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应收账款的形成、作用及管理途径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建议。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明显增多,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当前,许多企业应收账款的增长幅度大于收入的增长幅度,降低了企业的资金利用效果,影响了企业的资产质量,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问题,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则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提高资金使用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应收账款形成的主要原因
企业应收账款形成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经济体制转轨中老体制惯性作用。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应收账款很少存在坏账,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原来的供销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缺少应有的应变能力,遗留了大量的应收账款,相当部分形成死账呆账。
1.2经济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欠债不还现象蔓延,打赢官司也无法收回的事司空见惯。
1.3缺乏对客户资信情况的调查,缺乏一套完整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等等。
1.4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为了扩大销售,提高市场占有份额,采取现金折扣、赊销的方式进行销售,这是形成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
1.5减少库存商品,节约库存商品的管理费用。企业库存商品较多时,一般采用较为优惠的信用条件进行赊销,把库存商品转化为应收账款,节约各项支出。
1.6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距。商品成交的时间和收到货款的时间经常不一致,导致了应收账款的发生。
2.应收账款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及其本质
首先,应收账款是商品流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了保证流通过程的顺利实现的产物,具有不可避免性:另一方面,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也会影响流通过程的顺利实现。应收账款既是流通顺利实现的保证,又是流通顺利实现的障碍。
其次,应收账款是商业信用的产物,是企业拥有的、经过一定期间才能兑现的债权,它具有资产的某些属性:
其一,在应收账款的持有时间内,它不像别的资产一样会通过经营手段增值,相反,还会丧失部分时间价值。
其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还可能因为债务人的破产等原因而无法收回,形成坏账,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显而易见,应收账款对企业具有某些不利影响,其影响程度取决于应收账款的规模,规模越大,负面影响越大:同时也取决于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账龄越长,坏账风险也就越高。
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因为有了风险,我们就不能让应收账款有所发生,从而拒绝赊销这种方式呢?不,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放弃这个强有力的武器,我们应该做的是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加速应收账款的周转,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很好地发挥应收账款的促销作用。
3.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主要途径
3.1首先是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
3.1.1事前要做好客户的信用评估情况的调查,付款情况的调查,财务能力情况的调查,银行往来情况的调查,业务范围能力的调查等,用以了解客户的资信程度,偿债能力,资金安全与否,避免坏账可能。
3.1.2制订信用政策,用科学的方法选择信用标准,确定信用期间和现金折扣,使信用政策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避免赊销后出现的不必要的困境,使企业获利。
这些收账政策,是指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账款,企业应采取的收账策略与措施。通常的步骤是,企业应当首先分析现有的信用标准及信用制度是否合理,而后,再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进行分析、控制,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对策,杜绝坏账的发生。
3.2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的内部监控制度
首先,应强化财务部门的管理与监督职能。按照内部牵制原则,可在财务部下设财务监督小组,由财务总监领导,配置专职会计人员,负责对有关业务往来账核算和监督,对每一笔应收账款都进行分析和核算,保证账账相符:同时,规范各经营环节的要求和操作规程,健全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努力形成一整套规范化的应收账款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程序,使经营活动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其次,建立应收账款回笼责任制。所有经济业务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由其经办人终身负责到底,如出现死账烂账,并造成损失,则经办人不准办理调离、提升、退休等一切手续,并按规定扣除其工资及岗位津贴,直至结清为止。对违反法律法规骗取企业财产的业务人员,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再次,定期或不定期对营销网点进行巡视、檢察和内部审计,防范因管理不严而出现挪用、贪污及资金体外循环等问题,降低风险。
3.3改进应收账款的对账工作
应收账款对账工作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总账与明细账核对:二是明细账同客户单位往来账目核对。前者是账务部门的内部事务,后者是企业的相关事务。做好应收账款对账工作,目的是保证收账工作能顺利进行。传统的做法,是由财务部门负责对账工作,销售部门则负责收账工作。然而,随着企业之间赊销业务的频繁,这种约定俗成的分工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迫切要求对应收账款对账工作加以改进:
3.3.1将企业之间对账工作分两个环节来完成。第一环节是营销人员同本单位财会部门核对应收账款账目:第二环节是营销人员同客户单位核对往来账目,使营销人员成为对账工作的主角。
3.3.2借鉴银行定期对账管理模式,由应收账款会计定期向营销人员提供对账单,包括账款形式、货款回笼及余额。营销人员按其管理的客户单位设立统计台账,对产品发出、销售发票开具和货款回笼进行序时记录,定期同财会部门提供的对账单相核对。出现未达账项及时向财会部门反馈,由应收账款会计查明原因后进行调整。保证应收账款明细账同相应的统计台账余额一致。
3.3.3营销人员同客户单位核对往来账目。对客户单位已入账,我方尚未入账的款项,查清记录后向财会部门反馈,由应收账款会计查明原因后进行调整,保证统计台账余额同客户单位往来账目余额一致。对营销人员难以对清的往来账目,可由应收账款会计配合进行,但这是作为对账工作中的特殊情况。
3.4加强销售合同管理,建立、完善合同台账制度
企业应注重并加强销售合同管理,按照新《合同法》的规定,制定、修改、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管理机构及职责。在经济往来中,除能即时结清者外,都要签订书面合同。在签订合同时,应尽量使用规范文本,如果使用自拟文本,内容一定要详细、具体、完备,尤其是对方提供的文本,一定要弄清每一款内容的含义。由于订立合同把关不严或因证据不足无法追讨而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要视情况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企业要发展,应收账款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财务风险总是存在的,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高度重视,企业只有建立和实行及时有效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有效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科学管理,并采取适当的信用政策及管理方法使企业风险最低、收益最大,才能确保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明显增多,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当前,许多企业应收账款的增长幅度大于收入的增长幅度,降低了企业的资金利用效果,影响了企业的资产质量,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问题,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则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提高资金使用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应收账款形成的主要原因
企业应收账款形成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经济体制转轨中老体制惯性作用。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应收账款很少存在坏账,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原来的供销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缺少应有的应变能力,遗留了大量的应收账款,相当部分形成死账呆账。
1.2经济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欠债不还现象蔓延,打赢官司也无法收回的事司空见惯。
1.3缺乏对客户资信情况的调查,缺乏一套完整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等等。
1.4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为了扩大销售,提高市场占有份额,采取现金折扣、赊销的方式进行销售,这是形成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
1.5减少库存商品,节约库存商品的管理费用。企业库存商品较多时,一般采用较为优惠的信用条件进行赊销,把库存商品转化为应收账款,节约各项支出。
1.6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距。商品成交的时间和收到货款的时间经常不一致,导致了应收账款的发生。
2.应收账款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及其本质
首先,应收账款是商品流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了保证流通过程的顺利实现的产物,具有不可避免性:另一方面,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也会影响流通过程的顺利实现。应收账款既是流通顺利实现的保证,又是流通顺利实现的障碍。
其次,应收账款是商业信用的产物,是企业拥有的、经过一定期间才能兑现的债权,它具有资产的某些属性:
其一,在应收账款的持有时间内,它不像别的资产一样会通过经营手段增值,相反,还会丧失部分时间价值。
其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还可能因为债务人的破产等原因而无法收回,形成坏账,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显而易见,应收账款对企业具有某些不利影响,其影响程度取决于应收账款的规模,规模越大,负面影响越大:同时也取决于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账龄越长,坏账风险也就越高。
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因为有了风险,我们就不能让应收账款有所发生,从而拒绝赊销这种方式呢?不,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放弃这个强有力的武器,我们应该做的是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加速应收账款的周转,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很好地发挥应收账款的促销作用。
3.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主要途径
3.1首先是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
3.1.1事前要做好客户的信用评估情况的调查,付款情况的调查,财务能力情况的调查,银行往来情况的调查,业务范围能力的调查等,用以了解客户的资信程度,偿债能力,资金安全与否,避免坏账可能。
3.1.2制订信用政策,用科学的方法选择信用标准,确定信用期间和现金折扣,使信用政策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避免赊销后出现的不必要的困境,使企业获利。
这些收账政策,是指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账款,企业应采取的收账策略与措施。通常的步骤是,企业应当首先分析现有的信用标准及信用制度是否合理,而后,再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进行分析、控制,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对策,杜绝坏账的发生。
3.2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的内部监控制度
首先,应强化财务部门的管理与监督职能。按照内部牵制原则,可在财务部下设财务监督小组,由财务总监领导,配置专职会计人员,负责对有关业务往来账核算和监督,对每一笔应收账款都进行分析和核算,保证账账相符:同时,规范各经营环节的要求和操作规程,健全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努力形成一整套规范化的应收账款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程序,使经营活动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其次,建立应收账款回笼责任制。所有经济业务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由其经办人终身负责到底,如出现死账烂账,并造成损失,则经办人不准办理调离、提升、退休等一切手续,并按规定扣除其工资及岗位津贴,直至结清为止。对违反法律法规骗取企业财产的业务人员,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再次,定期或不定期对营销网点进行巡视、檢察和内部审计,防范因管理不严而出现挪用、贪污及资金体外循环等问题,降低风险。
3.3改进应收账款的对账工作
应收账款对账工作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总账与明细账核对:二是明细账同客户单位往来账目核对。前者是账务部门的内部事务,后者是企业的相关事务。做好应收账款对账工作,目的是保证收账工作能顺利进行。传统的做法,是由财务部门负责对账工作,销售部门则负责收账工作。然而,随着企业之间赊销业务的频繁,这种约定俗成的分工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迫切要求对应收账款对账工作加以改进:
3.3.1将企业之间对账工作分两个环节来完成。第一环节是营销人员同本单位财会部门核对应收账款账目:第二环节是营销人员同客户单位核对往来账目,使营销人员成为对账工作的主角。
3.3.2借鉴银行定期对账管理模式,由应收账款会计定期向营销人员提供对账单,包括账款形式、货款回笼及余额。营销人员按其管理的客户单位设立统计台账,对产品发出、销售发票开具和货款回笼进行序时记录,定期同财会部门提供的对账单相核对。出现未达账项及时向财会部门反馈,由应收账款会计查明原因后进行调整。保证应收账款明细账同相应的统计台账余额一致。
3.3.3营销人员同客户单位核对往来账目。对客户单位已入账,我方尚未入账的款项,查清记录后向财会部门反馈,由应收账款会计查明原因后进行调整,保证统计台账余额同客户单位往来账目余额一致。对营销人员难以对清的往来账目,可由应收账款会计配合进行,但这是作为对账工作中的特殊情况。
3.4加强销售合同管理,建立、完善合同台账制度
企业应注重并加强销售合同管理,按照新《合同法》的规定,制定、修改、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管理机构及职责。在经济往来中,除能即时结清者外,都要签订书面合同。在签订合同时,应尽量使用规范文本,如果使用自拟文本,内容一定要详细、具体、完备,尤其是对方提供的文本,一定要弄清每一款内容的含义。由于订立合同把关不严或因证据不足无法追讨而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要视情况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企业要发展,应收账款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财务风险总是存在的,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高度重视,企业只有建立和实行及时有效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有效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科学管理,并采取适当的信用政策及管理方法使企业风险最低、收益最大,才能确保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