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外伤性脑梗死的CT诊断及临床表现。方法:对30例头颅外伤后1小时~1周内均行CT横断位扫描检查。结果:外伤性脑梗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及脑部的任何部位,但以青少年基底节-内囊腔梗多见,呈小片状,低密区。结论:CT扫描检查对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断有肯定价值。
关键词 脑外伤 脑梗死 CT征象
材料与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月诊断有明确头部外伤史,CT表现为脑梗死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5~60岁,平均22.6岁,18岁以下18例(60%)。车祸伤10例,坠落伤9例,摔伤5例,钝器打击伤6例。本组均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及糠尿病等既往史,可以排除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引起的非外伤性脑梗死。
临床表现:头部外伤时,17例神志清楚,13例有短暂的昏迷,持续时间0.5~2.5小时。其中伤后头晕、恶心18例,头痛、呕吐10例,2例早期无症状。外伤后到临床出现神经系统表现时间:2~12小时3例,13~24小时6例,25~72小时18例,5~7天3例。偏瘫25例,昏迷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1A)2例,伴有言语障碍17例,偏身感觉障碍13例。
CT检查时间及方法:首次CT检查时间为伤后1~8小时,复查CT时间分别为12小时、24小时、48小时、3天、6天、10天不等。治疗后随访复查CT时间为伤后2个月、0.5年及1年后。使用GE9000型CT机,以OM(眶耳线)为基线,层厚与层距均为10mm,基底节区加扫5mm或2mm薄层扫描。
结 果
24小时内首次CT发现脑梗死8例,48小时~3天复查CT发现脑梗死18例,第4~10天复查CT发现脑梗死4例。梗死灶发生在基底节-内囊区占62%,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发生在基底节以外的脑梗死占38%,表现为小片状或扇形低密度区。具体累及的部位是:豆状核3例,豆状核内囊区9例,尾状核头部3例,内囊区2例,内囊尾状核区2例;单纯额叶2例,顶叶4例,枕叶2例,额顶区2例,顶枕区1例。发生在基底节-内囊区脑梗死直径为0.5~2.0cm,其他部位脑梗死直径最小1.5cm,最大为大片扇形低密度区。CT值18~30HU。梗死灶边缘模糊者21例,较清楚者9例。3例较大梗死灶邻近出现侧脑室受压变窄及轻度脑水肿,1例伴有中线轻度移位,26例无明显灶周水肿及占位效应。经保守治疗随访复查CT原梗死灶范围缩小,密度更低,边缘清晰已成软化状者21例(70%),9例症状基本消失。
讨 论
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理:①由于外力冲击时脑组织与颅底产生相对位移,在侧剪力的作用下颅内血管被牵拉扭曲致血管内膜及平滑肌中环层撕裂或夹层动脉瘤形成,使供血受阻或诱发血拴形成。②微循环动能障碍[1]。③脑挫伤、脑水肿的形成使脑血管扭曲拉长、痉挛、收缩,加重了原有的缺血缺氧。④血管内膜损伤后,胶原纤维暴露激活凝血因子Ⅶ,从而激活凝血系统促使血栓形成。⑤基底节-内囊区供血来自豆纹动脉、穿支动脉及前脉络膜动脉,走行成直角或接近直角发出,且长而迂曲,对血液动力学变化特别敏惑,易受缺血影响[2]。⑥实验研究认为自由基反应也是外伤性梗死发生的重要因素[3]。
外伤性脑梗死可发生任何年龄及其脑部的任何部位,常多见于青少年特别是儿童脑部基底节-内囊区。
外伤后至CT显示脑梗死灶的时间:本组结果,可能与血管内膜损伤的程度、范围及血栓形成血管闭塞以及拴子脱落速度等密切相关。
诊断依据:①有明确的头颈部外伤史。②大多数于外伤后24~72小时出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症状,且发病前无任何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③头颅CT及MRI检查为本病的确诊手段。
外伤性脑梗死主要与脑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系统病情所致的非外伤性脑梗死进行鉴别,结合病史一般鉴别不难。
参考文献
1 周偉,周晖.外伤性腔梗的CT诊断.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3:138.
2 沈天真,陈星荣,主编.中枢神经系统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磁共振成像(MRI).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132.
3 高国栋,易声禹.脑损伤与自由基病因学(综述).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89,16:8.
关键词 脑外伤 脑梗死 CT征象
材料与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月诊断有明确头部外伤史,CT表现为脑梗死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5~60岁,平均22.6岁,18岁以下18例(60%)。车祸伤10例,坠落伤9例,摔伤5例,钝器打击伤6例。本组均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及糠尿病等既往史,可以排除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引起的非外伤性脑梗死。
临床表现:头部外伤时,17例神志清楚,13例有短暂的昏迷,持续时间0.5~2.5小时。其中伤后头晕、恶心18例,头痛、呕吐10例,2例早期无症状。外伤后到临床出现神经系统表现时间:2~12小时3例,13~24小时6例,25~72小时18例,5~7天3例。偏瘫25例,昏迷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1A)2例,伴有言语障碍17例,偏身感觉障碍13例。
CT检查时间及方法:首次CT检查时间为伤后1~8小时,复查CT时间分别为12小时、24小时、48小时、3天、6天、10天不等。治疗后随访复查CT时间为伤后2个月、0.5年及1年后。使用GE9000型CT机,以OM(眶耳线)为基线,层厚与层距均为10mm,基底节区加扫5mm或2mm薄层扫描。
结 果
24小时内首次CT发现脑梗死8例,48小时~3天复查CT发现脑梗死18例,第4~10天复查CT发现脑梗死4例。梗死灶发生在基底节-内囊区占62%,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发生在基底节以外的脑梗死占38%,表现为小片状或扇形低密度区。具体累及的部位是:豆状核3例,豆状核内囊区9例,尾状核头部3例,内囊区2例,内囊尾状核区2例;单纯额叶2例,顶叶4例,枕叶2例,额顶区2例,顶枕区1例。发生在基底节-内囊区脑梗死直径为0.5~2.0cm,其他部位脑梗死直径最小1.5cm,最大为大片扇形低密度区。CT值18~30HU。梗死灶边缘模糊者21例,较清楚者9例。3例较大梗死灶邻近出现侧脑室受压变窄及轻度脑水肿,1例伴有中线轻度移位,26例无明显灶周水肿及占位效应。经保守治疗随访复查CT原梗死灶范围缩小,密度更低,边缘清晰已成软化状者21例(70%),9例症状基本消失。
讨 论
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理:①由于外力冲击时脑组织与颅底产生相对位移,在侧剪力的作用下颅内血管被牵拉扭曲致血管内膜及平滑肌中环层撕裂或夹层动脉瘤形成,使供血受阻或诱发血拴形成。②微循环动能障碍[1]。③脑挫伤、脑水肿的形成使脑血管扭曲拉长、痉挛、收缩,加重了原有的缺血缺氧。④血管内膜损伤后,胶原纤维暴露激活凝血因子Ⅶ,从而激活凝血系统促使血栓形成。⑤基底节-内囊区供血来自豆纹动脉、穿支动脉及前脉络膜动脉,走行成直角或接近直角发出,且长而迂曲,对血液动力学变化特别敏惑,易受缺血影响[2]。⑥实验研究认为自由基反应也是外伤性梗死发生的重要因素[3]。
外伤性脑梗死可发生任何年龄及其脑部的任何部位,常多见于青少年特别是儿童脑部基底节-内囊区。
外伤后至CT显示脑梗死灶的时间:本组结果,可能与血管内膜损伤的程度、范围及血栓形成血管闭塞以及拴子脱落速度等密切相关。
诊断依据:①有明确的头颈部外伤史。②大多数于外伤后24~72小时出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症状,且发病前无任何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③头颅CT及MRI检查为本病的确诊手段。
外伤性脑梗死主要与脑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系统病情所致的非外伤性脑梗死进行鉴别,结合病史一般鉴别不难。
参考文献
1 周偉,周晖.外伤性腔梗的CT诊断.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3:138.
2 沈天真,陈星荣,主编.中枢神经系统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磁共振成像(MRI).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132.
3 高国栋,易声禹.脑损伤与自由基病因学(综述).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8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