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到上小学数学课时,往往不少教师是讲不完的例题,让学生做不完的练习,很难将阅读教学与数学联系起来。阅读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数学学习中常常被忽视。然而数学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语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因此,它也离不开阅读。
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顺利、有成效的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通过数学阅读,能使学生逐步领悟数学语言,培养数学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1 在阅读中质疑问难,发现问题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千以内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时,我先出示了一张“学校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表”,学生马上就阅读起这张表来,通过对表内各个数据的阅读,了解了各年级借书的本数和其他的一些信息。但是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想进一步地去研究它,问题马上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当老师问:“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马上提出了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借了多少本?”“四年级再借多少本就和六年级一样多?”“三、四、五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伴随着一连串的疑问,学生学习的兴趣变得越来越浓厚了。数学阅读使学生质疑的能力逐步提高,思维的深刻性也随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2 在阅读中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现代教学提倡“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更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阅读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它不仅仅是读的过程,而且是动口动手动脑有机结合,统一协调的过程。通过阅读,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透彻理解题目的意思,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助于养成认真观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品质,更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民间故事书有185本,上午借出36本,下午借出52本,还剩多少本?”“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认真阅读题中管理员老师的话,要求‘还剩多少本’只用一步计算能求出来吗?”学生通过对例题的初次阅读,已掌握了一些信息,知道一步计算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而需要两步计算。我又问:“那你打算先算出什么?再算什么呢?”学生又一次仔细地阅读起题目来,通过再次阅读,边读边思考,进一步理解了题目的意思,头脑中也形成了解题的策略。大家迫不及待地交流起来,有的说:“我先算上午借出36本后还剩多少本,再算下午借出52本后还剩多少本。”有的说:“我先算上午和下午一共借出多少本,再算还剩多少本。”通过细致的阅读,使学生深入理解了题目的意思,自主地参与到知识探究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不断提高。
3 在阅读中复习巩固,实践应用
例如在教学完“统计”(二年级下册)后,我组织学生对制作的两张统计表进行再次阅读和观察,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口、眼、脑的协调参与,发现两次统计的内容虽是同一件事物,但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统计的结果具有了多样性。教师再进行归纳整理和强调,学生就牢固地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接下来针对本班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实践统计活动中,也较好地体现出了他们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用所学到的统计本领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了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数学阅读是一门学问,只要我们钻研进去,就可以享受数学阅读带给我们的乐趣。未来社会越来越数学化,将来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因此,面向未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更应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也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因阅读而变得更加有滋有味!
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顺利、有成效的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通过数学阅读,能使学生逐步领悟数学语言,培养数学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1 在阅读中质疑问难,发现问题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千以内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时,我先出示了一张“学校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表”,学生马上就阅读起这张表来,通过对表内各个数据的阅读,了解了各年级借书的本数和其他的一些信息。但是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想进一步地去研究它,问题马上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当老师问:“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马上提出了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借了多少本?”“四年级再借多少本就和六年级一样多?”“三、四、五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伴随着一连串的疑问,学生学习的兴趣变得越来越浓厚了。数学阅读使学生质疑的能力逐步提高,思维的深刻性也随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2 在阅读中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现代教学提倡“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更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阅读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它不仅仅是读的过程,而且是动口动手动脑有机结合,统一协调的过程。通过阅读,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透彻理解题目的意思,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助于养成认真观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品质,更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民间故事书有185本,上午借出36本,下午借出52本,还剩多少本?”“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认真阅读题中管理员老师的话,要求‘还剩多少本’只用一步计算能求出来吗?”学生通过对例题的初次阅读,已掌握了一些信息,知道一步计算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而需要两步计算。我又问:“那你打算先算出什么?再算什么呢?”学生又一次仔细地阅读起题目来,通过再次阅读,边读边思考,进一步理解了题目的意思,头脑中也形成了解题的策略。大家迫不及待地交流起来,有的说:“我先算上午借出36本后还剩多少本,再算下午借出52本后还剩多少本。”有的说:“我先算上午和下午一共借出多少本,再算还剩多少本。”通过细致的阅读,使学生深入理解了题目的意思,自主地参与到知识探究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不断提高。
3 在阅读中复习巩固,实践应用
例如在教学完“统计”(二年级下册)后,我组织学生对制作的两张统计表进行再次阅读和观察,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口、眼、脑的协调参与,发现两次统计的内容虽是同一件事物,但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统计的结果具有了多样性。教师再进行归纳整理和强调,学生就牢固地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接下来针对本班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实践统计活动中,也较好地体现出了他们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用所学到的统计本领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了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数学阅读是一门学问,只要我们钻研进去,就可以享受数学阅读带给我们的乐趣。未来社会越来越数学化,将来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因此,面向未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更应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也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因阅读而变得更加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