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朝末年,为图谋西南边防稳固,加强对西藏的有效治理、抵御英印控制西藏,清中枢在川边开展系列整治与经营活动,以图“筹边援藏”“固川保藏”。在这一过程中,时任川滇边务大臣的赵尔丰扮演着重要的施政者角色,在川边改土归流,实行“新政”,使川边发生了历史上最大、最彻底的一次改变。对于这一段历史和赵尔丰本人,国内的研究者因政治背景、意识形态原因及不同阶段关注点不同,有着不同态度与看法;最近几年,国外新清史等理论范式的引入,更有了不同的解读视角。文章意在对不同时代的不同视角以及新范式下的研究视角进行梳理和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