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钱钟书先生的一件诗札
名人书札,素受文物收藏界的青睐。在《收藏界》2002年第4期的“名家翰墨”中,刊有钱钟书致“勤庐夫子大人”的一件诗札(图1)。因素知有关钱钟书先生的“只字片言”,均为“钱学”研究者视作瑰宝。而所见钱先生的这件诗札,从它的字迹、内容来看,应该是他早年的作品。由于诗札刊出时,除了附刊作者钱钟书先生的简介外,对诗札的出处(来源)等均未作任何介绍和说明,才引起我对探索这件诗札的写作年代、受札人等情况的兴趣。
说到名人书札,首先要辨别其真伪,即对书迹的鉴别,同时要对它的内容,包括对受札人、书札写作时间等的综合考察,而后者往往尤其值得重视。为此,对于钱钟书先生的这件诗札,便可从查考受札人“勤庐”其人着手。曾读历史学家顾颉刚《苏州史志笔记》,其中多有提到“勤庐”其人。例如:“勤庐来书论吴中古迹(一九五三年三月)”、“沈勤庐寻得干将墓及羊山化石(一九五三年十月)”等。由此可知“沈勤庐”应该是位从事古代文物考古和研究古文化的学者。那么钱钟书与他有着何种因缘,又因何会在诗札中尊称沈为“勤庐夫子大人”,又自称“门人锺书”呢?
以上答案我从近年编纂的《苏州市志·人物》中获得,据记载:“沈维钧(1902-1971年),号勤庐,苏州人。1921年肄业于上海震旦大学,任上海书局通俗刊物编辑;1923-1929年历任苏州桃坞中学、苏州中学教师,东吴大学教员,兼任北京国学院助理研究员;1931-1933年任上海光华大学教员;1933-1937年任南京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干事;1946年起在苏州任社会教育学院图博系教授;1951年在苏州图书馆工作,后调任苏州市文管会专职委员。对青铜器、金石均有研究,著有《寰宇贞石图目录》等。”通过以上对沈维钧简历的了解,尤其是“1923年起任教苏州桃坞中学;1931-1933年任上海光华大学教员。”再结合钱钟书当年的相关情况,诗札中“勤庐夫子大人”,又自称“门人锺书”的出处也就可以明白了。
1985年,钱钟书在《徐燕谋诗草序》中起首写道:“余十三岁入苏州一美国教会中学。燕谋以卓异生都讲一校,彼此班级悬绝若云泥,余仰之弥高而已。越一年,君卒业,去入大学,在先公门下,为先公所剧赏。君亦竺(笃)于师弟子之谊,余遂与君相识。后来两次共事教英语,交契渐厚”(图2)。因在这段序言中就涉及到钱钟书与沈维钧的相关情况,故有必要把它的背景简要地说一下。
钱《序》中的“美国教会中学”,即1902年由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创办的苏州桃坞中学(今苏州市第四中学)。徐燕谋(1906-1986年),名承谟,江苏昆山人。8岁随父母迁居苏州富仁坊巷,12岁毕业于苏州第二高小,继入草桥中学,在校时因受诗人吴江金松岑、昆山胡石予两位老师的熏陶和影响,已尝试作诗。1924年,他以各门功课均名列全校一、二名的成绩在桃坞中学毕业,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28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期间随钱基博、徐志摩受业中英文学。历任光华大学、湖南国立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英语教授。由此可知,钱钟书初入桃坞中学时,徐燕谋已在高二年级,因此“彼此班级悬绝若云泥”。由于徐的学业成绩优异而闻名全校,才使他“仰之弥高”。而两人的结交直到1933年钱钟书从清华大学毕业,同年9月任光华大学外文系讲师,兼任国文系教员。由是与先已在光华大学任教英语的徐燕谋共事而结交。时至1939年,因钱钟书父亲钱基博先期在国立湖南蓝田师范学院任教,便发信与电报要他入湘任教,同时召学生徐燕谋也一同前往。由是同年秋,钱钟书、徐燕谋等结伴由上海出发,历经艰难同赴湖南,在蓝田师院两人再次共事执教英语。了解了这些,再从上文中已知沈维钧1923年起在苏州桃坞中学任教,正是钱钟书初入该校之时。因旧时称呼学者或老师为“夫子”,沈、钱的师生之谊,即缘自苏州桃坞中学。又沈“1931-1933年任上海光华大学教员”,而凑巧钱钟书1933年9月始在光华大学任教,才使得沈、钱由师生而成为同事。再从诗札的内容和字体风格来看,诗札的写作时间应在两人同在光华大学任教(1931-1933年)期间。
再说有关对名人书札书迹的鉴别。从上文所附刊钱钟书先生的书札两种,图1诗札是他二十多岁时的手笔,而图2题序笔札则是他年逾古稀的手迹,两者时间跨越半个世纪,因此两者字迹的体貌、风格确实如出两手。再说由于现在通常所见到的钱钟书与人的信札、题词等书迹大都是后者,所以当钱先生的诗札刊出后,有爱好收藏名家书札的朋友对它的真伪产生了疑议。而产生疑议的根本原因便是由于这位朋友在认识诗札的过程中,没有采用与诗札同一时期、同一类型(因旧时写给尊长的书信要求字迹相对工整)的其他书札来比较,所以缺乏可比性所致。
其实鉴别就是比较,从比较中来认识。书法家在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作品,如谢稚柳《论书画鉴别》:“当一种书体在它自己的历史行程中,它的性格,或者变或者不变。”其他学者当亦然如此。所以对钱先生诗札字迹的鉴别,必须要寻找与诗札同时期、同类型的手迹作为“标本”,否则便将失去比较的意义和价值,甚至获得的结论与事实会适得其反。这也便是我在上文中强调的必须对诗札内容,包括对受札人、写作时间等做综合考察的缘故。为了能具体和深入地认识“钱钟书致勤庐”诗札,在此我选采了与诗札同时期(上世纪30年代初)的钱钟书1934年致罗家伦(字志希。1929年秋,钱钟书投考清华大学时数学成绩不及格,照理不能录取。即因校长罗家伦的慧眼识英才,才将他破格录取)的一件书信(图3)来比较。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两者书写时用笔力主轻重、疾缓的特征一致,字体结构、体貌(如行楷中夹带草体,作撇画,时有厚重笔画等)也完全相同。由此证明图1诗札应为真迹无疑,并且还可认识到钱钟书先生的这件诗札,不独是一件十分难得的名人手札,也是一件“钱钟书研究”的珍贵文献。
二、“钱钟书《徐燕谋诗草序》手稿”辨伪
近年来在书画拍卖市场,书画拍品多有标着“海外回流”来吸引买家。其实,在“海外回流”的书画作品中,同样是真伪揉杂、优劣互见,有的甚至将早些年我国出口的工艺品书画中的仿制品,凭着“海外回流”的幌子来自抬身价。更有甚者为了推销伪作赝品,居然也想方设法与“海外回流”沾上边,以此来惑人牟利。笔者所见拍品“钱钟书《徐燕谋诗草序》手稿”便是一例。在此把对这件拍品的辨伪依据略说如下,以供收藏爱好者参考。
在某拍卖会,有拍品“钱钟书《徐燕谋诗草序》手稿(图4,简称“拍品”),并有“说明:徐燕谋先生(1906-1986年),江苏昆山人,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曾任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是钱基博(钱钟书父亲)的高足,一度与钱氏父子共同执教于光华大学与抗战时期的蓝田国立师专,钱钟书先生以兄事之,是过从甚密的诗友⋯⋯本件手稿原为海外收藏,钱钟书先生曾寄本文发表于1987年2月23日香港文汇报,手稿或因此流传海外。”
然而,我细察拍品,即图4上的字迹,较诸《徐燕谋诗草》中影印的钱钟书《徐燕谋诗草序》手迹(图5,简称“印本”局部)的字迹确很相似,全篇序文的行格,同为47竖行,每行的字数除45、46行相差一“更”字外,其余完全相同。但有不同的是,“拍品”上仅钤“钱钟书”一印(图4),而“印本”则钤有“钱钟书印”、“默存”两印(图5);“拍品”的“规格:19×71厘米 ”,而“印本”则是书写在5页有水印图案的笺纸上。粗举以上两者的异同,便可知“拍品”与“印本”应系两件写本无疑。
再通过对两本所书文字的对照,发现在两本全篇序文中有如:第7行中“诗笔超妙”的“超”字有圈改(点校订正、补脱),第37行中的“曾”圈改为“僭”,全篇中此类圈改共有六处,两本竟然也完全一样。对此就不能不令人对“拍品”的真实性更添疑窦。因为一篇文章写有数本,属正常事;一位书法家写有多件文字内容完全相同的作品,俗称“多胞胎”,也可以理解。但鉴于图示钱钟书题序手迹的字体系行书中夹带草体,在两次书写中要将两本均写成47行已属不易,又两者字体的结构体貌肖似尤为难能,可以说即便是擅长行草书的书法家也难以做到,再加上两件写本中的六处圈改竟然完全一样,那么此种情形也就实非“克隆”才能产生了。
再者,众所周知钱钟书先生是位大学者、作家,但他并不是书法家,他的题序手迹不会作为书法艺术品,那么因何会写作两件连圈改都相同的题序手迹呢?对于这一疑问,答案只能是由于“拍品”的造假者,在造假中为了力求“以假乱真”,所以连圈改之处也完全照样仿造,也正是这种“聪明反被聪明误”拙劣的伎俩,才露出了“克隆”马脚。
尤为拙劣的是“拍品”在第44行末,把钱《序》原文中的“重展君诗”中的“君”字,写作“乃”字(图4),若要究其谬误的原因,即是由于“印本”中该“君”字中的有些“牵丝”未能清晰地印出来(图5),才看似“乃”字。据此便能证明,“拍品”造假的手法便是“依样画葫芦”,而其采用的“样”(底本)即是“印本”,又由于造假者根本不理解钱《序》的内容,才使得“拷贝大走样”,恰好又为辨伪留下了有力的依据。
至于“拍品”在拍卖“说明”中有称“本件手稿原为海外收藏,钱钟书先生曾寄本文发表于1987年2月23日香港文汇报,手稿或因此流传海外”云云,更属欺人之谈。钱钟书题序曾在香港《文汇报》刊载确是事实,但凡稍有这方面知识者都能明白,即使是一般作者也绝无必要(也不可能)把题序手迹原件提供给报社,更何况是钱钟书。为了进一步辨明真相,在此把有关香港《文汇报》刊载钱钟书《徐燕谋诗草序》的事实经过披露如下:
据《徐燕谋诗草》诗文的裒辑、印行者徐熙载先生(1909-2003年,名承烈。徐燕谋胞弟)1990年5月27日在与笔者信中写道:“1987年初,默存(钱钟书)兄和先兄于抗战前在光华大学授课时有一位学生曾向我要了一本《徐燕谋诗草》。他为尊重两位老师,从《诗草》中选了近十首诗和诗草序寄给香港的文汇报,在该报二月二十三日文艺版上刊出。不幸诗草序原由默存兄以行书手写,且无标点,香港文汇报刊出时误字破句多达数十处。默存兄见报,极不愉快。”由此可见那纯属自欺欺人的“说明”,究其实质只是想乘近年来“海外回流文物”深受市场青睐之机,以采用杜撰“故事”的伎俩,以便能达到说假为真的目的罢了。(责编:李禹默)
说明:
《徐燕谋诗草》(写印线装本,1986年由徐燕谋胞弟徐熙载先生主持印行,系非卖品),笔者所藏《徐燕谋诗草》一册,系“印本”诗文的裒辑、印行者徐熙载(1909-2003年,名承烈)先生赠予。徐先生1990年5月27日与笔者的书信尚保存。
名人书札,素受文物收藏界的青睐。在《收藏界》2002年第4期的“名家翰墨”中,刊有钱钟书致“勤庐夫子大人”的一件诗札(图1)。因素知有关钱钟书先生的“只字片言”,均为“钱学”研究者视作瑰宝。而所见钱先生的这件诗札,从它的字迹、内容来看,应该是他早年的作品。由于诗札刊出时,除了附刊作者钱钟书先生的简介外,对诗札的出处(来源)等均未作任何介绍和说明,才引起我对探索这件诗札的写作年代、受札人等情况的兴趣。
说到名人书札,首先要辨别其真伪,即对书迹的鉴别,同时要对它的内容,包括对受札人、书札写作时间等的综合考察,而后者往往尤其值得重视。为此,对于钱钟书先生的这件诗札,便可从查考受札人“勤庐”其人着手。曾读历史学家顾颉刚《苏州史志笔记》,其中多有提到“勤庐”其人。例如:“勤庐来书论吴中古迹(一九五三年三月)”、“沈勤庐寻得干将墓及羊山化石(一九五三年十月)”等。由此可知“沈勤庐”应该是位从事古代文物考古和研究古文化的学者。那么钱钟书与他有着何种因缘,又因何会在诗札中尊称沈为“勤庐夫子大人”,又自称“门人锺书”呢?
以上答案我从近年编纂的《苏州市志·人物》中获得,据记载:“沈维钧(1902-1971年),号勤庐,苏州人。1921年肄业于上海震旦大学,任上海书局通俗刊物编辑;1923-1929年历任苏州桃坞中学、苏州中学教师,东吴大学教员,兼任北京国学院助理研究员;1931-1933年任上海光华大学教员;1933-1937年任南京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干事;1946年起在苏州任社会教育学院图博系教授;1951年在苏州图书馆工作,后调任苏州市文管会专职委员。对青铜器、金石均有研究,著有《寰宇贞石图目录》等。”通过以上对沈维钧简历的了解,尤其是“1923年起任教苏州桃坞中学;1931-1933年任上海光华大学教员。”再结合钱钟书当年的相关情况,诗札中“勤庐夫子大人”,又自称“门人锺书”的出处也就可以明白了。
1985年,钱钟书在《徐燕谋诗草序》中起首写道:“余十三岁入苏州一美国教会中学。燕谋以卓异生都讲一校,彼此班级悬绝若云泥,余仰之弥高而已。越一年,君卒业,去入大学,在先公门下,为先公所剧赏。君亦竺(笃)于师弟子之谊,余遂与君相识。后来两次共事教英语,交契渐厚”(图2)。因在这段序言中就涉及到钱钟书与沈维钧的相关情况,故有必要把它的背景简要地说一下。
钱《序》中的“美国教会中学”,即1902年由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创办的苏州桃坞中学(今苏州市第四中学)。徐燕谋(1906-1986年),名承谟,江苏昆山人。8岁随父母迁居苏州富仁坊巷,12岁毕业于苏州第二高小,继入草桥中学,在校时因受诗人吴江金松岑、昆山胡石予两位老师的熏陶和影响,已尝试作诗。1924年,他以各门功课均名列全校一、二名的成绩在桃坞中学毕业,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28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期间随钱基博、徐志摩受业中英文学。历任光华大学、湖南国立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英语教授。由此可知,钱钟书初入桃坞中学时,徐燕谋已在高二年级,因此“彼此班级悬绝若云泥”。由于徐的学业成绩优异而闻名全校,才使他“仰之弥高”。而两人的结交直到1933年钱钟书从清华大学毕业,同年9月任光华大学外文系讲师,兼任国文系教员。由是与先已在光华大学任教英语的徐燕谋共事而结交。时至1939年,因钱钟书父亲钱基博先期在国立湖南蓝田师范学院任教,便发信与电报要他入湘任教,同时召学生徐燕谋也一同前往。由是同年秋,钱钟书、徐燕谋等结伴由上海出发,历经艰难同赴湖南,在蓝田师院两人再次共事执教英语。了解了这些,再从上文中已知沈维钧1923年起在苏州桃坞中学任教,正是钱钟书初入该校之时。因旧时称呼学者或老师为“夫子”,沈、钱的师生之谊,即缘自苏州桃坞中学。又沈“1931-1933年任上海光华大学教员”,而凑巧钱钟书1933年9月始在光华大学任教,才使得沈、钱由师生而成为同事。再从诗札的内容和字体风格来看,诗札的写作时间应在两人同在光华大学任教(1931-1933年)期间。
再说有关对名人书札书迹的鉴别。从上文所附刊钱钟书先生的书札两种,图1诗札是他二十多岁时的手笔,而图2题序笔札则是他年逾古稀的手迹,两者时间跨越半个世纪,因此两者字迹的体貌、风格确实如出两手。再说由于现在通常所见到的钱钟书与人的信札、题词等书迹大都是后者,所以当钱先生的诗札刊出后,有爱好收藏名家书札的朋友对它的真伪产生了疑议。而产生疑议的根本原因便是由于这位朋友在认识诗札的过程中,没有采用与诗札同一时期、同一类型(因旧时写给尊长的书信要求字迹相对工整)的其他书札来比较,所以缺乏可比性所致。
其实鉴别就是比较,从比较中来认识。书法家在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作品,如谢稚柳《论书画鉴别》:“当一种书体在它自己的历史行程中,它的性格,或者变或者不变。”其他学者当亦然如此。所以对钱先生诗札字迹的鉴别,必须要寻找与诗札同时期、同类型的手迹作为“标本”,否则便将失去比较的意义和价值,甚至获得的结论与事实会适得其反。这也便是我在上文中强调的必须对诗札内容,包括对受札人、写作时间等做综合考察的缘故。为了能具体和深入地认识“钱钟书致勤庐”诗札,在此我选采了与诗札同时期(上世纪30年代初)的钱钟书1934年致罗家伦(字志希。1929年秋,钱钟书投考清华大学时数学成绩不及格,照理不能录取。即因校长罗家伦的慧眼识英才,才将他破格录取)的一件书信(图3)来比较。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两者书写时用笔力主轻重、疾缓的特征一致,字体结构、体貌(如行楷中夹带草体,作撇画,时有厚重笔画等)也完全相同。由此证明图1诗札应为真迹无疑,并且还可认识到钱钟书先生的这件诗札,不独是一件十分难得的名人手札,也是一件“钱钟书研究”的珍贵文献。
二、“钱钟书《徐燕谋诗草序》手稿”辨伪
近年来在书画拍卖市场,书画拍品多有标着“海外回流”来吸引买家。其实,在“海外回流”的书画作品中,同样是真伪揉杂、优劣互见,有的甚至将早些年我国出口的工艺品书画中的仿制品,凭着“海外回流”的幌子来自抬身价。更有甚者为了推销伪作赝品,居然也想方设法与“海外回流”沾上边,以此来惑人牟利。笔者所见拍品“钱钟书《徐燕谋诗草序》手稿”便是一例。在此把对这件拍品的辨伪依据略说如下,以供收藏爱好者参考。
在某拍卖会,有拍品“钱钟书《徐燕谋诗草序》手稿(图4,简称“拍品”),并有“说明:徐燕谋先生(1906-1986年),江苏昆山人,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曾任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是钱基博(钱钟书父亲)的高足,一度与钱氏父子共同执教于光华大学与抗战时期的蓝田国立师专,钱钟书先生以兄事之,是过从甚密的诗友⋯⋯本件手稿原为海外收藏,钱钟书先生曾寄本文发表于1987年2月23日香港文汇报,手稿或因此流传海外。”
然而,我细察拍品,即图4上的字迹,较诸《徐燕谋诗草》中影印的钱钟书《徐燕谋诗草序》手迹(图5,简称“印本”局部)的字迹确很相似,全篇序文的行格,同为47竖行,每行的字数除45、46行相差一“更”字外,其余完全相同。但有不同的是,“拍品”上仅钤“钱钟书”一印(图4),而“印本”则钤有“钱钟书印”、“默存”两印(图5);“拍品”的“规格:19×71厘米 ”,而“印本”则是书写在5页有水印图案的笺纸上。粗举以上两者的异同,便可知“拍品”与“印本”应系两件写本无疑。
再通过对两本所书文字的对照,发现在两本全篇序文中有如:第7行中“诗笔超妙”的“超”字有圈改(点校订正、补脱),第37行中的“曾”圈改为“僭”,全篇中此类圈改共有六处,两本竟然也完全一样。对此就不能不令人对“拍品”的真实性更添疑窦。因为一篇文章写有数本,属正常事;一位书法家写有多件文字内容完全相同的作品,俗称“多胞胎”,也可以理解。但鉴于图示钱钟书题序手迹的字体系行书中夹带草体,在两次书写中要将两本均写成47行已属不易,又两者字体的结构体貌肖似尤为难能,可以说即便是擅长行草书的书法家也难以做到,再加上两件写本中的六处圈改竟然完全一样,那么此种情形也就实非“克隆”才能产生了。
再者,众所周知钱钟书先生是位大学者、作家,但他并不是书法家,他的题序手迹不会作为书法艺术品,那么因何会写作两件连圈改都相同的题序手迹呢?对于这一疑问,答案只能是由于“拍品”的造假者,在造假中为了力求“以假乱真”,所以连圈改之处也完全照样仿造,也正是这种“聪明反被聪明误”拙劣的伎俩,才露出了“克隆”马脚。
尤为拙劣的是“拍品”在第44行末,把钱《序》原文中的“重展君诗”中的“君”字,写作“乃”字(图4),若要究其谬误的原因,即是由于“印本”中该“君”字中的有些“牵丝”未能清晰地印出来(图5),才看似“乃”字。据此便能证明,“拍品”造假的手法便是“依样画葫芦”,而其采用的“样”(底本)即是“印本”,又由于造假者根本不理解钱《序》的内容,才使得“拷贝大走样”,恰好又为辨伪留下了有力的依据。
至于“拍品”在拍卖“说明”中有称“本件手稿原为海外收藏,钱钟书先生曾寄本文发表于1987年2月23日香港文汇报,手稿或因此流传海外”云云,更属欺人之谈。钱钟书题序曾在香港《文汇报》刊载确是事实,但凡稍有这方面知识者都能明白,即使是一般作者也绝无必要(也不可能)把题序手迹原件提供给报社,更何况是钱钟书。为了进一步辨明真相,在此把有关香港《文汇报》刊载钱钟书《徐燕谋诗草序》的事实经过披露如下:
据《徐燕谋诗草》诗文的裒辑、印行者徐熙载先生(1909-2003年,名承烈。徐燕谋胞弟)1990年5月27日在与笔者信中写道:“1987年初,默存(钱钟书)兄和先兄于抗战前在光华大学授课时有一位学生曾向我要了一本《徐燕谋诗草》。他为尊重两位老师,从《诗草》中选了近十首诗和诗草序寄给香港的文汇报,在该报二月二十三日文艺版上刊出。不幸诗草序原由默存兄以行书手写,且无标点,香港文汇报刊出时误字破句多达数十处。默存兄见报,极不愉快。”由此可见那纯属自欺欺人的“说明”,究其实质只是想乘近年来“海外回流文物”深受市场青睐之机,以采用杜撰“故事”的伎俩,以便能达到说假为真的目的罢了。(责编:李禹默)
说明:
《徐燕谋诗草》(写印线装本,1986年由徐燕谋胞弟徐熙载先生主持印行,系非卖品),笔者所藏《徐燕谋诗草》一册,系“印本”诗文的裒辑、印行者徐熙载(1909-2003年,名承烈)先生赠予。徐先生1990年5月27日与笔者的书信尚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