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旅游用地的开发利用评价对于城市旅游发展优势、方向有指导性作用,为旅游用地将来的发展决策提供了依据。文章从资源价值、区位优势、设施条件、客源市场、公众辨识度五个方面对旅游用地的开发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旅游用地淮海经济区开发评价指标体系
1、研究区概况
徐州位于江苏省西北部,是苏北最大城市和由苏、鲁、豫、皖边区组成的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古称彭城,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为华夏九州之一。徐州地处南北方交界,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浩繁的历史胜迹,使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古韵悠远,独具魅力。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之称。
2、评价的目的及意义
徐州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可是其旅游收入所占市第三产业值为15.45%,未达到江苏省的平均水平17.31%,因此徐州旅游还有极大提升与发展的空间。
现在,国内对旅游用地的评价主要是注重于对旅游用地的分等定级评价,划分不同级别的旅游用地,很少有对旅游用地的开发评价。开发评价,是在规划过程中由政府、开发商和当地民众自主制定评价标准,评价旅游资源在现有状态下的开发程度,为旅游用地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3、评价的原则
3.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评价系统需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数据的来源准确,评价系统建立规范,评价指标的选择合理。这样才能真实反映评价因子与评价对象之间以及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旅游用的发展的现状。保证评价系统科学合理,评价结果准确。
3.2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在旅游用地开发中对其开发利用程度影响的因子有社会的、经济的、生态的等很多种。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选取相对重要的,对旅游用地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子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评价过程的便捷性。
3.3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是指指标系统的选择要符合实际,便于操作。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可形成量化指标进行评价,便于计算,统计结果。
4、评价程序与方法
4.1划分评价单元
将相邻景点且条件较为相似的地区划分为一个评价单元。根据徐州市旅游用地的特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景点评价,把徐州市旅游用地划分为六个评价单元:彭祖园,淮海战役纪念塔,楚王陵,云龙湖、云龙山风景区,泉山森林公园,戏马台。
4.2选择因素及确定权重
把影响旅游用地开发相近的因素进行归类,确定出不同层次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形成多目标决策树。应用特尔菲法,邀请专家打分,对于同一层次中的各因素间相对重要性进行打分,建立起反应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判断矩阵。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后得到各项目层的权重。
4.2.1建立系统的低阶层次结构
旅游用地的开发评价主要是对现有旅游用地是否得到有效开发、是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根据这一特点,选择具有综合属性的指标,见图二。
4.2.2构造判断矩阵
对同一层次上的各因素,按其优良程度或重要程度赋以定量值。评分结果如下:
图一:
目标层判断矩阵
4.2.3计算权重
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CR=0.018<0.1,满足一致性检验,接受各因子权重,资源价值0.3592,区位优势0.2519,设施条件0.1773,客源市场0.1246,公众辨识度0.087。
4.2.4计算组合权重
利用上述方法,对目标层下的因子层进行打分,构造判断矩阵,最后得出各因子对于总目标的影响程度,得到组合权重。
4.3为开发评价因子赋分
邀请有关专家20位,分别按照不同的因子给徐州市各景区打分,采取多次反复打分,最后打分结果如图二:
图二:
开发评价表
4.4评价方法
在各参评因素赋与不同的权重和等级分值的基础上,计算各评价单元的综合指数和,并以指数和范围区间作为分级的依据。其数学表达式为:
Fi=
式中:Fi为第i个评价单元得分;Wi为各目标层对总目标层的权重;W1i为各子目标层对总目标层的权重;Ei为第i个景区的因素、因子的评分值
最后得分见开发评价表。
4.5划定开发评价等级
用上述方法求出各景区开发评价得分后,用等差分段法,划分范围区间, 分为Ⅰ级(>7分)、Ⅱ级(6.5~7分)、Ⅲ级(6~6.5分)、Ⅳ级(5.5~6分)、Ⅴ级(<5.5分)。
5、评价结果
本次徐州市旅游用地开发评价共评价6处,开发等级为Ⅰ级的是云龙湖、云龙山风景区,开发等级为Ⅱ级的是彭祖园,开发等级为Ⅲ级的是淮海战役纪念塔,开发等级为Ⅳ级的是楚王陵、泉山森林公园、戏马台。评价结果从定性上看基本符合徐州旅游现状。
6、建议
徐州市各大景区在资源价值这一目标层得分都比较高,再次验证了徐州的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有发展的前途。依据各景区在各个目标层的得分情况,通过横向比较得出徐州旅游业在区位、设施、公众辨识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徐州市各景区间平均距离为5.17km,相隔甚远,景区间也无旅游专线连接,仅仅依靠公交解决交通问题是不现实的。根据徐州旅游特色,可开辟出“汉文化风景区”、“云龙山、云龙湖、泉山风景区”,配备专业游览车往返于各景点之间,提升景区间的关联度,同时缓解部分景区的压力。
2、徐州市旅游用地在设施条件这一目标层上平均得分为1.164分,可见设施条件是徐州市旅游用地的弱项。设施配备齐全是吸引游客的重要砝码之一。徐州市部分景区缺少休憩娱乐设施,且园内由于种种原因年久失修。旅游景区的收入应优先用于设施的保养和新设施的添置上,以此吸引更多游客。除完善设施条件外,还应按照国家标准搞好各项配套服务,形成特色的服务体系。
3、徐州市旅游用地在公众辨识度这一目标层上平均得分为0.525分,因此公众辨识度也是徐州市旅游的一块短板。据笔者在各大景区的停车场调查,徐州市景区停车场内来自安徽、山东、苏北的车占全部汽车数量的95%以上。也就是说,徐州市客源主要来自于淮海地区,并未在全国形成知名度。徐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战争遗迹,应该充分发挥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借以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可考虑在主流媒体发布有创意的城市广告,宣传徐州及各大旅游景点,提升景区知名度。鉴于各大景区缺乏具有自己特色的纪念品,可考虑开发独具一格的代表本景区特色的纪念品,在游客中形成“口碑效应”。
4、徐州市旅游用地在客源市场这一目标层上平均得分为0.748分。笔者对上述景区调查发现,景区票价普遍不高,这是徐州旅游的一大优势,可是景点内无其它消费场所,造成景区主要收入来源于门票,资金不足,无法实施新的景区方案布置,使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降低。与此同时,通过在徐州高校走访,大部分大学生仅去过上述景区一次,还有大部分同学一次也没去过。目前,在校大学生是消费的主要群体之一,徐州高校众多,是江苏省高校数量仅次于南京的地级市。发展旅游业时应紧紧抓住在校大学生这一资源,针对高校学生增设一些互动娱乐项目,考虑学习南京、武汉等实行“年票制”或“套票制”,或仅对高校大学生实行“年票制”,刺激大学生的消费欲望。
参考文献:
[1]赵小敏,郭熙. 区域土地质量评价[M]
[2]董霁虹. 公共管理与土地管理[M]
[3]许树柏. 层次分析法原理[M]. 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
[4]吴次芳, 宋戈. 土地利用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刘黎明.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6]吉军. 土地评价与管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肖争鸣,黄华明. 土地调查与评价[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关键词:旅游用地淮海经济区开发评价指标体系
1、研究区概况
徐州位于江苏省西北部,是苏北最大城市和由苏、鲁、豫、皖边区组成的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古称彭城,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为华夏九州之一。徐州地处南北方交界,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浩繁的历史胜迹,使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古韵悠远,独具魅力。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之称。
2、评价的目的及意义
徐州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可是其旅游收入所占市第三产业值为15.45%,未达到江苏省的平均水平17.31%,因此徐州旅游还有极大提升与发展的空间。
现在,国内对旅游用地的评价主要是注重于对旅游用地的分等定级评价,划分不同级别的旅游用地,很少有对旅游用地的开发评价。开发评价,是在规划过程中由政府、开发商和当地民众自主制定评价标准,评价旅游资源在现有状态下的开发程度,为旅游用地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3、评价的原则
3.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评价系统需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数据的来源准确,评价系统建立规范,评价指标的选择合理。这样才能真实反映评价因子与评价对象之间以及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旅游用的发展的现状。保证评价系统科学合理,评价结果准确。
3.2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在旅游用地开发中对其开发利用程度影响的因子有社会的、经济的、生态的等很多种。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选取相对重要的,对旅游用地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子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评价过程的便捷性。
3.3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是指指标系统的选择要符合实际,便于操作。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可形成量化指标进行评价,便于计算,统计结果。
4、评价程序与方法
4.1划分评价单元
将相邻景点且条件较为相似的地区划分为一个评价单元。根据徐州市旅游用地的特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景点评价,把徐州市旅游用地划分为六个评价单元:彭祖园,淮海战役纪念塔,楚王陵,云龙湖、云龙山风景区,泉山森林公园,戏马台。
4.2选择因素及确定权重
把影响旅游用地开发相近的因素进行归类,确定出不同层次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形成多目标决策树。应用特尔菲法,邀请专家打分,对于同一层次中的各因素间相对重要性进行打分,建立起反应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判断矩阵。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后得到各项目层的权重。
4.2.1建立系统的低阶层次结构
旅游用地的开发评价主要是对现有旅游用地是否得到有效开发、是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根据这一特点,选择具有综合属性的指标,见图二。
4.2.2构造判断矩阵
对同一层次上的各因素,按其优良程度或重要程度赋以定量值。评分结果如下:
图一:
目标层判断矩阵
4.2.3计算权重
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CR=0.018<0.1,满足一致性检验,接受各因子权重,资源价值0.3592,区位优势0.2519,设施条件0.1773,客源市场0.1246,公众辨识度0.087。
4.2.4计算组合权重
利用上述方法,对目标层下的因子层进行打分,构造判断矩阵,最后得出各因子对于总目标的影响程度,得到组合权重。
4.3为开发评价因子赋分
邀请有关专家20位,分别按照不同的因子给徐州市各景区打分,采取多次反复打分,最后打分结果如图二:
图二:
开发评价表
4.4评价方法
在各参评因素赋与不同的权重和等级分值的基础上,计算各评价单元的综合指数和,并以指数和范围区间作为分级的依据。其数学表达式为:
Fi=
式中:Fi为第i个评价单元得分;Wi为各目标层对总目标层的权重;W1i为各子目标层对总目标层的权重;Ei为第i个景区的因素、因子的评分值
最后得分见开发评价表。
4.5划定开发评价等级
用上述方法求出各景区开发评价得分后,用等差分段法,划分范围区间, 分为Ⅰ级(>7分)、Ⅱ级(6.5~7分)、Ⅲ级(6~6.5分)、Ⅳ级(5.5~6分)、Ⅴ级(<5.5分)。
5、评价结果
本次徐州市旅游用地开发评价共评价6处,开发等级为Ⅰ级的是云龙湖、云龙山风景区,开发等级为Ⅱ级的是彭祖园,开发等级为Ⅲ级的是淮海战役纪念塔,开发等级为Ⅳ级的是楚王陵、泉山森林公园、戏马台。评价结果从定性上看基本符合徐州旅游现状。
6、建议
徐州市各大景区在资源价值这一目标层得分都比较高,再次验证了徐州的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有发展的前途。依据各景区在各个目标层的得分情况,通过横向比较得出徐州旅游业在区位、设施、公众辨识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徐州市各景区间平均距离为5.17km,相隔甚远,景区间也无旅游专线连接,仅仅依靠公交解决交通问题是不现实的。根据徐州旅游特色,可开辟出“汉文化风景区”、“云龙山、云龙湖、泉山风景区”,配备专业游览车往返于各景点之间,提升景区间的关联度,同时缓解部分景区的压力。
2、徐州市旅游用地在设施条件这一目标层上平均得分为1.164分,可见设施条件是徐州市旅游用地的弱项。设施配备齐全是吸引游客的重要砝码之一。徐州市部分景区缺少休憩娱乐设施,且园内由于种种原因年久失修。旅游景区的收入应优先用于设施的保养和新设施的添置上,以此吸引更多游客。除完善设施条件外,还应按照国家标准搞好各项配套服务,形成特色的服务体系。
3、徐州市旅游用地在公众辨识度这一目标层上平均得分为0.525分,因此公众辨识度也是徐州市旅游的一块短板。据笔者在各大景区的停车场调查,徐州市景区停车场内来自安徽、山东、苏北的车占全部汽车数量的95%以上。也就是说,徐州市客源主要来自于淮海地区,并未在全国形成知名度。徐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战争遗迹,应该充分发挥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借以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可考虑在主流媒体发布有创意的城市广告,宣传徐州及各大旅游景点,提升景区知名度。鉴于各大景区缺乏具有自己特色的纪念品,可考虑开发独具一格的代表本景区特色的纪念品,在游客中形成“口碑效应”。
4、徐州市旅游用地在客源市场这一目标层上平均得分为0.748分。笔者对上述景区调查发现,景区票价普遍不高,这是徐州旅游的一大优势,可是景点内无其它消费场所,造成景区主要收入来源于门票,资金不足,无法实施新的景区方案布置,使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降低。与此同时,通过在徐州高校走访,大部分大学生仅去过上述景区一次,还有大部分同学一次也没去过。目前,在校大学生是消费的主要群体之一,徐州高校众多,是江苏省高校数量仅次于南京的地级市。发展旅游业时应紧紧抓住在校大学生这一资源,针对高校学生增设一些互动娱乐项目,考虑学习南京、武汉等实行“年票制”或“套票制”,或仅对高校大学生实行“年票制”,刺激大学生的消费欲望。
参考文献:
[1]赵小敏,郭熙. 区域土地质量评价[M]
[2]董霁虹. 公共管理与土地管理[M]
[3]许树柏. 层次分析法原理[M]. 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
[4]吴次芳, 宋戈. 土地利用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刘黎明.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6]吉军. 土地评价与管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肖争鸣,黄华明. 土地调查与评价[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