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D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022-01
当前,如何有针对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从而更有效的提升队伍活力和凝聚力,增强党员的信仰意识和表率作用,成为每一名党务工作者的困惑和难题。“难”处在于活动的表现形式是否新颖,内容是否让参与者喜闻乐见,操作上是否易于简便推广等等。本文试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实践,与大家一起打破思维牢笼,探索工作发展方向。
一、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活力的表现
1、思想政治教育上相对刻板,多为填鸭式,你说我听,你讲我记,职工缺乏互动和兴趣,效果难免大打折扣。
2、工作机制上比较被动,多是阶段性、应对性,缺少常态化、主动性,许多工作滞后不前。
3、情感引领工作不够重视,忽视团队文化导向作用。群众性文体活动单一,常见的球棋牌类活动,形式守旧,在注重兴趣的同时,忽视了团队凝聚力的培养。
4、思想政治工作游离于生产经营,没有在“实”字上下功夫,在效益生产和安全生产上保障作用发挥不到位。
二、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认识上不到位。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有些政工人员错误的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看不见,摸不到,多一点,少一点,无关紧要,不愿下慢功夫,细功夫,深功夫,致使这项工作摆不上应有的位置。
2、理解上不宽泛。个别单位把思想政治工作理解的太窄,一说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只知道搞教育,现场沟通,团队竞赛等接地气的形式用的少,往往是“热在上头,温在中间,凉在下面”,因而效果较差。
3、制度上不给力。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考核制度很健全,具体工作要求也不少,但在执行上,奖惩上与其他工作发生矛盾时,一些单位往往是“时间上挤,工作上让,人员上凑”,使思想政治工作有时流于形式。
4、作风上不扎实。部分政工干部不能很好地深入实际,不能帮助解决干部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思想和实际问题,不重视个人利益的合理追求,不能将职工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导入工作开展的正确轨迹。
三、更新理念,创新实践,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活力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党员群众,人是活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和内容也需要鲜活的;时代在变,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常变常新。这就要求我们政工人员在思维和行动上,要跟得上形势,对的上群众。重形式更要重内容,讲过程更要讲效果,切实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化和保障职能。
1、抓运行机制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活力的法宝。建立相融共进的党建工作新机制是新时期干好各项工作的必然要求。越是在工作难度大的任务面前,越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创新机制,搭建平台,给党员发挥先进作用的空间,引导党员艰难重担抢着挑,爱心奉献走在先。如我区建立“党员雷锋班”长效活动机制,由有专项特长,勇于奉献的30名党员,组成电气焊维修、门窗桌椅维护、工衣缝洗、心灵关爱等4个爱心帮扶组,每月集中开展一次职工需求强烈,贴近生活实际的帮扶活动,全年共维修电热水器10个,桌椅18张,缝洗工衣60余件,健康心理咨询22人次,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信赖,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丰富生动的成果。
2、抓工作载体是激发思想政治工作活力的着力点。一个党组织活力在于党员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而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又在于活动载体是否让人耳目一新,形式是否新颖独特,内容是否充实丰富。这就要求我们开动脑筋,拓展思路,以党员之想为想,以党员之喜为喜。如每季度开展的党组织最佳组织生活实例,我们不是机械地宣教,而是结合党员所思所想和工作特点,开展了党员红色信仰教育,“听老党员讲政治嘱托”等特色鲜明的活动。尤其是今年七一前夕,我们将电视秀节目形式和党员教育有机结合,开展“党员年代秀活动”,将党员按60、70、80、90年代分组开展竞赛,竞赛内容包括红色歌曲接力、十八大知识问答、形势任务抢答、党支部书记突发问题处理技巧考核等多项内容,根据最终成绩对优秀党员奖励,奖品既突出党组织对党员的关怀,又让党员感受到自身权益受到尊重。活动很好的起到了凝聚党心、激发信仰、推动工作的目的。
3、抓情感引领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活力的关键。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就是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因此,一个团队必须用员工认可的文化引导人,用员工乐于参与的集体活动凝聚人,用平等交流的思辩方式指引人。如我区近年来,以贴近人心的“大家”文化,引导员工树立以区为家的归属感,在公共区域、计量站、单井点书写“我的三区我的家,多采石油为大家”,“汗水融化石油,责任铸造精品”,“油稠人不愁,站孤人不苦,井荒人不慌”等标语,使“大家”文化成为三区人共同的精神财富;我们将节假日群众性文体活动,变“打游击”式的以个人参与为主的棋牌球类活动,为以班组为团队参与的室外拓展活动,如“齐心向前”,“智慧传递”,“集体跳绳”等,由个人趣味性转变为团队聚智性活动,极大提升了集体凝聚力;我们还结合厂主线活动,开展了“从严管理在我身边”知识竞赛和“员工收入提高以油藏区发展为前提”的系列辩论赛活动,使职工在语言交锋中明辨是非,提高觉悟。
4、抓生产经营融合是检验思想政治工作活力的标尺。生产经营没有效益,安全生产得不到保障,思想政治工作无论形势怎样多变,内容多有创造性,都将是无本之木,不会被职工所认可。因此基层政工人员,要善于在生产实践中调动人的积极性,将政治优势转化为生产经营优势,进而创造最佳效益。如我们结合党员创新实践活动,利用区队党员高技能人才多这一优势,以老党员王玉堂为首,成立了由8名高级技师组成的“王玉堂”学习创新工作室,采取定期讨论,团队协作和项目运作方式,引导各岗位人才参与到工作室的革新创效活动中,共取得“抽油机电机快速平衡顶丝法”等9项专利,累计创效75万余元;我们还开展了以“党员沉下去,安全上水平”为主题的党员身边无隐患活动,生产骨干党员每周一全天候进驻计量站,帮助查找解决安全生产隐患,共查改各类安全隐患110个,制止不安全行为16起,对区队安全生产无事故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总之,作为基层思想工作者,就要始终站在油藏区发展前沿,在实践中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在首位,把创新作为一种素养,一种追求,一种责任。把区队发展同党员群众愿望紧密结合起来,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子,就一定会使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当前,如何有针对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从而更有效的提升队伍活力和凝聚力,增强党员的信仰意识和表率作用,成为每一名党务工作者的困惑和难题。“难”处在于活动的表现形式是否新颖,内容是否让参与者喜闻乐见,操作上是否易于简便推广等等。本文试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实践,与大家一起打破思维牢笼,探索工作发展方向。
一、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活力的表现
1、思想政治教育上相对刻板,多为填鸭式,你说我听,你讲我记,职工缺乏互动和兴趣,效果难免大打折扣。
2、工作机制上比较被动,多是阶段性、应对性,缺少常态化、主动性,许多工作滞后不前。
3、情感引领工作不够重视,忽视团队文化导向作用。群众性文体活动单一,常见的球棋牌类活动,形式守旧,在注重兴趣的同时,忽视了团队凝聚力的培养。
4、思想政治工作游离于生产经营,没有在“实”字上下功夫,在效益生产和安全生产上保障作用发挥不到位。
二、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认识上不到位。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有些政工人员错误的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看不见,摸不到,多一点,少一点,无关紧要,不愿下慢功夫,细功夫,深功夫,致使这项工作摆不上应有的位置。
2、理解上不宽泛。个别单位把思想政治工作理解的太窄,一说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只知道搞教育,现场沟通,团队竞赛等接地气的形式用的少,往往是“热在上头,温在中间,凉在下面”,因而效果较差。
3、制度上不给力。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考核制度很健全,具体工作要求也不少,但在执行上,奖惩上与其他工作发生矛盾时,一些单位往往是“时间上挤,工作上让,人员上凑”,使思想政治工作有时流于形式。
4、作风上不扎实。部分政工干部不能很好地深入实际,不能帮助解决干部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思想和实际问题,不重视个人利益的合理追求,不能将职工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导入工作开展的正确轨迹。
三、更新理念,创新实践,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活力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党员群众,人是活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和内容也需要鲜活的;时代在变,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常变常新。这就要求我们政工人员在思维和行动上,要跟得上形势,对的上群众。重形式更要重内容,讲过程更要讲效果,切实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化和保障职能。
1、抓运行机制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活力的法宝。建立相融共进的党建工作新机制是新时期干好各项工作的必然要求。越是在工作难度大的任务面前,越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创新机制,搭建平台,给党员发挥先进作用的空间,引导党员艰难重担抢着挑,爱心奉献走在先。如我区建立“党员雷锋班”长效活动机制,由有专项特长,勇于奉献的30名党员,组成电气焊维修、门窗桌椅维护、工衣缝洗、心灵关爱等4个爱心帮扶组,每月集中开展一次职工需求强烈,贴近生活实际的帮扶活动,全年共维修电热水器10个,桌椅18张,缝洗工衣60余件,健康心理咨询22人次,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信赖,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丰富生动的成果。
2、抓工作载体是激发思想政治工作活力的着力点。一个党组织活力在于党员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而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又在于活动载体是否让人耳目一新,形式是否新颖独特,内容是否充实丰富。这就要求我们开动脑筋,拓展思路,以党员之想为想,以党员之喜为喜。如每季度开展的党组织最佳组织生活实例,我们不是机械地宣教,而是结合党员所思所想和工作特点,开展了党员红色信仰教育,“听老党员讲政治嘱托”等特色鲜明的活动。尤其是今年七一前夕,我们将电视秀节目形式和党员教育有机结合,开展“党员年代秀活动”,将党员按60、70、80、90年代分组开展竞赛,竞赛内容包括红色歌曲接力、十八大知识问答、形势任务抢答、党支部书记突发问题处理技巧考核等多项内容,根据最终成绩对优秀党员奖励,奖品既突出党组织对党员的关怀,又让党员感受到自身权益受到尊重。活动很好的起到了凝聚党心、激发信仰、推动工作的目的。
3、抓情感引领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活力的关键。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就是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因此,一个团队必须用员工认可的文化引导人,用员工乐于参与的集体活动凝聚人,用平等交流的思辩方式指引人。如我区近年来,以贴近人心的“大家”文化,引导员工树立以区为家的归属感,在公共区域、计量站、单井点书写“我的三区我的家,多采石油为大家”,“汗水融化石油,责任铸造精品”,“油稠人不愁,站孤人不苦,井荒人不慌”等标语,使“大家”文化成为三区人共同的精神财富;我们将节假日群众性文体活动,变“打游击”式的以个人参与为主的棋牌球类活动,为以班组为团队参与的室外拓展活动,如“齐心向前”,“智慧传递”,“集体跳绳”等,由个人趣味性转变为团队聚智性活动,极大提升了集体凝聚力;我们还结合厂主线活动,开展了“从严管理在我身边”知识竞赛和“员工收入提高以油藏区发展为前提”的系列辩论赛活动,使职工在语言交锋中明辨是非,提高觉悟。
4、抓生产经营融合是检验思想政治工作活力的标尺。生产经营没有效益,安全生产得不到保障,思想政治工作无论形势怎样多变,内容多有创造性,都将是无本之木,不会被职工所认可。因此基层政工人员,要善于在生产实践中调动人的积极性,将政治优势转化为生产经营优势,进而创造最佳效益。如我们结合党员创新实践活动,利用区队党员高技能人才多这一优势,以老党员王玉堂为首,成立了由8名高级技师组成的“王玉堂”学习创新工作室,采取定期讨论,团队协作和项目运作方式,引导各岗位人才参与到工作室的革新创效活动中,共取得“抽油机电机快速平衡顶丝法”等9项专利,累计创效75万余元;我们还开展了以“党员沉下去,安全上水平”为主题的党员身边无隐患活动,生产骨干党员每周一全天候进驻计量站,帮助查找解决安全生产隐患,共查改各类安全隐患110个,制止不安全行为16起,对区队安全生产无事故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总之,作为基层思想工作者,就要始终站在油藏区发展前沿,在实践中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在首位,把创新作为一种素养,一种追求,一种责任。把区队发展同党员群众愿望紧密结合起来,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子,就一定会使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