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营造林具有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近些年来,我国营造林的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其中大多数是由荒废的土地、荒废的树林、采伐林地转化而来。营造林主要是以调节气候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将给人民带来经济、社会效益作为落脚点,综合考虑当地的种植特色、地质条件、自然环境以及农林经济模式等因素,从而决定在这些地方种植大面积的林地。这篇文章探究了我国目前营造林发展的现状,针对影响营造林质量的因素,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营造林;造林质量;影响因素;建议
【前言】:营造林主要以林地为主,综合考虑当地的种植特色、地质条件、自然环境以及农林经济模式等因素,从而决定在这些土地上种植大面积的林地,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山区林业的有效方法。基层政府要利用国家建设营造林的有利时机,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营造林虽然能够为当地的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但是如何提高营造林的质量,使营造林能够可持续发展,这个問题成为营造林建设中一个重要的任务。
一、营造林质量影响因素
(一)前期规划因素
营造林的前期规划包括格局设计、树种的选择、培育的方法、施工的质量、安排管理人员、规定工程的进度、确定工程预算等内容,对后面的施工工作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如果前期的规划目标不明确,只注重完成的速度和面积大小,而忽视了工程的质量问题,导致林区规划杂乱、树种质量不一、施工单位资质不够、技术不过关等情况,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营造林的质量。
(二)种植培育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营造林种植培育过程的每一个具体步骤,从选择种苗、翻修土地到造林的密度和种植培育的技术等都影响着营造林工程的质量。虽然有前期规划的指导与约束,但是在实际的造林过程中,不按照前期的规划要求贸然施工,违背了“适地适树”的原则,不对树苗进行筛选、地质质量差、种植技术差、仅根据主观的想象,不考虑具体条件和实际需要的现象经常发生,严重的影响了营造林的质量问题。
(三)检查验收因素
完成对营造林种苗的种植之后,还需要对这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在检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检查不认真、敷衍了事等现象,不能及时的对已经形成的质量隐患进行改正,不能抓住施工过程中提高营造林质量的最后一个因素,这也会对营造林的质量带来很大的隐患。
(四)后续管理看护因素
有些地方的工作人员认为营造林的建设是一个短期的任务,所以忽视了种植培育的后续管护工作,他们不注重对树木的生长和发育的护理,不认真管理树木,任由病虫害与恶劣气候的侵蚀。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前期施工过程的质量把关再严密谨慎,不注重后期的维护管理,也是前功尽弃,所以林区的后续管理工作对营造林的质量具有长久性的影响。
二、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建议
(一)科学合理的进行前期规划
营造林工程的第一步就是前期规划,所以应认真的对整个工程进行规划,从经济效益以及长远性能的角度出发。对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实行投标招商的模式,选择高效率、高质量、性价比好的造林队伍对其进行建设。由专业的林业工作人员提供资料信息,对其进行技术咨询。根据营造林具体实施步骤,前期规划要考虑土地的复杂的地质构造,优先将营造林建在高地势、土质厚、可生长物种的地带。其次,再选择环境适应力强、观赏性高、能给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的树种,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确定种植树木的品种和型号。根据种植营造林的地势形态,规定营造林树种种植的密度,合理科学的设计排水装置与灌溉装置,并要加强森林防火设施 ,以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
(二)对种植培育环节严格把关
对种植培育的整个过程进行质量监督,为营造林配备专门的林业管理工作人员,对其实行岗前培训,实现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管理。工作人员要根据前期规划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要求施工队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施工。在选择种子的过程中,要主张就近育苗、定点育苗,种植培育适合当地的条件气候的专业种子。坚持适地适树适种源、良种壮苗的原则,对种子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实行责任明确制度,把控种子质量的监督检查管理。在其他种植栽培的环节上,若是发现施工质量不合格的情况,要及时责令返工,对造林作业的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监督,提高施工质量。
(三)完善造林机制
要完善造林机制,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形成“人民建设营造林,营造林建设为人民”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我们国家建立了营造林示范基地补贴制度,使得我国的造林机制不断完善,推动责、权、利相结合的造林承包责任制,要全面落实“谁栽谁有”的制度政策,让群众安心,使群众都能看到造林绿化中为群众带来的实惠,从而调动群众造林绿化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要让工程项目资金起到引导的作用,对每个造林的工程,都要将资金分成三个部分,将这三部分资金分别用于施工过程、补植补造、幼林管护和抚育管理这三个阶段,根据完成的数量和质量,按一定的比例,将工程资金分批发放,以避免后续投资无力,影响营造林质量的提升。
结束语:林业生产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建设营造林,营造林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山区林业、帮助农民发家致富的有效途径。因此建设营造林一定要保证质量第一,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积极实行事前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后期管护这4个环节,努力完善组织机构,规范林业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科学的造林质量、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努力提高造林的管理水平,保证造林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林静绪,林峰. 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造林质量的建议[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18(14):190-191. [2017-08-17].
[2]罗细芳,李健,贾贵民. 影响营造林质量的主观因素分析与建议[J]. 华东森林经理,2009,23(01):9-11+25. [2017-08-17].
[3]包文彬. 营造林质量影响因素及提高质量策略研究[J]. 现代农业,2015,(05):88-89.[2017-08-17].DOI:10.14070/j.cnki.15-1098.2015.05.070
[4]高华. 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造林质量的策略分析[J]. 绿色科技,2016,(05):102-103.[2017-08-17].DOI:10.16663/j.cnki.lskj.2016.05.048
【关键词】:营造林;造林质量;影响因素;建议
【前言】:营造林主要以林地为主,综合考虑当地的种植特色、地质条件、自然环境以及农林经济模式等因素,从而决定在这些土地上种植大面积的林地,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山区林业的有效方法。基层政府要利用国家建设营造林的有利时机,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营造林虽然能够为当地的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但是如何提高营造林的质量,使营造林能够可持续发展,这个問题成为营造林建设中一个重要的任务。
一、营造林质量影响因素
(一)前期规划因素
营造林的前期规划包括格局设计、树种的选择、培育的方法、施工的质量、安排管理人员、规定工程的进度、确定工程预算等内容,对后面的施工工作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如果前期的规划目标不明确,只注重完成的速度和面积大小,而忽视了工程的质量问题,导致林区规划杂乱、树种质量不一、施工单位资质不够、技术不过关等情况,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营造林的质量。
(二)种植培育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营造林种植培育过程的每一个具体步骤,从选择种苗、翻修土地到造林的密度和种植培育的技术等都影响着营造林工程的质量。虽然有前期规划的指导与约束,但是在实际的造林过程中,不按照前期的规划要求贸然施工,违背了“适地适树”的原则,不对树苗进行筛选、地质质量差、种植技术差、仅根据主观的想象,不考虑具体条件和实际需要的现象经常发生,严重的影响了营造林的质量问题。
(三)检查验收因素
完成对营造林种苗的种植之后,还需要对这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在检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检查不认真、敷衍了事等现象,不能及时的对已经形成的质量隐患进行改正,不能抓住施工过程中提高营造林质量的最后一个因素,这也会对营造林的质量带来很大的隐患。
(四)后续管理看护因素
有些地方的工作人员认为营造林的建设是一个短期的任务,所以忽视了种植培育的后续管护工作,他们不注重对树木的生长和发育的护理,不认真管理树木,任由病虫害与恶劣气候的侵蚀。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前期施工过程的质量把关再严密谨慎,不注重后期的维护管理,也是前功尽弃,所以林区的后续管理工作对营造林的质量具有长久性的影响。
二、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建议
(一)科学合理的进行前期规划
营造林工程的第一步就是前期规划,所以应认真的对整个工程进行规划,从经济效益以及长远性能的角度出发。对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实行投标招商的模式,选择高效率、高质量、性价比好的造林队伍对其进行建设。由专业的林业工作人员提供资料信息,对其进行技术咨询。根据营造林具体实施步骤,前期规划要考虑土地的复杂的地质构造,优先将营造林建在高地势、土质厚、可生长物种的地带。其次,再选择环境适应力强、观赏性高、能给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的树种,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确定种植树木的品种和型号。根据种植营造林的地势形态,规定营造林树种种植的密度,合理科学的设计排水装置与灌溉装置,并要加强森林防火设施 ,以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
(二)对种植培育环节严格把关
对种植培育的整个过程进行质量监督,为营造林配备专门的林业管理工作人员,对其实行岗前培训,实现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管理。工作人员要根据前期规划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要求施工队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施工。在选择种子的过程中,要主张就近育苗、定点育苗,种植培育适合当地的条件气候的专业种子。坚持适地适树适种源、良种壮苗的原则,对种子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实行责任明确制度,把控种子质量的监督检查管理。在其他种植栽培的环节上,若是发现施工质量不合格的情况,要及时责令返工,对造林作业的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监督,提高施工质量。
(三)完善造林机制
要完善造林机制,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形成“人民建设营造林,营造林建设为人民”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我们国家建立了营造林示范基地补贴制度,使得我国的造林机制不断完善,推动责、权、利相结合的造林承包责任制,要全面落实“谁栽谁有”的制度政策,让群众安心,使群众都能看到造林绿化中为群众带来的实惠,从而调动群众造林绿化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要让工程项目资金起到引导的作用,对每个造林的工程,都要将资金分成三个部分,将这三部分资金分别用于施工过程、补植补造、幼林管护和抚育管理这三个阶段,根据完成的数量和质量,按一定的比例,将工程资金分批发放,以避免后续投资无力,影响营造林质量的提升。
结束语:林业生产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建设营造林,营造林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山区林业、帮助农民发家致富的有效途径。因此建设营造林一定要保证质量第一,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积极实行事前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后期管护这4个环节,努力完善组织机构,规范林业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科学的造林质量、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努力提高造林的管理水平,保证造林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林静绪,林峰. 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造林质量的建议[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18(14):190-191. [2017-08-17].
[2]罗细芳,李健,贾贵民. 影响营造林质量的主观因素分析与建议[J]. 华东森林经理,2009,23(01):9-11+25. [2017-08-17].
[3]包文彬. 营造林质量影响因素及提高质量策略研究[J]. 现代农业,2015,(05):88-89.[2017-08-17].DOI:10.14070/j.cnki.15-1098.2015.05.070
[4]高华. 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造林质量的策略分析[J]. 绿色科技,2016,(05):102-103.[2017-08-17].DOI:10.16663/j.cnki.lskj.2016.05.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