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药物与生物膜相互作用的研究对于了解药物药效和改善其生物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生物膜的组成复杂,直接研究药物活性成分与生物膜的相互作用比较困难。以脂质体作为生物膜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77391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7-JYB-JS-155)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物与生物膜相互作用的研究对于了解药物药效和改善其生物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生物膜的组成复杂,直接研究药物活性成分与生物膜的相互作用比较困难。以脂质体作为生物膜模型,研究了吴茱萸碱与脂质体的相互作用,分析了吴茱萸碱分子在脂质体中的包封位置,探讨了吴茱萸碱抗炎作用可能的作用机制。以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为膜材,应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含有不同摩尔百分比(x)的吴茱萸碱脂质体,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分析随着脂质体中药物摩尔百分比的增大,DPPC分子各红外特征吸收峰频率
其他文献
肝素是一种聚阴离子生物活性多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简便快速、特异性高的分析方法的研发一直受到重视。基于分子缔合作用原理,构建了酞菁离子缔合物荧光探针,并籍此建立了
一直以来,口服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治疗某些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DPLD)的主要方法.我们通过激素雾化治疗2例DPLD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是一种后天获得性溶血性疾病,临床上较少见,据日本统计,发病率为0.1/10万~0.3/10万.我国北方报道的病例要多于南方,据牡丹江地区5个县市流行病学调查,平均发病率为0.12/10万,患病率为0.69/10万[1]。
目的 探讨对胰腺癌患者行立体定向低分割适形放射治疗的要点.方法 对28例行立体定向低分割适形放射治疗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8例完成全疗程治疗.6例治疗后治疗区皮肤红肿,给予冷敷而治愈.3例治疗后疼痛加剧,经心理疏导及服用止痛药后好转.28例均获随访,6个月生存率为57.1%(16/28);12个月生存率为14.3%(4/28).结论 针对胰腺癌患者行立体定向低分割适形放射治疗存在
采用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采实现产业园区负荷密度指标的选取,克服了以往负荷密度指标选取时的片面性、随意性、难以量化等问题,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针对配网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时常发生,对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必须及时的选出并切除故障线路,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配网故障选线方法,小波分析是一种时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