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数学讲堂小主人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rong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如何培养学习小主人?,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陶行知先生的“行是知之始,知是始之行”教育理念,与《墨辩》提出的“亲知”,“闻知”,“说知”不谋而合,将闻知、说知均安置于亲知中,便可见“行是知之始,知是始之行”这一重要理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努力践行陶行知和墨子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小先生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第一位“小老师”出山——亲知践行,小试牛刀
  第一任“小老师”,是班长李刘忆然同学,一个很能干的数学课代表。那时,因会议、活动、学习较多,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要外出一段时间,少则两、三天,多则一周。每走之前,我都会根据教学内容进程安排她每天讲什么,由微信视频试讲沟通,回来之后因为赶进度,她上过的课我基本也不再重复。所以,她极其认真地行使做老师的权利,有模有样地上课,布置作业,再分配大组长批改、订正作业。
  记得分管教学的校长曾站在后面听忆然同学上课。李刘忆然熟练有加地上课起立,随后用红色粉笔板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并在板书一侧打个“?”。“学贵有疑,哪个小组来说一说昨天预习中的疑问?或者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发问?”……,学生们的问题经过“小李老师”的梳理,有条理地的记录在课题的下方,“让我们带着‘本节课的除法和上节课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又该怎样转化为旧问题?计算时要注意什么?’的问题走进今天的学习”……小老师的讲课还在继续,校长却走出了课堂,打起了我的电话:好家伙,学生的水平了不得啊,这课上得跟老师一样!
  这样的尝试给了我“关于学生讲课”全新的认识。所谓“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正是“亲身而行”让孩子真正走入学习,唤醒了向学的内动力。于是,我郑重其事地琢磨着如何把课堂交给学生,“数学小讲堂”的念头油然而生,不如尝试让学生自己准备,自己上课,自己管理课堂。
  二、小组“老师”出讲——闻知同行。深入思考
  有了序曲,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但小学生毕竟知识储备有限,于是“小组教师”成了互助合作的良好讲学方式。一如“闻知”,或由教师传授,或由书本获取,或从旁人处得来。
  于是,笔者大胆尝试,将每节课课前的3分钟复习时间,改为“小组教师讲堂”。放学前及时告知第二天开讲内容,小组合作准备,让讲课的对象由老师变为学生。身边的同学当老师,对于孩子们来说,很有意思,吸引力确实挺大。而这种“有意思”和“吸引力”会集中小学生所有的注意力去关注课堂,去思考问题。
  每一组站到讲台前讲课,每个人都要有所准备。起初,会有一两个优生霸占讲台成为主角,慢慢地中等生也走进前台有所补充,学困生也会主动分担板书。一个多月的尝试,小组讲学已经有声有色,孩子们会自觉思考,怎样分工合作讲课最受大家欢迎?板书怎样才有序并突出重点?有讲有问,问从何来?台下的学生们可能提出什么问题?所问的问题该怎样对答?
  看着孩子们三个一堆四个一群的热闹,我心中偷偷窃喜。这样的准备过程,不就是我们追求的真学习的过程吗?他们会比平时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学习的效果定然优于平时老师的教、学生的学。
  三、“数学讲堂”开花——说知内化,形成素养
  托尔斯泰说“全部教育,或者说百千分之九十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一次次的试讲、一次次的博弈,“数学讲堂”之花盛开于课堂。
  孩子们从最初的三言兩语,逐渐过渡为不仅知道该讲什么,还会进一步关注是否流畅地把意思表达清楚,同时还要像老师一样的提问、板书,融合“八方”的表达。讲的同时还要管理课堂,发现开小差的学生及时提醒,甚至有的小老师还开始了巡视,选择正确率高的学生做小老师下位当堂批改学困生的作业,还评出优秀辅导奖……
  正是这些“小讲师”的榜样力量,带动着更多的孩子在“数学讲堂”中成长。今天你讲得的好,明天我一定讲得比你更好!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准备得的充分,谁讲得的好,谁就是他们心中的偶像。正是这样的“说知”,使引领无须需多言,让学习成为自主性的需求。
  适时的放手是为了更好地成长,这种成长是自内而外的,于孩子而言将会是刻骨铭心的记忆。“行是知之始”已经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身为教师的我们本应以行为舟,唤醒孩子内心的成长,驶向素养的彼岸。
其他文献
一、引言  无论什么样的班集体都存在后进生。那么,什么是后进生呢?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过去人们把他们叫作差生,现在称为“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后进生虽然数量不多,但能量却不小,他们常常欺负同学,上课不专心听讲,破坏课堂纪律,影响他人学习,进而影响班级整体成绩,对学风、班风的建设极具破坏性,而且影响面广,是班级中的消极因素。正因为后进生自身有较多缺点、错误,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瞄准学生发展多样化,有效对接新课标对数学教学的新要求,把对学生评价方式从以知识水准为主向以数学素养综合评价转变,把评价标准从单一性向多元化延伸,不断创新评价体系,对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明晰数学素养的丰富内涵是多元化评价的前提  长期以来,考试是对学生评价的最重要的方式,分数是评价学生优劣的最重要指标,也是考核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主要依据。评价的关注点仍然聚
小学生习作长期存在着四大顽疾:假、大、空、套。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开放的实践性课程,直接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以问题探究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强调学生亲历与体验,注重学生自我精神世界的生成和建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拓宽学生的写作素材,创设了丰富的写作情景,而且教会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学习能力,让枯燥的学习生活变得精彩,为学生的作文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  小
本文阐述了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介绍了思维导图培养小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由于小学生接触思维导图的应用机会很少,且自身的逻辑思维发育不完善,因此在小学4-5年级培训后的效果不太明显;而在6年级的教学中使用了思维导图后,发散思维的培养促进了科学教学的组织,使得学生对某项科学实践技能的掌握更为牢固。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維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
在语文教学时,我们常常会发现,由于每个学生的素质、生长环境、所受教育和主观努力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学生是有很多差异性和特殊性的。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进行差异教学,使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得到发展。下面,结合这几年的工作,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的一点想法和做法。  一、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差异  备课是教学的第一环节。在备课时,教师就应特别关
情境阅读是根据绘本内容与幼儿共创的一种能唤起幼儿心底情感和学习激情的一个场景,这种场景能把幼儿带入绘本故事的氛围中,在这样一个氛围下,通过影像、声音、图画等给幼儿营造一个栩栩如生的真实场景,激发幼儿的情感和思维,使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情境阅读不仅能让幼儿在本阅读过程中有一定的兴趣,也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感受绘本的内容,从感知到理解,不断熟悉不断巩固。那么如何进行情景阅读呢?  一
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年级科学课程已经全面开设,它在小学六年的科学学习中具有特殊意义。如果说一年级学生在幼儿阶段主要是通过“玩”来认识和了解科学的话,那么从一年级起就是一门“课程”了。因此,如何理性认识一年级科学课程的价值与定位,如何正确把握一年级科学课程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在一年级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认识一年级孩子的心智发展阶段性特征,灵活使用和改进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幼小衔接阶段的学生具有: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兴趣难持久,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等特点。因此,上好此阶段的体育课具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在常规教学方面,多数教师会感到束手无策,而陈旧的毫无艺术而言的反复教学,学生早已厌倦,要想让此阶段的学生真正投入到体育课堂中来,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这个引导就是:利用体育课堂中师生间的言语互动引导教学,教师只要抓住言语互动的核心,适时“煽风点火”,适时循循诱导,
在新课改体制的要求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必受到挑战,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突出体现的问题是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缺失,教师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数学知识,忽视了学生思维方式,学习习惯以及身心的协调发展。笔者经过多年教学以及学习相关文献资料后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实现形成与实现方面做出了以下探索。  引言:在时代的大潮中,教育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的作用,而知识和能力两者却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授人以鱼不
本文以发展学生思考力的推手——益智课堂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对益智课堂进行了介绍,并从益智器具分析、明确教学目标、教材单元内容的设定、实践活动设计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借助益智課堂,发展学生思考力的有效方式,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进程中,教育部门不断强调思考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思考力的培养,进而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