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延毅(1903年—1992年),字公卓,号述菊、天行健斋主。曾任辽宁书协主席、中书协名誉理事,以魏体行书闻名。著名书法家启功曾赞其书法曰:“白山黑水气葱茏,振古人文大地同,不使龙门擅伊洛,如今魏法在辽东。”
自幼临摹研习名家书法
沈延毅自9岁开始学习书法,到89岁逝世前3天还在练笔,与书法结缘整整80年。小时候,沈延毅在父亲的指导下,对唐楷欧、褚、颜、柳诸家都悉心临摹研习,他在诗中曾写道:“髫龄满纸笑涂鸦,先仿隋唐诸大家。六十年中如寤寐,几番梦笔几生花。”少年时期临摹唐楷积淀的深厚功底,对他后来书风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的父亲写得一手漂亮的“何体”,这对他的影响很大,他对何绍基的书法亦用功尤勤,这种影响一直到他的晚年书法,还能见到踪影。
师古不泥,自成风格
早在沈延毅之前,就有众多书家对“魏体行书”进行过不断尝试和实践,但他们大都只是把注意力用在对字形或笔法的改良和融合上,而对谨严方整的结体缺乏大刀阔斧的重组。
沈延毅曾对学生说其书法心得:与古人之合,先求法合,得其形似;继求貌似神合,形神兼备;最后要求貌离神合,推出新意,自成风格。在沈延毅的书法中,他把功夫都下在每个单字的重质重妍上,讲究屋漏痕、锥画沙、折钗股一般的厚重饱满线条。乍看他书法中的一些点线,似乎是有意故作颤笔所成,实际上他书写时却是饱蘸浓墨,胸有成竹,快速挥洒,一气呵成。
晚年作品出神入化
有行家评论,沈延毅的书学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四個时期:即从9岁到18岁,为他的启蒙基础期;18岁到40岁,为他的准备待发期;40岁到75岁,为他的探索形成期;75岁到逝世前,为他的发展成熟期。沈延毅晚期的作品,出神入化,无拘无束,老笔纷披,真气弥漫,臻于化境,似与齐白石临终时的画作一样,歪歪斜斜,刷刷点点,似明非明,似清非清,如入随心所欲的超脱混沌境界。
自幼临摹研习名家书法
沈延毅自9岁开始学习书法,到89岁逝世前3天还在练笔,与书法结缘整整80年。小时候,沈延毅在父亲的指导下,对唐楷欧、褚、颜、柳诸家都悉心临摹研习,他在诗中曾写道:“髫龄满纸笑涂鸦,先仿隋唐诸大家。六十年中如寤寐,几番梦笔几生花。”少年时期临摹唐楷积淀的深厚功底,对他后来书风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的父亲写得一手漂亮的“何体”,这对他的影响很大,他对何绍基的书法亦用功尤勤,这种影响一直到他的晚年书法,还能见到踪影。
师古不泥,自成风格
早在沈延毅之前,就有众多书家对“魏体行书”进行过不断尝试和实践,但他们大都只是把注意力用在对字形或笔法的改良和融合上,而对谨严方整的结体缺乏大刀阔斧的重组。
沈延毅曾对学生说其书法心得:与古人之合,先求法合,得其形似;继求貌似神合,形神兼备;最后要求貌离神合,推出新意,自成风格。在沈延毅的书法中,他把功夫都下在每个单字的重质重妍上,讲究屋漏痕、锥画沙、折钗股一般的厚重饱满线条。乍看他书法中的一些点线,似乎是有意故作颤笔所成,实际上他书写时却是饱蘸浓墨,胸有成竹,快速挥洒,一气呵成。
晚年作品出神入化
有行家评论,沈延毅的书学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四個时期:即从9岁到18岁,为他的启蒙基础期;18岁到40岁,为他的准备待发期;40岁到75岁,为他的探索形成期;75岁到逝世前,为他的发展成熟期。沈延毅晚期的作品,出神入化,无拘无束,老笔纷披,真气弥漫,臻于化境,似与齐白石临终时的画作一样,歪歪斜斜,刷刷点点,似明非明,似清非清,如入随心所欲的超脱混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