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社会治理的消极刑法观之提倡

来源 :清华法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so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的技术驱动性与普及性使我国社会进入了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网络社会形态,并对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是法治化,法治化的核心是良法善治。我国当前网络空间的刑事治理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社会的国家中心主义模式,当下盛行的刑法积极主义立场继续强化了社会治理的国家干预性,过度依赖刑法惩罚模式导致了网络犯罪刑事治理机制短效的问题。为了实现网络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治理共同体的建构目标,网络空间刑事治理应提倡以尊重网络时代的契约规则和技术规则为前提,以激活多元化刑罚替代性措施为手段,在刑法干预上注入比例原则和法益保护辅助性的消极刑法观。消极刑法观的内容与构造包括消极的法益观、消极的不法·责任论、消极的刑罚论,倡导以个人法益为基础、拒绝犯罪论体系功能化、追求释放刑罚实效性。消极刑法观能在网络时代促进社会治理的良法善治,改善刑法万能主义对其他治理主体和治理规范的挤压现状,在维持刑法惩罚法属性的同时襄助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进而提高国家网络空间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其他文献
2014年修订后的《预算法》标志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开始规范化,在“开前门,堵后门”原则的指导下,地方政府债券已成为地方政府唯一的合法融资渠道,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由于其自身特点,更是成为我国化解地方存量债务,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财政工具。同时,在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它还承担着为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融资、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从2015年到现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已历经
流域既是文明的摇篮,也是脆弱的生态系统。传统工业化和城镇化模式的推进,使流域水安全和水资源承载能力面临严峻挑战。作为财政制度的重要创新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流域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成效初显,但跨省流域生态补偿仍需完善。研究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物品理论、环境外部性理论、环境产权理论、生态服务功能理论、生态环境价值理论等角度阐述了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并考察了演化博弈的理
财政信息公开是改善民主政治和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必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2014年修订通过的新《预算法》强调要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政府财政信息公开日益受到各界关注。近几年,我国财政信息公开整体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省级财政信息公开依然存在不足,省级财政信息公开是我国财政信息公开的关键环节,是顺畅贯彻中央政策,引领地市、县级政府健全财政
在全球经济疲软、国内需求不振、经济转型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我国实体经济增长乏力,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对税收负担的承受能力进一步降低。我国出台了减税降费政策,但制造业尤其是制造业中小企业税负感仍然较重。我国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主要税种的税率在国际上已经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我们主要讨论我国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对企业税收负担的影响。分析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我国企业间接税的税负转嫁情况:传统理论认为,间接税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始终坚持精准扶贫基本方略,瞄准贫困人口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扶贫政策,取得了重大减贫成效。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冲刺阶段,还有部分贫困程度较深的贫困县未实现摘帽退出,已经摘帽的贫困县也面临着如何巩固脱贫成果的问题。本文基于贫困县减贫的机理,从收入分配、县级财政、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四个维度探究2016、2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是以非公开方式募集特定投资者资金,获得未上市目标企业的股权,通过各种方式改善目标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报表情况,以达到目标企业价值提升的目的,在时机成熟后,通过首次公开上市(IPO)、并购(M&A)、回购等方式退出目标企业,最终实现资本增值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近20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我国蓬
本文基于图像分割指的是图像被划分成为不重叠的均质区域,为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的基本问题。通过图像处理到分析,从而实现图像理解的主要步骤并且被广泛应用到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与医学图像处理中。目前图像分割算法的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使用迭代方式对样本进行归类,聚类需要的存储空间与时间比较少。但是,FCM算法并没有对各种样本树木不同对于分类判别影响进行考虑。有学者改进FCM目标函数,提出了基于广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该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人口得到有效控制,总出生率由20世纪70年代的6降为现在的1.4,我国人口总量已处于更替状态,养老难、娶妻难、招工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即将爆发的大规模人口问题。
“污染防治”是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的三大攻坚战任务之一。报告明确指出,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当前政府对于环境治理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大,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目前我国环境治理中对于财政支出可能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效应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空间效应尚未得到引起重视。为此,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这一问题加以研究。本文首先依据公共风险
在新的历史时期,财政的地位和作用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财政的责任也愈加重大。而政府投资基金的出现,给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提供了更多可能,特别是能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服务政策性目标,放大杠杆,因而广受政府和市场的欢迎。在热捧的风潮过后,政府和市场逐渐回归理性,开始思考政府投资基金的下一步发展。其中的财政监管问题引起关注。财政监管的界限在哪?财政和其他相关部门谁挑大梁?绩效管理走向几何?……这些问题