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1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充分发掘这些传统优秀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意义重大。在我们生活的颍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滋生出迷人的风光,孕育了醉人的地域文化。语文课堂大力引进乡土文化,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认识、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根据多年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我对推进传统和乡土文化充实学生人文素养,有如下体会:
一、利用语文课堂,传输人文知识
新人教版教材中精选了很多诗、词、文、赋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的作品,可以说包罗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广泛。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语文和其它学科相比,似乎更强调情感。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尽管也有表象运动和抽象思维,但决不能离开情感活动,而情感活动往往对作品成败至关重要。翻开语文教材,我们无不感受到,那些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中充满着对祖国、对人民、对大自然、对亲朋好友、对同志的深挚情感、字里行间洋溢着或优美淡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因此,在这些作品教学中,语文教师不可能仅仅传授语文知识,而必须同时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也就是说要突出其人文性。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读一本好的语文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因此,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对生活的体验。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挖掘和展示教材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才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学生心中那些真诚、善良、美好、尊重人、关怀人、为别人尽义务、为社会尽义务,以至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而奋斗的需要强烈起来时,他才会充满了做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才会有一个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弘扬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比如,以人为本,民为邦本,天人合一,贵和持中,舍生取义,正道直行,人定胜天,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反对分裂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我们不但要继承,还要发扬光大。
此外,教材中还为我们树立了大量的人格榜样: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献身精神,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博大胸襟和高尚人格,屈原为了祖国为了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中呈现出的自尊之气,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表现出的脱俗之气,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所体现出的豪放之气,文天祥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之气……都能以其强大的人格力量感染人,以清新优美的意境美化人,使人在不知不觉间净化品格,陶冶情操。
今天我们提出“以人为本”,是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根源的。“大一统”思想,是儒家倡导的、植根于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重要思想观念,已成为世代维护民族生存发展、抵制民族分裂、促进民族繁荣的精神动力。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儒家“仁义礼智信”的传承与创新。其“服务人民”者,仁也;“崇尚科学”者,智也;“热爱祖国、团结互助”者,义也;“诚实守信”者,信也;“遵纪守法”者,礼也。其“辛勤劳动、艰苦奋斗”者,则是中华传统美德之“君子自强不息”的传承发扬。这些正是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不朽价值和时代意义的生动证明。
三、立足乡土文化,构建人文精神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乡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生动的素材,如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挖掘,它不但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能解放学生的思维,还能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在大自然中释放情怀、寻求大自然的奥秘。家乡颍上地处颍淮之滨,自然风景秀丽,人文景观独特。有三处国家4A级风景区(八里河风景区,迪沟风景区,尤家花园·五里湖生态旅游景区)。小张庄和八里河是“全球环保500佳”,管鲍祠和尤家花园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里河自然保护区是全阜阳市唯一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乡土文化资源不仅俯拾皆是,而且丰富多彩,充满魅力。如果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深入发掘,不但在内容上对国家课程实施载体——统编教材作了有益的补充,而且在方式上,更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师生的互动行为。
我平时注意拍摄和搜集精美的家乡风情图片,在课堂上适时用多媒体演示。学生充分领略了家乡古老而葱绿的村庄、宁静而动感的河水、辽阔而灿烂的田野,不禁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田园产生无穷的情思,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乡土田园诗是中华诗库中的明珠,凝聚着恒远的田园情结。在诵读古诗、涵养性情的同时,引发学生的乡土诗情和田园情感,岂不是语文教学的新境界吗?我在语文综合实践课“领略家乡风采,培养田园诗情”上,就着力培养学生的乡土意识和田园情结。我让学生从花草树木、民俗节令、特色景观几个方面搜集课内外有关古诗,学生兴趣盎然。
语文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就地取材,去仔细观察平平常常的自然景物,从平常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这种亲身亲近自然的方式比起关在教室里纸上谈兵,舍近求远谈异地风貌,理所当然地更能得到学生的青睐,也能使这种乡土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春暖花开时,教师带着学生去踏青,去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变化;秋收时节,广阔田野就在眼前,和学生们一起秋游,亲眼目睹大自然的丰收;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苦与乐,感悟生活真谛。这样做,真正让大自然、大社会成为学生的活教材。
俄罗斯教育科学奠基人乌申斯基说:“一个民族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化发展,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最本质最朴实的东西在不断传承。乡土文化既是传统文化的母亲,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体成长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教化作用。语文学科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阵地,适时、适量、适当地渗透乡土文化,一定会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增强教学趣味,拓宽学生视野,激活学生情感,感动学生生命。
我想,若能长此以往坚持不懈地精心疏导,言传身教,那么,在传统和乡土文化精神的潜移默化中,在优秀人物榜样力量的激励下,在教师本人师德及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学生的人文品行是可以逐步培养塑造出来的。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充分发掘这些传统优秀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意义重大。在我们生活的颍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滋生出迷人的风光,孕育了醉人的地域文化。语文课堂大力引进乡土文化,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认识、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根据多年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我对推进传统和乡土文化充实学生人文素养,有如下体会:
一、利用语文课堂,传输人文知识
新人教版教材中精选了很多诗、词、文、赋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的作品,可以说包罗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广泛。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语文和其它学科相比,似乎更强调情感。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尽管也有表象运动和抽象思维,但决不能离开情感活动,而情感活动往往对作品成败至关重要。翻开语文教材,我们无不感受到,那些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中充满着对祖国、对人民、对大自然、对亲朋好友、对同志的深挚情感、字里行间洋溢着或优美淡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因此,在这些作品教学中,语文教师不可能仅仅传授语文知识,而必须同时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也就是说要突出其人文性。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读一本好的语文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因此,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对生活的体验。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挖掘和展示教材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才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学生心中那些真诚、善良、美好、尊重人、关怀人、为别人尽义务、为社会尽义务,以至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而奋斗的需要强烈起来时,他才会充满了做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才会有一个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弘扬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比如,以人为本,民为邦本,天人合一,贵和持中,舍生取义,正道直行,人定胜天,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反对分裂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我们不但要继承,还要发扬光大。
此外,教材中还为我们树立了大量的人格榜样: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献身精神,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博大胸襟和高尚人格,屈原为了祖国为了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中呈现出的自尊之气,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表现出的脱俗之气,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所体现出的豪放之气,文天祥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之气……都能以其强大的人格力量感染人,以清新优美的意境美化人,使人在不知不觉间净化品格,陶冶情操。
今天我们提出“以人为本”,是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根源的。“大一统”思想,是儒家倡导的、植根于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重要思想观念,已成为世代维护民族生存发展、抵制民族分裂、促进民族繁荣的精神动力。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儒家“仁义礼智信”的传承与创新。其“服务人民”者,仁也;“崇尚科学”者,智也;“热爱祖国、团结互助”者,义也;“诚实守信”者,信也;“遵纪守法”者,礼也。其“辛勤劳动、艰苦奋斗”者,则是中华传统美德之“君子自强不息”的传承发扬。这些正是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不朽价值和时代意义的生动证明。
三、立足乡土文化,构建人文精神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乡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生动的素材,如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挖掘,它不但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能解放学生的思维,还能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在大自然中释放情怀、寻求大自然的奥秘。家乡颍上地处颍淮之滨,自然风景秀丽,人文景观独特。有三处国家4A级风景区(八里河风景区,迪沟风景区,尤家花园·五里湖生态旅游景区)。小张庄和八里河是“全球环保500佳”,管鲍祠和尤家花园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里河自然保护区是全阜阳市唯一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乡土文化资源不仅俯拾皆是,而且丰富多彩,充满魅力。如果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深入发掘,不但在内容上对国家课程实施载体——统编教材作了有益的补充,而且在方式上,更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师生的互动行为。
我平时注意拍摄和搜集精美的家乡风情图片,在课堂上适时用多媒体演示。学生充分领略了家乡古老而葱绿的村庄、宁静而动感的河水、辽阔而灿烂的田野,不禁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田园产生无穷的情思,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乡土田园诗是中华诗库中的明珠,凝聚着恒远的田园情结。在诵读古诗、涵养性情的同时,引发学生的乡土诗情和田园情感,岂不是语文教学的新境界吗?我在语文综合实践课“领略家乡风采,培养田园诗情”上,就着力培养学生的乡土意识和田园情结。我让学生从花草树木、民俗节令、特色景观几个方面搜集课内外有关古诗,学生兴趣盎然。
语文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就地取材,去仔细观察平平常常的自然景物,从平常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这种亲身亲近自然的方式比起关在教室里纸上谈兵,舍近求远谈异地风貌,理所当然地更能得到学生的青睐,也能使这种乡土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春暖花开时,教师带着学生去踏青,去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变化;秋收时节,广阔田野就在眼前,和学生们一起秋游,亲眼目睹大自然的丰收;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苦与乐,感悟生活真谛。这样做,真正让大自然、大社会成为学生的活教材。
俄罗斯教育科学奠基人乌申斯基说:“一个民族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化发展,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最本质最朴实的东西在不断传承。乡土文化既是传统文化的母亲,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体成长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教化作用。语文学科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阵地,适时、适量、适当地渗透乡土文化,一定会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增强教学趣味,拓宽学生视野,激活学生情感,感动学生生命。
我想,若能长此以往坚持不懈地精心疏导,言传身教,那么,在传统和乡土文化精神的潜移默化中,在优秀人物榜样力量的激励下,在教师本人师德及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学生的人文品行是可以逐步培养塑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