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或许真的需要一个【好爸爸】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weiriri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10日这一天,一篇来源于清华附小2012级4班的微信文章《当小学生遇见苏轼》刷屏了。这些刚刚小学6年级的“熊孩子”,像模像样地用大数据分析苏轼,还写了长长的论文。举凡人文、地理,旅游、美食,朋友圈、影响力等等,这些小学生用相对专业的研究,完成了对成人经验世界的一次全面辗轧。服不服?不服!很多人惊呼,这些孩子们想干什么?我们这些家长们又能干什么?
  有不适感,不奇怪。毕竟,这样一份小学生“作业”,显然超越了大多数人的认知范围,而人对未知事物、不测世界,天然存在恐惧、不确定的心理。尤其是那些长期沉迷于微信“浅阅读”氛围之中自我感觉还不错的知识人,甚至会觉得受到了冒犯:小孩子家家的,背一背“明月几时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什么的,也就可以了,弄这么复杂,还大數据,让人情可以堪?
  其实,像清华附小这样设定研究对象,并藉此展开各子项研究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在欧美国家十分普遍。其要旨在于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问题的答案,而是要学会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这样的学习,强调的是个体的主动与群体的互动,强调的是团队合作、实际操作能力,学生收获的也不只是论文“结语”部分的简单结论,而是一种把握世界的信心,一种拥抱知识的勇气。
  只不过,对于大多数挣扎于分数的国内中小学校而言,类似的“探究式学习”不过是一种奢望罢了。当贫困山区的孩子还在纠结于上学还是失学、住校还是走读的时候,当城市中产家庭还在血拼购买学区房的时候,北上广深的部分学校与部分孩子早已一骑绝尘,直追国际最新潮流而去了。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分层的,教育从来也不只是意味着简单的学校教育,或者说只是成绩单上的那几个数字。一份关于苏轼的论文,可能会牵扯到学校的视野、老师的雄心以及家长的深刻期许。不要以为那只是一些数据的罗列与知识点的分布,围绕着这些或长或短的文字,动员起来的,可能是累积几代的家教家风。
  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不只是对应着学区房、重点小学、课外班、海外游学等等,还应该涵盖学生周围所有与之有关联的情绪与氛围、意志与诉求。那些处于塔尖的学校,学生、老师乃至家长自然会比一般学生具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开放的胸怀,以及更平和的心态。他们并不是没有教育焦虑,但与社会上普遍的教育焦虑不同,他们的焦虑只在于如何“让子弹飞一会”,延续其家族的荣誉。


  今年夏天,北京市文科高考状元熊轩昂的一段话戳中无数人的心,他说,“现在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的大学。而状元都是我这种,家里条件好,又厉害的人。”尽管这段话过于直接,但现实地看,并非没有道理。教育本来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层累过程,一个衣食无忧的家庭,一个好爸爸,一个优秀的朋友圈,一个世界级的大城市等等,当然会托举起优秀的人才。
  与其看着附小孩子的论文发呆,不如想想自己多久没有触碰过孩子的课本;与其看着熟悉的苏轼在小学生论文中呈现出别样的精彩,不如放下手机,多陪陪孩子,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扶持;与其总在艳羡别人家的孩子,不如与自己的孩子共同走过艰难人生……毕竟,熊轩昂还说了,“知识不一定能够改变命运,但是你没有知识是一定改变不了命运的。”
  平民家的孩子不一定要去争取做状元,但可以一步一个脚印改变自身的处境。这样,一代一代走下来,情况自然不同,至少,也会为下一代积累些许上升的资本,让他们踩着自己的肩膀去摸高。如果你因为无望而四肢百骸酸软无力,那显然是处置失当,又坠入另外一个误区,错上加错了。
  苏轼能够成为千载以下的网红人物,当然离不开好的教育背景,以及一个“好爸爸”。更多的人可能确实没有一个“好爸爸”,但这并不妨碍自己多一些努力,像苏洵那样,“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尝试着去做一个“好爸爸”。
其他文献
展开两宋长卷,恰一方庭院,深深处,小园香径,小帘银钩,徘徊处,细雨斜飞,帷幔低垂。又有诗词书画,美酒文章,吟风弄月,宴饮清谈,他们深深地热爱生活,对自然充满敏锐细致的观察与体贴,重视自身素质与品位修养,关注内心体验和精神追求,平常的日子,有花香醉人,茶香怡人。恬静典雅之外,还有一种有趣味的生活方式,那就是:焚香。  古人在厅堂内室燃香,取其芳香,除秽且消闲祛暑。宋时,焚香为宋代士人的一种有趣味的生
期刊
商鞅的籍贯是春秋小国卫国,叫卫鞅。但他不是一般的卫国人,商鞅成为法家代表人物,絕非偶然。他从小就对法律专业特别有兴趣,那个时代叫刑名之学。后来做了魏国丞相公叔痤的家臣。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公孙痤有一双识人慧眼,他病倒不起的时候,魏惠王来探望他,问道:“您的病这样严重,万一不测,国家应托付给谁呢?”  公叔痤:“臣有一个家臣叫公孙鞅,年龄不大,才能非凡,真的是国家栋梁,希望大王将整个国家托付给他管理
期刊
《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jiāo)人僚兮。  舒窈纠(yǎo jiǎo)兮,劳心悄(qiǎo)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liǔ)兮。  舒懮受兮,劳心慅(cǎo)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liáo)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cǎo)兮!  月亮崇拜  《月出》是在写美人。然而美人还没出场,月先出场了,照着佳人、照着诗人、照着九州、照着被染上一层温柔色的河山。  《月出》每一段都是以月为起兴
期刊
他是随风潜入夜  他是润物细无声  他是我中年遇到的杜甫  不早一步不晚一步  恰恰好地熨烫了所有时光的褶皱  昧尽——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杜甫真好,说这话有点晚了,因为人至中年了。但也不晚,因为终于知道了杜甫的好。  少年读“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觉得天地都无情,也不理解江河万古和身心俱焚,又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对没有分别过的少年,如何恨别?又如何惊心?  我只当小
期刊
由于上面所说,我认为若讲中国文化,讲思想与哲学,有些处不如讲文学更好些。在中国文学中也已包括了儒道佛诸派思想,而且连作家的全人格都在里边了。某一作家,或崇儒,或尚道,或信佛,他把他的学问和性情,真实融入人生,然后在他作品里,把他全部人生琐细详尽地写出来。这样便使我们读一个作家的全集,等于读一部传记或小说,或是一部活的电影或戏剧。他的一生,一幕幕地表现在诗里。我们能这样地读他们的诗,才是最有趣味的。
期刊
黄梅戏《天仙配》中,天上的七女下凡,欲配董永,请土地公主婚,只缺一位媒人,七女让董永喊话槐荫树:槐荫树,槐荫树,我与这位大姐结为夫妇,请你为媒,你开口讲话!  七仙女悄悄把羽扇轻摇,瞬间槐荫树眯着眼睛乐呵呵唱道:  槐荫开口把话提、把话提啊  叫声董永哎 你听知  你与大姐成婚配  槐荫与你做红媒、做红媒!  至此方名正言顺,槐荫树下喜氣洋洋,拜堂,成亲。  “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男
期刊
先秦时期的爱情与婚姻较汉以后的时代要自由,女性可以与男子到野外去约会,出嫁的女子也能得到最美好的祝福。就前者而言,《野有蔓草》可为代表。其诗云:“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诗人所吟咏的美人,与他不期而遇,这是一次两人期许的、美好的约会。  而《桃夭》则是一首祝贺新娘出嫁的诗,开篇即以桃起兴,表达了对新人的祝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上古文学
期刊
有关画家张择端的记载  《清明上河图》有多种版本,真本《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末年张择端所画,历史并没有张择端的记载,我们所能知道的唯一材料是金代张著在《清明上河图》卷尾题跋所提供的:“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画,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 《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大定丙午清明后一日,燕山张著跋
期刊
我国的中医中药文化丰富而博大,包罗万象,蔚为壮观。有趣的是,中药里也有十二生肖。  民间传统文化中的十二生肖指的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其实,中药里也要十二生肖,而且,中药里的十二生肖一样不少。  中药十二生肖里的子鼠是鼠妇虫,它又名鼠姑,有破血瘀、利尿的功效。  中药十二生肖里的丑牛是牛膝,它有强壮腰肾的功效。  虎杖是中药十二生肖里的寅虎,它具
期刊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踮起脚跟用脚尖站着的人是站不长久的;跨大步快走的人是走不远的;固执己见的人不会把事情真正看清楚;自以为是的人不可能把是非弄明白;自我夸耀的人创建不了伟大的功业;自尊自大的人不会被人拥戴成为君长。这些急躁炫耀的做法,从道的方面来说,可以说是剩饭和赘疣骈枝,都是多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