幸看到流传至今的紫砂壶,大多留有作者的铭款,而从这些带有个性的艺术品上,反映出的不仅是一种时代风尚,而且也是了解那些紫砂历史名人们的极好途径。一部紫砂史也就是一部紫砂历史上的名人史。以下内容是根据各类紫砂史籍资料整理的明、清时期紫砂历史名人资料,介绍给读者供
期刊
一、沉积心底的沂蒙家乡    王沂东的大多数作品是沂蒙地区的人物和景色,都来自他对故乡山水的真切感受。  1955年,王沂东出生于山川秀丽、民风质朴的山东临沂。他上中学前,几乎每个假期都回老家,经常去摸鱼、逮野兔、捉迷藏,度过最快乐的时光。多年后,他仍对家乡的每一泓小溪、每一条小路、每一块瓜地、每一片树林记忆犹新。1978年,中央美院油画系恢复招生,考题是《平凡岗位》,他画了一位在水渠边凿石头的老
期刊
我与著名画家孟喜元是忘年交。  由于父亲多年痴于收藏,乐于交友,被书画界和收藏界称为“画痴”,他的朋友遍天下,孟喜元就是其中一位。  父亲非常喜欢孟伯伯的人物画,曾亲赴内蒙古拜访孟伯伯,请他作画。后来孟伯伯在昆明买了房子,每年冬天和夏天,就到昆明来作画,于是,我们就有了与他多次交流的机会。  孟伯伯受父亲之邀请,为我们画了一组伟人像,有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
期刊
谢天成美术馆七月份将在贵阳市隆重开馆
期刊
青年紫砂艺术家蒋春音太怡静了,她在陶坊的一角总是沉下心专注着手头的陶活,走进陶都宜兴古镇的“陶都风紫砂会所”,我仿佛在C大调的明亮、坚定中探究紫砂壶的温度。或许爱紫砂的人都有一颗专注于艺术创作的心境,而专注是艺术创作中的最佳状态。   “陶都风紫砂会所”是明代制壶高手闵鲁生的后裔蒋春音在江苏宜兴中国陶都陶瓷城创建的一个艺术陶坊。或许是血液里流淌有紫砂的创作细胞的缘故,仅仅从事紫砂制作八年的蒋春音已
期刊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精神需求的不断增长,在收藏品领域也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观。收藏,在我国历来属于文人墨客的雅兴,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前提下,收藏品也同时具有了保值盈利的空间,从而吸引了大量的投资人乃至普通老百姓的热捧。然而,由于收藏品市场上的法律规范的缺失,以及不良行业规范的存在,导致这一市场上充斥了大量的仿制品、赝品,给收藏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那么在我国目前
期刊
题记:提起成都花雨集团董事长高兴华先生,也许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像他这样的儒商型民营企业家却不多见,并令人肃然起敬。高兴华先生作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他并没有什么三头六臂,灵丹妙药,而是凭借着他的乐观豁达、正直诚信、豪爽义气、潇洒激情,以及坚定的信念特有的人格魅力,一路走来,风风雨雨,一步一个脚印,最终于2008年12月29日,高兴华先生在成都市经济委员会、成都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都企业联合
期刊
谈及民国女性题材的瓷绘表现时,给人印象更多的是那种“千篇一律”的古代仕女造型。然而,在民国早期却有那么一部分新女性形象的瓷绘作品出现,即民国早期新女性瓷绘画,其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所演绎出的风格,足以使之与俗套的传统拉开距离,并成为风尚之物。如此标新立异的手法并不为瓷绘专有,在民国早期的其他艺术门类中也有类似的表现,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广告月份牌画,它的诞生和发展俨然是民国特色艺术发展史的缩影,以其绘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